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税法10-财政收支划分法.ppt
《财税法10-财政收支划分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税法10-财政收支划分法.ppt(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财 税 法 学第四部分(2),财政管理法,财政级次划分的依据财政级次具体层级数量安排的依据一级政府一级财政,什么是一级政府?,政府的三大财政职能:有效配置资源,公平收入分配,维护经济稳定。效率职能资源配置职能,应当以地方政府为主,中央政府为辅公平职能收入分配职能,应当以中央政府为主,地方政府为辅稳定职能稳定经济职能,应当以中央政府为主,地方政府为辅,税收收入的划分非税收入的划分考虑因素税法的统一与协调;中央政府的财力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区域间的协调与均衡,对称型财政收入权与支出权的匹配性较高非对称型财政收入权与支出权并非完全匹配收入归属更多倾向于中央政府,中央与地方占全国财政收入比例,19491
2、979年“两个积极性”的反复调试19801991年“分灶吃饭”的改革脉络19921994年分税制的确立1995年至今分税制的进一步调整,预算法第2条规定了财政级次。第8条规定了分税制第19条规定了财政收入与支出的主要形式第21条规定了中央预算与地方预算有关收入和支出项目的划分、地方向中央上解收入、中央对地方返还或者给予补助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实施条例第6条规定了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具体内容和实施办法,按照国务院的有关规定执行。,国务院的有关规定国务院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1993年12月15日历次改革与调整,以2002年所得税收入分享制度改革为
3、代表,国务院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收支划分的决定,采用税种分割法,按税种划分中央与地方的收入。将维护国家权益、实施宏观调控所必需的税种划为中央税;将同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主要税种划为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将适合地方征管的税种划为地方税,并充实地方税税种,增加地方税收入。,中央固定收入包括:关税,海关代征消费税和增值税,消费税,中央企业所得税,地方银行和外资银行及非银行金融企业所得税,铁道部门、各银行总行、各保险总公司等集中交纳的收入(包括营业税、所得税、利润和城市维护建设税),中央企业上交利润等。外贸企业出口退税,除一九九三年地方已经负担的百分之二十部分列入地方上交中央基数外,以后发生的出口退税全部由中
4、央财政负担。注:2001年车辆购置附加费改为车辆购置税,中央税 2004、2005年出口退税比例分别75:25和92.5:7.5,地方固定收入包括:营业税(不含铁道部门、各银行总行、各保险总公司集中交纳的营业税),地方企业所得税(不含上述地方银行和外资银行及非银行金融企业所得税),地方企业上交利润,个人所得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城市维护建设税(不含铁道部门、各银行总行、各保险总公司集中交纳的部分),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屠宰税,农牧业税,对农业特产收入征收的农业税(简称农业特产税),耕地占用税,契税,遗产和赠予税,土地增值税,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等。,个人所得税:1
5、999年储蓄存款利息征税,中央收入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2000年起暂停征收车船使用税:2007年车船税为取代屠宰税:2006年废止农牧业税:2005年牧业税取消,2006年农业税废除农业特产税:2006年废止,其中对烟叶征税开征烟叶税,为地方税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1999年后30%中央安排,70%地方安排,中央与地方共享收入包括:增值税、资源税、证券交易税。增值税中央分享百分之七十五,地方分享百分之二十五。资源税按不同的资源品种划分,大部分资源税作为地方收入,海洋石油资源税作为中央收入。证券交易税,中央与地方各分享百分之五十。注:证券交易税未开征。证券交易印花税为共享收入,2002年后9
6、7:3。,中央财政主要承担国家安全、外交和中央国家机关运转所需经费,调整国民经济结构、协调地区发展、实施宏观调控所必需的支出以及由中央直接管理的事业发展支出。具体包括:国防费,武警经费,外交和援外支出,中央级行政管理费,中央统管的基本建设投资,中央直属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新产品试制费,地质勘探费,由中央财政安排的支农支出,由中央负担的国内外债务的还本付息支出,以及中央本级负担的公检法支出和文化、教育、卫生、科学等各项事业费支出。,地方财政主要承担本地区政权机关运转所需支出以及本地区经济、事业发展所需支出。具体包括:地方行政管理费,公检法支出,部分武警经费,民兵事业费,地方统筹的基本建设投资,地方企
7、业的技术改造和新产品试制经费,支农支出,城市维护和建设经费,地方文化、教育、卫生等各项事业费,价格补贴支出以及其他支出。,(一)分享范围。除铁路运输、国家邮政、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以及海洋石油天然气企业缴纳的所得税继续作为中央收入外,其他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收入由中央与地方按比例分享。(二)分享比例。2002年所得税收入中央分享50,地方分享50;2003年所得税收入中央分享60,地方分享40;2003年以后年份的分享比例根据实际收入情况再行考虑。,(三)基数计算。以2001年为基期,接改革方案确定的分享范围和比例
8、计算,地方分享的所得税收入,如果小于地方实际所得税收入,差额部分由中央作为基数返还地方;如果大于地方实际所得税收入,差额部分由地方作为基数上解中央。具体计算办法由财政部另行通知。(四)跨地区经营、集中缴库的中央企业所得税等收入,按相关因素在有关地区之间进行分配。具体办法由财政部另行制定。,关于财政级次(第条)財政收支系統劃分如下:一、中央。二、直轄市。三、縣、市以下簡稱縣(市)。四、鄉、鎮及縣轄市以下簡稱鄉(鎮、市)。稅課劃分為國稅、直轄市及縣(市)稅。,中央收入一 稅課收入:(一)所得稅:占總收入百分之九十。(二)遺產及贈與稅:在直轄市占徵起收入百分之五十;在縣(市)占 徵起收入百分之二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财税 10 财政收支 划分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89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