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习题答案.ppt
《管理会计习题答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会计习题答案.ppt(6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曹中管理会计学,习题参考答案,第二章,1、某公司过去一年的业务量与制造费用总额见表。该表中的制造费用包括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和混合成本。该公司的会计部门曾对 3 月份的制造费用总额作了分析,变动成本为50 000元、固定成本60 000元和混合成本32 500元。要求:(1)采用高低点法将混合成本分解;(2)若该公司计划期的生产能力为65 000机器小时,则其制造费用总额预计将为多少?,答 案,3 月份为低点,7 月份为高点。根据 3月份的业务量50 000机器小时及制造费用总额的分解:变动成本为50 000元、固定成本60 000元和混合成本32 500元。可知:企业固定成本为 60 000元
2、 单位变动成本为 1 元/机器小时。7 月份的制造费用分解为:变动成本为75 000元、固定成本60 000元和混合成本41 250元。,答 案,由此可得:高点:业务量75 000,混合成本41 250低点:业务量50 000,混合成本32 500根据高低点法:b=(41 250-32 500)/(75 000-50 000)=0.35(元/机器小时)a=32 500-0.3550 000=15 000(元)混合成本模型:y=15 000+0.35x,答 案,(2)计划期的制造费用总额:方法1:变动成本=1 65 000=65 000(元)固定成本=60 000(元)混合成本=15 000+0
3、.35 65 000=37 750(元)制造费用=65 000+60 000+37 750=162 750(元),(2)计划期的制造费用总额:方法2:直接进行成本性态分析高点:业务量75 000,制造费用176 250低点:业务量50 000,混合成本142 500 b=(176 250-142 500)/(75 000-50 000)=1.35(元/机器小时)a=142 500-1.3550 000=75 000(元)制造费用=75 000+1.35x=75 000+1.3565 000=162 750(元),第二章,2、已知某企业本期有关成本资料如下:单位直接材料成本为 10 元,单位直接
4、人工成本为 5 元,单位变动性制造费用为 7 元,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为4 000元,单位变动性销售管理费用为 4 元,固定性销售管理费用为 1 000元。期初存货量为零,本期产量为1 000件,销售量为600件,单位销售价格为40元。要求:分别按两种成本法的有关公式计算:(1)单位产品成本(2)期间成本(3)销货成本(4)营业利润,答 案,(1)单位产品成本 变动成本法=10+5+7=22(元/件)完全成本法=10+5+7+4 000/1 000=26(元/件)(2)期间成本 变动成本法=4 000+(4600+1 000)=7 400(元)完全成本法=4600+1 000=3 400(元),
5、答 案,(3)销货成本 变动成本法=22600=13 200(元)完全成本法=0+261 000-26400=15 600(元),答 案,(4)营业利润变动成本法:贡献毛益=40-(22+4)600=8 400(元)利润=8 400-(1 000+5 000)=3 400(元)完全成本法:销售毛利=40 600-15 600=8 400(元)利润=8 400-3 400=5 000(元),P46:四、计算题,NO1,2005年最低产量80 000件,成本资料:变动成本120 000元,固定成本80 000元,混合成本80 000元。生产成本280 000元。则:单位变动成本=120 000/8
6、0 000=1.5(元/件)2000年最高产量140 000件,成本资料:生产成本400 000元。则:变动成本=1.5140 000=210 000(元)混合成本=110 000(元),(1)高点:业务量140 000,制造费用110 000低点:业务量80 000,混合成本80 000 b=(110 000-80 000)/(140 000-80 000)=0.5(元/件)a=111 000-0.5140 000=40 000(元)混合成本模型:y=40 000+0.5x,P46:四、计算题,NO2,将成本资料整理如下表(n=6),P46:四、计算题,NO2,由于相关系数高度接近于1,说明
7、相关程度非常高,故可以采用回归分析法。将表中数字代人故可得:b=40 a=8 333.3由此,成本性态模型为:y=8 333.3+40 x,P46:四、计算题,NO3,45 600,240 000,194 400,216 000,8 400,15 600,6 000,66 000,162 000,P46:四、计算题,NO4,生产工时为:25 000=10 000(小时)其他直接费用=310 000=30 000(元时)故:变动生产成本=180 000+60 000+30 000=270 000(元)固定生产成本=20 000+40 000+5 000=65 000(元)完全生产成本=335 0
8、00(元),单位变动生产成本为:270 0005 000=54(元/件)单位完全生产成本为:335 0005 000=67(元/件),管理费用为:43 000(元)(全部为固定)销售费用为:变动销售费用=40 000(元)单位变动销售费用=10(元/件)固定销售费用=7 000(元),P46:四、计算题,NO4,(1)成本计算完全成本法:生产成本=335 000(元)期末存货成本=671 000=67 000(元)销售成本=0+335 000-67 000=268 000(元)变动成本法:生产成本=545 000=270 000(元)期末存货成本=541 000=54 000(元)销售成本=5
9、44 000=216 000(元),P46:四、计算题,NO4,(2)营业利润完全成本法:销售毛利=销售收入-销售成本=1004 000-268 000=132 000(元)营业利润=销售毛利-期间费用=132 000-(43 000+47 000)=42 000(元),固定制造费用为:20 000+40 000+5 000=65 000(元)单位固定制造费用为:65 0005 000=13(元/件)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期末存货分摊的固定制造费用为131 000=13 000(元)两种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差异额为:42 000-29 000=13 000(元),P46:四、计算题,NO4,(2)
10、营业利润变动成本法:边际贡献=销售收入 变动成本=100-(54+10)4 000=144 000(元)营业利润=边际贡献 固定成本=144 000-(65 000+43 000+7 000)=29 000(元),P46:四、计算题,NO5,根据题目资料,整理可得:,全部成本法,变动成本法,第三章 本量利分析计算题,2、某企业生产A、B、C三种产品,年固定成本为91 800元,有关资料如下:要求:利用加权平均法计算综合保本额和各产品保本点。,答 案,(1)各产品边际贡献率:A产品=(200-160)/200100%=20%B产品=(240-180)/240100%=25%C产品=(320-22
11、4)/320100%=30%(2)各产品销售收入和各产品销售比重:A产品=2001 200=240 000(元)B产品=2401 000=240 000(元)C产品=3201 000=320 000(元)总销售收入=800 000(元),答 案,A产品=240 000/800 000=0.3 B产品=240 000/800 000=0.3 C产品=320 000/800 000=0.4(3)综合边际贡献率:20%0.3+25%0.3+30%0.4=25.5%(4)综合保本点销售收入:91 800/25.5%=360 000(元),答 案,(5)各产品保本点:A产品:保本额=360 0000.3
12、=108 000(元)保本量=108 000/200=504(件)B产品:保本额=360 0000.3=108 000(元)保本量=108 000/240=450(件)C产品:保本额=360 0000.4=144 000(元)保本量=144 000/320=450(件),第三章 本量利分析计算题,4、某企业产销甲产品,每件售价80元,2006年的收益如下(单位:元):销售收入 112 000 变动成本 70 000 边际贡献 42 000 固定成本 54 000 税前利润(12 000),要求:(1)计算2006年扭转亏损必须增加的销售量(2)若2006年期望在固定成本增加10 000元的情况
13、下,实现目标利润50 000元,计算2006年甲产品最少应销售多少件?,答 案,2006年销售量=112 000/80=1 400(件)单位变动成本=70 000/1 400=50(元/件)保本销售量=54 000/(80-50)=1 800(件)(1)必须增加的销售量为:1 800-1 400=400(件)(2)最低销售量为:(54 000+10 000+50 000)/(80-50)=3 800(件),第三章 本量利分析计算题,6、某公司生产甲产品,销售单价200元,销售量10 000件,单位变动成本为120元,固定成本560 000元。要求:(1)计算安全边际率和保本点作业率(2)预计下
14、年度目标利润要比本年度增加10%,分析可采取哪些措施来实现(3)对你提出的各项措施运用敏感性分析原理,测算其对利润的敏感程度,答 案,(1)保本量=560 000/(200-120)=7 000(件)安全边际量=10 000-7 000=3 000(件)安全边际率=3 000/10 000100%=30%保本作业率=7 000/10 000100%=70%(2)目标利润=3 000(200-120)(1+10%)=264 000(元),答 案,保利单价=120+(264 000+560 000)/10 000=202.40(元/件)即:单价上涨2.40元/件,上涨1.2%保利单位变动成本=20
15、0-(264 000+560 000)/10 000=117.60(元/件)即:单位变动成本下跌2.40元/件,下跌2%,答 案,保利量=(264 000+560 000)/(200-120)=10 300(件)即:销售量增加300件,增加3%保利固定成本=(200-120)10 000-264 000=536 000(元)即:固定成本减少24 000元/件,减少4.29%,答 案,(3)敏感系数:本年利润:P=3 000(200-120)=240 000(元)S1=20010 000/P1%=8.33%S2=12010 000/P1%=5%S3=(200-120)10 000/P1%=3.3
16、3%S4=560 000/P1%=2.33%,第三章 本量利分析计算题,7、某企业生产经营一种产品,单价500元,单位变动成本300元,全年固定成本总额100万元,预计销售量1万件。要求:(1)计算该企业税前利润(2)如果要使企业全年不亏损,分析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和固定成本应在什么范围变化?,答 案,(1)税前利润:P=10 000(500-300)-1 000 000=1 000 000(元)=100(万元)(2)要使企业不亏损:单价最低为:p=300+1 000 000/10 000=400(元/件)单位变动成本最高为:b=500-1 000 000/10 000=400(元/件)
17、,答 案,(2)要使企业不亏损:销售量最低为:x=1 000 000/(500-300)=5 000(件)单位变动成本最高为:a=(500 300)10 000=2 000 000(元)=200(万元),第四章 预测分析,P109,NO:2(1)已知:P=100 000(元)根据:Si=(Mi P)1%,可得S1=(8010 000P)1%=8%S2=(5010 000P)1%=5%S3=(80-50)10 000P1%=3%S4=(200 000P)1%=2%,第四章 预测分析,P109,NO:2(2)DOL=TCMP=(80-50)10 000P=3(3)根据:K0=(-1)1+i100K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管理 会计 习题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83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