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是金-诚信与职业道德.ppt
《诚信是金-诚信与职业道德.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诚信是金-诚信与职业道德.ppt(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诚信是金,寿险营销职业道德,讲师介绍,照片,讲师介绍,学习诚信的重要性,特别是寿险营销员的职业“五不”要求,知晓违规处理规定,领悟寿险营销员诚信信条。,诚,指诚实、真诚和不弄虚作假信,指守信、信任和信用,诚恳待人,以信用取信于人诚信,是指以诚恳待人的态度和行为取信与他人和社会,诚信释义,保险产品的特性决定了保险营销比其他产品销售更需要诚 信,因为保险是:无形产品 复杂的金融产品 长期合同,保险行业为什么要讲诚信,保险活动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五条,不欺诈不误导不代签名不挪用保费不返佣,寿险营销的诚信“五不”,代理人“替”投保人退保,骗取退保费。20
2、09年9月30日,李某通过某寿险公司深圳公司的代理人陈忠文投保了一份保险。2010年10月10日,陈忠文持保险单原件、李某的身份证原件及收据原件,在李某不知情的情况,以李某的名义申请退保(伪造了李某的签名)。保险公司在李某未到场的情况下收回了保单和收据,并将所退保费17759.55元交给陈忠文。,案例一:欺诈客户,13,根据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2009)深刑初字第65号刑事判决书,该院于2011年3月4日以诈骗罪判处陈忠文有期徒刑12年。,处理结果,14,保险业务员串通数十名客户制造假病历骗取20余万 某保险公司营销员王璐的客户张涛拿着看病花的6000多元票据找到她,告知自己得了肺结核。王璐告
3、诉张涛肺结核不在其理赔范围内,但她认识的一个人可以改写病历,这样就可以索赔了,但成功后得为她介绍一名客户。张涛一口答应,并交给王璐3000元好处费。王璐随后找到徐征更改了病历,20天后,张涛收到了1.5万元理赔款,并从中拿出2000元为表姐办理了一份保险。,案例二:欺诈公司,2009年 6月,王璐得知客户陈大娘的儿子做口腔溃疡手术花了5000多元后,便向陈大娘介绍了自己的计划。没过几天,陈大娘儿子的银行卡上汇来1.2万元钱理赔款。2009年末,徐征找到王璐,称自己的好友得了重病,需要报销医药费,希望王璐能提供一些保户的投保材料。王璐觉得前几次都成功了,就将三名保户的投保材料取了出来,徐征共骗取
4、理赔款7万余元。,案例二:欺诈公司,业务员王璐串通数十名客户制造假病历骗取理赔款20余万元,已经属于“数额特别巨大”,涉嫌构成保险诈骗罪,要面临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惩罚。涉案的保险客户和医生也是共犯,也将会面临“按照涉案金额的多少依法处理”。,处理结果,什么是欺诈,(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131条)保险代理人、保险经纪人及其从业人员在办理保险业务活动中不得有下列行为:(一)欺骗保险人、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二)隐瞒与保险合同有关的重要情况;(六)伪造、擅自变更保险合同,或者为保险合同当事人提供虚假 证明材料;(八)利用业务便利为其他机构或者个人牟取不正当利益;(九)串通投保人、被保险
5、人或者受益人,骗取保险金;,18,误导消费者 进入“黑名单”2009年3月,长春市民张大爷到银行办理存款业务,遇到某寿险公司营销员胡某。胡某告诉张大爷,如果不着急用钱,可以存成五年期的,这样还可以赠送一份保险。张大爷听说存款还可以赠送保险,就按照胡某的意见办理了手续,后来才搞清楚自己不是存钱,而是买了份保险。,案例三:误导客户,吉林省保险行业协会调查认为,胡某在销售保险产品时,将保险产品与银行理财产品相混淆进行产品解释,不向消费者明示产品可能存在的风险,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误导消费违规行为属实。鉴于此,协会对胡某做出如下处罚:被列入行业“不良行为记录档案”要求现录用胡某的公司必须予以清退通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诚信 职业道德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88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