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误差与实验数据处理.ppt
《测量误差与实验数据处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量误差与实验数据处理.ppt(5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08.1,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物理系,大学物理实验,测量误差与实验数据处理,2008.1,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物理系,测量与误差,就是借助一定的仪器或量具,通过一定的实验方法将待测量与一个选作单位的同类量进行比,其倍数即为该待测量的测量值。,测量组成,测量值=读数值(有效数字)+单位,测量值,单位,单位:采用国际单位制(SI制-1971),七个基本单位单位:长度(米/m)、质量(千克/kg)、时间(秒/s)电流强度(安培/A)、温度(开尔文/K)、物质的量(摩尔/mol)、发光强度(坎德拉/cd),两个辅助单位:平面角(弧度/rad)、立体角(球面度/sr),一、测量:,测量的分类,直接测
2、量:直接将待测物理量与选定的同类物理量的标准单位相比较得到测量值。比如用游标卡尺测量某一圆柱体的外径;用秒表测量时间等。间接测量:利用直接测量的量与被测量之间的已知函数关系,求得该被测物理量。例如,通过测量流过某一电阻的电流和其两端的电压而求得的电阻值即为间接测量量,而电流和电压为直接测量量。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的关系 对某一物理量进行测量时,采用一种方法时,可能为直接测量量,而采用另一种方法是由可谓间接测量量。当时用万用表测量电阻时得到的测量值就为直接测量值,而非间接测量值了。,1.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2008.1,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物理系,等精度测量:,2.等精度测量和非等精度测量,在相同
3、的条件下,对某一物理量 进行多次测量得到的一组测量值 称作等精度测量。,相同的条件:指同一时间地点、同一人、相同的测量仪器和 测量环境等条件。,非等精度测量:,在不同测量的条件下,对某一物理量进行多次测量,所得的测量值的精确程度不能认为是相同的,称作非等精度测量。,2008.1,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物理系,三、误差及其分类,误差定义:测量值与真实值之差称为误差,即 误差 测量值真值,测量误差又称绝对误差。,真实值无法知晓?,1.根据误差的表示方式,误差分为:(1)绝对误差:(2)相对误差:把绝对误差与真实值之比叫相对误差,即,2008.1,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物理系,三、误差及其分类,根据误差
4、产生的原因及误差的性质分为:1.系统误差:2.随机误差(偶然误差)3.过失误差(粗差),2008.1,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物理系,1.系统误差,(1)定义:在同一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量值时,误差绝对值和符号保持不变,或在条件改变时,按一定规律变化的误差。,(2)性质:带有系统性和方向性,(3)产生的原因:测量仪器方面的因素。测量方法方面的因素:环境方面的因素。测量人员方面的因素。,2008.1,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物理系,(4)系统误差服从的规律,不变的系统误差:误差的符号和大小都固定不变 线性变化的系统误差:误差值随某些因素作线性变化的系统误差周期性变化的系统误差:测量值随某些因素按周期性变
5、化的误差,称为周期性变化复杂规律变化的系统误差:误差是按确定的且复杂规律变化 如电阻与温度的关系可用下式表述 式中,为温度为 时的电阻;为温度 为时的电阻;和 分别为电阻的一次和二次温度系数。,2008.1,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物理系,(5)系统误差的发现,在测量过程中形成系统误差的因素是复杂的,目前还没有能够适用于发现各种系统误差的普遍方法,只有根据具体测量过程和测量仪器进行全面的仔细分析,针对不同情况合理选择一种或几种方法加以校验,才能最终确定有无系统误差。常用方法有:,实验对比法:主要适用于发现固定系统误差,其基本思想是改变产生系统误差的条件,进行不同条件的测量。理论分析法:主要进行定性
6、分析来判断是否有系统误差。如分析仪器所要求的工作条件是否满足,实验依据的理论公式所要求的条件在测量过程中是否满足,如果这些要求没有满足,则实验必有系统误差。数据分析法:主要进行定量分析来判断是否有系统误差。一般可采用残余误差观察法、残余误差校验法、不同公式计算标准差比较法、计算数据比较法、检验法、秩和检验法等方法。,2008.1,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物理系,(6)系统误差的减小和消除,由于测量方法、测量对象、测量环境及测量人员不尽相同,因而没有一个普遍适用的方法来减小或消除系统误差。下面介绍几种减小和消除系统误差的方法和途径。,这是消除系统误差最根本的方法,通过对实验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认真仔
7、细分析,发现产生系统误差的各种因素。,从产生系统误差的根源上消除,措施:采用近似性较好又比较切合实际的理论公式,尽可能满足理论公式所要求的实验条件;选用能满足测量误差所要求的实验仪器装置,严格保证仪器设备所要求的测量条件;采用多人合作,重复实验的方法。,引入修正项消除系统误差,采用能消除系统误差的方法进行测量 对于某种固定的或有规律变化的系统误差,可以采用交换法、抵消法、补偿法、对称测量法、半周期偶数次测量法等特殊方法进行清除。,2008.1,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物理系,(1)定义:由于感官灵敏度和仪器精密程度的限制,周围环境的干扰以及伴随测量而来的不可预料的随机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误差。(2)
8、特点:大小无定值,一切都是随机发生的,因而把它叫做随机误差(亦称作偶然误差)。(3)规律:多次测量时,随机误差服从以下统计规律。,2008.1,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物理系,对称性。测量值与真值相比,大于或小于某量的可能性是相等的。有界性。在一定的测量条件下,误差的绝对值不会超过一定的限度。抵偿性。随机误差的算术平均值随测量次数的增加越来越小。,单峰性。测量值与真值相差越小,在测量中出现的可能性越大;测量值与真值相差越大,则出现的可能性越小。如图1所示,当误差呈现正态分布、矩形分布和三角分布时,随机误差具有单峰性。,2008.1,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物理系,3.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的关系,上面分别
9、单独讨论了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即在不考虑随机误差的情况下研究系统误差,和在不考虑系统误差的情况下研究随机误差。然而在实际情况下,对于任何一次实验,既存在着系统误差又存在着随机误差,只存在一种误差的实验是不存在的。当然在有些实验中,以系统误差为主,有些实验中以随机误差为主。系统误差的特点是具有恒定性或规律性,随机误差的特点是随机性,就其特点而言,似乎这两类误差是可绝然分开的,实际上并非完全如此。比如分析用刻度不均匀的米尺测量长度时带来的误差。对于米尺上某一确定位置的刻度值与真值间的误差,不论测量多少次都不会改变,显然这个误差是系统误差;但对于米尺各处来讲,每个确定位置的刻度值与真值之间的误差的大
10、小和方向都是不确定的,具有随机性,显然是随机误差。再比如某实验人员在读数时总是习惯偏向一方,产生的误差是系统误差;而另一实验人员在读数时没有偏向一边的习惯,而是有时偏左,有时偏右,产生的误差无疑是随机误差。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这种关系反映出这种分类方式的缺陷,实验不确定度(见第四节)就可以克服这种缺陷。,2008.1,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物理系,4.过失误差,在测量中还可能出现错误,如读数错误、记录错误、操作错误、计算错误等,由此产生的误差称作过失误差。这种错误已不属于正常的测量工作范畴,实验中应当尽量避免。克服错误的方法,除端正工作态度、保证操作方法无误外,可用与另一次测量结果相比较的办法发
11、现并纠正。含有过失误差的测量值往往较大地偏离正常测量值,称作坏值,应当在数据分析处理过程中给予剔除。,2008.1,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物理系,5.误差的几个相关概念,(1)精密度 精密度是指重复测量所得的结果相互接近(或离散)的程度,精密度的高低反映随机误差的大小。即精密度越高,数据越接近,随机误差越小;反之随机误差就越大。(2)正确度 正确度是指测量值或实验结果与真值的符合程度,它的高低反映系统误差的大小。即正确度越高,测量值越接近真值,系统误差就越小;反之,系统误差就越大。(3)准确度 准确度(又称精确度)是精密度和正确度的综合反映。当随机误差小到可以忽略不计时,准确度等于正确度;当系统
12、误差小到可以忽略或得到修正消除时,准确度等于精密度。两者都高,准确度就高;两者之一低或都低,则准确度低。,2008.1,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物理系,四、误差的表示形式,误差的表示: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绝对误差 表示测量结果 与真值 间的相差范围,正负号“”表示测量结果 可能比 大或者比 小。由测量结果及其绝对误差可以看出,真值所在的可能范围为,或简写为。相对误差:表示绝对误差在所测物理量中所占的比重,一般用百分比表示。测量结果表示:(单位),2008.1,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物理系,第二节 直接测量结果误差的估算方法,一、单次直接测量的误差估计在一般情况下,可用仪器误差仪(仪器出厂时的检定)作
13、为绝对误差。,1.对于连续读数仪表,误差取最小分度值的一半;,2.对于有游标的量具和非连续读数的仪表,误差仪取最小分度值;,3.对于某些仪器,其不确定度限值仪需要计算:,(a)指针式电表的等于量程与等级的乘积,(b)电阻箱的等于示值乘以等级再加上零值电阻,(c)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等于各砝码不确定度之和,2008.1,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物理系,二、多次测量平均值,等精度测量:是指测量条件完全相同的多次测量。相同的条件是指相同的观测者、相同的仪器、相同的测量环境等等。,假设对某一物理量进行了,次等精度测量,其测量,值分别为,,则,的算术平均值,因真值不可知,故将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得值的最
14、佳估计值。,2008.1,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物理系,设每一次测量值与算术平均值的差值为,在普通物理实验中,通常采用算术平均误差作为绝对误差范围,它表示对物理量 做任意一次测量,测量误差出现在 到,之间的概率为58,相对误差:,2008.1,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物理系,三、测量列的标准误差和标准偏差,当测量次数 无限多时,各测量值 的误差 平方平均值的平方根,称作标准误差,用 表示,即,标准偏差:,2008.1,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物理系,标准偏差的物理意义,多次测量的随机误差遵从正态分布,那么任意一次测量,测量值误差落在 到 之间的可能性为68.3,或者说,对某一次测量结果,真值在区间 内到
15、 的概率为68.3。,O,2008.1,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物理系,四、平均值的标准误差,经理论推导测量值算术平均值的标准误差 为:,平均值的标准误差是 次测量中任一次测量值标准误差的 倍。其物理意义是,在多次测量的随机误差遵从正态分布的条件下,对多次测量结果,真值在区间 内的概率为68.3。,2008.1,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物理系,例1,用 型电位差计测量某一电阻的端电压6次,测量数据列入下表,试表达测量结果。,解:其算术平均值为,平均值的标准误差为:,2008.1,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物理系,第三节 间接测量误差的估算方法,误差传递:直接测量所得的结果都是有误差的,显然由直接测量值经过运
16、算而得到的间接测量值也有误差。由直接测量值的误差估算间接测量误差的方法叫做误差传递。设:,若各直接测量值的绝对误差分别为,则间接测量值 的绝对误差为,其计算方法如下:,将上式求全微分,得,2008.1,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物理系,常用运算关系的标准误差传递公式,2008.1,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物理系,2008.1,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物理系,例2,某一长度,其中,;试计算其结果及误差。,解:,2008.1,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物理系,例3:,用螺旋测微器分别测量某圆柱体不同部位的直径 和不同部位的高 各8次,得到下列数据,表示出结果。,解:各测量值偏差的绝对值分别为,2008.1,锦州师范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测量误差 实验 数据处理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76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