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的变迁.ppt
《海岸线的变迁.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岸线的变迁.ppt(6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历史时期 海岸线的推移,海岸线,海岸线是海陆之间的分界线。这条界线蜿蜒曲折,在自然界中表现得异常活跃。它有时推向大陆,使部分陆地变为海洋;有时又向大海转移,使大海退水成陆,处于永不休止的状态中。地质时期这种变化尤为显著。,1.冰期海退,七万多年前,第四纪更新世晚期的最后一次冰期玉木冰期,地球上发生一次大海退,到近两、三万年前,海面降到最低点,约比现在的海面低120米。由于海面的下降,使很多为海水分隔的陆地连接起来。日本列岛、我国的台湾岛、海南岛等都与大陆相连,那时我国的海岸线在台湾岛以东,通过钓鱼列岛向朝鲜的济州岛一线伸延。,中国与澳大利亚有陆桥相连,白令海峡成为地峡,全新世海浸,大约一万年前
2、,冰川大量消融,海水迅速上涨,发生了全球规模的大海浸。到五、六千年前,海浸达到最大范围,它使世界陆地的海岸线发生了巨大变化,有的后退达数百公里,我国东部及南部的几个海盆为水所充盈,形成了黄海、渤海、东海和南海,台湾、海南岛被海水分割而成岛屿,东部滨海平原如现在繁华的天津、上海还处于烟波浩淼之中,所有大河的现代三角洲在当时也都是不存在的。,2.海岸线沙岸与岩岸,由于原始地貌的不同,我国在大海浸以后形成的海岸线,有沙岸与岩岸的不同。沙岸系海水淹没从前低平的河流冲积平原而成,岩岸则是海水浸淹从前的基岩山地而成。它们的分布范围大体上是北部为沙岸,南部为岩岸。沙岸大致分布在杭州湾以北,但杭州湾以南的闽江
3、口、珠江口,电白以西的雷州半岛和钦廉一带,也有局部的沙岸。,岩岸,我国岩岸主要分布在杭州湾以南的沿海地区,但北方如辽东半岛的大东沟到盖平间,渤海西北小凌河口附近的连山到北戴河间,以及山东半岛掖县虎头崖到苏北连云港间,也有局部的岩岸。,沙岸,我国六千年前大海浸以后形成的海岸线,属于岩岸部分,历史时期变化不大;所有沙质海岸,则由于河流、波浪、潮汐等动力作用的差异,在历史时期曾经历了复杂的变迁过程。,三角洲江河搬运的沉积物堆积,我国主要河流多发源于西部高山地带,向东流入大海,这些源远流长的河流,上下游地形高度相差很大,随着流速的不同,上游水流急的地方对河床及两岸冲刷力强大,再加上人类的活动,即因扩大
4、耕地面积对森林、草原植被的破坏,促使水土流失,因而挟带到下游来的泥沙很多。不仅黄河以泥沙量巨大著称,黄河以北的海河水系及辽河等浸蚀作用也很剧烈,黄河以南的淮河、长江、珠江等著名的巨川输沙量虽不敌黄河,但是水流的冲刷、搬运和沉积作用也同样很显著。各条江河搬运来的沉积物,大量在河口附近的海底堆积,逐渐构成近海三角洲平原,并不断地向海外伸展。,江河泥沙在河口区形成三角洲海岸。三角洲堆积海岸向海伸展很快。长江三角洲近2000年向海伸展过程中,造陆7500平方公里。现代黄河三角洲每年向海推进33米。珠江三角洲每年向海伸展70-130米。美国的密西西比河也是造陆能手,三角洲平均每年向海推进75米,古海岸线
5、 贝壳堤,天津南巨葛庄贝壳堤大约形成于数千年,是退海成陆、不同历史时期海岸线变迁的客观记录,五十至六十年代,天津市文化局考古发掘队,在北起宁河南至黄骅的渤海湾西岸地区,先后发现四条古海岸线贝壳堤。堤上并散在着古代的居住遗址和文化遗存。从这四条贝壳堤形成的年代,对照历史上黄河改道时间的记载,就可以发现,当黄河远离天津入海时,是渤海湾贝壳堤形成时期,而黄河从接近天津入海时,则是贝壳堤终止形成的时期。,3.渤海湾滨海地区的成陆,据近代的深钻资料证明,渤海海底及河北省滨海平原直至最近地质时期,仍在缓慢下沉,其沉降量约为每年一厘米。但是,由于黄河、海河、滦河、辽河等挟带来的泥沙不断在海底堆积,对渤海来说
6、,它的沉降与堆积两者相抵,大体上保持平衡。目前渤海的平均深度不过二十一米,在沿岸及河口附近水深往往只有几米,是我国沿岸四大海区中最浅的一个。,鸟瞰老地图-1900年的从渤海湾鸟瞰塘沽,天津,选自600岁的天津一书,辽东湾顶部海岸的历史变迁,辽东湾顶部海浸,辽东湾顶部,介于辽东千山和辽西医巫闾山之间,东起西崴子(盖平角),西至小凌河口的滨海平原,在地质上原属于渤海凹陷的组成部分,即燕山运动中构成的辽河中新断陷带,新生代时期继续处于沉陷之中。第四纪冰期后期,辽河下游发生规模较大的“盘山海浸”,约在距今五至六千年以前,海面上升到最高位置,根据辽河下游平原5060米深处海相地层和海相化石的分布,海浸达
7、到盘山以北地区。,南北地面的坡降有着显著的差异。,进入历史时期辽东湾顶部的岸线位置,史无记载。近年通过微地貌的观察,发现自盖县、大石桥向西北,经牛庄至沙岭一线,南北地面的坡降有着显著的差异。北面陡峭(2左右)而南面平缓(5左右),钻孔资料也发现在此线以北为河口或河流相物质,以南则为浅海相沉积。根据以上地形及沉积物的分析,结合历史文献记载,汉代在辽东郡所设置的文县(今大石桥东南)、安市(今海城东南)、新昌(今海城东北)、辽队(今鞍山市西)、险渎(今台安县东南)诸县,也均在此线的内侧。可以推断,此线当可作为古海岸线的标志,其起始年代虽尚待作进一步的探讨,但它形成于公元之前,是可以确定的。,4.黄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海岸线 变迁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77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