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及砂石骨料讲义.ppt
《混凝土及砂石骨料讲义.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及砂石骨料讲义.ppt(16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5 混凝土,主要介绍了普通混凝土的组成材料,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硬化混凝土的强度、变形、耐久性,混凝土外加剂的作用原理和应用,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等,简要介绍了轻混凝土及其他品种混凝土,如体现混凝土发展动态的高强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等。,本章提要,混凝土是由胶凝材料、骨料和水,必要时掺入化学外加剂和矿物质混合材料,按适当比例配合,拌制成拌合物,经硬化而成的人造石材。按胶凝材料不同,分为水泥混凝土(又叫普通混凝土)、沥青混凝土、石膏混凝土及聚合物混凝土等;按表观密度不同,分为重混凝土(02800kg/m3)、普通混凝土(0=20002800kg/m3)、轻混凝土(02000kg/m3);,
2、按使用功能不同,分为结构用混凝土、道路混凝土、水工混凝土、耐热混凝土、耐酸混凝土及防辐射混凝土等;按施工工艺不同,又分为喷射混凝土、泵送混凝土、振动灌浆混凝土等。,本 章 内 容,5.1 普通混凝土的组成材料5.2 混凝土的主要技术性质5.3 混凝土外加剂5.4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5.5 轻混凝土5.6 其他品种混凝土,5.1 普通混凝土的组成材料,普通混凝土是由水泥、粗骨料(碎石或卵石)、细骨料(砂)和水拌和,经硬化而成的一种人造石材。砂、石在混凝土中起骨架作用,并抑制水泥的收缩;水泥和水形成水泥浆,包裹在粗细骨料表面并填充骨料间的空隙。水泥浆体在硬化前起润滑作用,使混凝土拌合物具有良好的
3、工作性能,硬化后将骨料胶结在一起,形成坚固的整体。其结构如图5.1。,图5.1 普通混凝土结构示意图,1石子;2砂子;3水泥浆;4气孔,5.1.1.1 水泥品种的选择,配制混凝土时,一般可采用五大品种水泥,必要时也可采用快硬水泥、铝酸盐水泥等。详见第4章及表4.7。,5.1.1 水泥,水泥强度等级应与混凝土强度等级相适应。一般以水泥强度(以MPa为单位)为混凝土强度等级的1.52.0倍较适宜,水泥强度等级过高或过低,会导致水泥用量过少或过多,对混凝土的技术性能及经济效果都不利。,5.1.1.2 水泥强度等级的选择,普通混凝土的细骨料主要采用天然砂和人工砂。天然砂是由自然风化、水流搬运和分选、堆
4、积形成的粒径小于4.75mm的岩石颗粒,但不包括软质岩、风化岩石的颗粒。按产源不同,天然砂分为山砂、河砂和海砂。人工砂是经除土处理的机制砂、混合砂的统称。,5.1.2 细骨料砂子,砂按技术要求分为类、类、类。类宜用于强度等级大于C60的混凝土;类宜用于强度等级C30C60及抗冻、抗渗或其他要求的混凝土;类宜用于强度等级小于C30的混凝土和建筑砂浆。,为了节约水泥,并使混凝土结构达到较高密实度,选择骨料时,应尽可能选用总表面积较小、空隙率较小的骨料,而砂子的总表面积与粗细程度有关,空隙率则与颗粒级配有关。(1)粗细程度砂的粗细程度是指不同粒径的砂粒混合在一起的总体粗细程度。,5.1.2.1 砂的
5、粗细程度及颗粒级配,(2)颗粒级配砂的颗粒级配是指粒径不同的砂粒互相搭配的情况。同样粒径的砂空隙率最大,若大颗粒间空隙由中颗粒填充,空隙率会减小,若再填充以小颗粒,空隙率更小,如图5.2所示。,(3)砂的粗细程度与颗粒级配的评定砂的粗细程度和颗粒级配,常用筛分析方法进行评定。称取试样500g,将试样倒入按孔径大小从上到下组合的套筛(附筛底)上进行筛分,然后称取各筛上的筛余量,计算各筛的分计筛余百分率a1、a2、a3、a4、a5、a6及累计筛余百分率A1、A2、A3、A4、A5、A6,其计算关系如表5.1。,砂的粗细程度用细度模数Mx表示,其计算式如下:建筑用砂按细度模数分为粗、中、细三种规格,
6、其细度模数分别为:粗砂:3.73.1;中砂:3.02.3;细砂:2.21.6。,砂的颗粒级配用级配区表示,以级配区或级配曲线判定砂级配的合格性。对细度模数为3.7 1.6的建筑用砂,根据600m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分成3个级配区,见表5.2。为了更直观地反映砂的颗粒级配,以累计筛余百分率为纵坐标,筛孔尺寸为横坐标,根据表5.2的数值可以画出砂子3个级配区的级配曲线,如图5.3所示。,【例题】用500g烘干砂进行筛分试验,其结果如表5.3所求。试分析该砂的粗细程度与颗粒级配。【解】计算细度模数Mx 评定结果:将累计筛余百分率与表5.2作对照,或绘出级配曲线,此砂处于2区,级配良好;细度模数为2.6
7、6,属中砂。,图5.2 骨料颗粒级配示意图,(a)单一粒径;(b)两种粒径;(c)多种粒径,表5.1 累计筛余率与分计筛余率计算关系,表5.2 建筑用砂的颗粒级配(GB/T 146842001),图5.3 砂的级配曲线,表5.3 砂样筛分结果,含泥量是指天然砂中粒径小于75m的颗粒含量;石粉含量是指人工砂中粒径小于75m的颗粒含量;泥块含量是指砂中原粒径大于1.18mm,经水浸洗、手捏后小于600m的颗粒含量。天然砂的含泥量应符合表5.4的规定。人工砂的石粉含量应符合表5.5的规定。砂中泥块含量应符合表5.4和表5.5的规定。,5.1.2.2 含泥量、石粉含量和泥块含量,表5.4 天然砂的含泥
8、量和泥块含量(GB/T 146842001),表5.5 人工砂的石粉含量和泥块含量(GB/T 146842001),国家标准规定砂中不应混有草根、树叶、塑料、煤块、炉渣等杂物,砂中如含有云母、轻物质、有机物、硫化物及硫酸盐、氯盐等,其含量应符合表5.6的规定。,5.1.2.3 有害物质含量,表5.6 砂中有害物质含量(GB/T 146842001),砂的坚固性是指砂在自然风化和其他外界物理、化学因素作用下,抵抗破裂的能力。天然砂采用硫酸钠溶液法进行试验,砂样经5次循环后其质量损失应符合表5.7的规定。人工砂采用压碎指标法进行试验,压碎指标值应符合表5.8的规定。,5.1.2.4 坚固性,表5.
9、7 坚固性指标(GB/T 146842001),表5.8 压碎指标(GB/T 146842001),砂的表观密度、堆积密度、空隙率应符合如下规定:表观密度大于2500kg/m3,松散堆积密度大于1350kg/m3,空隙率小于47%。,5.1.2.5 表观密度、堆积密度、空隙率,碱集料反应是指水泥、外加剂等混凝土组成物及环境中的碱与集料中碱活性矿物在潮湿环境下缓慢发生并导致混凝土开裂破坏的膨胀反应。经碱集料反应试验后,由砂制备的试件无裂缝、酥裂、胶体外溢等现象,在规定的试验龄期膨胀率应小于0.10%。,5.1.2.6 碱集料反应,普通混凝土常用的粗骨料分卵石和碎石两类。卵石是由自然风化、水流搬运
10、和分选、堆积形成的,粒径大于4.75mm的岩石颗粒。按其产源不同可分为河卵石、海卵石、山卵石等。碎石是天然岩石或卵石经机械破碎、筛分制成的,粒径大于4.75mm的岩石颗粒。,5.1.3 粗骨料石子,卵石、碎石按技术要求分为、类。类宜用于强度等级大于C60的混凝土;类宜用于强度等级C30C60及抗冻、抗渗或其他要求的混凝土;类宜用于强度等级小于C30混凝土。,(1)最大粒径Dmax粗骨料公称粒级的上限称为该粒级的最大粒径。粗骨料的最大粒径增大,则其总表面积相应减小,包裹粗骨料所需的水泥浆量就减少,可节约水泥;或者在一定和易性和水泥用量条件下,能减少用水量而提高混凝土强度。,5.1.3.1 最大粒
11、径和颗粒级配,(2)颗粒级配良好的粗骨料,对提高混凝土强度、耐久性,节约水泥是极为有利的。粗骨料的颗粒级配分连续粒级和单粒粒级。粗骨料颗粒级配好坏的判定也是通过筛分析法进行的。据国家标准,建筑用卵石、碎石的颗粒级配应符合表5.9的规定。,表5.9建筑用卵石、碎石的颗粒级配(GB/T 146852001),粗骨料中含泥量是指粒径小于75m的颗粒含量;泥块含量是指原粒径大于4.75mm,经水浸洗、手捏后小于2.36mm的颗粒含量。粗骨料中含泥量和泥块含量应符合表5.10的规定。,5.1.3.2 含泥量和泥块含量,表5.10 含泥量和泥块含量(GB/T 146852001),卵石和碎石颗粒的长度大于
12、该颗粒所属相应粒级的平均粒径2.4倍者为针状颗粒;厚度小于平均粒径0.4倍者为片状颗粒(平均粒径指该粒级上、下限粒径的平均值)。针片状颗粒易折断,且会增大骨料的空隙率和总表面积,使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强度、耐久性降低。其含量应符合表5.11的规定。,5.1.3.3 针片状颗粒含量,表5.11 针片状颗粒含量(GB/T 146852001),卵石和碎石中不应混有草根、树叶、树枝、塑料、煤块和炉渣等杂物。卵石和碎石中如含有有机物、硫化物及硫酸盐,其含量应符合表5.12的规定。,5.1.3.4 有害物质,表5.12 有害物质含量(GB/T 146852001),坚固性是指卵石、碎石在自然风化和其他
13、外界物理化学因素作用下抵抗破裂的能力。采用硫酸钠溶液法进行试验,卵石和碎石经5次循环后,其质量损失应符合表5.13的规定。,5.1.3.5 坚固性,表5.13 坚固性指标(GB/T 146852001),(1)岩石抗压强度岩石抗压强度是将母岩制成50mm50mm50mm的立方体试件或50mm50mm的圆柱体试件,测得的其在饱和水状态下的抗压强度值。国家标准规定,岩石抗压强度:火成岩应不小于80MPa,变质岩应不小于60MPa,水成岩应不小于30MPa。,5.1.3.6 强度,(2)压碎指标 压碎指标表示石子抵抗压碎的能力,以间接地推测其相应的强度,其值越小,说明强度越高。碎石和卵石的压碎指标应
14、符合表5.14的规定。,表5.14 压碎指标(GB/T 146852001),碎石和卵石的表观密度、堆积密度、空隙率应符合如下规定:表观密度大于2500kg/m3,松散堆积密度大于1350kg/m3,空隙率小于47%。,5.1.3.7 表观密度、堆积密度、空隙率,经碱集料反应试验后,由卵石、碎石制备的试件无裂缝、酥裂、胶体外溢等现象,在规定的试验龄期的膨胀率应小于0.10%。,5.1.3.8 碱集料反应,对混凝土用水的质量要求:不得影响混凝土的和易性及凝结;不得有损于混凝土强度的发展;不得降低混凝土的耐久性,加快钢筋锈蚀及导致预应力钢筋脆断;不得污染混凝土表面。混凝土拌和用水标准(JGJ 63
15、1989)对混凝土用水提出了具体的质量要求。,5.1.4 混凝土用水,5.2 混凝土的主要技术性质,混凝土的性质包括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混凝土强度、变形及耐久性等。混凝土各组成材料按一定比例搅拌后尚未凝结硬化的材料称为混凝土拌合物。,5.2.1.1 和易性概念,和易性又称工作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在一定的施工条件下,便于各种施工工序的操作,以保证获得均匀密实的混凝土的性能。和易性是一项综合技术指标,包括流动性(稠度)、粘聚性和保水性三个主要方面。,5.2.1 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1)流动性是指拌合物在自重或施工机械振捣作用下,能产生流动并均匀密实地填充整个模型的性能。流动性好的混凝土拌合物
16、操作方便、易于捣实和成型。(2)粘聚性是指拌合物在施工过程中,各组成材料互相之间有一定的粘聚力,不出现分层离析,保持整体均匀的性能。,(3)保水性是指拌合物保持水分,不致产生严重泌水的性质。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三者既互相联系,又互相矛盾。施工时应兼顾三者,使拌合物既满足要求的流动性,又保证良好的粘聚性和保水性。,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GB/T 500802002)规定采用坍落度及坍落扩展度试验和维勃稠度试验进行评定。(1)坍落度及坍落扩展度试验 将混凝土拌合物分3次按规定方法装入坍落度筒内,刮平表面后,垂直向上提起坍落度筒。拌合物因自重而坍落,测量坍落的值(mm),即为
17、该拌合物的坍落度(如图5.4)。,5.2.1.2 和易性测定,根据坍落度大小,可将混凝土拌合物分成4级,见表5.15。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应在一个适宜的范围内。其值可根据工程结构种类、钢筋疏密程度及振捣方法按表5.16选用。对于干硬性混凝土,和易性测定常采用维勃稠度试验。,(2)维勃稠度试验维勃稠度试验需用维勃稠度测定仪(见图5.5)。所用的时间(以秒计)称为该混凝土拌合物的维勃稠度。维勃稠度值越大,说明混凝土拌合物越干硬。混凝土拌合物根据维勃稠度大小分为4级,见表5.17。,图5.4 坍落度测定,表5.15 混凝土拌合物按坍落度分级,表5.16 混凝土浇筑时的坍落度,图5.5 维勃稠度仪,表
18、5.17 混凝土按维勃稠度的分级,(1)水泥浆的数量在水灰比不变的条件下,增加混凝土单位体积中的水泥浆数量,能使骨料周围有足够的水泥浆包裹,改善骨料之间的润滑性能,从而使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提高。但水泥浆数量不宜过多,否则会出现流浆现象,粘聚性变差,浪费水泥,同时影响混凝土强度。,5.2.1.3 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主要因素,(2)水泥浆的稠度水泥浆的稠度主要取决于水灰比(1m3混凝土中水与水泥用量的比值)大小。水灰比过大,水泥浆太稀,产生严重离析及泌水现象;过小,因流动性差而难于施工,通常水灰比在0.400.75之间,并尽量选用小的水灰比。,(3)砂率(S)砂率是指混凝土内砂的质量占砂、石总量
19、的百分比。选择砂率应该是在用水量及水泥用量一定的条件下,使混凝土拌合物获得最大的流动性,并保持良好的粘聚性和保水性;或在保证良好和易性的同时,水泥用量最少。此时的砂率值称为合理砂率(如图5.6、图5.7)。合理砂率一般通过试验确定,在不具备试验的条件下,可参考表5.18选取。,(4)原材料的性质水泥品种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硅酸盐水泥和普通水泥较矿渣水泥拌制的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好。骨料 如其他条件相同,卵石混凝土比碎石混凝土流动性大,级配好的比级配差的流动性大。,(5)其他因素外加剂拌制混凝土时,掺入少量外加剂,有利于改善和易性 温度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时间随着时间的延长,
20、拌和后的混凝土坍落度逐渐减小。,图5.6 砂率与坍落度关系,(水及水泥用量不变),图5.7 砂率与水泥用量关系,(坍落度不变),表5.18 混凝土砂率(%),5.2.2.1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GB/T 500812002)规定,制作150mm150mm150 mm的标准立方体试件(在特殊情况下,可采用150mm300mm的圆柱体标准试件),在标准条件(温度202,相对湿度95%以上)下或在温度为202的不流动的Ca(OH)2饱和溶液中养护到28d,所测得的抗压强度值为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以fcu表示。,5.2.2 混凝土强度,当采用非标准尺寸的试件时,应换算成
21、标准试件的强度。换算方法是将所测得的强度乘以相应的换算系数(见表5.19)。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符号C与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表示。普通混凝土通常划分为C7.5、C10、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等12个强度等级(C60以上的混凝土称为高强混凝土)。,表5.19 强度换算系数(GB/T 50081200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GB/T 500812002)规定,采用150mm150mm300mm的棱柱体作为标准试件,测得的抗压强度为轴心抗压强度fcp。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fcp与立方体抗压强度fcu之间具有一定的关系,通过大量试验表明:
22、在立方体抗压强度fcu为1055MPa的范围内,fcp=(0.70.8)fcu。,5.2.2.2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混凝土强度主要取决于水泥石强度及其与骨料表面的粘结强度,而水泥石强度及其与骨料的粘结强度又与水泥强度等级、水灰比及骨料的性质有密切关系。同时,龄期及养护条件等因素对混凝土强度也有较大影响。,5.2.2.3 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1)水泥强度等级和水灰比 配合比相同时,水泥强度等级越高,混凝土强度也越大;在一定范围内,水灰比越小,混凝土强度也越高。试验证明,混凝土强度与水灰比呈曲线关系,而与灰水比呈直线关系(见图5.8)。其强度计算公式是:,(2)粗骨料的颗粒形状和表面特征
23、粗骨料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颗粒形状和表面特征上。当粗骨料中含有大量针片状颗粒及风化的岩石时,会降低混凝土强度。碎石表面粗糙、多棱角,与水泥石粘结力较强,而卵石表面光滑,与水泥石粘结力较弱。因此,水泥强度等级和水灰比相同时,碎石混凝土强度比卵石混凝土的高些。,(3)养护条件 试验表明,保持足够湿度时,温度升高,水泥水化速度加快,强度增长也快。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规定,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12h内加以覆盖并保湿养护。混凝土强度与保持潮湿日期的关系见图5.9,温度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见图5.10。,(4)龄期 混凝土在正常养护条件下,其强度随龄期增长而
24、提高。在最初37d内,强度增长较快,28d后强度增长缓慢(见图5.10)。混凝土强度的发展大致与龄期的对数成正比关系:,(5)试验条件 试件尺寸 相同的混凝土,试件尺寸越小测得的强度越高。试件的形状当试件受压面积(aa)相同,而高度(h)不同时,高宽比(h/a)越大,抗压强度越小。见图5.11 表面状态 加荷速度,图5.8 混凝土强度与水灰比及灰水比关系,(a)强度与水灰比关系;(b)强度与灰水比关系,图5.9 混凝土强度与保持潮湿时间的关系,1长期保持潮湿;2保持潮湿14d;3保持潮湿7d;4保持潮湿3d;5保持潮湿1d,图5.10 温度、龄期对混凝土强度影响参考曲线,图5.11 混凝土试件
25、的破坏状态,(a)立方体试件;(b)棱柱体试件;(c)试件破坏后的棱锥体;(d)不受承压板约束时试件的破坏情况,(1)采用高强度等级水泥(2)采用干硬性混凝土(3)采用蒸汽或蒸压养护(4)采用机械搅拌和振捣 图5.12(5)掺入减水剂或早强剂,5.2.2.4 提高混凝土强度的措施,图5.12 捣实方法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5.2.3.1 非荷载作用下的变形,非荷载作用下的变形有化学收缩、干湿变形及温度变形等。(1)化学收缩是指由于水泥水化生成物的体积比反应前物质的总体积小,致使混凝土产生收缩。水泥用量过多,在混凝土的内部易产生化学收缩而引起微细裂缝。,5.2.3 混凝土变形,(2)干湿变形即混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混凝土 砂石 骨料 讲义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77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