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控专业导论第4章.ppt
《测控专业导论第4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控专业导论第4章.ppt(6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4章 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4.1 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4.2 自动控制的基本特性4.3 基本的控制理论4.4 典型的控制方法,4.1 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控制技术是实现对设备、参数进行控制、操纵的技术。随着生产规模越来越大,生产工艺越来越复杂,人工控制已完全不能满足要求,自动控制应运而生。自动控制技术不但使工艺作业自动化,而且还使生产过程精确、高效。4.1.1 人工控制控制掌握住对象不使任意活动或超出范围,或使其按控制者的意愿活动。人工控制由人来操作的控制。,如图1 为人工控制室温的过程。在冬季,送风经加热器将加热后送往恒温室。为保证恒温室温度符合要求,操作人员要随时观察温度计的示值,并随时判断
2、和决定如何操作阀门来保证恒温要求,然后进行操作。,在此人的动作可分为三步:眼看 脑想 手动,由于人的能力差异和局限,人工控制不精确、不稳定。而自动控制按设定好的方案进行计算控制,可以做到精确的、恰当的控制。如果用自动化仪表及装置取代人工控制,则:眼看传感器或变送器将温度信号转换为控制器可接受的信号。脑想控制器将输入的实测温度信号和要求值进行比较(相减求偏差),并按偏差值计算出控制量。手动自动控制阀按控制信号自动改变开度。,4.1.2 自动控制自动控制用自动化仪表及装置实现对特定参数的控制。自动控制是对人工控制的取代,仪表代替了人:,眼看 温度变送器TT脑想 控制器TC手动 电动控制阀M,4.1
3、.3 反馈控制在讨论控制系统工作原理时,为清楚地表示各环节的作用及相互关系,一般用框图来分析。如:,这种将系统的输出信息反馈送到输入端的方式称为反馈。,系统的反馈信号与理想输入信号的极性关系决定了反馈的性质,因此要将极性关系画出:,1.负反馈如果系统的反馈信号的极性与给定输入信号的极性相反称为负反馈控制。“测量偏差,纠正偏差”的工作原理,称为反馈控制原理。,2.正反馈如果系统的反馈信号的极性与给定输入信号的极性相同,称为正反馈控制。如果采用正反馈,则当某种原因造成系统的输出量向某个方向偏离了给定值时,在控制器作用下,系统的输出量会继续向着偏离给定值方向移动,最终使得系统的输出超出了安全工作范围
4、,使得系统无法工作。因此,正反馈不能进行稳定性控制。,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自动控制系统 为实现对某个参数的自动控制,由相互联系、制约的一些仪表、装置、设备等构成的 一个整体。,如图的室温控制系统是由恒温室、加热器、温度传感器、控制器和电动调节阀组成。,4.2 自动控制的基本特性控制系统是为了完成某一控制目标而设计的。为了得到理想的控制效果,必须了解控制系统的特性。自动控制理论主要从三个方面对自动控制系统进行研究和阐述:(1)系统的模型表述控制系统各输入输出之间的关系;(2)系统的分析分析影响控制系统性能的各个因素;(3)系统的综合通过对控制系统的综合研究,确定最佳控制方案和控制规则。,4.2.1
5、 自动控制系统的模型控制系统往往是多种多样的。但不同物理系统的变化规律存在着相似性,其数学表达式(如微分方程)存在着对应相似的情况。例如串联电容经闭合回路放电与热物体的自然冷却都遵从衰减规律,可以用相同形式的微分方程描述。因此,在对控制系统进行理论分析时,可以抛开系统的物理属性,只对其数学表达式进行研究,这种数学表达式就是系统模型。,1.自动控制系统模型的基本形式系统模型是指控制系统输入输出之间特性关系的数学描述。要得到系统模型,首先要得到环节模型。1)环节模型环节是指构成系统的各个物理实体,有仪表、装置、设备等。它对输入信号的响应(输出)规律的表述就是环节模型。,2)系统模型古典控制理论中描
6、述控制系统的基本模型有:单变量的线性定常微分方程、差分方程、传递函数、脉冲传递函数和动态结构图等。现代控制理论中描述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有:对于参数大范围变化或非线性强烈的对象要用变参数微分方程描述;对于多变量系统要用多维的状态方程描述;对于分布参数的对象特性要用偏微分方程描述。,2.自动控制系统的建模方法在具体的控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中,通常建模的方法有两类,即解析法和实验法。1)解析法建模解析法建模是根据系统和环节所遵循的有关定律来建立数学模型。例如根据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来建立电路网络的数学模型;,uR(t)+uc(t)=ur(t),当u r(t)是幅值为U的阶跃信号时:,当t 时,uc(
7、)=U,动特性,静特性,此式无法解出通解,只有特解。,2)实验法建模通过实验来识别对象的数学模型,即根据系统对典型输入信号的响应过程和实验数据来建立数学模型。如当系统对阶跃信号的输出响应UC(t)为一阶惯性时,可以推出系统的模型为:,3.拉普拉斯变换与传递函数描述系统的特性时常出现微分方程或积分方程,要进一步分析系统的动态性能时求解较为困难。如环节的特性方程是微分方程时,输入输出变量无法剥离出来写成简洁的系统特性关系,下一步的分析和计算很困难。,如果用拉氏变换式表示微分方程,则能将微分方程转换成代数方程。因此,在自控原理中通常用拉氏变换式表示环节的特性。,拉氏变换是一种积分变换,将微分方程转化
8、为代数方程,可方便地解出输入输出关系式和方便地解出时域响应函数。拉氏变换的定义:一个以时间t为自变量的函数 f(t),它的定义域是 t 0时,其拉氏变换为:,式中S为复数,为S域变量。S域无法用物理空间描述。,拉氏变换的目的:对于含有微分和积分的时域函数,可以通过拉氏变换将时域中的微分函数和积分函数变换成S域中的代数形式,便于函数的表达和计算。,通常将拉氏变换式:,简写成:,F(S)=L f(t),称为传递函数,拉氏变换式:,输入输出关系式,如RC电路的充电特性:,拉氏逆变换:已知某环节的传递函数和输入信号后,可以通过拉氏逆变换方便地得到时域响应函数。,X c(s)=W(s)X r(s),如已
9、知RC电路的传递函数:,求输入为单位阶跃信号时,uc(t)的响应如何?,Ur(s)=1/s,拉氏反变换得,解:,可见,自控系统的分析用拉氏变换非常方便。,4.2.2 自动控制系统的特性自动控制系统的特性在时域中的展现是:当被控过程的输入变量(操纵变量或扰动)发生变化时,其输出变量(被控变量)随时间变化规律,又称为控制系统的时间响应。特别是自动控制系统的阶跃响应是研究自动控制系统性能的典型样本。1.对控制系统的性能要求对于任何一个控制系统的要求都可以概括为稳定性(稳)、快速性(快)、准确性(准)三个方面。“稳”与“快”是说明系统动态品质,“准”是说明系统的稳态品质。,1)时域性能描述控制系统的时
10、间响应从时间顺序上讲,可以大致划分为稳态和动态两个过程。研究系统的时间响应必须对动态和稳态两个过程的特点和性能加以讨论。,2)稳定性分析控制系统要能正常的工作,必须是稳定的。系统的稳定性定义为:系统在受到外作用力后,偏离了正常工作点,而当外作用力消失后,如果系统能够以一定精度返回到原来的工作点,则称系统是稳定的;否则系统就是不稳定的。,(a)非周期衰减过程被控变量在给定值的某一侧作缓慢变化,最后趋于给定值。(b)衰减振荡过程被控变量上下波动,但幅度逐渐减少,最后趋于给定值。,2.反馈控制系统的过渡响应由于系统特性的不同,反馈控制系统的阶跃响应有四种形式:,(c)等幅振荡过程 被控变量在给定值附
11、近来回波动,且波动幅度保持不变。(d)发散振荡过程被控变量来回波动,且波动幅度逐渐变大,离给定值越来越远。,发散振荡,等幅振荡,(c)和(d)都是不稳定的过渡过程。(a)和(b)都是稳定的过渡过程。,4.3 基本的控制理论从20世纪40年代自动控制理论形成开始,几十年来,随着人们对自动控制方式的不断研究、试验,自动控制理论逐渐成熟、丰富,并形成了不同特色的理论体系。目前,公认的控制理论体系分为:经典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大系统理论智能控制理论,4.3.1 经典控制理论经典控制理论以拉普拉斯变换和Z变换为数学工具,以单输入单输出的线性定常系统为主要的研究对象。通过拉普拉斯变换或者Z变换将描述系统的
12、微分方程或差分方程变换到复数域中,得到系统的传递函数。并以传递函数为基础,以根轨迹法和频率法为研究手段,重点分析反馈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稳态精度。占主导地位的分析和综合方法是频率域方法经典控制理论包括线性控制理论、采样控制理论、非线性控制理论三个部分。,4.3.2 现代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以线性代数和微分方程为主要数学工具,以状态空间法为基础,主要研究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建模方法;分析控制系统的能控性、能观测性、稳定性等品质;寻找综合最优控制方法。现代控制理论比经典控制理论所能处理的控制问题要广泛得多,包括线性系统和非线性系统,定常系统和时变系统,单变量系统和多变量系统。状态空间法对揭示和认识控制
13、系统的许多重要特性具有关键的作用。现代控制理论所包含的主要内容有线性系统理论、最优控制理论和自适应控制理论。,4.3.3 智能控制理论智能控制是应用人工智能理论和运筹学的优化方法,研究人类智能活动及其控制与信息传递的规律,并将其同控制理论相结合,仿效人的智能(感知、观测、学习、逻辑判断等能力),设计具有某些仿人智能的工程控制和信息处理系统,实现对复杂、多变、未知对象的控制。近年来,以专家系统、模糊逻辑、神经网络、遗传算法等为主要途径的基于智能控制理论的方法已经用于解决那些采用传统控制效果差,甚至无法控制的复杂过程的控制问题。,4.3.4 大系统理论大系统理论是关于大系统分析和设计的理论,包括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测控 专业 导论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76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