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与艺术历史.ppt
《科技与艺术历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技与艺术历史.ppt(1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媒体艺术第3章 科学-技术-艺术-新媒介,数字媒体艺术的科技溯源,数字媒体艺术与生俱来就有向往和追求真理的天性。正是在追求真理的征途上,科学和艺术携手而行,科学探索物质世界,艺术追求美的感受。而近代科学证明:科学和艺术是一个硬币的两面,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就像太阳光芒那样具有波和粒子的双重属性。数字媒体艺术是建筑于科学技术基础上的新艺术形态,是名副其实的科学和艺术的结晶。为了追溯科学和艺术联姻的历史,探求作为文化价值观的数字艺术美学的思想传承历史,本章将从古希腊的美学开始,探索西方艺术史中蕴涵的科学观的形成和20世纪科技发展对艺术家、艺术流派和艺术观念的影响,探索西方现代艺术
2、和技术的结合的历史,由此更清晰地梳理出数字媒体艺术的思想来源。,第1讲:科学与艺术的同源性,德国动物学家和哲学家恩斯特海因里希菲利普奥古斯特海克尔(18341919)认为生物学在许多方面与艺术类似。自然界中的对称,比如单细胞生物中的放射虫对他的艺术天赋有很大的启发。海克尔擅长版画和插图,尤其著名的是他画的浮游生物和海母的画,这些图画生动地体现了生物世界的美。在其1896年发表的巨著自然的艺术形式中含有数百幅非常细腻的植物、花卉和放射虫的骨骼的插图。他的插图生动地体现出了大自然赋予生物的绝妙的对称结构。,简洁性、对称性与大自然美学,科学史家乔治萨顿曾将真、善、美所对应的科学、宗教与艺术比喻为一个
3、三棱塔的三个面,他说:“当人们站在塔的不同侧面的底部时,他们之间相距很远,但当他们爬到塔的高处时,他们之间的距离就近多了。”正如博物学家达尔文(1809-1882)和德国动物学家、哲学家恩斯特海克尔(1839-1919),早期的自然科学家往往又是非常细致的画家和插图大师,和科学艺术巨匠达芬奇一样,他们把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对宇宙万物的虔诚与细致的观察融于笔记和书籍中,成为后人不可多得的宝贵精神财富。,生物学家,博物学家,进化论创始人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博物学家与插画大师的结合,鹦鹉螺所蕴涵的奇妙数学,分形艺术图案体现了数学和“大自然美学”之间的联系。分形艺术图案与大自然的许多植物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4、。通过计算机编程产生的这些令人目不暇接的精美分枝、螺旋状、羽叶状树叶不仅使数学家、物理学家为之迷恋,而且使许多艺术家趋之若鹜,他们认为在这些无穷放大或缩小的自我相似的螺旋形结构中蕴藏着宇宙的奥秘。,分形几何学与分形艺术图案,1970年代数学家曼德勃罗(B.B.Mandelbrot)1975年出版了他的专著分形、机遇和维数,这是分形(Fractal)理论诞生的标志。,Zn+1=Z2n+C,这个迭代公式中的变量都是复数,通过计算机进行反复迭代运算就可以产生出一个大千世界!,第2讲:西方古典艺术中的科学观,从苏格拉底开始,一直贯穿着一条人类对美的认识的主线美是建立在比例和数的基础上的。组成美的基本成
5、分有四个:清晰、对称、和谐和生动。,1.毕达哥拉斯和“数学之美”,柏拉图美在于恰当的尺寸和大小,在于各个部分以完美和谐的方式连接成统一的整体。他将比例的概念扩展开来,用于阐释所有是物美,如:文章的长度要合适,绘画的结构要精当,诗歌中语言的运用要恰到好处等。,亚里士多德美存在于“次序、对称和明确”中;西塞罗(Cicero)美是“肢体成对发展的形状,再加上迷人的色泽”;普罗丁诺(Plotinus)美是“各部分之间的对称和相对于整体的对称。美的事物本质上是对称的”。,古希腊人们对自然界美的追求体现在他们对数学比例的研究中。据史书记载,最初对黄金比例进行明确定义是在公元前300年,由几何学归纳法创始人
6、欧几里得提出的。其定义:一条直线按黄金分割后,整条直线和较大部分的比值等于较大部分与较小部分的比值。该黄金比例是一个永不重复,永无穷尽的数字,1:0.6180339887黄金分割具有令人惊叹的和谐品质和“完美”的比例。历史上的一些伟大的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和欧几里得、文艺复兴时期天文学家开普勒,及当今数学名人都对这个看似简单的数率问题及其本质投入了大量的精力。,1.黄金点:肚脐:头顶足底之分割点 咽喉:头顶肚脐之分割点、膝关节:肚脐足底之分割点面部黄金分割律 面部三庭五眼2.建筑艺术黄金分割被认为是建筑和艺术中最理想的比例。建筑师们对数字0.618特别偏爱,无论是古埃及的金字塔,还是巴黎的圣母院,
7、或者是近世纪的法国埃菲尔铁塔,都有与0.618有关的数据。黄金分割与大多数门窗的宽长之比也是0.618;还有,在古希腊神庙的设计中就用到了黄金分割。3.艺术创作画家们发现,按0.618:1来设计腿长与身高的比例,画出的人体身材最优美,而现今的女性,腰身以下的长度平均只占身高的0.58,因此古希腊维纳斯女神塑像及太阳神阿波罗的形象都通过故意延长双腿,使之与身高的比值为0.618,从而创造艺术美。二胡演奏中,“千金”分弦的比符合0.6181时,奏出来的音调最和谐、最悦耳。3.植物有些植茎上,两张相邻叶柄的夹角是13728,这恰好是把圆周分成1:0.618的两条半径的夹角。据研究发现,这种角度对植物
8、通风和采光效果最佳。,1.毕达哥拉斯和“数学之美”,1.毕达哥拉斯和“数学之美”,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公元前582年一507年)发展了数学审美观,将美归结为数学的法则和比例(如黄金分割、金字塔结构的宇宙),把一切自然现象都归结为数学的法则,从而建立了完整的理性主义思想体系,并为西方文化的发展奠定了理性主义的基调。,毕达哥拉斯有句名言“万物都是由数来安排的”。毕达哥拉斯学派把美归结为数的秩序,古希腊的建筑、雕刻都严格受到以数比为基本原理的黄金分割律的支配,他们塑造 的神和英雄,都极为重视结构和比例的规律。,古代的思想家把美与和谐画上等号。希腊古典时代的大哲学家认为,美在于和谐,美应该是完美的
9、。自然是美的,自然的规律也是美的。亚里士多德说,完美的天上物质构成的天体运动轨迹,必定是完美的曲线。而最完美的曲线,就是园,所以所有的天体都是以圆轨道运行的。毕达哥拉斯进一步认为,整个宇宙就是一种和谐,就是一种数,在数字之间有着能够产生和谐关系的比例。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基本哲学命题是:“数是一切事物的本质,整个有规定的宇宙的组织,就是数以及数的关系的和谐系统”。,1.毕达哥拉斯和“数学之美”,毕达哥拉斯学派把美的本质归于形式方面,并为美的现象寻找它的数学基础,这种美学观对后世的影响深远。柏拉图在形式美方面采用和发展了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思想,他把形式美的本质看作秩序、比例、和谐。他说:“我说的形式美
10、,指的不是多数人所了解的关于动物和绘画的美,而是直线和园以及用尺、规和矩所形成的平面形和立体形我说,这些形状的美不像别的事物是相对的,而是按照它的本质就永远是绝对的美。”,1.毕达哥拉斯和“数学之美”,Raphael,School of Athens,c.1510,雅典学院 壁画 1510-1511年,意大利画家,文艺复兴时期艺坛三杰之一的拉斐尔(Raphael Santi,1483-1520),以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所建的雅典学院为题,以古代七种自由艺术即语法、修辞、逻辑、数学、几何、音乐、天文为 基础,以表彰人类对智慧和真理的追求。,古希腊人建立的理性主义艺术观念在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那里则
11、体现为对光影、透视学和人体解剖学等科学原理和写实技法的钻研和运用。由此,经过数百年中无数艺术家的不断探索,西方人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写实绘画体系。这种绘画能在二维的平面上再现出三维空间中的立体形象,造成一种逼肖客观自然的“幻象”。,2.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与艺术,德国画家、理论家奥伯特丢勒(Albrecht Durer 14711528)的版画,达芬奇(1452-1519)莱昂纳多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第一位画家,也是整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是一位思想深邃、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艺术大师、科学巨匠、文艺理论家、大哲学家、诗人、音乐家、工程师和发明家。他在几乎每个领域都做出了巨大
12、的贡献。后代的学者称他是“文艺复兴时代最完美的代表”,是“第一流的学者”,是一位“旷世奇才”。最重要的是,他是第一位将科学与艺术完美结合的科学艺术巨匠。,达芬奇的“科学研究”涉及到动植物学、物理学、天文学、空气动力学、鸟类飞行原理、建筑学、解剖学、生理学、流体力学、地图学等领域.,天文 达芬奇对传统的“地球中心说”持否定的观点。达芬奇还认为月亮自身并不发光,他只是反射太阳的光辉。他的这些观点的提出早于哥白尼“太阳中心说”。甚至在当时,达芬奇就幻想利用太阳能了。,达芬奇手稿,显示画家对植物学的浓厚兴趣,物理 达芬奇重新发现了液体压力的概念,提出了连通器原理。他发现了惯性原理,后来为伽利略的实验所
13、证明。他发展了杠杆原理,除推导出作用力与臂长关系外,还算出了速度与臂长的关系。他指出了“永动机”作为能源的不可能性。达芬奇还预示了物质的原子原理,形象生动的描述了原子能的威力:“那东西将从地底下爆起,使人在无声的气息中突然死去,城堡也遭到彻底毁坏,看起来在空中似乎有破坏力。”,达芬奇手稿,显示画家对流体力学的浓厚兴趣,医学 达芬奇在解剖学和生理学上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被认为是近代生理解剖学的始祖。他掌握了人体解剖知识,从解剖学入手,研究了生理学和医学。他最先采用蜡来表现人脑的内部结构,也是设想用玻璃和陶瓷制作心脏和眼睛的第一人。他发现了血液的功能,认为血液对人体起着新陈代谢的作用。达芬奇研究过
14、心脏,他发现心脏有四个腔,并画出了心脏瓣膜。他认为老年人的死因之一是动脉硬化,而产生动脉硬化的原因是缺乏运动。,建筑 他设计过桥梁、教堂、圆屋顶建筑和城市下水道。米兰的护城河就是他设计和建造的。水利工程 达芬奇对水利学的研究比意大利的学者克斯铁列早一个世纪。为了排除泥沙,他作了疏通亚诺河的施工计划。他设计并亲自主持修建了米兰至帕维亚的运河灌溉工程。由他经手建造的一些水库、水闸、拦水坝便利了农田灌溉,有些水利设施至今仍在发挥作用。军事和机械 达芬奇的研究和发明还涉及到军事和机械方面,他发明了飞行机械、直升飞机、降落伞、机关枪、手榴弹、坦克车、潜水艇、双层船壳战舰、起重机等。地质学 达芬奇根据高山
15、上有海中动物化石的事实推断出地壳有过变动,指出地球上洪水的痕迹是海陆变迁的证明,这个思想与300年后赫顿在地质学方面的发现颇为近似。并且在麦哲伦环球航行之前,他就计算出地球的直径为7000余英里。他还在数学领域和水利工程等方面作出了重大的贡献。直升机之祖 这位文艺复兴时期的天才早在莱特兄弟之前就有可能开创人类飞行的历史。可以说,达芬奇的研究涉及到自然科学的每一部门,他的思想和才能深入到人类知识的各个领域。他是世界上少有的全面发展的学者。但是,达芬奇的大多数著作和手稿都没有发表,直到他逝世后多年才被世人所发现。科学史家丹皮尔这样评论达芬奇,“如果他当初发表他的著作的话,科学本来一定会一下就跳到一
16、百年以后的局面。”,3.比例、透视、解剖和光影,发源于欧洲17世纪的伟大的文艺复兴运动代表了现代科学的发展起源,同时文艺复兴运动也就西方理性主义绘画推向了巅峰。在文艺复兴时期,以达芬奇为代表,涌现了许多对科学和艺术进行探索和研究的杰出的艺术家和科学家,文艺复兴时期的透视学、解剖学、比例法和光影表现法的理论研究对于在二维平面的画布上表现三维空间和立体影像关系十分重要。除达芬奇外,布伦内希、波提切利、丢勒、米开朗基罗等人对透视学、解剖学、比例法和光影表现法的研究和实践也作出了重要贡献。,(1)比例法的研究 大自然中的一切物体都是以其自身的比例关系形成自身特定的构造,并都具有数学的逻辑关系,这种逻辑
17、关系即适用于自然物的美,也适用于人类的视觉艺术、音乐等。最完整的比例法是通过人体的研究开始的。,达芬奇认为,人体神圣的比例表现在:人体各部分和身高成简单的整数比,各部分之间也成简单的整数比。,人体画像中的同身方法蒙娜丽莎是用数字来表示人体美,并根据一定的基准进行比较。用同一人体的某一部位作为基准,来判定它与体的比例关系的方法被称为同身方法。分为三组:系数法,常指头高身长指数,如画人体有坐五、立七,即身高在坐位时为头高的五倍、立位时为7或7.5倍;百分数法,将身长视为100%,身体各部位在其中的比例;两分法:即把人体分成大小两部分,大的部分从脚到脐,小的部分为脐到头顶。标准的面型,其长宽比例协调
18、,符合三庭五眼。三庭是指脸型的长度,从头部发际到下颏的距离分为三等分,即从发际到眉、眉到鼻尖、鼻尖到下颏各分为一等分,各称一庭共三庭;五眼是指脸型的宽度,双耳间正面投影的长度为五只眼裂的长度,除眼裂外、内此间距为一眼裂长度、两侧外眦角到耳部各有一眼裂长度。,女子叫塞西利亚(Cecilia Gallerani),在约1490年被画肖像画时大概十六岁,是当时米兰具有极大权力的公爵洛多维科(Lodovico Sforza)最喜爱的情妇。,她眉头上的头带,头纱的边饰,缠绕着脖子的珠链,头盔式的发型,可能全部都是最时尚的,但这些却紧紧地束缚着塞西利亚。这些束缚具有另一个用途强调突出这位女士完美的头部比例
19、。这就是肖像画的真正意图所在。达芬奇将那份优丽以协调的比例画出来了,优美从而激发爱情。最重要的是,他的绘画达到了极高程度的协调,他熟练把握住线条和阴影,光线和形式的处理技巧,从而创造出极致的美丽。,抱银貂的女子,莉妲和天鹅,达芬奇极为珍爱的作品,始终带在身边,晚年移居法国也不离左右,最后遗存在巴黎。,一个裸体的健壮中年男子,两臂微斜上举,两腿叉开,以他的头、足和手指各为端点,正好外接一个圆形。同时在画中清楚可见叠着另一幅图像:男子两臂平伸站立,以他的头、足和手指各为端点,正好外接一个正方形。这就是名画维特鲁威人(Homo Vitruvianus),出自文艺复兴艺术巨匠达 芬奇之手,画名是根据古
20、罗马杰出的建筑家维特鲁威(Vitruvii)的名字取的,该建筑家在他的著作建筑十书中曾盛赞人体比例和黄金分割。,“维特鲁威人”是达芬奇以比例最精准的男性为蓝本,这种“完美比例”也即是数学上所谓的“黄金分割”。,丢勒是一位几何学家。他寻求将人体的形状归结为数学原理,这在他的数以百计的素描中得到证明。他的这些比例研究说明,他企图使用科学的方法来描述人体。,(2)几何透视学的研究 绘画是在二维平面上展开的。二维平面具有高、宽两个维度,能产生形象但没有深度,而现实的物质世界确实立体的、具有空间感的图像。如何在二维的画面上创造出有空间感的效果来,使人们产生真实的立体和空间感,是透视产生的动机。,透视法的
21、基本观点:把现实的图像纳入一个统一的空间结构中去,要求从一个共同的透视点出发,以三维直角坐标系为基准,使被描绘的所有对象,不分其位置远近和尺度大小都受到共同比例关系的制约。,(2)几何透视学的研究,文艺复兴时期,除达芬奇外,对透视和解剖理论进行深入研究的代表人物是丢勒。,阿尔布雷特丢勒Albrecht Durer,1471年生,是德国画家、版画家及木版画设计家。北部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丢勒出生于纽纶堡的金银匠世家,在15岁时成为当地最优秀的画家来卡尔沃格穆特的弟子,并以大自然、人体以及植物为对象开始尝试创作。作品包括木刻版画及其他版画、油画、素描草图以及素描作品。其中水彩风景画是他最伟大的成就
22、之一,这些作品气氛和情感表现得极其生动。,丢勒引论中的木刻画,说明他发明的用以将三维物体转化为二维画的仪器:一位画家坐在他的画布前,画布装在用铰链固定在桌面上一个垂直的框架上。桌上放置一把琵琶。他的助手将画布转到一边,并将线的自由端固定在琵琶的某个部位;画家顺着线观看。线经过框架上的某一点,画家用水平和垂直的两根线来固定它。然后松开直线,将画布转回框架中,画家在其上标出刚才固定好的那个点。再把画布转开,助手把直线移到琵琶的另一个部位,重复前面的程序。这样,画家渐渐获得了琵琶轮廓的精确透视图。,1525年丢勒(Albercht Durer)。艺术家在描绘一位斜躺着的裸体女人。画作的宽长比在1:2
23、.5左右。从左到右是一位体态丰满的妇女斜躺在一张中世纪书桌的两个枕头垫子上,脚部隔着一道透明的正交网格。右端的画家在眼前立着一只“方尖碑”,他对这位女子的所有观察应该是靠一只眼睛,从方尖碑的端头出发,用眼睛的视线穿透网格刺到女子的身体上,在网格上确定出相应的点,然后再准确地用手描到桌子上的一张网格纸上。按照今天时髦的说法,画家正在对左侧这位妇女丰腴的躯体,通过从一个点上联过去的n条线与一处网格截面的交叉,完成了对立体女子的数字化处理,从而得出了一张准确的轮廓线描图。先是在透明网格的截面上,然后再转移到桌子上的画纸上。勒为我们画了一张准确的“剖面图”,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肉体的世界,是怎样经由一种数
24、学的截面,在眼睛的作用下转化成为一张截面图,最后在画家的笔下,成了一幅画作。,丢勒对数学的爱好可以从他的铜版画犹豫(Melencolia,1514)中反映出来。除了中心透视的应用,墙上的幻方、复杂的多面体、球体,都象征着对于数学难题的长期思索无获而产生的犹豫情感。这是他所画过的最好的自画像。,画面主体是一个深思的人物,背后张开巨大的双翼,坐在一栋石头建筑物前,身边围绕着各种古怪、诡异、源自想象的东西,彼此都似乎毫无关联量尺、衰竭的瘦狗、木匠工具、沙漏、各种几何形体、吊着的摇铃、天使像、一把刀、一把梯子。,(3)明暗表现手法的研究 文艺复兴以前的绘画在造型上主要通过线条表达物体的形状,很少涉及体
25、积的表达。到了文艺复兴时期,由于明暗法的出现,画家已经懂得运用明暗的色调变化塑造形体。,明暗法产生的依据:一个实体占据一个三维空间,物体的轮廓线包括了二维,第三维是物体的凹凸与深度。透视学可以在二维的画面上表现大范围的深度,但不能表现小范围的深度变化体积,因此只能通过物体的明暗才能达到这个目的。,文艺复兴时期,通过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丢勒等文化巨匠的系统和科学的研究,人们才对光线和投影有了深刻认识。,达芬奇指出:“一切物体都被光与影包围着”。,自然界中物体为视觉所感知,是以光的存在为条件的,如果没有光,人们只能通过触摸感知物体的存在。,丢勒的犀牛版画显示了画家对犀牛的丰富解剖知识和生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科技 艺术 历史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81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