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利益理论要素禀赋与国际.ppt
《比较利益理论要素禀赋与国际.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比较利益理论要素禀赋与国际.ppt(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章 比较利益理论 要素禀赋与国际贸易,第四章 比较利益理论 要素禀赋与国际贸易,比较利益理论 要素禀赋与国际贸易,本章主要从供给的角度要素票赋理论(Factor Endowment Theory)来探讨国际贸易的成因和影响。要素禀赋理论最早由赫克歇尔(Heckscher)和俄林(Ohlin)提出,经萨缪尔森(Paul Samuelson)等人加以完善。赫克歇尔和俄林所运用的分析工具是由新古典经济学所建立起来的等产量线、无差异曲线、生产可能性边界等,该理论也被称之为新古典贸易理论。,比较利益理论 要素禀赋与国际贸易,国际贸易的起因与影响:要素禀赋差异主要内容:赫克歇尔-俄林理论(简称H-O定
2、理)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要素积累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比较利益理论 要素禀赋与国际贸易,要素禀赋理论(与古典贸易理论的区别):研究角度:要素禀赋差异角度生产要素:资本、劳动 22 2模型 生产可能性边界是一条凸状曲线要素禀赋差异的产生原因易于解释,赫克歇尔俄林模型,赫克歇尔一俄林模型简称为HO模型,由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1919年赫克歇尔发表题为“对外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一文,文中运用不同于一般均衡理论的分析方法,第一次运用生产要素密集的分析来解释国际贸易。但是,这在当时没有引起很大反响。1933年俄林出版地区间贸易与国际贸易一书才使该理论方法产生了巨大影响,这就是著名的赫克歇尔俄
3、林模型。,赫克歇尔(1879-1952)小传,赫克歇尔是瑞典著名的经济学家、经济史学家,乌普萨拉大学哲学博士。曾任斯德哥尔摩商学院经济统计学教授和经济史教授。在其生涯中,他将大部分精力致力于经济史研究,“生产要素禀赋论”是他在长期潜心研究各国及瑞典经济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赫克歇尔于1931年出版的重商主义一书曾被公认为他最重要的经济史著作。通过选择典型国家的典型经济政策加以分析,从而该书成为“作为欧洲共同问题的重商主义经济政策史论”。有关“商品渴望”(Hunger for Goods)、“商品恐惧”(Fear of Goods)的概念构成了该书的核心部分,并成为后来赫克歇尔进行经济学阐述的基本
4、工具之一。,俄林(1899-1979)小传,俄林是瑞典著名经济学家和政治学家,并以贸易理论获经济学博士学位,是当代瑞典学派的奠基人和主要代表人物。1977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1917-1919年进入斯德哥尔摩商学院学习,师从赫克歇尔。其主要经济论著贸易理论(1924)、对外贸易与贸易政策(1925)、地区间贸易与国际贸易(1933)等。,俄林(1899-1979)小传,他的主要贡献在于提出了生产要素禀赋论,其理论显示,生产要素将决定国际贸易与国际分工的形态,并且说明了国际贸易对资源配置、相对价格与收入分配的影响。俄林指出区域贸易与国际贸易的相似与差异之处,并且说明国际贸易与产业区位之间的关系。
5、俄林在现代西方经济学史上的第二大贡献在于经济稳定政策方面的成就。,第一节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假定前提 假定前提的内容,一、假定前提的内容1.2(国家)2(生产要素)2(产品);2.两国相同部门的生产函数相同;3.规模收益不变;4.两国资源都得到充分的利用,且各国可供利用的生产要素的总量不变;,第一节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假定前提 假定前提的内容,一、假定前提的内容5.两种商品生产具有不同的要素密集度,各种商品的要素密集度不随要素相对价格的变化而变化;6.所有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7.生产要素在各国国内可自由流动,但国家之间不可流动;8.两国在两种产品上的专业化都是不完全的,也就是说,贸易
6、后两国仍然同时生产两种产品;,第一节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假定前提 假定前提的内容,一、假定前提的内容9.两个国家的需求结构(消费者偏好)相同;10.没有运输成本或其他贸易障碍;11.两国之间的贸易是平衡的。,第一节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假定前提 假定前提的经济含义,教材P55-57,第一节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假定前提 假定前提的经济含义,经济学中给生产函数下的定义 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厂商在一定时期内使用可能的生产要素组合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称为生产函数。一般可以表示为:Qf(L,K)L代表劳动投入量,K代表资本投入量。,第一节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假定前提 假定前提的经济含义,对于任意的t
7、1,如果 Qf(tL,tK)t f(L,K)规模收益不变,第二节 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内容 要素密集度,一、要素密集度与要素丰裕度(一)要素密集度:指生产某种产品所投入的两种生产要素的比例。与生产要素的绝对投入量没有关系,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任何相同的要素价格下,ky kx,第二节 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内容 要素密集度,假设:两种产品X、Y,使用两种生产要素资本K和劳动L,生产中所使用的资本劳动的投入比例分别为 kx=Kx/Lx、kx=Ky/Ly如果 kykx,称,X为劳动密集型产品 Y为资本密集型产品,一般来说,如果某一要素投入比例大,可以称该产品为该要素密集程度高,并根据产品生产过程中投人比
8、例最高的要素种类不同,将产品分为若干种类型。如:生产纺织产品投入劳动比例最大,则称之为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电子产品,资本投入比例最大,则称之为资本密集型产品;生产小麦投入的土地占的比例最大,便称小麦为土地密集型产品。,第二节 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内容 要素密集度,第二节 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内容 要素丰裕度,(二)要素丰裕度(要素禀赋)一国所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 如果,一国的要素禀赋(K/L)大于他国,则称该国为资本(相对)丰富或劳动(相对)稀缺的国家;反过来,他国则为劳动丰富或资本稀缺国家。,另外,一国究竟属于资本丰富还是劳动丰富的国家,取决于与谁相比。,如果国家1、国家2资本一劳动的禀
9、赋比例分别为K1/L1、K2/L2,且有K2L2K1/L1,认为:相对于国家1而言,国家2是资本丰裕型国家相对于国家2而言,国家1是劳动丰裕型国家,第二节 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内容 要素丰裕度,即:国家1,劳动力丰裕而资本稀缺;国家2,资本丰裕而劳动力稀缺。,第二节 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内容 要素丰裕度,在EA点,国家2拥有资本总量为K2,劳动总量为L2,相对量为K2L2。在EB点,国家1拥有资本总量为K1,劳动总量为L1,相对量为K1L1。假设有K2L2K1L1,所以图示中OEA斜率大于OEB 斜率。,第二节 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内容 要素丰裕度,国家2(资本丰裕),国家1(劳动丰裕),X,Y,(
10、劳动密集型产品),资本密集型产品,图4-1国家1和国家2的PPF,第二节 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内容 要素丰裕度,国家1的PPF比国家2更偏向于X坐标轴(即劳动丰富的国家的PPF相对偏向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国家2的PPF比国家1更偏向于Y坐标轴由图看出:两国要素禀赋差异 PPF(反映供给能力)差异,结论:资本丰富的国家在资本密集型产品上相对供给能力较强,劳动丰富的国家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相对供给能力较强。,第二节 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内容 要素丰裕度,价格定义:通过要素的相对价格来表述。如果,r2/w2r1/w1,国家相对于国家而言是资本丰裕的。物质定义只包含了供给因素价格定义包含了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的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比较 利益 理论 要素 禀赋 国际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75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