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层住宅发展模式专题分享.ppt
《超高层住宅发展模式专题分享.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高层住宅发展模式专题分享.ppt(6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超高层住宅发展模式专题,当国外超高层住宅与别墅一起成为财富人群权利和身份的象征;,当土地越来越稀缺,资源越来越珍贵;当开发商不由自主,或者迫不得已纷纷筹备超高层住宅时;当超高层成为一种“现象”前;我们需要准备些什么?,当香港寸土寸金导致的超高层常态逐渐“传染”给内地;,当深圳、上海等一线城市超高层住宅从起初出现时客户的抗拒发展到现在的逐渐接受;,当青岛、杭州、海口等资源型城市对于超高层与资源间微妙关系的逐渐觉醒;,当2008年类似成都等二三线城市超高层住宅开始出现“井喷”,超高层与普通高层的差别在哪里?当超高层住宅经历初级阶段,发展阶段,再到成熟阶段,客户在每个阶段表现出怎样的特征?在不同发展
2、阶段,针对客户的不同特征,开发商又要分别有何作为?,对此,我们对市场上有着成熟理念和成功实践的超高层系列案例进行了系统研究,决定是否建超高层,以及超高层建多少的问题,与销售均价和开发成本的比值密切相关,进而我们又发现:,市场超高层成功在城市、地段资源、成本、客户、开发商作为等存在着某些共性;,我们得出:,4,引子:成都超高层08年出现“井喷”,5,成都超高层住宅2008年出现井喷现象,成都超高层住宅2008年出现井喷现象2007年,超高层在成都开始大行其道,相继出现了金域蓝湾、时代豪庭、外滩等超高层项目,但总数并未超过10个;08年将推出的超高层住宅项目将超过25个,大多数项目都为40至60多
3、层超高层集中4大片区市中心、东大街-九眼桥、城东副中心,以及天府大道一线是超高层项目较为其中的区域,以城市核心资源以及锦江,湖畔新世界、悦城、天鹅湖2期则集中在南延线超高层主力开发商,外来品牌开发商占主导超高层主力开发商:外来开发商包括,新世界地产、九龙仓、新鸿基地产、华人置业、新加坡置地、吉宝置业,本土开发商以业瑞房产为代表,6,成都客户对超高层接受度呈增长趋势,07年底,高层和超高层客户接受度占40%,王先生:“我喜欢住高层,临窗而立,我甚至把它视为一种奋斗之后成功的象征!”这是对高层最为直白的民意表现。,魏女士:好容易被儿子说服愿意住电梯了,但她无论如何只愿住在10多楼,原因很简单,万一
4、停电了,她还可以慢慢爬楼梯。10多层最合适,看的远,又不会因为楼层太高,让楼下的风景变成“微缩景观”。,罗先生:执业律师罗先生喜欢高层,听说成都也有了5、60层高的住宅,他居然立马就准备去认购。在他看来,住在高层,视野开阔、空气新鲜、私密性好。,田先生:做金融投资的田先生把住得高看作一种“境界”。“居高临下”能让他十分满足。,2007年底,成都客户首选多层产品,其次为高层和超高层。07年超高层在成都出现后,高层和超高层的客户接受度激增为40%,显示客户对超高层较高的接受度,成都外滩、时代豪庭、金域蓝湾成交客户访谈,外滩07年入市,项目看府南河,价格70008000元/平米,价格相对低,销售较好
5、,目前已销售50%。成都天玺项目负责人 陈先生,2007年前,超高层住宅在成都从未出现过,客户担心安全性问题,担心产品后期物管、配套服务,那么开发商是如何解决成都客户超高层住宅抗性呢?,7,成都超高层开发商从高品质产品、园林尺度扩大、物管服务前置、生活方式打造等主动引导客户,成都客户超高层接受度呈增长趋势,开发商从居住感觉上主动引导,强化超高层优势,淡化劣势,高品质产品景观最大化,生活方式打造,园林尺度扩大,物管服务前置,8,超高层是什么?,9,从成本与技术角度:超高层相比普通高层产生了质的变化,我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3787)将住宅建筑层数划分为:13层为低层;46层为多层;79为中高层
6、;凡超过100米均为超高层。联合国1972年国际高层建筑会议将高层建筑按高度分为四类:(1)916层(最高为50米);(2)1725层(最高到75米);(3)2640层(最高到100米);40层以上(即超高层建筑)。日本建筑大辞典将56层至1415层的建筑定为高层建筑,15层以上为超高层建筑。,100米高度带来的质的变化,户型,成本,实用率,安全性,物业管理,通透性差异形房间面积的影响阳台开窗,公摊较高消防楼梯增加每50米设置避难层实用率多在70左右,成本比高层高出15%25%对抗风、抗震的要求变化,带来成本大量增加,电梯安全系数可燃性材料增加人员疏散问题,便于统一管理日常运行能耗高后期维护管
7、理费用高,其他,开发周期拉长智能化技术的使用水系统、配电、消防要求的变化,超高层的界定在不同国家不同,但建筑高度超过100米时,在开发成本与技术要求方面会产生质的变化。,10,从客户感知角度:超高层与高层没有大的变化,只是形态上的差异,独栋、双拼、联排,叠拼、洋房、多层,小高层,高层、超高层,对高度的感知,对空间的感知,低,中低,中,高,有天有地,独门独院,邻里空间,亲近院落,空中感受,俯视园林,开阔视野,远眺景观,从客户角度,对高层与超高层的区别并不敏感,高度:,能够接受20多层的高度也能够接受40层左右的高度;在地平线上仰视对20与40层感知差别不大,景观:,同样对社区园林感知不强的情况下
8、,超高层的远眺景观好于高层,户型:,高层与超高层面临的户型问题类似,空间感觉类似,11,从销售价格角度:无强势景观支持的情况下,超高层与高层价格差别不大,但超高层顶层部分可以实现溢价,综合案例经验可知,超高层销售价格可以明显地分成两部分:看不到景观的楼层与高层均价相差无几;可看优势景观资源的超高层楼层,产品户型设计可能与低楼层不同,而价格相比高层也会出现一个跳差,12,技术要求产生质的变化,成本增加,客户对高层与超高层的感知没有明显区别,与高层价格无大的差别,但顶层部分可以实现溢价,1,2,3,所谓超高层,只是在技术与成本层面产生了变化,而客户的感知、销售价格上都与高层无本质差别,那么,决定超
9、高层市场实现度的核心要素是什么?,13,超高层住宅的市场共性六大规律,14,澳大利亚黄金海岸Sierra Grand迈阿密海岸线案例新加坡吉宝湾,国外案例,国内案例,香港凯旋门香港贝沙湾深圳万科俊园深圳擎天华庭深圳港立豪园青岛东海路9号成都河畔新世界成都华宇金沙港湾杭州盛元慧谷杭州东方润园宁波凌江名庭重庆海客瀛洲,超高层系列,万科金域蓝湾系列深圳、珠海、天津、成都、厦门、南京、广州、无锡、福州世茂滨江系列上海世茂滨江花园哈尔滨世茂滨江新城南京世茂滨江新城 武汉世茂锦绣长江福州世茂外滩花园芜湖世茂滨江花园 昆山世茂蝶湖湾,案例借鉴的原则不是要寻找一模一样案例进行模式照抄,而是要挖掘这个案例产生背
10、后所隐含的条件。,通过分析国内外大量超高层案例,我们得出超高层住宅市场成功6大共性规律,15,在市场化的条件下,超高层成功市场实现需要经济发展与高度城市化的支撑,市场化条件下超高层出现的宏观经济背景: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城市的GDP总量达到3000亿元以上超高层开始出现城市的GDP总量达到6000亿元以上超高层大量出现城市化率较高城市化率达到60左右开始出现超高层城市化率达到80左右超高层大量出现,超高层成功共性一,出现超高层的城市基本指标,16,超高层多位于城市新区或核心地段,并依赖强势资源驱动,超高层多具有强势水景资源世茂滨江系列多拥有一线海景、江景资源,如武汉锦绣长江、芜湖世茂滨江花园等超高
11、层若位于城市政府新区,开发商多主动承担“城市运营商”角色开发商会采取综合多元化的地产发展模式,发挥出土地最大价值综合社区包括了住宅、商业、办公、酒店、教育、娱乐等设施,功能结构上得以互补,资源得以共享在开发土地过程中被要求考虑被开发区域对整个城市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被要求具有一定的景观性,注重与周边环境的融合,超高层成功共性二,17,市场客户具备视野开阔、能够接受较新鲜事物的特质,超高层成功共性三,超高层客户共性,世茂滨江系列,万科金域蓝湾系列,成都、重庆、杭州,深圳、上海,经历丰富,愿意尝试新鲜事物,能够接受创新,经济实力较强,视野开阔,见多识广,大城市生活背景,18,面对客户对超高层的抗性,
12、开发商从产品设计阶段就开始满足客户需求,力求舒适性与实用性兼顾,引导客户认知,如今超高层就像3、4年前的小高层,客户有抗性,但我们持乐观态度,作为开发商,我们主要从居住感觉上加以引导,同时物管服务前置成都天玺项目负责人 陈先生,超高层成功共性四,超高层发展初级阶段,开发商重点营销老客户,仅从营销阶段影响客户;发展阶段,开始从产品设计阶段满足客户需求,力求舒适性与实用性;成熟阶段,通过物管、产品、园林、区域资源等重点打造一种超高层独特的生活方式,访谈纪要,19,所在城市的房价基数较高,且价格仍有上涨空间,超高层的售价能够远高于建造成本,在市场化的条件下,要开发商付出更多的成本建造超高层,超高层必
13、须能够带来更多的溢价空间。,超高层成功共性五,建安成本3000元/,20,超高层销售均价与开发成本之比(简称S比)的不同会导致超高层开发模式的不同,“S比”带来的两种开发模式:S2时,超高层多位于一二线城市,且具备强势资源(如一线海景),产品层级属高端;S2时,超高层多位于二三线城市,资源相对弱(如二线河景),产品层级属中高端世茂滨江系列S值均大于2,金域蓝湾系列S值则小于2;世茂与万科均进入福州,但福州世茂外滩花园S值为金域蓝湾的2倍,缘于万科取地价格为世茂的4倍,世茂积极参与政府规划,取地成本相对较低,注:深圳金域蓝湾、珠海金域蓝湾“S比”计算,超高层销售均价以排除2007年市场泡沫、市场
14、正常情况下均价计算,超高层成功共性六,21,超高层市场成功实现共性总结,城市因素,共性1:城市GDP总量达到一定层级,共性2:城市化率达到一定水平,共性6:市场具有较高的可实现售价预期,共性4:市场客户具备视野开阔,能够接受创新事物的特质,区域因素,价格因素,客户因素,共性3:超高层多位于城市新区或核心,并依赖强势资源驱动,共性7:S比的不同会导致超高层开发模式的不同,共性5:开发商从各个层面对客户抗性进行引导,这些共性并不适用于每一个案例,但来源于一些类似的成功要素的总结,22,匹配超高层出现的共性条件后,超高层如想在市场成功实现,仍需开发商有所作为,针对客户可能存在的抗性的引导:可能存在的
15、抗性抗性的原因有效的解决方案,选择适合项目的开发模式开发模式有哪些明确模式选择的前提条件适合项目的超高层规模超高层在项目整体中的作用,选择不同的开发模式,将带来全然不同的产品线,23,超高层两种发展模式案例研究,24,我们对市场上有着成熟理念和成功实践的超高层系列案例进行了系统研究,世茂滨江系列超高层,一线江景、湖景资源;超高层低密度;开发量在100万平米以上,通过规模效应降低建设推广成本;绿化率50%以上;综合体运营,其中住宅占世茂利润70%,万科金域蓝湾系列超高层,二线水资源;中小规模地块;中高容积率;超高层、高层等多种物业形态相融合,用以分摊容积率;精致园林,提高单位成本,成都系列超高层
16、,2007年为成都超高层转折点,08年出现井喷。其中超高层集中在城市核心景观以及二环锦江沿线。超高层开发以外来品牌开发商为主,上海、南京、武汉、福州、成都、芜湖等世茂滨江系列超高层,深圳、珠海、福州、成都等金域蓝湾系列超高层,外滩、湖畔新世界、时代豪庭、远大郎朗风景等成都系列超高层,25,世茂滨江超高层系列案例,26,万科金域蓝湾系列超高层案例,27,通过案例分析,我们发现决定是否建超高层,以及超高层建多少问题,与销售均价和开发成本的比值密切相关,我们得出,最终决定是否建超高层,以及超高层建多少问题,与销售均价和开发成本的比值密切相关,超高层规模,销售均价/开发成本,我们将“销售均价/开发成本
17、”拟为“S比”,那么S比值的不同是否会形成超高层不同的开发模式呢?,注:深圳金域蓝湾、珠海金域蓝湾“S比”计算,超高层销售均价以排除2007年市场泡沫、市场正常情况下均价计算,28,按S比大小可将楼盘分为两种模式,大于2属于价值主体模式;S比小于2归类形象主导模式,世联认为,按S比值大小可以将楼盘分为两种模式,大于2.0的楼盘属于价值主体模式;S比小于2.0的楼盘归类形象主导模式价值主题模式以世茂滨江系列为代表,形象主导模式以金域蓝湾系列代表,1.0,1.5,2.0,2.5,3.0,1,2,3,4,5,6,7,8,9,S比=销售均价/开发成本,S比,1,2,3,4,5,10,S比2,S比2,价
18、值主体模式,形象主导模式,7,8,9,10,6,29,价值主体与形象主导两种开发模式核心点对比,定位,客户,园林,配套,资源强度、项目规模、容积率,规划排布、产品比例、梯户比、实用率、平面组织、增值体系,客户关注点、解除抗性的共性,绿化率,功能定位、档次定位城市价值,会所、物管、商业,自身属性,产品,两种开发模式核心点对比,30,形象主导模式及价值主体模式适应性KPI条件研究,31,资源强度方面,世茂滨江多拥有一线江景强势资源,相比,金域蓝湾系列多为二线水景资源,世茂滨江系列多拥有一线海景、江景资源,如武汉锦绣长江、芜湖世茂滨江花园等金域蓝湾系列水景资源相对弱于世茂滨江系列;金域蓝湾系列资源多
19、为湖景、河景,多为二线景观,如天津金域蓝湾、成都金域蓝湾等,32,规模方面,世茂滨江多为100万平米以上大规模项目,金域蓝湾系列多为30万平米以下中等规模项目,世茂滨江系列多为100万平米以上大规模项目,金域蓝湾系列多为30万平米以下中等规模项目,金域蓝湾系列占面均在8万平米以内;建面平均为25万平米,其中最高为深圳金域蓝湾为42万平米,世茂滨江项目占面均在50万平米左右,最高南京世茂滨江新城达150万平米;世茂滨江建面平均都超过了100万平米,33,容积率,世茂滨江属超高层低密度项目,金域蓝湾系列为中高容积率,成都超高层为高容积率,R=2.03.0,R=3.07.0,R=4.08.0,世茂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层住宅 发展 模式 专题 分享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89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