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设备绝缘的预防性试验2014lu.ppt
《电气设备绝缘的预防性试验2014lu.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气设备绝缘的预防性试验2014lu.ppt(1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六章 电气设备绝缘的预防性试验,绝缘检测和诊断技术:通过对绝缘的试验和各种特性的测量,可了解并评估绝缘在运行过程中的状态,从而能早期发现故障的技术。离线检测:要求被测设备退出运行状态,只能是周期性间断的进行。试验周期由试验规程规定。在线监测:在被测设备处于带电运行的情况下,对设备的绝缘状态进行连续或定时的检测,通常是自动进行的。,为了对绝缘状态做出判断,需对绝缘进行各种试验和检测,统称为绝缘预防性试验。,对于离线式试验又可分为两类:绝缘特性试验(非破坏性试验、检查性试验):在较低的电压下或用其它不会损伤绝缘的办法来测量绝缘的各种特性,从而判断绝缘的内部缺陷。缺点是对绝缘耐压水平的判断比较间接
2、,尤其对于周期性的离线试验不易判断准确。常见的试验项目有:绝缘电阻、泄漏电流、介质损耗角正切、油中气体含量检测等耐压试验(破坏性试验):对绝缘考验严格,能保证绝缘具有一定的绝缘水平;缺点是只能离线进行,并可能因耐压试验对绝缘造成一定的损伤。,常见试验项目:测量绝缘电阻,吸收比,泄漏电流,介质损耗角正切,局部放电,电压分布等。,TE571(测量局部放电),绝缘电阻测试仪,绝缘特性试验方法有多种,各种方法能够反映绝缘缺陷的性质是不同的,对不同的绝缘材料和绝缘结构,各种方法的有效性也不一样。所以,一般需要采用多种不同的方法来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比较后,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电气设备绝缘缺陷的
3、分类:集中性缺陷 如悬式绝缘子的瓷质开裂;发电机绝缘局部磨损、挤压破裂;电缆绝缘逐渐损坏等。分布式缺陷 电气设备整体绝缘性能下降,如电机、变压器、套管中有机绝缘材料的受潮、老化、变质等。,我国预防性维修体系已经有近50年的历史,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定期绝缘预防性试验,一、绝缘电阻的测试二、泄漏电流的测量三、介质损耗角正切值的测量四、局部放电的测试五、电压分布的测量六、绝缘油的电气试验和气相色谱分析七、绝缘状态的在线监测,第六章 电气设备绝缘的预防性试验,6.1 绝缘电阻的测试,测量电气设备的绝缘电阻,是检查其绝缘状态最简便的辅助方法。电气设备由休止状态转为运行状态前,或在进行绝缘耐压试验前
4、,必须进行绝缘电阻的测试,以确定设备有无受潮或绝缘异常。,电气设备的绝缘电阻在测量过程中是随加压时间的增长而逐步上升并最终趋于稳定的。当绝缘良好时,不仅稳定的绝缘电阻值较高,而且吸收过程相对较慢;绝缘不良或受潮时,稳定的绝缘电阻值较低,吸收过程相对较快。,6.1.1 多层介质的吸收现象,凡是由多种不同的电介质组成的绝缘结构,在加上直流电压后,各层电压将从开始时按电容分布逐渐过渡到稳态时按电导(电阻)分布。在电压重新分配的过程中,夹层界面上会积聚起一些电荷,使整个介质的等值电容增大,这种极化称为夹层介质界面极化,简称夹层极化。,以双层电介质为例说明:,t=0时开关闭合,介质上的电压按电容分压:,
5、t时,介质上的电压按电阻分压:,一般情况,对双层不同电介质,,即C1、C2上的电荷需要重新分配,设C1 C2,而R1 R2,则可得:,t时,,t=0时,,分界面上将积聚起一批多余的空间电荷,这就是夹层极化引起的吸收电荷,电荷积聚过程所形成的电流称为吸收电流。,这种在双层介质分界面上出现的电荷重新分配的过程,就是夹层极化过程。,由于夹层极化中有吸收电荷,故夹层极化相当于增大了整个电介质的等值电容。,由于这种极化涉及电荷的移动和积聚,必然伴随能量损耗。由于电荷的积聚是通过介质的电导进行的,而介质的电导一般很小,所以极化过程较慢,一般需要几分之一秒、几秒、几分钟、甚至几小时,所以这种极化只有在直流和
6、低频交流电压下才能表现出来。,ia是由夹层极化(有损极化)产生的电流,而夹层极化建立所需时间较长,所以较为缓慢地衰减到零,这部分电流又称为吸收电流;Ig是不随时间变化的恒定分量,称为电介质的泄漏电流或电导电流。,根据I15/I60的变化,就可以初步判断绝缘的状况。,对于不均匀试品的绝缘,如果绝缘状况良好,则吸收现象明显,Ka值远大于1;如果绝缘严重受潮,由于Ig大增,Ia迅速衰减,Ka值接近于1。,I15、R15为加压15s时的电流和对应的绝缘电阻;I60、R60为加压60s时的电流和对应的绝缘电阻;,6.1.2 绝缘电阻和吸收比的测量,1、兆欧表(摇表)的原理和接线,绝缘电阻测试仪(兆欧表)
7、,兆欧表由两部分组成:直流电源和测量机构。,L-线路端子E-接地端子G-保护端子 1-电压线圈 2 电流线圈,RX 被试品的绝缘电阻,线圈上产生的转动力矩为:,式中F1()、F2()表示指针偏转角的函数。,当指针旋转到某一位置时,力矩差为零,指针停止旋转。此时指针偏转的角度与流过线圈的电流之比有关。,指针偏转角的读数可反映Rx的大小,兆欧表有三个接线端子:线路端子(L)、接地端子(E)和保护(屏蔽)端子(G)。被试绝缘接在端子L和E之间,而保护端子G的作用是使绝缘表面泄漏电流不要流过线圈,测得的绝缘体积电阻不受绝缘表面状态的影响。,2、绝缘电阻和吸收比的测量方法,在电气设备的绝缘上加上直流电压
8、后,流过绝缘的电流要经过一个过渡过程才达到稳态值。驱动兆欧表达到额定转速,待指针稳定后,即可读取绝缘电阻的数值。通常认为加压60s时,通过绝缘的吸收电流已衰减至接近于零,所以规定加压60s时所测得的数值为被试品的绝缘电阻。,试验接线:L端子接导体端,E端子接另一导体端或接地端。G端子接屏蔽极。,保护端子G的作用是使绝缘表面泄漏电流不要流过线圈 测得的绝缘体积电阻不受绝缘表面状态的影响。,手摇式兆欧表的工作原理,在图中端子G为屏蔽端子。如果被试品直接接在E端子和L端子之间,测得的绝缘电阻为被试品的全电阻(包含了表面电阻和体积电阻)。如果测量绝缘电阻时只测量电介质的体积电阻,可以在被试品表面加上屏
9、蔽环,并将屏蔽环与G端子连接。在电压作用下,表面漏导电流经电介质表面流入屏蔽环,再经G端子流到电源的负极,表面漏导电流没有流到电流线圈LA中,所以测得的只是体积电阻。,对绝缘为多层介质的设备,绝缘良好时有明显的吸收现象,绝缘电阻达稳态值的所需时间较长,稳态电阻值高,吸收比 K 远大于1。测量吸收比时,先驱动兆欧表达额定转速,待指针到“”时,用绝缘工具将相线(L)迅速接至试品上,同时记录时间,分别读取15s和60s的绝缘电阻值。,绝缘良好:Ka远大于1绝缘严重受潮:Ka接近于1,当绝缘严重受潮或有贯穿性导电通道时,绝缘电阻达稳态值的所需时间大大缩短,稳态电阻值降低,吸收现象不明显,吸收比接近于1
10、。,一般情况,K值不应小于1.3。,某些容量较大的电气设备,其吸收过程很长,吸收比K不能充分反映绝缘吸收的全过程。引入另一指标极化指数P 加压10min时的绝缘电阻R10与加压1min时的绝缘电阻R1的比值:,绝缘良好时,极化指数P不应小于某一定值(一般为1.52.0)。,对各类高压电气设备绝缘所要求的绝缘电阻、吸收比K、极化指数P的值,在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中有明确的规定,可参阅。,3、测量时的注意事项,试验前应将被试品接地放电一定时间。高压测试连接线应尽量保持架空,需使用支撑时,要确认支撑物的绝缘对被试品绝缘测试结果的影响极小。选择合适的兆欧表(根据被试品的电压等级选择,且试验前试表的好
11、坏)。测量吸收比或极化指数时,应待电源电压达稳定后再接入被试品,并开始计时。,对电容值大的试品,试验完后,应在保持兆欧表电源电压的条件下,先断开L端子与试品的连线,再停止摇表。变压器、电机试验时,被测绕组首尾短接(充分放电),再接到L端子。非被试绕组也要短路接地,可避免非被试绕组中剩余电荷的影响,且可测被试绕组与非被试绕组及地的绝缘电阻。测量顺序对结果也有影响。记录试验时的温度、湿度。,实例:同步电机干燥前后绝缘电阻的变化,4、测量结果的分析,测绝缘电阻能有效发现下列缺陷:总体绝缘质量欠佳;绝缘整体受潮;两极间有贯穿性的导电通道;表面脏污(比较有或无屏蔽极时所测得的数值)。,测绝缘电阻不能发现
12、下列缺陷:绝缘中的局部缺陷(如非贯穿性的局部损伤、裂缝、内部气隙等缺陷);绝缘的老化(因为老化了的绝缘,其绝缘电阻还可能是比较高的)。,测量结果采用比较法判断。R、K只是参考性指标,其合格不能肯定绝缘良好,尤其是电压高的设备,因摇表额定电压低。但其不合格绝缘中肯定有某种缺陷。所以,不仅应与规定标准比较,还应将试验数据与本绝缘的历史数据比较,与同类设备的数据比较,以及同一设备不同相之间比较。还应参考本绝缘其他试验的结果。,6.2 泄漏电流的测量,优点:,试验电压高,故能发现兆欧表所不能发现的尚未完全贯通的集中性缺陷,所以测试灵敏度比兆欧表高。试验电压可调节,可以在升压过程中监视泄漏电流的变化情况
13、。微安表的刻度为线性,且量程可选择,读数准确。,缺点:试验设备复杂,需要高压电源、电压和电流测量系统、屏蔽系统等。,绝缘电阻泄漏电流对应的电阻,某设备绝缘的泄漏电流曲线曲线1:绝缘良好;曲线2:绝缘受潮;曲线3:绝缘中有未贯通的集中性缺陷;曲线4:绝缘有击穿的危险,作出试验电压与电流的关系曲线,由曲线的线性度可判断绝缘的状态,绝缘材料受潮后,与吸收电流相比,泄漏电流会增加。当介质上所加电压去掉后,介质放电会出现与吸收过程类似的过程,但没有泄漏电流现象。由此可根据极化指数和泄漏指数来判断受潮程度。,对于旋转电机,如果极化指数小于1.5,泄漏指数大于30,就可以判定为受潮。,1、试验接线,2、微安
14、表的保护,保护电阻R用来产生电压,使流过微安表的电流达到一定数值时放电管P动作。R值选取:电流表A所允许的最大电流在电阻R上的压降应稍大于放电管的起始放电电压。并联电容器:滤波电容,减少微安表的摆动;还可使放电管两端电压上升陡度降低,使放电管来得及动作。,电容器和放电管用来分流试品击穿时的短路电流。电容器可以提供高频电流支路(C1F)。,3、试验结果的分析判断,比较法:将泄漏电流值与规程规定值比较;将泄漏电流值与历史数据比较;对发电机、变压器等重要设备,由电压电流关系曲线结合泄漏电流值全面分析。,测量泄漏电流能有效发现的缺陷:测量绝缘电阻所能发现的缺陷测量泄漏电流均能发现,此外对于某些兆欧表不
15、能发现的尚未完全贯穿的集中性缺陷有一定的反映。,测量主绝缘的泄漏电流值,其意义与测量绝缘电阻是相同的,只是施加的直流电压较高,所以测试的灵敏度比兆欧表更高。读取泄漏电流值的时间,一般规定为到达实验电压后1min,并需记录试品绝缘的电阻及环境温度。试验电压是逐步调高的,可作出试验电压与电流的关系曲线,由曲线的线性度可判断绝缘的状态。注意对微安表的保护。,4、小结,6.3 介质损耗角正切值的测量,介质损失角正切tg:交流电压作用下电介质中电流的有功分量和无功分量的比值,是一个无量纲的数,反映的是电介质内单位体积中能量损耗的大小。(1)当外加电压及频率一定时,电介质的损耗P与tg及C成正比;而对于一
16、定结构的试品来说,C为定值,故可直接由tg的大小来判断试品绝缘的优劣。(2)测量tg可以有效的发现绝缘受潮、穿透性导电通道、绝缘内含气泡的游离、绝缘分层和脱壳以及绝缘有脏污或劣化等缺陷。,绝缘介质的损耗:,介质损耗角正切的定义,介质损耗角示意图,由上式可得功率三角形,如图所示因此可得:,P 与试验电压、试品电容量、尺寸等有关,只取决于材料特性与材料的物理尺寸无关,可有效发现绝缘受潮,绝缘内有气泡,绝缘脏物与劣化等缺陷,当电气设备绝缘整体性能下降,如普遍受潮、脏污或老化,以及绝缘中有间隙发生局部放电时,流过绝缘的有功电流分量IRx将增大,tg也增大.通过测量tg值可以发现绝缘的分布性缺陷.若缺陷
17、部分在整个绝缘中的体积较大,则测量tg 容易发现绝缘的缺陷。如果绝缘缺陷是集中性的(非贯穿性的),或缺陷部分在整个绝缘中占很小的体积,则该方法不很有效.用于对套管、电力变压器、互感器和某些电容器的测量.,6.3.1 西林电桥的基本原理,西林电桥是一种高压交流电桥,配以合适的标准电容可以测量材料和电气设备的tg和电容值。,QS-1型 西林电桥,智能型介质损失测量仪,QS-1型西林电桥是一种平衡电桥,由四个桥臂R3、R4和C4、CN及CX和一个检流计构成。电桥的平衡是通过调整R3和C4来实现的。由于R3的最大允许工作电流为0.01A,故在10千伏实验电压下,当被试品容量大于3184pF时,应接入分
18、流电阻。,1、测量原理,如取:,则有:,(单位F),一般ZX、ZN比Z3、Z4大得多,故外加电压的大部分都降在高压桥臂ZX、ZN上。,2、测量接线,被试品处于高压侧,两端均对地绝缘,此时桥体处于低压侧,操作安全方便,测量结果也比较准确。适用于两端对地绝缘的被试品。被试品两端对地绝缘,实验室采用,安全。,(1)正接线,2、测量接线,此时各个调节元件、检流计和屏蔽网均处于高电位,故必须保证足够的绝缘水平和采取可靠的保护措施。适用于一端接地的被试品。被试品一端固定接地,一般现场试验采用,为了保证安全,使用绝缘杆操作。,(2)反接线,2.外界电磁场对电桥的干扰,(1)外界电场的干扰 包括试验时的高压电
19、源和试验现场其他高压带电体引起的干扰。,消除或减小电场干扰的措施:,在被试品高压部分加屏蔽罩,并将屏蔽罩与电桥的屏蔽相连,以消除耦合电容的影响。,加设屏障,当电桥靠近漏磁通较大的设备时,会受到磁场的干扰。这一干扰主要是由于磁场作用与电桥检流计内的电流线圈回路引起的。,2、磁场干扰,将电桥移至磁场干扰范围以外,或将桥体就地转动改变角度找到干扰的最小的方位。,措施:,3.影响测量结果的因素,(1)温度的影响 一般情况,tg是随温度上升而增大的(电介质的电导具有正的温度系数)。现场试验时,设备温度是变化的,为便于比较,应将不同温度下测得的tg值换算至20。(2)试验电压的影响 良好的绝缘,在其额定电
20、压范围内,tg值是几乎不变。如果绝缘中存在气泡、分层、脱壳等,当所加试验电压足以使绝缘中的气泡或气隙放电,或者电晕、局部放电发生时,tg的值将随试验电压的升高而迅速增大。所以,测定tg时所加的电压,最好接近于被试品的正常工作电压。,一般来说,良好的绝缘在额定电压范围内,tg值几乎保持不变,如图3中的曲线1所示。如果绝缘内部存在空隙或气泡时情况就不同了,当所加电压尚不足以使气泡电离时,其tg值与电压的关系与良好绝缘没有什么差别;但当所加电压大到能引起气泡电离或发生局部放电时,tg 值将随电压的升高而迅速增大,电压回落时电压要比电压上升时更强一些,因而会出现闭环状曲线,如图中的曲线2所示。如果绝绕
21、受潮,则电压较低时的tg 值就已相当大,电压升高时、更将急剧增大;电压回落时,tg也耍比电压上升时更大一些,因而形成不闭合的分叉曲线,如图中的曲线3所示,主要原因是介质的温度团发热而提高了。,试验电压的影响,(3)测量tg与试品电容的关系 对电容量较小的设备,如套管、互感器等,测量tg值能有效地发现局部集中性和整体分布性的缺陷。但对电容量较大的设备,如大中型变压器、电力电缆、电容器、发电机等,测tg只能发现整体分布性缺陷。因此,通常对运行中的电机、电缆等设备进行预防性试验时,不做tg测试。对于可以分解为几个绝缘部分的被试品,分解后来进行tg的测试,可以更有效地发现缺陷。(4)试品表面泄漏的影响
22、 为消除表面泄漏,除应将套管表面擦干净外,尚可加屏蔽。但应注意,屏蔽线不应改变被试品内的电场分布。,4.数字化测量方法,数字化测量tg,不仅可以很容易地调节电桥平衡,而且可以防止外界干扰。原理:利用传感器从试品上取得所需的电压信号U和电流信号I,经前置A/D转换电路数字化后,送至数据处理计算机或单片机,经数据处理后算出电流电压之间的相位差,最后得到tg的测量值。,测试tg 能有效发现绝缘的下列缺陷:,测试功效,(1)受潮;(2)贯穿性导电通道;(3)绝缘老化劣化,绕组上积附油泥;(4)绝缘内含气泡的电离,绝缘分层;(5)绝缘油脏污、劣化等。,测试tg 对于下列缺陷不太灵敏:,(1)非贯穿性的局
23、部损坏;(2)很小部分绝缘的老化劣化;(3)个别的绝缘弱点。即测量tg 对较大面积的分布性的绝缘缺陷较灵敏,对个别局部的非贯穿性的绝缘缺陷不灵敏。,测量结果的分析判断:,(1)与试验规程规定值比较;(2)与以往的测试结果比较;(3)与同样运行条件下的同类型设备比较。,1、尽可能分部测量,测量时主要注意事项,一般测得的tg 值是被测绝缘各个部分tg 的平均值,全部被测绝缘体可以看成是各个部分绝缘体的并联。,例如绝缘由两部分并联组成,各部分的电容和介质损失角的正切分别为C1、tg 1和C2、tg 2。则整体测量时测得的电容和介损角正切为CX和tg,测量时所加电压为U,根据功率相等的条件得:,假定电
24、容为C2的部分存在缺陷,当缺陷部分的体积与整个绝缘的体积之比越小,即C2/CX越小,C2中的缺陷在测量整体的tg 时越难发现。,在一定的电压和频率下,tg 反映介质内单位体积的能耗。因为在一定的工作场强下,绝缘厚度d与电压成正比。绝缘厚度d一定时,面积S越大,其电容量越大,电容电流越大,即电容电流与面积成正比。所以绝缘体积与UICX成正比。,对电容量较小的设备,如套管、互感器等,测量tg 值能有效地发现局部集中性和整体分布性的缺陷。但对电容量较大的设备,如大中型变压器、电力电缆、电容器、发电机等,测tg 只能发现整体分布性缺陷。因此,通常对运行中的电机、电缆等设备进行预防性试验时,不做tg 测
25、试。对于可以分解为几个绝缘部分的被试品,分解后来进行tg 的测试,可以更有效地发现缺陷。,2、测量时应选取合适的温度,绝缘的tg 值与温度有关,但tg 值与温度之间没有准确的换算关系,故应尽量在差不多的温度条件下测量tg,并以此作比较。通常以20时的tg 值作为参考标准。,3、测量时应选取合适的试验电压,良好的绝缘,在其额定电压范围内,tg 值是几乎不变。如果绝缘中存在气泡、分层、脱壳等,当所加试验电压足以使绝缘中的气泡或气隙放电,或者电晕、局部放电发生时,tg 的值将随试验电压的升高而迅速增大。测定tg 时所加的电压,原则上最好接近于被试品的正常工作电压。所加电压过低,则不易发现绝缘中的缺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气设备 绝缘 预防性 试验 2014 lu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80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