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传输原理及应用第三章微波传输线4谐振腔.ppt
《电信传输原理及应用第三章微波传输线4谐振腔.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信传输原理及应用第三章微波传输线4谐振腔.ppt(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3.7 微波谐振器,在低频(300MHz)电路中,谐振回路是一种基本元件,它是由电感和电容串联或并联而成。在振荡器中作为振荡回路,用以控制振荡器的频率;在放大器中用作谐振回路;在带通或带阻滤波器中作为选频元件等。在微波频率上,也有上述功能的器件,这就是微波谐振器件,它的结构是根据微波频率的特点从LC回路演变而成的。微波谐振器一般有传输线型谐振器和非传输线谐振器两大类,传输线型谐振器是一段由两端短路或开路的微波导行系统构成的,如金属空腔谐振器、同轴线谐振器和微带谐振器等,如图 3-25 所示,在实际应用中大部分采用此类谐振器。因此本节只介绍这类谐振器。,图 3 25 各种微波谐振器,1.微波谐振
2、器件的演化过程及其基本参量 低频电路中的LC回路是由平行板电容C和电感L并联构成,如图 3-26(a)所示。它的谐振频率为 当要求谐振频率越来越高时,必须减小L和C。减小电容就要增大平行板距离,而减小电感就要减少电感线圈的匝数,直到仅有一匝如图 3-26(b)所示;如果频率进一步提高,可以将多个单匝线圈并联以减小电感L,如图 3-26(c)所示;进一步增加线圈数目,以致相连成片,形成一个封闭的中间凹进去的导体空腔,如图 3-26(d)所示,这就成了重入式空腔谐振器;继续把构成电容的两极拉开,则谐振频率进一步提高,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圆盒子和方盒子,如图 53-26(e)所示,这也是微波空腔谐振器的
3、常用形式。,图 3 26 微波谐振器的演化过程,虽然它们与最初的谐振电路在形式上已完全不同,但两者之间的作用完全一样,只是适用于不同频率而已。对于谐振腔而言,已经无法分出哪里是电感、哪里是电容,腔体内充满电磁场,因此只能用场的方法进行分析。集总参数谐振回路的基本参量是电感L、电容C和电阻R,由此可导出谐振频率品质因数和谐振阻抗或导纳。但是在微波谐振器中,集总参数L、R、C已失去具体意义,所以通常将谐振器频率f0、品质因数Q0和等效电导G0作为微波谐振器的三个基本参量。,(1)谐振频率 谐振频率f0是微波谐振器最主要的参数。对于金属空腔谐振器,可以看作一段金属波导两端短路,因此腔中的波不仅在横向
4、呈驻波分布,而且沿纵向也呈驻波分布,所以为了满足金属波导两端短路的边界条件,腔体的长度l和波导波长g应满足,于是有,由规则波导理论得,故谐振频率为,式中,v为媒质中波速,c为对应模式的截止波长。可见谐振频率由振荡模式、腔体尺寸以及腔中填充介质(,)所确定,而且在谐振器尺寸一定的情况下,与振荡模式相对应有无穷多个谐振频率。(2)品质因数 品质因数Q0是表征微波谐振器频率选择性的重要参量,它的定义为,式中,W为谐振器中的储能,WT为一个周期内谐振器损耗的能量,Pl为谐振器的损耗功率。而谐振器的储能为,谐振器的平均损耗主要由导体损耗引起,设导体表面电阻为RS,则有,式中,-Ht为导体内壁切向磁场,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信 传输 原理 应用 第三 微波 传输线 谐振腔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78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