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学习课件.ppt
《班主任学习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主任学习课件.ppt(17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班级经营手册Classroom Management,2010-08-16,2,班主任的工作,研究学生的特点建立和培养班级组织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纪律指导学生参加课外活动与社会公益事业家长工作与学校各部门和教师协调,3,當班主任,你有壓力嗎?,2005年11月對657 位班主任調查的結果:班主任所面對的工作壓力極大20.2%過大29.1%略大 42.0%適度8.1%略小0.5%不清楚0.2%,4,壓力來自何方?,学生违规行为 64.3%学校行政工作多 59.5%班内学生人数多 51.4%工时过长 51.4%课程紧迫 51.0%家长的投诉 32.4%与学生的关系 20.5%,5
2、,班主任的工作時間有多長?,每周44小時或以下0%每周45-50小時 13.3%每周51-60小時38.1%每周61-70小時 34.3%每周71小時或以上 14.3%,6,规范办学以后,班主任的压力减轻了,还是加重了?我们有没有高效的班主任工作模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出路?,7,一、为什么要做“班级经营”,学校管理的三个0距离:学校与社会0距离;领导与教师0距离;教师与学生0距离。1.打破师生交往的禁区 2.广开言路 集思广益 3.心理辅导 学习救助,8,管理:人们喜欢好管的和管得好的 人们不喜欢不好管的和管不好的我们的课堂改革倡导无差生教育,要求我们管好每一个学生,教好每一个学生,不放弃
3、一名学生,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潜力无穷!我们该怎么办?,9,“小组化个别辅导”高效课堂改革需要配套的班级管理形式:班级经营和导师制、导生制。当前中学班级中所有的教师都会面对学生行为问题;行为问题的类型各校相差无几;行为问题严重影响教学和校园生活。教师要花比准备教学更多的时间来管理班级 学生行为问题会使得其它的学生也无法学习结论:教育工作者必须随时改进班级管理的模式,以建立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10,二、班级经营与班级管理的区别,传统的班级管理旨在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而忽略学生自主性的培养。班级管理主要在矫正学生的不当行为,以维持上课的秩序。预防学生不当行为的产生,希望透过教师效能的训练,使教师
4、使用非权威的方法,预防学生不当行为出现,以有效维持班级纪律与秩序,大都着重于班级个别事件的处理,而忽略了班级团体间的互动关系,因此教师的班级管理格外的辛苦。,11,班级经营是学习型组织理论在企业管理与学校行政上的应用。它有效运用班级团体的动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帮助学生的学习。教师可以运用团体互动的方式来建立与维持班级的秩序,为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教师透过班级的领导,有效运用团体的动力来经营班级。简言之,班级经营就是通过一步一步的经营班级而达到班级自治,学生自主管理,达到不管而管的效果.,12,班级是师生互动、学习与成长的主要场所,在学校教育中,行政的绩效,教学的成效、辅导的功能、学生的成就
5、等均根植于优良的班级经营。,13,(一)班级是一心理团体班级是一个互动的心理团体,透过彼此了解、关怀、支持、鼓励、欣赏、协助,相互影响。(二)班级是一社会体系班级基本上就是一具体而微的社会体系,在班级中学习建立团体规范,师生关系,就是在这种不断的互动与调整中,一方面顾及个人的需求与发展,一方面建立团体的规范。(三)班级是一团体动力系统 班级中师生的互动,激荡,关怀、扶持、相互影响,以共同完成班级团体的目标,这历程就是一团体动力。,14,三、班级经营的观念与态度,1、有企圖心,至少不讓這個班變差。,2、不厭其煩、耳提面命、再三叮嚀。,下面两种态度我们该如何选择?,15,16,17,班級經營,以人
6、性化的理念和科學化的方法來處理班級中各項活動,以達到快樂學習與順暢教學的歷程。,18,教師的態度 任何一个成果,都是从一粒种子开始的。願不願意?主動付出!小愛化成大愛!,19,教師的人格特質:有什麼樣的老師!就有什麼樣的學生!教师的人格特质: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基督里的慈爱、诚实、正直、公义,若能系在颈项上、刻在心版上,对孩子来说也是很好的生活教育 佛教精义:六度万行 布施施比受有福 持戒身口意清静 忍辱、精进、禅定、般若,20,四、班级经营的目的和内容,目的:提供较多的学习时间及较好的学习内容提供学习和师生互动机会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内容:班级的行政管理、班级的教学管理、班级和常
7、规管理、班级的环境管理、班级的人际管理,21,班級經營的意義,让人.事.物能和谐相处良好的班级经营应是一切教学工作的根本。,22,班级经营个人理念:,学生是即将到来的明天,老师是手握调色盘的设计家,你给他们什么颜色,他们将回报我们未来什么样的天空!营造“家”的感觉,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来教。坚持“教人”,而不只是“教书”。,23,班級團體的特徵,教(導)師,環境,學生,班級由教(導)師、學生、環境組成,構成一學習的環境,這一團體具有三特徵:,24,班级常规的订定班级环境的布置环境整洁的维护读书风气的养成午休教育的指导班级时间的管理班级总务的管理自治组织的指导学生的学习辅导偏差行为的辅导特殊学生
8、的安置班级危机的处理亲师的合作沟通,班級經營內涵,25,班級經營中之管理模式:,一、放任式管理 二、民主式管理 三、權威式管理,26,領導方式的變革,从唯我独尊转为折衷式领导给予学生适度的期望信任、尊重与了解搭建沟通桥梁:师生相互尊重,倾听对方声音,培养幽默感了解学生文化从媒体了解流行文化,学生崇拜偶像辅导学生自我评价、自我肯定、自我挑战、自我超越,27,五、学习环境的布置,教室环境包含座位安排、照明清晰度、空间的适当分配、教学材料的安置、学习角班级布告栏的设置、垃圾桶、掃除用具、整洁的维护及教学环境的布置等,务期安排一个会说话的教室,以增进学生对教学环境 的喜爱,无形中将能诱导学生表现适当的
9、行为,并降低不良行为的机率。,28,有形的班級環境,座位安排教室佈置班級擺設與空間設計班級規模,29,無形的班級環境,教師的領導風格教學方式任教科目管理技能,30,分组方式 采用等力分组的方式,即每一个小组的学习能力大致相近,每组以六人为原则,每组设一行政小组长,每一小组根据学科学习成绩设两位小老师,动态形成学科学习小组。,31,座位安排 为便于协助学暗,小老师的座位最好固定在被除协助的两位同学之间,故小组成员座位安排如图所示:小老师的位置为“2”、“5”。,32,教室格式:,33,34,35,行政小组与学科小组编排每6人1组,每组座位固定编号,标示格式为:小组桌号 组长为,36,“导生制”诠
10、释,教师的教学只可能取中间水平的学生确定教学目标,这样必然忽略两头的学生,造成一部分学生“吃不饱”,一部分学生又“饿得慌”,影响教学效果。导生制才能解决“小组化个别辅导”高效课堂中的“无差生教育理念”,教会最后一名学生。,37,每个学科小组选择1-2名优秀学生做导生,每个导生负责把自己在教师个别辅导下的内容教给一组学生。导生不但负责教学,而且还负责检查和考试,完全是教师的助手。学习滞后的同学也能在这些“小老师”的帮助下,跟上教学进度。借助导生的帮助,全班同学在学习过程中,都可以得到个别化的辅导,使每个同学都能得到学习的帮助,实现学习目的。同时可以进行组间协作学习,组间对话,组间竞争,形成浓厚的
11、学习氛围。导生都是学生的同龄人,同学之间隔阂较少,有利于交流学习。导生本身也可以在学习中得到巩固和提高,对他们身心发展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38,目标激励,小组内的每一位成员要有自己的计划和目标。小组内制定出“小组目标卡片”,内容包括:我的大学、赶超目标(具体到哪一位同学)、自我激励语等。同时,小组间也要制定竞学目标,包括挑战的组别名称和各组的挑战书和应战书。组内成员有目标,小组之间有竞争,这样班内每位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竞学能力被彻底激活。,39,六、班级常规的制定与执行,當你第一天面對班上二、三十位學生時,你關心的是什麼?你覺得在班級管理時感到最困難的是什麼?什麼問題又是你花最多的時間
12、在處理?,40,規矩是第一要件,規矩是學習活動開展的基本條件:明白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哪些事可以,哪些事不宜?懂得什麼是尊重他人,願意自我管理。,41,班级常规的内容,班规:老师对学生教室行为的规定,是一般性的期望或标准,包含了许多学生平时在班级中应遵守的行为规范,用以规制学生个人的言行举止。如上课时要发表意见,必须先举手等待老师同意后,才可发言。例行活动程序:经过行为认可的处事方法或行为标准,也就是用以完成日常工作及反复在课堂上发生的其它具体活动的方法。例行活动则是每天都要进行的活动,如上厕所、收发作业等。,42,根据有关的研究发现,教师投入教学的时间愈多,学生的学习效果就愈高;若班级常规不
13、佳,教师上课要花不少时间处理秩序或偶发事项,而无法有效地使用教学时间,相对地也减少学生的学习机会。,班級常規的重要性,43,设立班规的原则,1规则应该是合情合理的、必要的;2.规则应该清晰明了;3.规则应该与教学目的以及我们所了解的人们的学习方法一致;4课堂规则要和学校的规章制度一致。,44,1规则应该是合情合理的、必要的,想想你要教的学生的年龄和特点,问一问自己什么样的规则适合他们。问问自己,是不是每个规则都是必要的。有没有迫切的原因?这规则会让教室成为愉快的地方吗?它会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吗?你能解释它的基本道理吗?学生们能接受吗?如果你和学生都使用相同的规则,要展示它们是否合理和必要就容易
14、一些。,45,下列教师的规则你认为合理、有必要吗?,玛丽纳夫人喜欢在开学第一天过一遍自己定的一些规矩,46,2.规则应该清晰明了,下列规则的含义是什么?要有礼貌;准备充分。,47,是否应该让学生参与到规则的制定当中?,学生参与了规则的制定过程,规则就更容易理解,也更有内容。参与,尤其是高年级学生的参与,使学生更愿意对规则“买账”;作为新教师,给学生宣布自己制定的规则也许更舒服。但他们确实要开展讨论,为规则阐明道理,也从学生那里征集例子。,48,3.规则应该与教学目的以及我们所了解的人们的学习方法一致。,对秩序的需求不能取代对丰富的教学活动的需求。在决定班级规则时,要想一想它们是促进还是妨碍学习
15、过程。,49,班級常規的教導,一、及早教导 在新学期开始,教师应善加运用学生这份不确定的感觉,及早把班规很清楚地传达给学生,使学生原本模糊不清的感觉 变得较为具体、实在。二、系统实施 教师宜有系统地、仔细地向学生解说班规中每条规则所代表的意义,及其适用的时机与场合,并提供学生示范、甚至于演练的机会,将使学生对班规内容更加熟练。三、把握时机 教师应该把握最佳时机,能适时地将常规教导给学生,以消除学生那份对新刺激的不确定感,而能迅速地进入状况。,50,四、先简后繁 在开学之始,教师应安排较简单易行的活动,让学生很快即学会,对学习充满信心和希望;等到班级的状况较为稳定之后,再实施较为复杂的活动。五、
16、全班参与教导一开始,所安排的学习活动,应以全班学生均能参与的活动为宜。六、融入教学班级常规经过一次的教导之后,仍要持续不断地给学生复习的机会。,51,班級常規的執行與輔導,常規養成三階段:(一)試行階段(二)執行階段(三)表揚階段,52,(一)試行階段,一、充分瞭解並研訂獎懲標準:(一)开学后,教师在第一二周和学生一起讨论,建立共识。在老师与学生共同制订班规后,让学生朗诵每一条班规,以达到学生完全了解。(二)和学生共同订立不良行为的处理原则以及优良行为的奖励办法。如老师提出倘若迟到、迟交作业、说脏话时,该怎么办?请学生一起想一想,但要注意有些学生会故意提出不合理的惩罚,要技巧性的制止。,53,
17、二、輔導與宣導並進:(一)教师可将班规印发给学生贴在联络簿上,并写一封信给家长,表明师生对班级的期望及家长需要配合之处,请家长共同督促辅导学生遵行常规。(二)教师的正面提示并示范积极正向的行为目标。对习惯尚未养成的学生,宜给予时间上或行为上的弹性,以渐进方式,逐步地鼓励其正确的规范行为之出现。(三)对不良行为首次出现时,即予严正的指认,使其削弱或纠正。,54,三、觀察規約的可行性,必要時加以修正:当发现班规执行不易时,需找出原因,再和学生共同讨论修正,或寻求补救的方法。(一)学生的个别差异:对于学习成就较差但已尽力的学生,即使未达全班标准,亦应给予肯定,并协助达成期望目标。(二)学生的适应能力
18、:较高难度或一时无法做到的规约,可将规约分数个阶段,分段实施。(三)老师的态度:在辅导班规时,若要求过严,容易使学生产生挫败感,致使班规不易实践。此时教师宜辅导学生让违规者说明理由,给予较大的弹性和空间,并做适切的处理,使班规在合理的情况下切实执行。,55,【二】執行階段,班规一面继续倡导,一面切实执行,对班规的执行标准宜前后一致,凡表现良好行为的学生及时给予鼓励,违规者予以指示。一、定时检讨各项表现:指导学生做检讨工作,发现执行上的偏差和困难所在,请同学提出并改进。二、切实记录各项表现:班规设计成评量表格,每一学生一张,每天检讨,并切实录,可以用小组竞赛的方式,使同侪之间,相互勉励督促。三、
19、执行态度要公正公平,随时表扬优良行为,对于经常犯错的学生,宜个别辅导或家长联络,请家长配合参与辅导。四、肯定与激励学生的正向行为,拒斥与削弱不当行为。五、教师宜肯定与激励学生表现合乎规范的行为,并辅导提示学生如何去做。教师如果将心力放在指正学生的错误行为,而没有引导学生该如何做,班级 秩序反而易陷入更难掌握的情境。六、掌握契机、立即回馈:师生宜共同细心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无论是正向或负面的行为,掌握时效,立即回馈,能使好的行为重复而持续出现,不好的行为也能及时提示纠正。七、教师宜针对班级组成与学生特质,建立一套兼顾个人及团体表现的荣誉制度,并与班级自治活动结合应用,指导干部负责尽职,先由小组发
20、挥团队精神,争取小组荣誉,更进一步增进班级的凝聚力。,56,【三】表揚階段,一、累计成果:将个人及小组的行为表现累计,制作图表,可以清晰地呈献学生前后的行为表现,及应加强改进的部分,激发学生超越上一周成绩。评量进步情形从累计图表中观察学生进步情形,藉以评量班规执行情形及确立学生后续行为的指导重点,而若发现班上大部分学生在某些地方普遍表现不佳时,应进行共同讨论,以提出具体而有校的改进方法。二、公布图表、回馈成果每周或每次定期考查前公布图表,师生共同回顾这段时间的表现,明确指出学生进步及应改进事项,学生从图表中可以和过去的成就比较改进,或与其它组别良性竞争,能够有效刺激增强,提高努力的动机。三、鼓
21、励与奖赏:奖赏与回馈宜配对出现,使学生能更积极地求进步。持续奖赏并真心的赞美,鼓励学生努力的过程宜重于学生最后的成就,使学生有勇气尝试并继续努力。四、不良行为的改进期望:小组表现是否良好和小组成员特质有很大的关系。当小组的团体表现不佳时,可让小组成员相互交换意见,提出改进方法,或重新安排座位,使表现差的同学旁边有表现良好的同学给予示范与提示,以便改进;也可以安排时机,让小组间相互讨论,观摩学习。五、个人表现差的,可挑选23名,将未做到的项目及次数列出,制成期望表贴在联络簿,请家长一同配合辅导改进。六、通知家长:学生的成就无论正面或负面,教师可透过学生向家长报告,或将成就图表知会家长,或请家长到
22、校分享荣誉,让家长明了学生在校的学习过程及进步情形。,57,温馨提示:,Jones指出一般教师对班级常规管理,怀有一些错误观念。请你对照一下,你是否也有这些错误观念。,58,错误1:教师认为学生到此班上之前,已在其它教室泡了多年,早已熟悉一些重要的行为规则了,因而未建立一套行为标准。(正确)每班的规则不尽相同,学生也许还记得去年某某老师的规则,但却不知道新接任教师的规则,若新接任教师不愿意建立一套行为标准,那么学生就会替新接任教师决定,到时想改正就来不及了。,59,错误2:教师认为把教学时间用于行为规则的训练上不划算;(正确)研究显示,管教问题最少的教师们,多半会充分利用开学之初的头两星期,来
23、教导学生一些必要的行为规范与标准。,60,错误3:规则是一般性的行为标准,教师只是指明行为的方向,却未指示学生要如何朝此方向而行;(正确)关于“怎样做这个”、“怎样做那个”等具体明确的行动步骤、程序,一开始就要花心血训练学生。,61,错误4:规则只需向学生宣布一下,他们就了解了;(正确)规则要教才会,就像上课一样,也得按部就班的教。只向学生宣布规则,他们只当耳边风,未真正了解,更别说身体力行了。,62,错误5:学年之初把规则教好,以后就不必再费心,重复提醒;(正确)规则必须一教再教,每隔一段时日,就要复习一次,尤其是经过长假之后,更应提醒学生。,63,错误6:训练规则要严格执行,而非轻松、亲切
24、、温暖的态度;(正确)遵守规则主要靠学生出于自愿的合作,事实上,教室管理特别优越的教师们,最明显的特色是他们表现轻松、亲切、温暖的态度。,64,错误7:学生讨厌班级规则。(正确)正好相反,学生喜欢井然有序的教室,班级规则有如在旷野划界为限,在界限内又自在又安全,不怕踩到地雷。常规管理的不好,其原因可能来自于教师对如何建立常规的要领不够了解,也可能是教师对常规建立产生的错误观念所导致。为使常规能发挥效用,教师在常规管理的过程中应充分掌握其要领。,65,七、营造积极的班级学习气氛,一、布置或安排适当的学习环境 规划学习空间 二、营造良好和谐的师生互动关系 有效率的小学教师管理者 三、引导学生进行同
25、侪合作学习 创造出学习团体 营造支持性、合作的同侪关系 营造支持性、合作的同侪关系,66,營造支持性、合作的同伴關係,一、减少同伴间的纠纷(一)平日灌输给同学相互尊重的观念(二)在班级经营上要避免有任何暴力的行为(三)老师要向学生表达反对暴力的现象(四)全班普选最佳人缘奖,67,二、了解学生的次级文化、引导其向积极面发展(1)以竞赛方式形成共同工作的气氛,协助团体有利于优良文化的形成。(2)公开场合中,表扬有助于形成优良文化的行为表现。(3)以良好师生关系引导学生认同,进而影响或导正学生不良的次级文化。,68,三、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建立积极的同伴关系(1)学习者在团体中有均等成功的机会(2)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班主任 学习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78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