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周质量例会第二期总.ppt
《车身周质量例会第二期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车身周质量例会第二期总.ppt(9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 2 期2008年2月20日,温馨提示:请保持会议现场安静,通讯设备请设置无声状态!,车身部分质量例会,车身一周质量综述:一、节后冲焊各车间人员大量流失,经统计,共流失人员507,流失率11%。其中冲压车间共流失人员175,流失率13%;焊装车间共流失人员332,流失率10%二、车身影响总装直行率的RPH值总体有所下降,其中三个车型的RPH值下降,四个车型有所上升,一个车型持平三、IQS及售后反馈的重大质量问题改进的阶段目标,本周总体完成情况较好,但个别项目未完成:其中生产管理部1项未完成,轿车公司门系统项目组问题点己确认(四门装具需改造),但改进计划进度较慢四、整车AUDIT车身扣分总体
2、趋势变差,目前仅1个车型扣分下降、2个车型持平,5个车型呈上升趋势五、原KPI指标完成情况比上周有所下降,上周完成率54.8%,本周完成率53.8%新增外委件焊退,整体KPI完成率为61.8%。,冲焊各车间节后人员流失:,节后人员流失率最高为冲压中心,其中冲压二车间,达到16%,冲压三车间达到15%,另焊装各车间人员流失率平均达到10%。(备注:流失人员为已确定离岗人员),风险预警:,1、部分工位人员流失,顶岗人员技能达不到岗位要求,产品质量存在较大风险。2、部分车型二、三月产量大幅提升,现场人员数量无法满足生产需要,调动人员顶岗,以及人员需求和产量的矛盾会增加员工操作失误率的增加,对质量控制
3、工作产生影响。3、一月至三月份所生产车辆为08年JD.Power重点调查车辆,现在所生产的产品质量可将会直接影响08年JD.Power市场调研得分结果。,典型案例:,请轿车公司针对各车间人员流失对质量和生产产生的影响,制定控制方案。,第一部分:IQS、售后重点问题进展通报 10分钟,会议议程,第二部分:冲焊KPI指标完成情况 10分钟,第五部分:冲压质量提升汇报 10分钟,第四部分:规划遗留问题 5分钟,第三部分:车身质量一致性内容 15分钟,IQS、售后重点问题进展,总装反馈问题进展,整车AUDIT问题进展,IQS、售后重点问题进展,IQS、售后重点问题完成情况,综述:重点问题共8项,本周按
4、时间节点完成6项、进行中1项、未完成1项。其中生产管理部1项未完成,轿车公司门系统项目组问题点己确认(四门装具需改造),但改进计划进度较慢。,1、本周目标:完成5套改进件总成件焊接2、本周进展:1、通过分析说明车身相关尺寸稳定,不影响水箱装配。水箱横梁与前脱钩干涉,经实验同一辆车身增加垫片后数据比未增加垫片的数据稳定,波动平稳,且波动偏差满足公差要求。2、最终措施:更改水箱横梁制件。商品中心己完成设变,下一步生产管理部主控修改模具,将水箱横梁与前拖钩干涉处凹槽深度由7.5mm增加至10.5mm(图示)。,典型质量问题通报:A15水箱漏水,3、完成情况:完成,4、改进措施:1、解决水箱横梁与前脱
5、钩干涉问题。商品技术中心已下发A15水箱横梁设计变更 2、模具整改已完成,新件已送至塔奥公司进行焊接,2月19日在车身试装验证时发现干涉依旧存在,原因:冲压件改进凹槽深度达不到设计更改要求,且凹槽长度及位置与前脱钩位置不符合。,更改前此处凹槽7.5mm,更改后此处凹槽为10.5mm,1、本周目标:完成大灯安装支架强度增加手工件试装2、本周进展 a、大灯安装孔位:从三坐标数据分析,发舱整体向Y负向偏差,前端Y负方向偏差比后端大2 mm、左侧Y负方向偏差亦比右边大,但发舱数据偏差波动比较平稳;b、发舱夹具:左前纵梁轮罩总成,在夹具上的定位销Y向偏差与车身测量数据偏差方向一致。结论:通过对比分析,确
6、定发舱Y向偏差对大灯调整有重大影响。c、验证方案:由生产技术科将夹具进行调整,做5辆试验车身,测量数据与调试前数据偏差方向一致,且偏差值比调试前大了1.5 mm左右。验证结论:发舱偏差不能通过夹具调整改进。,典型质量问题通报:A5前大灯配合不良,3、完成情况:完成4、下步计划:1、验证大灯安装支架增加强度手工样件(2月16日完成);2、制造过程不能解决大灯配合问题,已立项至乘研二院解决(2月20日反馈下步工作计划),此L形支架焊接后成悬空状态导致强度不足,改进方案:加强筋增大,并将翻边连接起来,成为一个整体,1、本周目标:完成改造定位销安装调试2、本周进展 对车身相关孔位进行数据分析:a、A1
7、5前轮罩总成减振器安装孔在车身上的数据处于稳定状态,且在公差范围内,均符合要求。b、前纵梁总成副车架安装孔(51、52点):各安装孔符合车身尺寸要求。右侧51点Y向长期偏差,但一致性较好,对车身跑偏问题不会产生影响。结论:与车身跑偏相关的主要车身尺寸较稳定(副车架安装孔51点Y向偏差但波动稳定),典型质量问题通报:A15跑偏,3、完成情况:完成4、下步计划:2月16日已完成对51点改造定位销定位调试,目前三坐标测量数据合格且稳定。后序将对状态持续跟踪。,此定位销Y向不可调,已对定位销定位方式进行改造完成,需安装调试。,典型质量问题通报:T11玻璃升降抖动,1、本周目标:原因分析及初步验证方案2
8、、本周进展 1、经测量排查:T11内外板间隙总体合格。2、T11外后视镜安装座与前导轨搭接处起皱,顶导轨影响Y向弧度;3、前导轨开口数模12.2,实物测量符合要求;前导轨开口手工扩大到14mm,二焊做50台试验改善不明显。4、玻璃升降轨迹:左前门在Y向偏差,A柱外玻璃向外偏、B柱处玻璃向内偏,1月28日完成对夹具调整。5、T11呢槽影响:前门前部呢槽断面与后门前部横向差3mm,纵向差2mm;山东水星涂层可消除升降抖动,且升降时间少于上海洪阳0.7S,3、完成情况:完成4、下步计划:1、采购质量消除后视镜安装座导轨处的起皱,计划2月21日 到改进件试装。2、更改呢槽截面(借鉴山东水星)或前导轨开
9、度。由商研院优化,计划2月23日小组例会反馈。,典型质量问题通报:B系列柱异响,1、本周目标:完成试装及路试验证2、本周进展(1)1月24日完成(试验车身号:5247852480#)试装,由于新增件没有配套夹具,现场施焊比较困难,且易引起副车架螺母孔不对中。(2)2月3日完成整车动态路试:除一台扭曲路异响外,其它起步、加速、制动、转向均未发现异响。,3、完成情况:路试完成4、下步计划:汽研院对己实验的三个方案进行综合评定:采用焊死方螺母的工艺改造方案,计划于2月21日完成焊接辅具制作(完成辅具后须进行23个班次工艺验证)。,数模方案:在螺母盒与纵梁之间增加连接件,手工样件如下图:,新设计的螺母
10、盒,新增连接件,连接件分别与纵梁后部本体、纵梁内加强板焊接,增加连接强度,1、本周目标:验证效果,找出具体问题点2、本周进展:1、四门总成夹具改造1月10日完成。2、经跟踪改善明显:门总成检具符合率由94.8上升为95.4;四门内间隙数模的符合率上升为58。3、目前问题:车身四门装具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车身门洞牙边焊接后扭曲变形,影响内间隙的稳定。4、1月19日将此问题上报公司门系统攻关小组通报,进行立项解决。3、周目标完成情况:完成4、下步计划:对焊装四门装具进行改造,保证内间隙的稳定性。轿车公司门系统攻关组与规划院反馈:四门装具改造需到5月底。,典型质量问题通报:B11四门内间隙控制,典型
11、质量问题通报:S21右前轮罩焊接不良,问题描述:售后反馈S21右前轮罩焊接不良,导致右前轮罩断裂分离,造成右前减震器和减震器上隔震块损坏原因分析:该车车号为985#,06年12月在一焊生产,当时的技术参数目前无法查证,现在焊装焊接参数合格,后续也没有反馈该处焊点问题。,改进措施:在发舱OP30工位将前减震器座与轮罩内板之间的由原来的3个焊点增加为5个,已经实施(起步车身号:50217#),增加2个焊点,典型质量问题通报:S21行李箱盖板支架脱焊,问题描述:售后反馈S21行李箱盖板支架脱焊原因分析:行李箱盖板支架设计强度不足,目前件已经更改并切换。,改进措施:行李箱盖板支架已经设变更改,由原来的
12、两个支撑点改为三个(如下图),切换时间为2007年3月6日起始车号为(左边:6791#,右边:7010#),此件已经更改,整车过程反馈问题进展,1、车身问题RPH值整体综述,目标RPH:10,本周各车型影响总装直行率的RPH值,三个车型的RPH值下降,四个车型有所上升,一个车型持平,1、A15车型总装反馈冲焊类TOP问题,2、需要尽快解决问题(A15),1、A5车型总装反馈冲焊类TOP问题,2、需要尽快解决问题(A5),1、S11车型焊装TOP问题,2、需尽快整改问题(S11),1、B11车型焊装TOP问题,2、需尽快整改问题(B11),1、T11车型焊装TOP问题,2、需加快整改问题(T11
13、),1、B14车型焊装TOP问题,2、需尽快整改问题(B14),1、S21车型焊装TOP问题,2、近期需尽快整改问题(S21),S12主要问题及进展,S12主要问题及进展,1、本周目标:验证并找出问题点2、本周进展1、前顶横梁在车身上Z向偏低。2、福耀和信义的前风挡玻璃差别较大。3、本周对主焊OP20夹具外扩1.52mm、OP50夹具夹爪增加橡胶垫片进行40台实验,改善效果比较明显。批量验证两个班次,未发现漏水。4、采购质量对福耀和信义的玻璃各进行装车验证一个班次。验证结果:福耀玻璃与车身匹配效果比较好。3、完成情况:完成4、下步计划:乘研三院根据前顶横梁、玻璃验证结果,进行系统优化,于21日
14、进行反馈。,典型质量问题通报:S11前风挡胶条不服贴、漏水,中间部位与钣金悬空,前顶横梁后端有加强筋,而前面没有,典型质量问题通报:S12前翼与前门配合不良(前翼高出前门),问题描述:S12前门与前翼配合不良问题具体为:左右翼子板与左前门防擦条棱线以下配合不良,比前门高出1.52.0mm。原因分析:1、前翼子板在检具上表现为前翼腰线以下平度高出(2.3mm),前门在总成检具上低进约0.5mm,造成实际高出约2.8mm;2、前翼子板与前门配合时只有上下2个固定点,本身制件型面较长;,改进措施:1、经检测:左右翼子板主要问题在下部与前门配合处Y向偏外,生产管理部提出待翼子板中安装支架切换后视改善效
15、果,再确定是否整改翼子板。2、前翼中安装支架1月25日已经安排5台份试装,到总装己确认配合状态达到标准。经过各部门一致同意2月20日完成新件切换。,图2:安装翼子板支架后,一次调整合格率提高(以前需要返工),典型质量问题通报:S12制动管安装支架装配困难,问题描述:三总反馈S12-13350#左手刹支架无法正常装配。原因分析:通过对左手刹支架进行分析左手刹支架安装孔直径数模要求为16.517.0mm,现场随机抽取5件实际测量平均为16.4mm,比数模小0.1mm,由于制动软管为刚性连接,造成装配制动软管接头时装配困难。整改措施:1、左手刹支架孔偏小已经由冲压中心安排厂家对库存件进行返工。临时措
16、施己自2月3日起实施。2、冲压中心协调对制件模具进行整改,2月15日己完成。,典型质量问题通报:S12副车架螺栓难装配,问题描述:三总反馈S12-14228#副车架右前支撑板副车架安装套筒(S12-5101571)焊穿,导致副车架螺栓无法拧入。原因分析:1、副车架前支撑板(S12-5101550/S12-5101560)与副车架前支撑板外部本体(S12-5101521/S12-5101522)不匹配,造成其距离比数模大4.1mm(数模:32.4,实际:36.5)。2、S12副车架安装套筒壁厚度约3.2mm,对比S21的副车架安装套筒7.2mm,S12套筒壁厚较薄;当操作稍微出现偏差就会导致烧穿
17、、甚至焊瘤积存在螺母筒内。,改进措施:1、冲压中心对左右前支撑板及前支撑板外部本体进行检测,识别制件问题。2月4日已完成2、检测单件发现的模具问题,由生产管理部于3个工作日内完成整改技术通知。3、乘研三院对套筒的优化进行可行性分析,并提供报告(2月5日已完成)。4、生产管理部在接到乘研三院的报告后3各工作日内完成制件模具更改分析报告。计划2月16日完成,生产管理部反馈可以更改,乘研三院于2月22日完成PBD文件的下发。,典型质量问题通报:S12重点制件少孔,凸焊外委件质量问题,问题描述:总装反馈S12外委凸焊件质量问题及重点制件少孔,改进措施:1、冲压中心于2月13日针对S12/S21冲压自制
18、、外委重点件共10种及全部凸焊外委件做好全检标识的通知,于2月16日前完成签发。2、2月18日上午8点起冲压中心对S12/S21的冲压自制、外委重点件及凸焊外委件进行100%检验标识。已经实施,1:凸焊螺母标识标准 2:标识频次100,1:凸焊螺母标识标准 2:标识频次100,整车AUDIT反馈问题进展,各车型整车AUDIT车身需重点改进问题分述如下:,综述:整车AUDIT车身扣分总体趋势变差,目前仅1个车型扣分下降、2个车型持平,5个车型呈上升趋势。原因分析:一是外观/配合类问题(平度、间隙、表面变形/凸点)扣分上升,占总扣分的70%;二是重点常发项问题进展缓慢。,A5整车AUDIT车身需重
19、点改进问题,A15整车AUDIT车身需重点改进问题,S11整车AUDIT车身需重点改进问题,B11整车AUDIT车身需重点改进问题,B14整车AUDIT车身需重点改进问题,T11整车AUDIT车身需重点改进问题,S21整车AUDIT车身需重点改进问题,1、问题描述:S21过完淋雨后左右前门玻璃升降抖动、异响2、车身原因分析:1、前门内外板开口尺寸数模要求23.11.0mm,实测22.523.5之间符合产品定义。2、左右前门玻璃导轨进行了3D检测,左前门的前后导轨相对于同一个点,前导轨偏Y的负方向偏差为1.0mm,后导轨向偏Y正方向偏1.75mm,相当与前后导轨错开了2.75mm,右前门也有类似
20、问题。3、目前进展:1、针对总装反馈项目组时要求控制前门内外板间隙在25.21.0mm,已经要求焊装车间控制开口尺寸,另焊装车间做了1台份的前门验证,将前门窗框加强板钣金铣出缺口达到25.2mm的要求如下图,经过总装验证无效。2、对前门玻璃前导轨Y方向偏移,做了4台份的验证(将左前门前导轨向Y负方向调整1.5mm,右前门前导轨向Y正方向调整1.5mm),已经装车(车号为4932349326),改车已到总装,结论没有解决该问题,计划2月20日前安排5套新件(将前门前导轨向外调整3.0mm),典型质量问题通报:S21左右前门玻璃升降异响、抖动,将此处钣金(加强板)切除达到25.2mm,前导轨向外调
21、整3.0mm,S12整车AUDIT车身需重点改进问题,典型质量问题通报:S12加油口盖平度差,问题描述:整车反馈加油口盖与侧围平度差(高出)。原因分析:1、锁舌支架:角度通过高度来控制,实测在31.932.7mm,相差0.8;2、内外板焊接边:现场随机抽取发现内外板焊接边高度差11.5mm,影响装配后的平度;3、转轴支架限位:上下限位片高度相差1.5mm,下限位不起作用;4、开启角度:乘研三院己确认为8587度,但车身过涂装时,为喷漆和涂PVC,向外扳加油口盖,造成转轴支架上抬,口盖前部平度高出;5、弹簧针:反弹力小,实物与数模一致(设计确认弹开角度仅为40度),但总装反馈加油口盖回弹量小。改
22、进措施:、锁舌支架:要求采购来件按检具测支架安装孔高度。2、内外板焊接边:采购质量控制内外板贴合,焊点搭接处内板低于外板11.5mm。3、转轴支架限位:采购质量安排一批改进手工件。已经装车(1710517109)待到总装验证。4、开启角度:改善方案:三焊在转轴支架与外板上增加焊点,做台实验车(1649016510),验证效果良好,要求乘研三院于2月23日到50套改进件试装。5、弹簧针:来件每批次供货的检测数据由采购质量监控。乘研三院反馈:更改弹针位置会引起限位片掉漆,不作更改。,下限位片比上限位短1.5,不起作用,弹簧针设计弹开角度仅为40度,增加焊点改善方案,典型质量问题通报:S12后盖与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车身 质量 例会 第二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89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