辐射防护第七章三级班2013杨志伟.ppt
《辐射防护第七章三级班2013杨志伟.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辐射防护第七章三级班2013杨志伟.ppt(1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七章 辐 射 防 护,辐射很可怕,目 录,7.1 辐射量的定义、单位和标准7.2 剂量测定方法和仪器7.3 辐射防护的原则、标准和辐射损伤机理7.4 辐射防护的基本方法和防护计算,7.1 辐射量的定义、单位和标准7.2 剂量测定方法和仪器7.3 辐射防护的原则、标准和辐射损伤机理7.4 辐射防护的基本方法和防护计算,7.1 辐射量的定义、单位和标准,电离辐射常用辐射量包括照射量、比释动能、吸收剂量等。辐射防护常用辐射量包括当量剂量、有效剂量等。所谓“剂量”是指某一对象接收或“吸收”的辐射的一种度量。,7.1 辐射量的定义、单位和标准,7.1.1 描述电离辐射的常用辐射量和单位7.1.2 描述
2、辐射防护的常用辐射量和单位,7.1.1 描述电离辐射的常用辐射量和单位,1、照射量2、比释动能3、吸收剂量4、照射量、比释动能、吸收剂量的联系和区别,1、照射量,(1)照射量的定义和单位照射量是用来表征射线或射线对空气电离本领大小的物理量。,1、照射量,定义:所谓照射量是指射线或射线的光子在单位质量的空气中释放出来的所有次级电子(负电子或正电子),当它们被空气完全阻止时,在空气中形成的任何一种符号的(带正电或负电的)离子的总电荷的绝对值。其定义为dQ除以dm的所得的商,即:P=dQ/dm式中dQ当光子产生的全部电子被阻止于空气中时,在空气中所形成的任何一种符号的离子总电荷量的绝对值。dm体积球
3、的空气质量,1、照射量,用图表示1立方厘米的干燥空气,其质量为0.001293克,这些次级电子是光子从0.001293克空气中打出来的,它们在0.001293克空气中的里面和外面都形成离子,所有这些离子都计算在内,而在0.001293克外产生的次级电子发射形成的离子则不计算在内。,入射光子,次级电子,e,1、照射量,照射量()的SI单位为库仑/千克,用符号 表示,沿用的专用单位为伦琴,用字母R表示。1伦的照射量相当于在标准的状况下(即0,1大气压)1立方厘米的干燥空气产生1静电位(或2.083109对离子)的照射量叫1伦琴。,1、照射量,1、照射量,一个正(负)离子所带的电量为4.810-10
4、静电单位,1伦是在干燥空气中产生1静电单位的电量,所以产生的电子对数为1/4.810-10=2.083109对离子。照射量只适用于、射线对空气的效应,而只适用于能量大约在几千伏到3MV之间。,1、照射量,(2)照射量率的定义和单位照射量率的定义是单位时间的照射量也就是 除以 所得的商即:照射量率()的SI单位为库伦/千克时,用符号 或伦/时()、伦/秒(),2、比释动能,比释动能是指不带电粒子与物质相互作用时在单位质量的物质中释放出来的所有带电粒子的初始动能的总和。,式中 不带电粒子在质量为 的某一物质内释放出来的全部带电粒子的初始动能的总和。比释动能只适用于不带电粒子和、射线,但适用于各种物
5、质。,2、比释动能,单位:焦耳/千克(Jkg-1)其单位“戈瑞”(Gy)1Gy=1Kg受照射的物质吸收1J的辐射能量即:。毫戈瑞、微戈瑞,沿用单位拉德(rad):比释动能率 的定义和单位单位时间内的比释动能 单位:戈瑞/秒(Gys-1),3、吸收剂量,(1)吸收剂量的定义和单位吸收剂量是用来表征受照物体吸收电离辐射能量程度的一个物理量。定义:任何电离辐射,授予质量为 的物质的平均能量 除以 所得的商,即:式中 为平均授予能,或者说:电离辐射传给单位质量的被照射物质的能量叫吸收剂量,吸收剂量的大小,一方面取决于电离辐射的能量,另一方面还取决于被照射物质的种类。它适用于任何电离辐射和任何被照射的物
6、质。,3、吸收剂量,吸收剂量(D)的单位和比释动能相同,SI单位是焦耳千克-1表示,其特定名称为戈瑞(Gy)沿用单位为拉德(rad)1戈瑞=1焦耳/千克1戈瑞=100拉德,3、吸收剂量,(2)吸收剂量率的定义和单位吸收剂量率()表示单位时间内吸收剂量的增量,严格定义为:某一时间间隔dt内吸收剂量的增量dD除以该时间间隔dt所得的商即:dD/dt,吸收剂量率的单位:戈瑞/时、毫戈瑞/时(),4、照射量、比释动能、吸收剂量的联系和区别,(1)照射量和比释动能的关系:射线照射空气时,如果忽略次级电子能量转移成热能和辐射能的部分即认为在单位质量空气中所产生的次级电子能量全部用于使空气分子电离,则空气中
7、某点的照射量和比释动能在带电粒子平衡条件下的关系为:=33.72公式中照射量的单位库仑/千克、比释动能的单位为戈瑞(Gy),4、照射量、比释动能、吸收剂量的联系和区别,例:已知空气中某点射线的照射量为1.29,求空气中该点的比释动能是多少?解:,4、照射量、比释动能、吸收剂量的联系和区别,(2)比释动能和吸收剂量的关系比释动能和吸收剂量分别反映物质吸收电离辐射的二个阶段。对于一定质量dm的物质,不带电粒子转移给次级电子的平均能量 与物质吸收能量相等,则比释动能和吸收剂量 相等。即:,4、照射量、比释动能、吸收剂量的联系和区别,上述成立必须满足二个条件:首先要求是带电粒子平衡条件下;其次带电粒子
8、产生的辐射损失可以忽略不计。,4、照射量、比释动能、吸收剂量的联系和区别,(3)照射量和吸收剂量的关系:A、将空气中某点的照射量换算成该点空气的吸收剂量。1)D空吸收剂量(戈瑞)P空空气的照射量(库仑/千克)2)D空空气的吸收剂量(戈瑞)P空空气的照射量(仑),4、照射量、比释动能、吸收剂量的联系和区别,B、将空气中某点的照射量换算成该点被照射物质的吸收剂量 受照物质的吸收剂量GyP空气的照射量,f转换因子,照射量、比释动能及吸收剂量之间的关系:,7.1.2 描述辐射防护的常用辐射量和单位,1、当量剂量和单位2、当量剂量率及单位3、有效剂量4、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60号文告出版物的一些新规定,1
9、、当量剂量和单位,(1)当量剂量HT吸收剂量只反映被照射物质吸收了多少电离辐射的能量,吸收能量越多产生的生物效应就厉害。同样的吸收剂量由于射线的种类不同,和能量不同,引起的生物效应就不同,改变这一因素,应该有一个与辐射种类和能量有关的因子对吸收剂量进行修正。这个因子叫做辐射权重因子。(用于对不同种类和能量的辐射进行修正)。用辐射权重因子修正吸收剂量叫当量剂量。,1、当量剂量和单位,在辐射防护中,我们关心的往往不是受照体某点的吸收剂量,而是某个器官或组织吸收剂量的平均值。辐射权重因子正是用来对某组织或器官的平均吸收剂量进行修正的。用辐射权重因子修正的平均吸收剂量即为当量剂量。,1、当量剂量和单位
10、,对于某种辐射R在某个组织或器官T中的当量剂量 可由下式给出:式中:辐射R的辐射权重因子 辐射R在器官或组织T内产生吸收剂量,1、当量剂量和单位,如果某一器官或组织受到几种不同种类和能量的辐射的照射,则应分别将吸收剂量用不同的所对应的辐射种类进行修正,而后相加即可得出总的当量剂量。对于受到多种辐射的组织或器官其当量剂量应表示为:,1、当量剂量和单位,辐射权重因子的数值的大小是由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选定的。其数值的大小表示特定种类和能量的辐射在小剂量时诱发生物效应的机率大小。、射线不论其能量大小其辐射权重因子,1、当量剂量和单位,(2)当量剂量的单位由于 是无量纲的,当量剂量的SI单位为,专用名称
11、为希沃特(SV),因此,。此外还有毫希沃特(mSV)和微希沃特(SV),2、当量剂量率及单位,是单位时间内的当量剂量。SI单位为希沃特秒-1(),3、有效剂量,(1)组织权重因子:辐射防护中通常遇到的情况是小剂量慢性照射,在这种情况下引起的辐射效应主要是随机性效应。随机性效应发生机率与受照器官与组织有关,也就是不同的器官或组织虽然吸收相同当量剂量的射线,但发生随机性效应的机率可能不一样。为了考虑不同器官或组织对发生辐射随机性效应的不同敏感性,引入一个新的权重因子对当量剂量进行修正,使其修正后的当量剂量能够正确的反映出受照组织或器官吸收射线后所受的危险程度。这个对组织或器官T的当量剂量进行修正的
12、因子称为组织权重因子,用T表示。每个T均小于1,对射线越敏感的组织,T越大,所有组织的权重因子的总和为1。,3、有效剂量,(2)有效剂量及单位:经过组织权重因子T加权修正后的当量剂量称为有效剂量,用字母E表示。由于T为无量纲,所以E的单位与当量剂量HT单位相同为,专用单位SV 通常在接受照射中,会同时涉及几个器官或组织,所以应该有不同组织或器官的T分别对相应的器官或组织的剂量当量进行修正,所以有效剂量E是对所有组织或器官加权修正的当量剂量的总和。用公式表示如下:,3、有效剂量,由当量剂量定义可得到:式中:HT组织或器官T所受的当量剂量 T 组织或器官T的组织权重因子 R 辐射R的辐射权重因子
13、DTR组织或器官T内的平均剂量 E有效剂量,单位:JKg-1,称为希沃特(SV),4、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60号出版物的一些新规定,(1)以“确定性效应”取代“非随机性效应”随机性效应是指发生机率与剂量成正比而严重程度与剂量无关的辐射效应。一般认为在辐射防护感兴趣的低剂量范围内这种效应的发生不存在剂量阈值。确定性效应:是指通常情况下存在剂量阈值的一种辐射效应,超过阈值时,剂量愈高则效应的严重程度愈大。,4、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60号文告出版物的一些新规定,(2)进一步明确吸收剂量定义:吸收剂量均指某一组织或器官的平均吸收剂量(DT)单位J/Kg专用名称:戈瑞(Gy)对于随机性效应的概率,可以用平均
14、剂量来指示:这主要基于这样一种关系:即诱发某一个效应的概率与剂量的关系是线性的,这在有限的范围内是合理的近似。对确定性效应:剂量与效应的关系不是线性的,所以除非剂量在整个器官或组织内分布是相当均匀的,把平均吸收剂量直接用于确定性效应是不贴切的。,4、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60号文告出版物的一些新规定,(3)新定义的放射防护剂量单位当量剂量 新:旧:剂量当量 D吸收剂量 Q品质因素 N其它修正因素,常用辐射量的比较,7.2 剂量测定方法和仪器,7.2.1 辐射监测的内容及分类:1、工作场所监测 2、个人剂量监测7.2.2 剂量测定仪器的工作原理7.2.3 剂量仪器的选择及其校准7.2.4 场所辐射监
15、测仪器7.2.5 个人剂量监测仪器,7.2.1 辐射监测的内容及分类:,1、工作场所监测(1)透照室内辐射场测定(2)周围环境剂量场分布测定(3)控制区和监督区剂量场分布测定,1、工作场所监测,控制区:是指辐射工作场所划分的一种区域,在该区域内要求采取专门的防护手段和安全措施,以便在正常工作条件下能有效控制照射剂量和防止潜在照射。监督区:是指控制区以外通常不需要采取专门防护手段和安全措施,但要不断检查其职业照射条件的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6年11月3日发布GBZ117-2006工业X射线探伤卫生防护标准,2007年4月1日实施,GBZ117-2002、GBZ150-2002工业X射
16、线探伤卫生防护监测规范作废。,4.2 X射线现场探伤作业4.2.3.1 将作业时将被检物体周围的空气比释动能率在15Gy/h以上的范围内划为控制区,特殊情况参见附录A(规范性附录)。控制区边界上必须悬挂清晰可见的“禁止进入X射线区”警示标识,探伤作业人员应在边界外操作,否则必须采取防护措施。4.2.3.2在控制区边界外空气比释动能率在1.5Gy/h以上的范围内划为监督区,在其边界上悬挂清晰可见的“无关人员禁止入内”警告牌,必要时设专人警戒。在监督区边界附近不应有经常停留的公众成员。,X射线现场探伤作业控制区与监督区的确定A.1 把控制区边界空气比释动能率定为15Gyh/1,是按放射工作人员年有
17、效剂量限值的四分之一(5mSv)和每周实际开机时间为7h推算的。5mSv平均分配到每年50周的数值,即100Sv。同时,管理区边界空气比释动能率也相应改变。,X射线现场作业控制区与监督区的确定,1.5 Sv/h,15Sv/h,监督区,控制区,X,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8年3月12日发布GBZ132-2008工业射线探伤卫生防护标准,2008年10月1日实施,替代GBZ132-2002。,7.3进行探伤作业前,应先将工作场所划分为控制区和监督区。7.3.1控制区边界外空气比释动能率应低于15Gy/h。7.3.2在控制区边界上用现存的结构如墙、暂时的屏障或绳索、带子制作的警戒线等围住控制区。7
18、.3.3在控制区边界上合适的位置设置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并悬挂清晰可见的“禁止进入放射工作场所”标牌。,7.3.4探伤作业期间应安排人员对控制区边界进行巡逻,未经许可人员不得进入边界内。7.3.5探伤作业期间还应对控制区边界上代表点的剂量率进行检测,尤其是探伤的位置在此方向或者辐射束的方向发生改变时,如有必要可调整控制区的边界。7.3.6监督区位于控制区外,允许与探伤相关的人员在此区活动,培训人员或者探访者也可进入该区域。其外边界空气比释动能率应不大于2.5Sv/h,边界处应有电离辐射警告标志标牌,公众不得进入该区域。,射线探伤控制区与监督区的确定,2.5 Sv/h,15Sv/h,监督区,控制区,
19、2、个人剂量监测,根据GB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及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的规定个人剂量监测的三种情况:对于任何在控制区工作的工作人员有时进入控制区工作并可能受到显著职业照射的工作人员职业照射剂量可能大于5mSv/a的工作人员,均应进行个人监测。在进行个人检测不现实或不可行的情况下,经审管部门认可后可根据工作场所监测结果和受照地点和时间的资料对工作人员的职业照射做出评价。,2、个人剂量监测,对在监督区或只偶尔进入控制区工作的工作人员,如果预计其职业照射剂量在1mSv/a5mSv/a范围内,则应尽可能进行个人监测。应对这类人员的职业照射进行评价,这种评价应以个人监测或工作场所监测的结果为基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辐射 防护 第七 三级 2013 杨志伟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89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