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生物化学.ppt
《核酸生物化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核酸生物化学.ppt(1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核 酸 的 生 物 合 成,主要内容,DNA的生物合成RNA的生物合成,遗传学的中心法则,DNA通过复制将遗传信息由亲代传递给子代;通过转录和翻译,将遗传信息传递给蛋白质分子,从而决定生物的表现型。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就构成了遗传学的中心法则。,反中心法则,在RNA病毒中,其遗传信息贮存在RNA分子中。因此,在这些生物体中,遗传信息的流向是RNA通过复制,将遗传信息由亲代传递给子代,通过反转录将遗传信息传递给DNA,再由DNA通过转录和翻译传递给蛋白质,这种遗传信息的流向就称为反中心法则。,信息分子的复制与表达,DNA,mRNA,蛋白质,反转录,复制,复制,翻译,转录,概念:,复制(r
2、eplication):指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合成出子代DNA分子的过程。转录(transcription):以DNA分子为模板合成出与其核苷酸顺序相对应的RNA的过程。,反转录(reverse transcription):,以RNA为模板将遗传信息传给DNA的过程。,艾滋病“现代瘟疫”,艾滋病的英文缩写AIDS的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引起艾滋病的元凶是一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e-deficiency virus,HIV),HIV的结构,HIV基因组(RNA)进入人体后,专门识别T淋巴细胞(
3、主要免疫细胞,具有抗感染作用),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以HIV的RNA为模板,产生了与RNA互补的DNA链。再合成DNA互补链,与人染色体基因整合,形成前病毒DNA.(潜伏期)(被激活时)前病毒DNA转录生成新的RNA片段,同时合成衣壳蛋白等,在宿主细胞中,新合成的RNA、逆转录酶及蛋白质等又装配生成更多的病毒颗粒,它们以出芽的方式从宿主细胞中释放出来,又去攻击其他的T淋巴细胞。,被HIV感染的T淋巴细胞,一、DNA的生物合成,(一)DNA的半保留复制1、半保留复制假说的提出:1953年,Watson&Crick在DNA双螺旋基础上提出。,DNA复制的假设:,有3种可能:1)全保留式;2)半保留
4、式;3)混合式。,2、实验证明:,方法:将E.Coli培养在以15NH4Cl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生长;提取其DNA;进行氯化铯密度梯度离心。再移至14N培养基中生长、提取DNA、离心分析。,结果:,证实了DNA复制时,亲代分子分为二个亚单位(两条链),分别构成子代分子的一半,且经过多代仍保持完整性。,3、意义:,1)半保留复制保证了遗传的稳定性;2)DNA是处于不断变异和发展之中。,复制,(二)DNA复制的起点和方向,实验:用3H标记的dT 得到含3H的DNA;放射自显影。推测:若放射性在两端双向;若在一端单向;,实验证明:,细菌染色体DNA是双向复制,大多是一个起点。,1、复制起点:,原核生
5、物:1个起点;真核生物:多起点;2、方向:多为双向,3、复制叉:细菌为环状DNA复制起始于单个位点,双向,半保留,每 个复制泡(眼)包 括2个复制叉(DNA 的两条链在起始点分开形成)。方向:53,复制叉,大肠杆菌E.Coli 大肠杆菌的复制原点叫做oriCoriC起点:,有固定起点;特殊蛋白识别起点;起点为100-200bp的区域;以复制叉形式完成复制。,(三)原核细胞DNA的复制(DNA指导的DNA合成),1、大肠杆菌的DNA聚合酶(DNApolymerase,DNApol):催化形成新的磷酸二酯键;有外切酶活性。,1)E.COLi DNA聚合酶,需要原料:4种dNTP;DNA模板;与模板
6、互补的一段RNA引物;Mg2+;Zn 2+(酶活性部位);,DNA聚合酶功能:,催化dNTP加到DNA链的3-OH末端(方向5 3)。5 3外切酶活性,可切除引物;3 5外切酶活性,可纠错;,2)DNA聚合酶:,反应需Mg2+、NH4+;反应同酶1,聚合活力很低;具3 5外切酶活性;3)DNA聚合酶:主要负责DNA链延伸;具3 5外切酶活性;具5 3外切酶活性,DNA聚合酶 DNA聚合酶 DNA聚合酶 亚基数目 1(单体酶)1(多亚基酶)1(多亚基酶)5 3聚合活性+中+很低+很高3 5外切活性+(保护DNA复制的忠实性fidelity)5 3外切活性+-+,主要是对DNA损伤的修复;以及在D
7、NA复制时切除RNA引物并填补其留下的空隙。,修复紫外光引起的DNA损伤,DNA 复制的主要聚合酶,还具有3-5 外切酶的校对功能,提高DNA复制的保真性,E.COLi的DNA聚合酶,功 能 53聚合作用+53外切酶作用+35外切酶作用+聚合核苷酸数/min 600 30 9000分子数/细胞 400 100 10*DNApol主要负责DNA链延伸。,2、双链DNA复制的分子机制(DNA半不连续复制):,1)冈崎片段和半不连续复制问题的提出:已知DNA两条链反向且都能作为模板;已知DNApol聚合方向53;冈崎等提出DNA的不连续复制模型,认为:3 5走向的DNA是由许多53方向合成的DNA片
8、段连接而成的。,实验:,放射自显影;电子显微镜 观察。冈崎片段:以 5 3 走向DNA为模板合成的小片段。约1000-2000bp。,结论:,DNA是半不连续合成的。前导链(leading strand):以35 链为模板,新生链以53方向连续合成;后随链(lagging strand):冈崎片段:以3 5链为模板链,DNApol以53方向合成小片段DNA即 由冈崎片段连接成的DNA链为后随链。,2)RNA引物,问题提出:已知DNApol只能在3-OH上延伸,什么提供了3-OH?实验证明:DNA合成实验需NTP;新合成的DNA链中有RNA;RNA酶水解证明。,RNA引物酶(RNA primas
9、e),为多聚体;功能:催化引物合成:在DNA一定部位合成并与其互补,合成方向53。,RNA引物(RNA primer),引物酶合成的引物为十几个核苷酸。冈崎片段引物的合成不需要特异的起始部位。,过程:,A、引物酶沿复制叉反方向合成后随链引物。B、DNApol 在引物上延伸(前导链和后随链)。C、完成DNA合成后,DNApol 用其53外切酶活性除去引物。D、DNA连接酶将两个冈崎片段连接起来。,DNApol,DNApol,3)DNA连接酶(ligase):,作用:催化相邻的二个DNA片段间的连接,条件:两片段相邻;两片段需与同一互补链结合;反应耗能。,后随链生成包括:,起始:RNA引物的合成;
10、延长:从引物3端添加dNTP,合成DNA,终止:切除RNA引物,连接各片段。,4)母本DNA双链的分离,与此相关的酶:,DNA解链酶(DNAhelicase):使复制叉前方DNA双螺旋解开一小段。每解1个bp需耗2个ATP。单链结合蛋白(Single Strand Bindingprotein,SSB):几分子的SSB与已分开的DNA链紧密结合,以防两链重新结合。此时,复制酶系统结合在模板链上,进行半不连续复制。,DNA旋转酶(拓扑异构酶,topoisomerase):,兼内切酶和连接酶活力。DNA拓扑异构酶,可引入负超螺旋,消除复制叉前进时带来的扭曲张力。有ATP时,可使DNA成超螺旋;反之
11、,呈松弛态;,5)DNA聚合酶的校对作用:,依赖于3个聚合酶的3末端外切酶活性,进行校对和纠错。多种蛋白质参与,从而保证了复制的准确性。,总结:原核细胞DNA的复制,1、合成所需材料:模板DNA原料;合成引物所需NTP;合成DNA所需的dNTP酶和pr:2、合成方向:53;模板链解读方向:3 5,3、合成步骤:,解链:由DNA解链酶催化,SSB与单链 DNA结合,防止双链间氢键再形成;解旋:由拓扑异构酶解除超螺旋;识别起点:由DNA指导的引物酶完成;RNA引物合成:以DNA为模板,在引物酶催化下由DNA转录生成5-10个核苷酸链;,DNA链延长:,在引物3-OH基上,按碱基互补原则经DNA聚合
12、酶(主要是酶)催化DNA链 从53延伸。前导链为连续的;后滞链为不连续的冈崎片段。,由DNA聚合酶(主要是酶)催化,切去RNA引物;按碱基互补原则,沿53方向,补齐缺口。,切除引物,补齐缺口:,连接封口:,由DNA连接酶催化,将补齐缺口的3-OH基与下一个冈崎片段的5-P以磷酸二酯键连接起来(消耗NAD+),最终形成完整的、与模板互补的DNA新链。,校正并修复DNA:,由DNA聚合酶校正并切除错配,再按53方向加上正确核苷酸。至此,原核细胞DNA合成完毕。,如何决定DNA复制的准确性?,、DNA聚合酶具有模板依赖性,复制时dNTP按A-T、G-C碱基配对规律对号入座,使子代DNA与亲代DNA核
13、苷酸顺序相同,但有大约10-4的错配。、DNA聚合酶I、均有35的外切酶活性,有纠正错配的校正作用,使错配减至10-6。、再经错配修复机制,使错配减至10-9以下。,(四)真核细胞DNA的复制:(DNA指导的DNA合成),真核生物与原核类似,但更复杂,不同之处:1、DNA模板上有多个起点,即真核细胞 DNA复制由多个复制子共同完成。,2、有5种DNA聚合酶,各具功能;,复制DNA:后滞链;前导链;修复DNA:、;复制线粒体DNA:;引物合成:,在真核细胞内有五种DNA聚合酶(与细菌DNA聚合酶的性质基本相同:底物、模板、引物、方向)定位 细胞核 细胞核 线粒体 细胞核 细胞核3-5外切-+酶活
14、性功能,引物 合成,修复作用,线粒体DNA的复制,核DNA的复制,修复作用,(五)反转录作用:(RNA指导的DNA合成),反转录(逆转录 revers transcription):以RNA为模板,4种dNTP为底物,合成与模板互补的DNA的过程。这与通常转录过程中遗传信息从DNA到RNA的方向相反,故称。反转录酶:RNA指导的DNA聚合酶(RNA-directed DNA polymerase),催化逆转录反应的酶。,HIV的复制,反转录作用的生物学意义:,1)发展了中心法则;,2)有助于对RNA病毒致癌机理的了解;3)有助于研究疾病的起因、寻找防治途径;4)反转录病毒可改建成理想的信息载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核酸 生物化学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75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