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管理会计陈汉文.ppt
《电大管理会计陈汉文.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管理会计陈汉文.ppt(16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管理会计,本章重点内容一、管理会计的定义与目标二、管理会计的内容三、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第一章 管理会计概论,第一节 管理会计的产生与发展,一、管理会计的产生背景 管理会计随着经济的发展应运而生,属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20世纪初,自由资本主义经济向垄断资本主义经济过渡,生产规模扩大,生产过程复杂,竞争激烈。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应运而生。与此相适应,标准成本制度、预算成本制度和差异分析制度相应产生。20世纪40年代,机械化程度高,资本集中,经济危机频发。企业管理者将重点转向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本理利分析、责任会计广泛应用。,二、管理会计的发展阶段 20世纪50年代以后,管理会计作为一门专门学
2、科发展起来。1952年,世界会计学会年会正式通过了管理会计这个名词。(一)管理会计初级发展阶段(传统管理会计发展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控制成本成为关键变动成本法、预算控制、本量利分析,经营决策、长期投资决策(二)管理会计高级发阶段(现代管理会计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国际管理会计标准以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企业以济效益,最终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为根本目标。,三、管理会计的发展趋势 作业成本法:企业生产技术水产日益提高,间接费用比重大大提高,传统成本计算方法不能精确核算产品的成本为前提出现作业成本法 经济增加值(EVA):与会计基础的业绩评价指标相比,它将权益资本成本也计入资本成本
3、,能够更准确评价企业经营业绩。平衡计分卡(BSC):以企业战略为核心,分别从财务、客户、内部营运和学习与创新四方面对企业业绩评价,它将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相结合,第二节 管理会计的定义与目标 一、管理会计的定义 管理会计是以现代管理科学和会计学为基础,以加强企业内部管理为目的,运用科学的方法,通过对企业经营活动过程进行预测与决策、规划与控制以及考核与评价,为企业管理人员提供信息的一种管理方法。二、管理会计的目标(一)预测目标(二)决策目标(三)规划目标(四)控制目标(五)评价目标,第三节 管理会计的内容和方法 一、管理会计的内容(一)预测与决策会计 经营预测 短期经营决策和长期投资决策(二)规
4、划与控制会计 预算管理 成本控制(三)业绩评价会计预测与决策会计是前提,规划与控制会计是核心,业绩评价会计是保证。,二、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 联系:最终目标都是为了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区别:职能目标不同 会计主体不同 资料时效不同 核算依据不同 信息精确度不同 编报时间不同 法律效力不同,三、管理会计的工作程序 确认、计量、归集、分析、报告 四、管理会计的方法(一)预测与决策的方法(二)规划与控制的方法(三)业绩评价的方法,第二章 成本习性与变动成本法,本章重点、难点成本习性的概念、特点成本按习性分类成本习性分析的方法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概念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区别,第
5、一节 成本的概念与分类 一、成本的概念 成本是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和劳动者投入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货币表现,即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所耗费的资金总和。从管理会计的角度看,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象化的,为达到一定目的而应当或可能发生的各种经济资源的耗费。在管理会计中,成本应理解为广义的成本概念。,二、成本的分类(一)成本按经济用途分类 制造成本,生产成本 非制造成本,非生产成本(二)成本按其应用情况分类 财务成本 决策成本 管理成本 控制成本 责任成本(三)成本按其发生可否加以控制分类 可控成本 不可控成本,(四)成本按其与决策的关系分类 相关成本 非相关成本(五)成本按其形
6、成的时间分类 历史成本 未来成本(六)成本按其习性分类 固定成本 变动成本,第二节 成本习性及其分析 一、成本习性概述 成本习性又称成本性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成本总和与特定业务量之间的依存关系。特点:成本习性的相对性 成本习性的暂时性 成本习性的可能转化性,二、成本按其习性分类(一)固定成本概念:固定成本是指在相关范围内其总额不随业务量的变化而发生任何变化的那部分成本。但就单位固定成本而言,其与业务量的增减成反比例变动。种类:一般包括房屋租赁费(酌量性)、保险费(约束性)、广告费(酌量性)、管理人员薪金(约束性)、直线法计提的折旧费(约束性)等。特征:一是总额的固定不变性,二是单位额的反比例变
7、动性。,O,业务量,成本,固定成本总额与业务量的关系,业务量,O,单位成本,单位固定成本与业务量的关系,固定成本的分类(1)约束性固定成本,又称经营能力成本。如折旧费、保险费、管理人员薪金等。应从合理充分地利用其创造生产经营能力的角度着手,提高产品的产量,相对降低其单位成本。(2)酌量性固定成本,又称选择性固定成本。如广告费、租赁费等。这类成本在保证不影响生产经营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它们的支出总额,我们通常讲的降低固定成本总额就是指降低酌量性固定成本。,(二)变动成本 概念:是指在一定时间、一定范围内其总额随业务量的变化而成正比例变化的那部分成本。种类: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性制造费用、变动性
8、非生产成本。特征:一是总额的正比例变动性;二是单位额的不变性。分类:技术性变动成本与酌量性变动成本。,O,O,产量,产量,成本,成本,单位变动成本a,变动成本总额bx,(三)混合成本 概念:是指介于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之间,其总额随业务量变动但变动不成正比例的那总分成本。分类:阶梯式混合成本 标准式混合成本 低坡式混合成本 曲线式混合成本 三、成本习性分析的目的 成本控制,四、成本习性分析的方法(一)直接分析法(二)技术测定法(三)历史资料分析法1、高低点法例题:迅达公司是一家生产电器的公司,该公司2009年上半年的运输费用如表所示:,高低点法应用的要点:一是要选好高点和低点(按业务量高、低来选
9、,而不是根据成本的高低)二是建立方程组 y1=a+bx1 y2=a+bx2三是解方程组,求得a与b,代入成本模型 四是预测成本。,2、散布图法3、回归直线法步骤:一是假设y=a+bx 二是检验 三是求a与b n xy-x y b=n x2-(x)2 y-b x a=n 四是预测注意:对比历史资料分析法三种方法的异同。,第三节 变动成本法及其原理 一、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的概念 完全成本法是指在计算产品成本时,以成本按经济用途分类为前提,将全部生产成本作为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而将非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的一种成本计算模式。变动成本法是指在计算产品成本时,以成本习性分析为前提,只将变动生产成本作为
10、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而将固定生产成本与非生产成本一起作为期间成本的一种成本计算模式。二、变动成本法的基本原理,三、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区别应用的前提条件不同产品成本及期间成本的构成内容不同存货成本及销货成本的水平不同销货成本的计算公式不完全相同损益确定程序不同所提供的信息用途不同,(一)应用的前提条件不同变动成本法首先要求进行成本性态分析完全成本法首先要求把全部成本按其发生的领域或经济用途分类,(二)产品成本及期间成本的构成内容不同,例:弘一公司是生产取暖器的企业,2006年初投产,该年的相关生产资料如下表所示:存货及单价,相关成本及费用 单位:万元,要求:分别用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计算
11、该企业2006年的产品成本和期间成本。,(三)存货成本及销货成本的水平不同,注意: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单位产品成本不同,(四)销货成本的计算公式不完全相同,两法都可以,变法可以,完法不一定!,(五)损益确定程序不同,营业利润的计算方法不同 所编制的利润表格式及提供的中间指标 有所不同 计算出来的营业利润有可能不同,1.营业利润的计算方法不同,营业收入-变动成本=贡献边际贡献边际-固定成本=营业利润,变法,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毛利营业毛利-非生产成本=营业利润 其中:营业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生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完法,2.所编制的利润表格式及提供的中间指标有所不同,变动成本法使用贡
12、献式利润表;完全成本法使用传统式利润表。,3.计算出来的营业利润有可能不同,例题:弘一公司是生产取暖器的企业,2006-2008年产品的单位为100元/件,单位变动生产成本为60元/件,单位变动非生产成本为16元/件,每年的固定性制造费用为100000元,每年的固定性非生产成本为60000元,相关生产资料如下表所示:产销量与存货量情况表 单位:件要求:分别按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编制2006-2008年的利润表。,六、所提供的信息用途不同,完全成本法提供的信息能揭示外界公认的成本与产品在质的方面的归属关系,按该法提供的成本信息有助于促进企业扩大生产,能刺激增产的积极性。,变动成本法能够提供科学
13、反映成本与业务量之间、利润与销售量之间有关量的变化规律的信息,有助于加强成本管理,强化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和业绩考核等职能,促进以销定产,减少或避免因盲目生产而带来的损失。当单价和成本水平不变时,营业利润额应该直接与销售量的多少挂钩。,由于变动成本法要求区分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可将其分解落实到有关责任单位,便于开展业绩考核评价,调动各有关单位降低成本的积极性;而完全成本法则可能歪曲各部门努力降低成本的真实业绩。,例题:某企业制造M产品,2006年3月份的有关资料如下:期初存货200件,本期生产量800件,本期销售量900件,每件售价70元。期初存货和本期生产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为30元,本期单
14、位固定成本15元,上期单位固定成本是10元。销售费用全部是固定的,为15000元。(存货采用先进先出法)要求:(1)编制变动成本法下的损益表;(2)编制完全成本法下的损益表。,解:()变动成本法下的损益表:销售收入元 减:变动成本变动生产成本元 变动非生产成本 0变动成本合计 贡献边际元 减:固定成本 固定生产成本元(15*800)固定非生产成本(销售费用)元 固定成本合计 2 7 0 0 0元营业利润元,()完全成本法下的损益表:销售收入元 减:营业成本 期初存货成本元 本期生产成本 变动生产成本 元(30*800)固定生产成本元(15*800)减:期末存货 元(45*100)营业成本合计
15、元 营业毛利元 减:营业费用(非生产成本)元 营业利润元,例题:已知:某企业只生产经营一种产品,1997年开始投产,当年生产量为500件,销售量为300件,期末存货量为200件,销售单位为100元/件。当期发生的有关成本资料如下表所示:单位:元,该企业从1997年至1999年连续三年各年的存货量和产销量资料如下表所示,该企业存货计价采用先进先出法。存货量和产销量资料 单位:件要求:分别编制各年贡献式利润表和传统式利润表。,产生营业利润差额的原因分析:只有一个因素影响:固定性制造费用 营业利润差额=完全成本法下的营业利润变 动成本法下的营业利润=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性制造费用期初存货释放的固定性制
16、造用,四、变动成本法的优缺点优点:揭示了利润和业务量之间的正常关系,促使企业重视销售工作;提供的成本信息有利于科学地时行成本分析和控制提供的成本、收益资料便于企业进行短期经营决策简化了成本核算工作。缺点:变动成本法的产品成本观念不符合会计准则;受相关范围的制约,不适应长期决策的需要;现实中的问题-对所得税、投资者的影响。,第三章本量利分析,本章重难点: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公式贡献毛益及相关指标单一品种的保本分析多品种本量利分析本量利关系图,第一节 本量利分析概述 一、本量利分析的含义 本量利(CVP)分析,是对成本、业务量、利润之间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的一种简称,是在成本性态分析和变动成本法的基础上,
17、对成本、业务量、利润三者之间的依存关系进行的分析。二、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公式 利润=销售收入变动成本总额固定成本总额=单价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总额 P=px(bx+a)=(pb)xa M=(PV)qF,三、贡献毛益及相关指标的计算贡献毛益=销售收入总额变动成本总额=pqvq=单位贡献毛益业务量=(pv)q=贡献毛益率销售收入总额=(pv)/p*pq单位贡献毛益=贡献毛益/业务量=(pqvq)/q=贡献毛益率单价=(pv)/p*p=单价单位变动成本=pv贡献毛益率=贡献毛益/销售收入=(pv)q/pq=单位贡献毛益/单价=(pv)/p变动成本率=变动成本/销售收入=vq/pq=单位变动
18、成本/单价=v/p,第二节 单一品种本量利分析一、保本点的分析保本点,也称为损益两平点、盈亏临界点。保本点有以下两种表现形式:保本销售量 保本销售额二、单一品种的保本分析方程式法:固定成本 保本销售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 单价 保本销售额=单价单位变动成本贡献毛益法:固定成本 保本销售量=单位贡献毛益 固定成本 保本销售额=贡献毛益率,三、单一品种的单一因素变动分析(一)销售单价变动对保本点的影响 固定成本 保本销售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 单价 保本销售额=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变化前的利润 利润=(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变化后的利润 利润=(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
19、本(二)单位变动成本变动对保本点的影响(三)固定成本总额变动对保本点的影响(四)销售量变动对保本点的影响,四、本量利关系图 第一种:传统式本量利关系图,O,销售量,成本与销售收入,保本点 E,销售收入线,总成本线,固定成本线,利润,变动成本,固定成本,第二种:贡献式本量利关系图,O,销售量,成本与销售收入,变动成本线,总成本线,销售收入线,保本点E,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利润,贡献毛益,第三种:利润业务量式本量利关系图,O,销售量,利润或贡献毛益,保本点,利润线,固定成本,贡献毛益,利润,第三节 多品种本量利分析一、加权平均法计算步骤:1、加权贡献毛益率=(各种产品的贡献毛益率各种产品的销售额占
20、总销售额的比重)2、固定成本总额 综合保本额=加权贡献毛益率 3、各种产品的保本额=综合保本额各种产品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比重 4、某种产品的保本销售额 各种产品的保本量=某种产品的销售单价,例题:某企业在计划期内同时生产销售甲、乙、丙三种产品,假定产销平衡,固定成本为21600元。相关的产量、销售单价和成本资料如表所示:要求:计算该企业的综合保本销售额及各种产品的保本销售额。,二、联合单位法联合单位法,是指将按一定比例组成的一组产品作为一个联合单位,在此基础上,确定联合单位的联合销售单价和联合单位变动成本,从而进行多品种本量利分析的一种方法。三、顺序法顺序法是批按照事先规定的品种顺序依次用各种
21、产品的贡献毛益来补偿整个企业的固定成本,并以此来确定企业保本点的一种方法。采用顺序法通常要以了解各种产品的贡献毛益率和计划销售额,并按贡献毛益率的高低确定产品品种顺序,假定各品种就是按这种顺序出售的,在确定产品品种顺序时有两种方法:一是按产品贡献毛益率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另一种是按产品贡献毛益由高到低排列。,已知:某公司1998年销售收入为18000元,销售成本为160000元,其中固定成本88000元,若1999年计划增加广告费3200元,产品单价仍为40元/件。要求:(1)预测1999年该公司的保本点;(2)若1999年计划实现目标利润52800元,则目标销售额应为多少?,已知:某公司19
22、99年预计销售某种产品50000件,若该产品变动成本率为50%,安全边际率为20%,单位贡献毛益为15元。要求:预测199年该公司的保本销售额;1999年该公司可获得多少税前利润?,已知:某公司产销一种产品,本年有关资料如下表所示:单位售价 20单位变动成本:直接材料 4 直接人工 7 变动制造费用 3单位贡献毛益 6要求:(1)若每月销售额为25000元时可以保本,计算当年固定成本总额;(2)若明年单位直接人工增加3元,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要维持目前的贡献毛益率,明年单位售价应达到多少元?,已知:某公司只销售一种产品,1998年单位成本为15元/件,变动成本总额为63000元,共获税前利
23、润18000元,若该公司计划于1999年维持销售单价不变,变动成本率仍维持1998年30%的水平上。要求:预测1999年的保本销售量;若1999年的计划销售量比1998年提高8%,则可获得多少税前利润?,第四章 经营预测,本章重点难点:经营预测的程序销售预测的基本方法成本预测的基本方法利润预测的基本方法,第一节 经营预测概述一、经营预测的定义与作用经营预测是指企业根据现有的经济条件和掌握的历史资料以及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未来发展趋势及其状况所进行的预计和推测。1、经营预测是进行经营决策的基础2、经营预测是编制全面预算的前提3、经营预测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手段
24、,二、经营预测的内容与特点内容:销售预测 成本预测 利润预测 资金预测经营预测的特点:预见性 明确性 相对性 客观性 可检验性 灵活性,三、经营预测的程序与方法程序:确定预测目标 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 选择预测方法 进行预测分析 检查验证结论 修正预测结论 报告预测结论方法:趋势预测分析法 定量分析方法 因果预测分析法 定性分析方法,第二节 销售预测一、销售预测的意义与影响因素二、销售预测的基本方法(一)销售预测的定性分析方法1、调查分析法2、专家集合意见法3、推销员判断法4、产品生命周期法,(二)销售预测的定量分析方法1、趋势预测分析法算术平无均法:优点简单;缺点:把不同时间的差异平均化,没
25、有考虑到远期和近期销售业务量的变动对预测期销售量的影响程度不同,可能结果产生较大误差。适用范围:它只适用于销售业务量比较稳定的产品的预测,不存在季节差别的食品、日常生活用品和文具等。移动平均法:适用于预测各月销售量略有波动的产品。移动加权平均法:适用于各期销售波动较大的产品。指数平滑法:该法比较灵活,适用范围较广,但却带有较大的主观因素。如何确定恰当的平滑指数,是这一方法的重要问题。,2、因果预测分析法回归直线分析法本量利分析法投入产出分析法,第三节 成本预测一、成本预测的意义与影响因素二、成本预测的基本方法(一)历史资料分析法1、高低点法2、回归直线分析法(二)成本预测的其他方法如因素分析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大 管理 会计 汉文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79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