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第三章课件.ppt
《环境监测第三章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监测第三章课件.ppt(1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章 空气和废气监测,第一节 空气污染基本知识,第二节 空气污染监测方案的制订,第三节 空气样品的采集方法和采样仪器,第四节 气态和蒸气态污染物质的测定,第五节 颗粒物的测定,第六节 降水监测,第七节 污染源监测,第八节 标准气体的配制,第一节 空气污染基本知识,一、大气、空气和空气污染,对人类有影响的:距地面10km,地球半径,大气厚度,氮78.06%氧20.95%氩0.93%其他气体0.1%,有害物质: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等,二、空气污染的危害,图片来源:国家地理杂志,空气污染对人体的危害途径:呼吸道吸入;随食物和饮水摄入;体表接触侵入。,1.大气颗粒物,4.氮
2、氧化物,5.光化学氧化剂,3.一氧化碳,2.二氧化硫,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臭氧对鼻子、咽喉、肺等呼吸器官有刺激作用,运动时则吸入更严重。,所有大气污染物中散布最广的一种,严重阻碍血液输氧,引起缺氧中毒。,NO2对呼吸器官有刺激性,可引起肺水肿、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若与SO2共存,则危害更重。,损害肝脏。且由于SO2通常与多种污染物共存,吸入之后产生的复合作用危害更大。,颗粒物的大小决定其沉积于呼吸道中的位置;化学组成决定沉积位置上对组织的影响。,(一)工业企业排放的废气,三、空气污染源,表3.1 各类工业企业向空气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二)交通运输工具排放的废气,(三)室内空气污染源,四、
3、空气中的污染物及其存在状态,(一)分子状态污染物(二)粒子状态污染物 粒径大于l0m的颗粒物能较快地沉降到地面上,称为降尘。粒径小于10m的颗粒物(PM10)可长期飘浮在空气中,称为可吸入颗粒物或飘尘(IP)。,五、空气中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特点,与其他环境要素中的污染物质相比较,空气中的污染物质具有随时间、空间变化大的特点。空气污染物的时空分布及其浓度与污染物排放源的分布、排放量及地形、地貌、气象等条件密切相关。,六、空气中污染物浓度表示方法,(一)单位体积质量浓度 单位体积质量浓度是指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质量数,常用mg/m3或g/m3表示。(二)体积比浓度 体积比浓度是指100万体积空
4、气中含污染气体或蒸气的体积数,常用mL/m3和L/m3表示。两种浓度表示方法之间的换算:,第二节 空气污染监测方案的制订,一、监测目的,通过对环境空气中主要污染物质进行定期或连续地监测,判断空气质量是否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或环境规划目标的要求,为空气质量状况评价提供依据。为研究空气质量的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开展空气污染的预测预报以及研究污染物迁移转化情况提供基础资料。为政府环保部门执行环境保护法规、开展空气质量管理及修订空气质量标准提供依据和基础资料。,二、调研及资料收集,(一)污染源分布及排放情况(二)气象资料(三)地形资料(四)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情况(五)人口分布及人群健康情况,三、监测项
5、目,表3.2 空气污染常规监测项目,四、监测站(点)的布设,(一)布设采样站(点)的原则和要求,1.覆盖全部监测区:采样点应设在整个监测区域的高中低三种不同污染物浓度的地方2.在污染源比较集中,主导风向比较明显的情况下,应将污染源的下风向作为主要监测范围,布设较多的采样点;上风向布设少量点作为对照3.工业集中地区多取点,农村可少些4.人口密度大的地区多取点,少的地区可少些5.超标地区多取点,未超标地区少些,布设采样点的原则和要求,(二)采样站(点)数目的确定,(1)采样点应设在整个监测区域的高、中、低三种不同污染物浓度的地方。(2)在污染源比较集中,主导风向比较明显的情况下,应将污染源的下风向
6、作为主要监测范围,布设较多的采样点;上风向布设少量点作为对照。(3)工业较密集的城区和工矿区,人口密度大及污染物超标地区,要适当增设采样点;城市郊区和农村,人口密度小及污染物浓度低的地区,可酌情少设采样点。(4)采样点的周围应开阔,采样口水平线与周围建筑物高度的夹角应不大于30。测点周围无局地污染源,并应避开树木及吸附能力较强的建筑物。交通密集区的采样点应设在距人行道边缘至少1.5m远处。(5)各采样点的设置条件要尽可能一致或标准化,使获得的监测数据具有可比性。(6)采样高度根据监测目的而定。研究大气污染对人体的危害,采样口应在离地面1.52m处;研究大气污染对植物或器物的影响,采样口高度应与
7、植物或器物高度相近。连续采样例行监测采样口高度应距地面315m;若置于屋顶采样,采样口应与基础面有1.5m以上的相对高度,以减小扬尘的影响。特殊地形地区可视实际情况选择采样高度。,表3.3 我国空气环境污染例行监测采样点设置数目,表3.4 WHO推荐的城市空气自动监测站(点)数目,(三)采样站(点)布设方法 1.功能区布点法 2.网格布点法 3.同心圆布点法 4.扇形布点法,图3.1 网格布点法,图3.2 同心圆布点法,图3.3 扇形布点法,表3.5 50m高烟囱排放污染物最大地面浓度出现位置与气象条件的关系,五、采样频率和采样时间,采样频率系指在一个时段内的采样次数。采样时间指每次采样从开始
8、到结束所经历的时间。二者要根据监测目的、污染物分布特征、分析方法灵敏度等因素确定。,表3.6 国家环保局颁布的城镇空气质量采样频率和时间,表3.7 污染物监测数据统计有效性的规定,六、采样方法、监测方法和质量保证,根据污染物的存在状态、浓度、理化性质及监测方法选择采样方法和仪器。尽可能选择国家标准方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第三节 空气样品的采集方法和采样仪器,一、直接采样法,(一)注射器采样(二)塑料袋采样(三)采气管采样(四)真空瓶采样,图3.5 真空采气瓶示意图,图3.6 真空采气瓶抽真空装置示意图,图3.4 采气管示意图,二、富集(浓缩)采样法,(一)溶液吸收法,图3.7 气
9、体吸收管(瓶)示意图,(二)填充柱阻留法 吸附型填充柱,分配型填充柱,反应型填充柱。,。,颗粒状填充剂,抽气泵,组分,空气,图3.8 填充柱阻留法示意图,(三)滤料阻留法,图3.9 颗粒物采样夹和滤料采样装置示意图,(四)低温冷凝法,图3.10 低温冷凝采样装置示意图,(五)静电沉降法(六)扩散(或渗透)法(七)自然积集法,(八)综合采样法,图3.11 标准集尘器示意图,图3.12 干法采样集尘器示意图,1.降尘试样采集,2.硫酸盐化速率试样的采集,三、采样仪器,(一)组成部分 收集器,流量计,采样动力。,图3.13 几种常用的流量计示意图,皂膜流量计,孔口流量计1.隔板;2.液柱;3.支架,
10、转子流量计1.锥形玻璃管;2.转子,图3.14 携带式采样器工作原理示意图,(二)专用采样器 1.空气采样器,收集器,流量计,采样泵,定时器,图3.15 大气采样器实物照片,2.颗粒物采样器(1)总悬浮颗粒物采样器,图3.16 大流量采样器结构示意图,KC-1000型大流量TSP采样器,(2)可吸入颗粒物采样器,图3.17 TSP采样器实物照片,图3.18 旋风分尘器原理示意图,图3.19 向心式分尘器原理示意图,图3.20 三级向心式分尘器原理示意图,(3)个体剂量器,图3.21 撞击式分尘器示意图,四、采样效率,(一)采集气态和蒸气态污染物质效率的评价方法 绝对比较法 相对比较法,(二)采
11、集颗粒物效率的评价方法,K应大于90,若K小于90,应串三个管使用,五、采样记录,被测污染物的名称及编号;采样地点和采样时间;采样流量和采样体积;采样时的温度、大气压力和天气情况,采样仪器和所用吸收液;采样者、审核者姓名。,第四节 气态和蒸气态污染物质的测定,4.1 SO2的测定4.2 NOX的测定4.3 CO的测定4.4 总氧化剂(O3)的测定4.5 总烃及非甲烷烃的测定,一、二氧化硫的测定,引起酸雨的化学物质,4.1 二氧化硫的测定,来源4.1.2 性质及危害4.1.3 测定方法,4.1.1 二氧化硫的来源,a.天然源:火山爆发 b.人工源:含S燃料的 燃烧,燃烧,矿石冶炼,化 化工厂生产
12、过程的产物,全 物。,二氧化硫的天然来源-火山爆发,工业-酸性气体的释放(例如冶炼厂和发电厂),二氧化硫的性质和危害,性质:无色、易溶于水、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危害:1.对人体的影响 2.对建筑物的影响 3.对森林的影响 4.对水体的影响,酸雨使大量植物受损,湖泊 由于水的流动量低,湖泊很易变酸,水体变酸,大部份水生物种便不能生存,生物多样化会減少,气泡吸收管,冲击式吸收管,多孔筛板吸收管,二氧化硫的采集,二氧化硫采样及样品保存,1.短时间采样:根据空气中二氧化硫浓度的高低,采用内装10mL吸收液的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以O.5Lmin的流量采样。采样时吸收液温度的最佳范围在2329。2.24h连
13、续采样:用内装50mL吸收液的多孔玻板吸收瓶,以0.20.3Lmin的流量连续采样24h。吸收液温度须保持在2329范围。3.放置在室(亭)内的24h连续采样器,进气口应连接符合要求的空气质量集中采样管路系统,以减少二氧化硫气样进入吸收器前的损失。4.样品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应避光保存。,4.1.3 二氧化硫的测定方法,1.四氯汞钾吸收-盐酸副玫瑰苯胺分 光度法2.紫外荧光法3.溶液电导法4.钍试剂法5.恒电流库仑滴定法,1、四氯汞钾溶液吸收-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空气中的SO2被四氯汞钾溶液吸收后,生成稳定的二氯亚硫酸盐络合物,该络合物与甲醛及盐酸副玫瑰苯胺作用,生成紫色络合物,其颜色深浅
14、与SO2含量成正比,可用分光光度法比色定量。,2、甲醛缓冲液吸收-盐酸副玫瑰苯胺 分光光度法,气样中的SO2被甲醛缓冲液吸收后,生成稳定的羟基甲基磺酸加成化合物,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使加成化合物分解,释放出SO2与盐酸副玫瑰苯胺反应,生成紫红色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77nm,用分光光度法定量。,3、钍试剂分光光度法,空气中SO2用过氧化氢溶液吸收并氧化成硫酸。硫酸根离子与定量加入的过量高氯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剩余钡离子与钍试剂作用生成紫红色的钍试剂-钡络合物,据其颜色深浅,间接进行定量测定。,4、定电位电解法,当气样中SO2的通过透气隔膜进入电解池后,在工作电极上迅速发生氧化反应,所产生
15、的极限扩散电流与SO2浓度成正比。,二、氮氧化物的测定,空气中的氮氧化物以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三氧化二氮、四氧化二氮、五氧化二氮等多种形态存在,其中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是主要存在形态,为通常所指的氮氧化物(NOx)。NO为无色、无臭、微溶于水的气体,在空气中易被氧化成NO2。NO2为棕红色具有强刺激性臭味的气体,毒性比NO高4倍,是引起支气管炎、肺损害等疾病的有害物质。测定方法: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原电池库仑法。,1、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用冰乙酸、对氨基苯磺酸和盐酸萘乙二胺配成与吸收液采样,空气中NO2的被吸收转变成亚硝酸和硝酸。在冰乙酸存在条件下,亚硝酸与对胺基苯磺酸发生重氢化反应,然
16、后再与盐酸萘乙二胺偶合,生成玫瑰红色偶氮染料,其颜色深浅与气样中NO2的浓度成正比,用分光光度法比色定量。,(1)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法,空气中NO2被串联的第一支吸收瓶中吸收液吸收生成偶氮染料,空气中NO的不与吸收液反应,通过氧化管被氧化为NO2后,被串联的第二支吸收瓶中的吸收液吸收生成粉红色的偶氮染料,分别于波长540-545nm之间处测量其吸光度,用分光光度法比色定量。,(2)三氧化铬-石英砂氧化法,空气中氮氧化物经过三氧化铬-石英砂氧化管后,以二氧化氮的形式与吸收液中的对氨基磺酸进行重氮化反应,再与盐酸萘乙二胺偶合,生成粉红色的偶氮染料,分别于波长540-545nm之间处测量其吸光度,
17、用分光光度法比色定量。,图3.22 空气中NO2、NO、和NOx采样流程示意图,图3.23 原电池库仑法测定NOx原理示意图,2、原电池库仑法,气样中的NO2进入库仑池与电解液中的I-反应,将其氧化为I2,而生成的I2又立即在铂网阴极上还原为I-,便产生微小电流。如果电流效率达100%,则在一定条件下,微电流大小与气样中NO2浓度成正比,故可根据法拉第电解定律将产生的电流换算成NO2的浓度。,图3.24 原电池库仑法NOx监测仪气路示意图,三、一氧化碳的测定,一氧化碳(CO)是空气中主要污染物之一,它主要来自石油、煤炭燃烧不充分的产物和汽车排气。CO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有毒气体,燃烧时呈淡蓝色火
18、焰。它容易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液输送氧的能力降低,造成缺氧症。测定方法:气相色谱法(GC)、汞置换法。,一氧化碳的测定,1、气相色谱法 空气中的CO、CO2和甲烷经TDX-01碳分子筛柱分离后,于氢气流中在镍催化剂作用下,CO、CO2皆能转化为CH4,然后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分别测定上述三种物质,由其峰高确定其浓度。,(一)气相色谱法(GC),图3.25 色谱法测定CO流程示意图,一氧化碳的测定,2、汞置换法 气样中的CO与活性氧化汞在180 200 发生反应,置换出汞蒸气,带入冷原子吸收测汞仪测定汞的含量,再换算成CO的浓度.尘埃、水蒸气、二氧化硫、丙酮、甲醛、
19、乙烯、乙炔等干扰物质通过灰尘过滤器、活性炭管、分子筛管及硫酸亚汞硅胶管等净化装置除去。,(二)汞置换法,图3.26 汞置换法CO测定仪工作流程示意图,四、光化学氧化剂的测定,总氧化剂是空气中除氧以外的那些显示有氧化性质的物质,一般指能氧化碘化钾析出碘的物质,主要有臭氧、过氧乙酰硝酸酯、氮氧化物等。光化学氧化剂是指除氮氧化物以外的能氧化碘化钾的物质,二者的关系为:光化学氧化剂总氧化剂0.269氮氧化物测定空气中光化学氧化剂常用硼酸碘化钾分光光度法。,光化学氧化剂的测定,硼酸-碘化钾分光光度法 用硼酸-碘化钾吸收溶液吸收溶液吸收空气中的臭氧及其它氧化剂,碘离子被氧化析出碘分子的量与臭氧等氧化剂有定
20、量关系,于352nm处测定游离碘的吸光度,与标准色列吸光度比较,可得总氧化剂浓度,扣除NOx参加反应的部分后,即为光化学氧化剂的浓度.,五、臭氧的测定,臭氧是最强的氧化剂之一,它是空气中的氧在太阳紫外线的照射下或受雷击形成的。臭氧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在紫外线的作用下,参与烃类和NOx的光化学反应。同时,臭氧又是高空大气的正常组分,能强烈吸收紫外线,保护人和生物免受太阳紫外线的辐射。但是,如O3超过一定浓度,对人体和某些植物生长会产生一定危害。测定方法:硼酸碘化钾分光光度法、靛蓝二磺酸钠分光光度法。,六、氟化物的测定,空气中的气态氟化物主要是氟化氢,也可能有少量氟化硅(SiF4)和氟化碳(CF4)
21、。含氟粉尘主要是冰晶石(Na3A1F6)、萤石(CaF2)、氟化铝(A1F3)、氟化钠(NaF)及磷灰石3Ca3(PO4)2CaF2等。氟化物属高毒类物质,由呼吸道进入人体,会引起黏膜刺激、中毒等症状,并能影响各组织和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对于植物的生长也会产生危害。测定方法:滤膜采样-离子选择电极法、石灰滤纸采样-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氟化物的测定,滤膜采样-离子选择电极法 用在滤膜夹中装有磷酸氢二钾溶液浸渍的玻璃纤维滤膜或碳酸氢钠-甘油溶液浸渍的玻璃纤维滤膜的采样器采样,则空气中的氟化物被吸收固定,尘态氟化物同时被阻留在滤膜上.采样后的滤膜用水或酸浸取后,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氟化物的测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环境监测 第三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78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