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活性剂复配原理.ppt
《表面活性剂复配原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表面活性剂复配原理.ppt(6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第五章 表面活性剂复配原理,复配依据:表面活性剂之间具有协同效应(Synergistic effect)。,2,研究意义,(1)提高表面活性剂的性能。复配体系常常具有比单一表面活性剂更优越的性能。(2)降低表面活性剂的应用成本。(3)减少表面活性剂对生态环境的破坏。,3,主要内容,5.1同系物混合体系5.2无机电解质5.3极性有机物5.4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与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混合物5.5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物5.6表面活性剂和高聚物复配体系,4,5.1同系物混合体系,同系物混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常介于各个纯化合物之间。碳原子数越多,越易于在溶液的表面吸附,表面活性愈高。碳原子
2、数愈多,越易于在溶液中形成胶团,临界胶团浓度越低,表面活性亦愈高。,5,图5-1 C10H21SO4NaC12H25SO4Na混合体系的表面张力(30),1-1:0;2-3:1;3-1:1;4-1:3;5-0:1,6,混合表面活性剂的cmc,式中,Cr为混合表面活性剂的cmc;Ci为i组分表面活性剂的cmc;Xi为i组分的摩尔分数;K。为与胶团反离子结合度有关的常数。,7,二组分表面活性剂混合物的水溶液,式中,C12为二组分混合物的cmc;C1为组分l的cmc;C2为组分2的cmc;X1为组分1的摩尔分数;X2为组分2的摩尔分数;K。为与胶团反离子结合度有关的常数。,8,图5-2 C10H21
3、SO4NaC12H25SO4Na混合体系的cmc(30)【3】O-实验值;理论计算值,9,对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二元混合物,上式中的K00,则,10,图5-3 亚砜混合溶液的表面张力(25)【4】1-C10H21SOCH;2-X10.156;3-X10.075;4-C8H17SOCH3,11,根据胶团理论,还可以推算出混合胶团的成分。,(5-4),当溶液中没有外加盐时,式5-4变为,12,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式中,Xim为组分i在混合胶团中的摩尔分数;Xi为i组分在溶液中的摩尔分数;Cr为混合溶液的cmc;Ci为混合溶液的组分i溶液的cmc。,(5-6),13,图5-4 C7H15COOKRCO
4、OK混合物的cmc(25)【5】图5-5 RO(C2H4O)nH混合物的cmc【6】RCOOK:1.C9H19CCOK 1C12H25O(C2H4O)6HC8H17O(C2H4O)6H 2 C10H21COOK 2 C12H25O(C2H4O)6HC12H25O(C2H4O)12H 3 C11H23COOK 4 C13H27COOK,14,5.2无机电解质,协同作用:无机电解质使溶液的表面活性提高。在表面活性剂的应用配方中,无机电解质是最主要的添加剂之一。,15,无机电解质对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影响,降低同浓度溶液的表面张力,降低表面活性剂的cmc,使溶液的最低表面张力降得更低,即达到全面增效作
5、用。,16,图5-7 NaCl对C12H25SO4Na水溶液表面活性的影响(29),NaCl浓度为:(1)NaCl浓度为0;(2)-NaCl浓度为0.1M;(3)-NaCl浓度为0.3M;(4)-NaCl浓度为0.5M;(5)-NaCl浓度为1M,17,cmc与所加盐的浓度有下列关系:lgcmcA2-k0lgC/i(5-43)式中,A2常数;K0与胶团反离子结合度有关的常数;C/i表面活性剂反离子的浓度。,公式5-42其物理意义是:反离子浓度(C/i)增加,影响表面活性离子胶团的扩散双电层,使扩散双电层厚度减小,胶团容易生成,cmc值降低。,18,图5-8 C12H25SO4Na的cmc与离子
6、浓度的关系(25)8,19,加到表面活性剂溶液中的无机盐,在降低溶液cmc的同时,也使其表面张力大大下降。当表面活性剂浓度相同时,NaCl浓度愈高,溶液的表面张力愈低。NaCl的加入量愈多,表面活性剂的cmc愈低,且最低表面张力降得更低。,实验证明:,20,价数愈高的反离子,降低溶液cmc的作用愈显著。高价离子具有更大的降低表面活性剂最低表面张力的能力。,图5-11金属盐对C12H25SO4Na水溶液表面张力的影响(29)1-NaCl;2-MgCl2;3-MnCl2;4-AlCl3(浓度均为0.1N),21,无机盐对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无机盐对其性质影响较小。当盐的浓度较
7、小时(如小于0.1M)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表而活性几乎没有显著变化。只是在盐浓度较大时,表面活性才显示变化,但也较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变化小得多。,22,图5-12表示无机盐对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的影响。,0.86NNaCl,23,无机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胶团聚集数的影响不大,对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则主要在于对疏水基的“盐析”或“盐溶”作用,而不是对亲水基的作用。起“盐析”作用时,表面活性剂cmc降低;起盐溶作用时,则cmc升高。,24,欲使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浊点有较大的变化,则必须有较高的盐浓度。,图5-13 电解质对2 浊点的影响 1-AlCl3;2-CaCl2及LiCl;3-NaCl;4-
8、KCl;5-Li2SO4;6K2SO4;7-Na2SO4,电解质的盐析作用,25,5.3极性有机物,极性有机物一般是指碳原子数较多(6)的长链的醇、酸、胺等。少量的这样的有机物的存在,常导致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的cmc有很大下降。同时,出现表面张力有最低值的现象。极性有机物与离子表面活性剂。,26,长链脂肪醇,脂肪醇的存在对表面活性剂溶液的表面张力、临界胶团浓度以及其它性质(如起泡性、泡沫稳定性、乳化性能及加密作用等)皆有显著的影响,其影响作用,一般是随脂肪醇烃链的加长而增大。,27,1-C2H5OH;2-C3H7OH;3-i-C4H9OH;4-C4H9OH;5-i-C5H11OH;6-C6H
9、13OH;7-C7H15OH,图5-14 几种醇对C12H25NH3C的cmc的影响,28,图5-15几种醇对十二酸钾的cmc的影响,1-C2H5OH;2-C3H7OH;3-C4H9OH;4-i-C5H11OH;5-C6H13OH;6-C7H15OH,29,cmc随醇的浓度的增加而下降。醇的碳氢链愈长,影响愈大。溶液的cmc随醇浓度有直线变化关系。溶液中醇的存在就使胶团容易形成,cmc降低。,30,长链脂肪醇对表面活性剂溶液表面张力的影响,图5-16 正辛醇对正辛基硫酸钠的水溶液表面张力的影响(15)【2】,31,短链醇的影响,在浓度小时可使表面活性剂的cmc降低;在浓度高时,则cmc随浓度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表面活性剂 原理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87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