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第二章电路分析中的等效变换.ppt
《电路第二章电路分析中的等效变换.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路第二章电路分析中的等效变换.ppt(8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课件,1,电 路 分 析 2.1 2.5,2 0 0 5,陆 音,课件,2,第二章 电路分析中的等效变换,1 简单电阻电路的分析,2 电路的等效变换方法*电阻网络的等效化简*含独立电源网络的等效变换*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含受控电源网络的等效变换,课件,3,电阻电路:由电阻、受控源以及独立源组成的电路。单回路电路只有一个回路 单节偶电路一对节点(单节偶)只需列一个KVL或KCL方程即可求解。,2.1 单回路电路及单节偶电路分析,课件,4,例2-1 图示单回路电路,求电流及电源的功率。,解:选回路方向如图,元件电压与电流取关联方向,由KVL得,课件,5,代入元件VCR,得,课件,6,例2-2 iS
2、1=6A,iS2=3A,求元件电流及电压。,解:单节偶电路,各支路电压相等,设为u,元件电压与电流取关联方向,列KCL方程:,代入元件VCR,得:,课件,7,计算得,课件,8,2.2 等效二端网络,二端网络N1、N2等效:N1、N2端口的VCR完全相同。,课件,9,等效变换:网络的一部分 用VCR完全相同的另一部分来代替。用等效的概念可化简电路。,对外等效,对内不等效,如果还需要计算其内部电路的电压或电流,则需要“返回原电路”。,课件,10,2.2.1 电阻串联,若干个电阻首尾相接,且通过同一电流,电阻Rk上的电压(分压公式),功率,课件,11,2.2.2 电阻并联,电导Gk上的电流(分流),
3、两个电阻并联时,若干个电阻元件两端分别跨接到同一电压上。,与电导值成正比,与电阻值成反比。,课件,12,功率,课件,13,例2-4 Ig=50 A,Rg=2 K。欲把量程扩大为 5 mA和 50 mA,求 R1 和 R2。,解:5 mA档分流,50 mA档,代入参数,得,课件,14,2.2.3 电阻的混联,例5:R1=40,R2=30,R3=20,R4=10,uS=60V(1)K打开时,求开关两端电压(2)K闭合时,求流经开关的电流,分析方法:应用电阻串并联等效化简的方法,课件,15,解:(1)各支路电流如图,则,由假想回路,得,课件,16,(2),所以,课件,17,例2-6:平衡电路。求I。
4、,解:由于平衡,(1)R上电流为0。R可看作开路。,因此,两种方法都可得,(2)R上电压为0。R可看作短路。,课件,18,例7:平衡对称电路。求Rab,课件,19,1,1,12,1,1,课件,20,2.3 电阻星形连接与三角形连接的等效互换,三端网络的等效:,端子只有2个电流独立;2个电压独立。若N1与N2的 i1,i2,u13,u23 间的关系完全相同,则N1与N2 等效。,课件,21,Y 互换,两网络等效对应端子上的VCR相同,三角形、形、形,星形、Y形、T形,课件,22,Y 互换,开路测量:12:,课件,23,课件,24,三式相加,除2,课件,25,式(4)-(1),得,一般:Y形,形,
5、课件,26,特别地:若Y形连接 R1=R2=R3=RY;有形连接 R12=R23=R13=R 则:R=3RY RY=R/3,课件,27,解:Y 转换,课件,28,课件,29,2.4 含独立电源网络的等效变换 2.4.1 独立源的串联和并联,独立电压源的串并联 独立电流源的串并联 独立电压源与电流源的串并联,课件,30,1.电压源的串联,由KVL:,课件,31,否则,不满足KVL。或称该电路中的元件“模型失效”。,2.电压源的并联,由KVL:只有电压相等且极性相同时,电压源才能并联。,课件,32,由KCL:,3.电流源的并联,课件,33,4.电流源的串联,由KCL:只有电流相等且参考方向相同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路 第二 分析 中的 等效 变换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81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