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与艺术.ppt
《爱因斯坦与艺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爱因斯坦与艺术.ppt(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赵鑫珊,爱因斯坦和艺术,作者简介,赵鑫珊,教授、哲学家、作家。1938年4月2日出生在江西南昌,196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德国文学语言系。精通四国语言。就出书的数量而言,当代学者和作家中几乎没有谁能与赵鑫珊比肩。到目前为止,最新的一本是第46本:从1985年出版的第一本科学艺术哲学断想,到2004年6月的我是北大留级生(江苏文艺出版社),几乎每年2至3本。尤为重要的是,如此高的产出,却决不雷同,几乎每一本都会在不同的领域产生影响:哲学、诗歌、量子物理学、数学、音乐、建筑、,我把我的哲学看作钟摆,两端是科学和艺术。科学是理性的,呆久了我会冻僵;艺术是有感情的,呆久了会烧焦。所以我就在它们之间不停
2、地摆动,亲近科学才可信,热爱艺术才可爱,这就是我的哲学,既可信又可爱。,生平介绍,举世闻名的德裔美国科学家,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1879年3月14日在德国小城乌尔姆出生,他的父母都是犹太人。爱因斯坦有一个幸福的童年,他的父亲是位平静、温顺的好心人,爱好文学和数学。他的母亲个性较强,喜爱音乐,并影响了爱因斯坦,爱因斯坦从六岁起学小提琴,从此小提琴成为他的终生伴侣。爱因斯坦的父母对他有着良好的影响和家庭教育,家中弥漫着自由的精神和祥和的气氛。,爱因斯坦1900年毕业于瑞士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毕业后即失业。在朋友的帮助下,才在瑞士联邦专利局找到工作。1905年获苏黎世大学博士学位。1909年
3、任苏黎世大学理论物理学副教授,1911年任布拉格大学教授,两年后任德国威廉皇家物理研究所所长、柏林大学教授,当选为普鲁士科学院院士。1932年受希特勒迫害离开德国,1933年10月定居美国,爱因斯坦的主要贡献,狭义相对论 广义相对论 量子学说,时空隧道 大小黑洞的吞噬原理,美国卫星成功验 相对论证相对论的正确。,相对论(Relativity)的基本假设是相对性原理,即物理定律与参照系的选择无关。狭义相对论(Special Relativity)和广义相对论(General Relativity)的区别是,前者讨论的是匀速直线运动的参照系(惯性参照系)之间的物理定律,后者则推广到具有加速度的参照
4、系中(非惯性系),并在等效原理的假设下,广泛应用于引力场中。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本支柱。经典物理学基础的经典力学,不适用于高速运动的物体和微观领域。相对论解决了高速运动问题;量子力学解决了微观亚原子条件下的问题。相对论颠覆了人类对宇宙和自然的“常识性”观念,提出了“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四维时空”、“弯曲空间”等全新的概念。狭义相对论提出于1905年,广义相对论提出于1915年(爱因斯坦在1915年末完成广义相对论的创建工作,在1916年初正式发表相关论文)。,2005年被确定为“国际物理年”,1905年,爱因斯坦先后发表了5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为相对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5、为量子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为纪念这一奇迹100周年,联合国确定2005年为“国际物理年”。,结论:科学与艺术紧密联系,解析标题,分析标题“爱因斯坦与艺术”的结构并列式。爱因斯坦不仅是一个人名,而且是一类人的代名词科学家。标题揭示文章内容:科学与艺术的关系。,梳理结构,第一部分(14段),指出爱因斯坦与艺术这个话题的两重意义。这也是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是全文的引子。,第二部分(516段),文章的主体部分。通过列举爱因斯坦热爱音乐、崇尚文学的生动事例,证明本文的中心论点。,第三部分(1718段)文章结语部分,表明写作本文的现实意义,再次点明了文章的中心论点,文章分段,第二部分的分层,第一层(
6、58段)叙述爱因斯坦在科学研究的同时不忘对艺术的热爱的事例(记叙),第二层(916段)探求爱因斯坦执着追求科学与艺术的原因;指出科学与艺术的互补性与统一性。(议论)这层可分为三个小层次,一,(911段)分析爱因斯坦执着追求科学与艺术的第一个原因(精神生命的需求),二,(1214段)分析爱因斯坦执着追求科学与艺术的第二个原因(崇高的理论价值),三,(1516段)分析爱因斯坦执着追求科学与艺术的第三个原因(绝对的和谐之美),爱因斯坦在艺术领域内特别推崇、酷爱哪些艺术形式,具体表现分别是什么?,音乐:他,最推崇西方古典音乐,尤其酷爱巴赫、莫扎特、贝多芬的作品他,几乎每天都要拉小提琴,是一个“有造诣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爱因斯坦 艺术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77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