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病虫害防治和缺素症核心实用技术.ppt
《番茄病虫害防治和缺素症核心实用技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番茄病虫害防治和缺素症核心实用技术.ppt(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番茄病害防治核心实用技术(精),理论结合实践的精华之作,广东开平市水口供销社福明农资经营部(广东江门市开平水口植物医院),番茄早疫病,症状:番茄早疫病又称轮纹病,是番茄重要病害之一。还能为害马铃薯、茄子、辣椒等。早疫病能侵害叶、茎和果实。叶片被害,初呈深褐色或黑色圆形小斑点,逐渐扩大,边缘深褐色,中央灰褐色,有同心轮纹,边缘有黄色晕环。天气潮湿时病斑上长有黑色霉。从植株下部叶片开始,渐次向上蔓延。发病严重时植株下部叶片完全枯死。茎部病斑多数在分枝处发生,灰褐色,椭圆形,稍凹陷,也有同心轮纹。发病严重时可造成断枝。果实上病斑多发生在蒂部附近和有裂缝的地方,黑褐色,稍凹陷,也有同心轮纹,其上长有黑
2、色霉,病果常提早脱落。,番茄早疫病轮纹状病斑,番茄早疫病轮纹状病斑,番茄早疫病病茎,番茄早疫病病茎,番茄早疫病青果染病,番茄早疫病青果染病,病原物,本病由茄链格孢菌Alternaria solani(E.et M.)Jones et Grout侵染所致。本菌属半知菌亚门链格孢菌属真菌。分生孢子梗单生或簇生分生孢子长棍棒状,顶端有细长的嘴胞,黄褐色,具纵横隔膜,病菌生长温度范围很广(145),最适温度为2628。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及分生孢子随病残体组织遗留在田间越冬,第二年产生新的分生孢子,通过气流和雨水传播。种子外附带的分生孢子也可以越冬。病菌侵入寄主组织后只需23天就可以形成病斑,再经过34天
3、在病部就可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进行再次侵染。,影响发病的因素,早疫病的发生与气温、相对湿度、降雨量、叶片生理年龄及品种耐病性有直接关系。(1)环境:湿度是病害发生与流行的主导因素,田间发病前5天均温为21,相对湿度大于70%的时间超过2天,早疫病即可发生。湿度80%以上,温度2025最易发病。(2)栽培:番茄连作,栽种密度过大,基肥不足,灌水多或低洼积水,或阴雨天气造成环境高湿,结果过多,植株生长衰弱等,都有利于该病暴发流行。春季棚室栽培,番茄定植后,昼夜温差大,塑料薄膜上常结有小水珠,并落在叶片上,形成一层水膜,利于病害发生。,侵染循环,病原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残体或种子表面越冬,附着在种
4、子上的病原可存活2年,播种带菌种子,种子萌发时即可发病,病原从气孔、皮孔或表皮直接侵入形成初次侵染,潜育期23天后出现病斑,35天产生分生孢子,并可通过气流、雨水、昆虫和农事操作进行多次侵染。在大棚内,病原主要是种子携带分生孢子成为初侵染,土壤中带有分生孢子,或者从通风口处,风携带分生孢子进入大棚,完成初侵染。,防治方法,1.选栽抗病品种2.轮作3.种子处理4.加强栽培管理5.药剂防治 发病前用保护剂3%或10%多抗霉素,在发病初期用霜脲氰锰锌或双炔酰菌胺或氰霜唑或25%嘧菌酯(阿米西达)悬浮剂3601000毫升/公顷或10世高或25丙环唑。第一次喷药后,每隔710天再喷1次,要连续喷35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番茄 病虫害 防治 缺素症 核心 实用技术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81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