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规划与管理第五章-城市环境管理与规划.ppt
《环境规划与管理第五章-城市环境管理与规划.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规划与管理第五章-城市环境管理与规划.ppt(8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章 城市环境管理与规划,Chapter 5:Urban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nd Planning,一、城市环境的涵义与特征,(一)城市环境指影响城市居民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各种自然的和人工的外部条件,即由动物、植物、微生物、水、土壤、大气、阳光等组成的自然环境和由各种建筑物、设施等组成的人工环境的复合体。,(二)城市环境的特征 人为干预 与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紧密相关 城市环境污染,大多属于复合性多源污染 可以通过调整人类行为得到改善,二、中国城市现状,城市水环境,城市大气环境,城市噪声环境,生活垃圾污染,辐射环境状况,城市大气环境现状空气中主要污染物颗粒物仍是
2、影响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部分地区二氧化硫(SO2)污染较重,少数大城市氮氧化物(NOX)浓度较高。,二、中国城市现状,城市大气环境现状2009年,全国612个城市开展了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其中达到一级标准的城市26个(占4.2),达到二级标准的城市479个(占78.3),达到三级标准的城市99个(占16.2),劣于三级标准的城市8个(占1.3)。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的达标比例为79.6,县级城市的达标比例为85.6。,城市空气达标率(单位:百分比),数据来源: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二、中国城市现状,城市大气环境现状两控区:SO2和酸雨,来源:2009中国环境状况公报,降雨pH值4.5的,
3、可以划定为酸雨控制区;近三年来环境空气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超过国家二级标准的,可以划定为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二、中国城市现状,城市水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流经城市的河段近90%受到污染城市水体主要污染因子为化学需氧量、总磷和总氮污水处理的总体水平低仍有205个水量不足或水质尚未达标的城市(十一五指标),二、中国城市现状,城市声环境状况城市噪声是城市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各类环境污染投诉中,城市噪声污染投诉所占的比例最高,并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施工噪声,来源:2009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二、中国城市现状,城市声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道路交通噪声。工厂机器设备、建筑施工噪声。,二、中国城市现状,城市生
4、活垃圾污染状况,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量越来越大,近年的增长率一直保持在68 的水平。,二、中国城市现状,城市生活垃圾存在的主要问题垃圾处理设施严重不足垃圾处理设施技术水平落后 垃圾处理和堆放过程中占用土地和二次污染问题比较突出 垃圾分类和分选率低,辐 射 环 境 2009年,全国辐射环境质量总体良好。环境电离辐射水平基本保持稳定,核设施、核技术利用设备周围环境电离辐射水平总体未见明显变化;环境电磁辐射水平总体情况较好,除个别大功率发射设施周围局部环境综合场强略超国家标准外,其它电磁辐射设施设备周围环境电磁辐射水平满足国家标准。,二、中国城市现状,三、城市环
5、境管理,(一)城市环境管理的概念(UEM)指按照一定环境功能目标,运用行政、法律、经济、技术和教育等手段,协调城市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使城市环境质量朝着有利于人类健康的方向发展,逐渐建立优于原生环境系统的人工生态系统。,城市环境管理的发展,(二)城市环境管理制度,我国主要的城市环境管理制度污染物浓度指标管理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管理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二)城市环境管理制度,污染物浓度指标管理,污染物浓度指标管理和排污收费制度相结合,构成了我国城市环境管理的个重要方面。,(三)城市环境管理制度,污染物浓度指标管理存在的问题只控制了从污染源排出的污染物浓度,而忽略了污
6、染物的总量。在分散治理的情况下,污染物控制规模效益难以保证。长期以来,浓度达标即视为合法。近年来,虽然主要污染物排放浓度标准都有提高,但由于受技术经济条件的限制,单靠控制浓度达标,无法有效遏制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必须对污染物排放总量进行控制。,(三)城市环境管理制度,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是将某一控制区域(例如行政区、流域、环境功能区等)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采取措施将排入这一区域的污染物总量控制在一定数量之内。以满足该区域的环境质量要求。,建立在环境容量基础之上的核心是将区域现状污染物排放总量逐步削减到环境容量以下。,(三)城市环境管理制度,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内容排污申报。总量审核及分配。颁发排
7、放许可证和临时排放许可证。总量控制指标筛选原则对环境危害大的、国家重点控制的主要污染物。环境监测和统计手段能够支持的。能够实施总量控制的。,(三)城市环境管理制度,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规划十一五期间国家对COD和SO2实施总量控制到2010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比2005年减少10%。化学需氧量由1414万吨减少到1273.8万吨。二氧化硫由2549万吨减少到2294.4万吨。,“十二五”将新增氮氧化物、氨氮等总量控制指标,山西在国家确定的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考核指标的基础上,新增工业烟尘、粉尘四项指标。,(三)城市环境管理制度,“十一五”期间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控制计划表
8、(节选),(三)城市环境管理制度,“十一五”期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计划表(节选),(三)城市环境管理制度,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环境管理战略。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辖区的环境质量负责,采取措施改善环境质量。环境保护基本法城市政府应当集中力量做好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加强各种公用设施的建设,进行环境的综合整治。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1984.10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工作自1989年1月1日起实施。关于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的决定,1988.7地方政府要对辖区内城市进行考核,重点城市由环保总局进行考核。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1990.12坚
9、持和完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环境目标责任制,对环境保护主要任务和指标实行年度目标管理,定期进行考核,并公布考核结果。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2005.12,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就是把城市作为一个整体,运用系统工程和城市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采用多功能、多目标、多层次的措施,对城市环境进行规划、管理和控制,以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三)城市环境管理制度,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的基本原则纳入地方政绩考核,“抓两头,带中间”,两头是指树立先进(创模),警示落后(城考),中间是指带动全国城市环境管理工作水平提高。曾培炎,2005年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市长峰会,(三)城市环境管理制度,城市考核数
10、量增加,(三)城市环境管理制度,十一五”期间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指标,(三)城市环境管理制度,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主要工作内容,(5),重视城市建设中的环境问题,加快基础设施建设,(4),加快城市能源结构调整,促进大气污染治理,(3),加快工业限期治理,促进产业结构调整,(2),制定城市环境保护规划,合理工业布局,(1),科学确定和适当控制城市发展规模,(7),加强城市水环境治理,(6),重视服务业环境管理,加强生活垃圾污染治理,(三)城市环境管理制度,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的意义促进城市环境保护参与综合决策 提高了城市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 促进了城市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的调整 城市环境质量
11、基本稳定,部分城市有所改善 促进了城市环境管理能力建设 为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一控双达标:一控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双达标工业污染源排放污染物达到国家和地方标准和环境功能区达到规定标准,(三)城市环境管理制度,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环境保护局于1997年在全国各城市开展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活动,并且将这项工作制度化,建立了完善的考核体系和工作程序。,(三)城市环境管理制度,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区,(三)城市环境管理制度,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基本条件城考连续三年名列本省(自治区)前列近三年城市辖区内未发生重大、特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前一年未有重大
12、违反环保法律法规的案件制定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环境保护投资指数1.7%,(三)城市环境管理制度,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具体指标,(三)城市环境管理制度,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具体指标(续),(三)城市环境管理制度,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具体指标(续),四、城市环境规划,1982年以前我国的一些城市就已经陆续制定环境保护计划,但内容仅限于环境质量评价和污染防治。1984年,我国正式将环境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体系,要求所有总体规划必须包含环境规划内容。1988年我国拟定了中小城市环境规划规范(讨论稿),初步确定了我国城市环境规划的地位和作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后,可持续
13、发展成为我国城市环境规划追求的战略目标。2002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国家建设部联合发布了小城市环境规划编制指导(试行)。,四、城市环境规划,1 城市环境规划的概念,指一个城市、地区进行环境调查、监测、评价、区划、预测因经济所引起的变化,根据生态学原则提出调整工业部门结构,以及合理安排生产布局为主要内容的保护和改善环境的战略性布局,也就是说,是城市当局为使城市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而对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的时间和空间的合理安排。,2.城市环境规划分类,城市土地资源适宜度规划城市适度人口规划城市资源利用保护与受害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规划城市生物保护规划城市生态环境污染控制与防治规划,四、城市环境规划,
14、3.城市环境规划的内容,四、城市环境规划,环境质量预测及规划,环境现状调查评价,4.城市环境规划的编制程序,确定任务,调查收集资料,编制规划大纲,规划大纲论证,编制规划,规划审查,规划批准、实施,中小城镇环境规划的编制程序,四、城市环境规划,四、城市环境规划,大气环境现状分析与评价,大气污染预测,大气污染总量控制规划,5.城市大气污染控制规划,(1)大气环境现状分析与评价,画出污染源分布图,画出规划区域范围内的大气污染源分布图,标明污染源位置、污染排放方式,并列表给出各所需参数。高的、独立的烟囱一般作点源处理;无组织排放源及数量多、排放源不高且源强不大的排气筒一般作面源处理(一般把源高低于30
15、m、源强小于0.04th的污染源列为面源);繁忙的公路、铁路、机场跑道一般作线源处理。,点源调查统计内容A排气筒底部中心坐标(一般按国家坐标系)及分布平面图;B排气筒高度(m)及出口内径(m);C排气筒出口烟气温度();D烟气出口速度(m/s);E各主要污染物正常排放量(t/a,t/h或kg/h);,面源调查统计内容 将规划区在选定的坐标系内网格化。网格单元,一般可取10001000(m2),规划区较小时,可取500500(m2),按网格统计面源的下述参数:A主要污染物排放量t/(hkm2);B面源排放高度(m),如网格内排放高度不等时,可按排放量加权平均取平均排放高度;C面源分类,如果面源分
16、布较密且排放量较大,当其高度差较大时,可酌情按不同平均高度将面源分为23类。,(1)大气环境现状分析与评价,(1)大气污染源评价方法,采用等标污染负荷法对区域工业污染源进行评价,用等标污染负荷法对污染源及污染物位次进行排序并评价。,污染物排放量排序是直接评价某种污染物的主要污染源的最简单方法。采用总量控制规划法时,针对区域总量控制的主要污染物,对排放主要污染物的污染源进行总量排序,等标污染负荷法,污染物排放量排序,(2)大气污染预测,区域的大气环境质量不但受到污染源的影响,还要受到污染气象条件的影响。常用于大气环境规划工作的大气质量预测模型有两类,一是箱式模型,二是多元模拟模型。,C大气中污染
17、物均匀混合后的浓度(mg/m3);P污染源排放强度(mg/小时);U风速(m/小时);L该区域迎风面宽度(m);H该区域混合层高度(m)。,箱式模型基本假设:在模拟大气的污染物浓度时,可以把所研究的空间范围看成是一个尺寸固定的“箱子”,这个箱子的高度就是从地面计算起的混合层高度,而污染物浓度在箱子内处处相等,(3)大气污染总量控制规划,规划区的划定,A.大气环境功能区划的原则,a.功能和规划相匹配根据区域功能划分功能区,b.根据自然条件划分功能区 功能区划时应充分考虑地理、气候、生态等自然条件。比如:,利用自然界线(山脉、河流、道路)作为相邻功能区的边界线-方便管理,不需特意去进行边界的处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环境规划 管理 第五 城市环境 规划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783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