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及其类方的研究与应用.ppt
《柴胡及其类方的研究与应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柴胡及其类方的研究与应用.ppt(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柴胡及其类方的研究与应用,柴胡的研究与应用,一、考 证,柴胡为伞形科植物北柴胡和狭叶柴胡的根或全草,饮片有北柴胡、南柴胡之分。北柴胡主产于辽宁、甘肃、河北、河南等北方地区,以根入药,常于秋季采集,又有秋柴胡之名;又因其药材根头膨大,少弯曲而质较韧,不易折断,故称硬柴胡。本草汇言说:“如伤寒方有大、小柴胡汤,仲景氏用北柴胡也。”南柴胡主产于我国南方四川、湖北、江苏等地,其根与北柴胡相比较细,多弯曲不直,质地娇软,故称软柴胡、细柴胡。,早在马王堆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就有用单味柴胡治疗头痛的记载。神农本草经谓柴胡“主心腹,去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出新。”柴胡是张仲景方中的重要药物,伤寒论入
2、7方次,金匮要略入7方次。有人曾对全国330位国家级名中医进行临床经验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全国名中医擅长使用的药物序列中,柴胡位居第三可见柴胡是一味临床常用的药物。,柴胡,苦辛微寒,归肝经、胆经,具有透表泄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之功,本草纲目称其有治阳热下陷、平肝胆三焦包络相火及头痛、眩晕、妇人热入血室、经水不调等症。柴胡作为临床常用中药,常配伍应用,概括其功用有疏郁、升清、散邪、清热。疏郁:柴胡长于疏达肝、胃、胆、三焦之气机,柴胡的疏郁作用,可治疗肝郁之疾、胆道疾病、月经不调之症。代表方剂如逍遥散、柴胡疏肝散等,均以柴胡为主药。,二、性味功用,升清:柴胡味轻,具升阳之性,能引中气升达于上。李
3、东垣云:“柴胡升也,能引中气升达于上。”代表方剂如补中益气汤、调中益气汤、升阳汤等。常配伍升麻、生黄芪等用于治疗清阳下陷、中气不足之证。散邪:张景岳新方八阵立方十五,柴胡占其十三方。分别体现了柴胡具有寒散、温散、平散、补散之作用。其寒散配黄芩、生地,温散配生姜,补散配熟地,均取其有很好的散邪外出功能。清热:柴胡具有良好的清热作用,能治“寒热邪气”,伤寒论用小柴胡汤专治热传少阳,热入血室之证。清热临床常配伍黄芩、丹皮、栀子等药味。无论外感热邪或脏腑郁热均可用之,其效验迅捷。药性论也谓其:“主时疾,内外热不解”。,三、柴胡体质,“柴胡体质”源自于中医经方体质理论,最早由南京中医药大学黄煌教授在中医
4、十大类方中提出。该理论认为,不同体型、体貌的患者在辨证用药上有不同点,将临床诊疗思路从单纯的症状辨别以及对病论治转向辨体质论治。柴胡体质是适合长期服用柴胡以及柴胡类方的一种体质类型。代表方有大柴胡汤、小柴胡汤、柴胡桂枝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四逆散等。柴胡体质的人,在形态上表现为体型中等或偏瘦,但肌肉比较坚紧,显得壮实。面色微暗黄,或青黄色,或青白色,缺乏光泽,舌苔正常或偏干。一般主诉症状为吃完就胀,有嗳气、反酸、烧心、头晕、头痛等症状,腹上角按之较硬,有疼痛感。女性月经周期不准,经前多见胸闷乳房胀痛结块等。该类人群常见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胆囊炎、脂肪肝、急慢性胰腺炎、胃炎、便秘等疾病。
5、(通过按压腹壁肌肉也是诊断柴胡体质的重要手段),柴胡体质的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四肢冷(不温)这种“冷不是通常所说的“阳虚”。“冷”这个概念不仅仅见于“阳虚”,更多的出现于“阳郁”。所谓“阳郁”由于阳气郁结,阳气不达四肢,致四肢不温。这种“冷”一般不超过肘部。如何鉴别“阳虚”和“阳郁”?除了“冷不过肘”外,从脉象看,阳郁见弦脉,而“阳虚”多见沉、缓、微脉,且比“阳虚”脉有力。从舌诊来说,阳郁的舌象一般与正常无异,或者稍有白腻或偏干;而阳虚者舌体胖大,或有齿痕、水滑。2.敏感性 柴胡体质的人性格具有两面性,存在着矛盾的因素,一方面他们为人爽直,好相处,但是另一方面较为敏感多疑。主诉以自觉症状为
6、多,对外界坏境反应敏感,情绪波动较大。对周围环境的敏感性,可以表现在天气或气温一变,或感冒,或皮肤过敏,或失眠等,这些症状反复出现,或定时出现。另外,柴胡体质的人往往有情志上的问题,或易怒,或抑郁,或有一种自己都说不清道不明的心情不畅。女性月经周期不准,经前多见胸闷乳房胀痛结块等。,辨柴胡体质歌诀:体形偏瘦面暗黄,青黄青白乏泽光;皮肤干燥肉坚紧,舌老暗紫苔正常;舌不淡胖脉弦细,情绪好时饮食香;胸胁气塞满闷感,或有触痛颈肩酸;月经不调少腹痛,经前乳胀痛经联;经血有块经色暗,四肢常冷烦拘挛。,四、药 证,柴胡证是关健,胸胁苦满往热寒。柴胡主治往来寒热和胸胁苦满。仲景使用柴胡量最大的方剂是小柴胡汤,
7、为“半斤”,据伤寒论小柴胡汤在使用中需根据症状进行加减变化。小柴胡汤中黄芩、人参、半夏、生姜、大枣均可以减去,惟柴胡、甘草不可去,可以认为小柴胡汤所主治的“往来寒热、胸胁苦满”与柴胡的主治十分相关。另外伤寒论中证名“往来寒热”者有6处,1处无方,5处有方者分别为小柴胡汤3,柴胡桂柱干姜汤1,大柴胡汤1。可见,往来寒热与柴胡相关。,所谓“往来寒热”,主要指患者的自我感觉,即一种寒热交替感。这种寒热变替感包括对温度变化的自我感觉过敏,如特别畏风、怕吹空调等。再推而广之,对湿度、气压、光照、气候、居住环境、音响、气味的变化过敏乃至心理的过敏都可以认 为是往来寒热的延伸。临床上许多病毒感染性疾病、精神
8、神经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女性月经病等出现“往来寒热”的症状。往来寒热与体温高低不成正相关,其中有体温高者,如感冒发热、疟疾,但也有体温正常者,所以,不能简单地将寒热理解为发热。“往来寒热”的“往来”含义:一指有节律性,或日节律,或周节律、或月节律。二指无明显的节律,但表现为时发时止,不可琢磨,比如癫痫及一些神经性官能症。临床上,凡具有“往来”、“休作有时”特征的疾病也可使用柴胡类方。清代医家费伯雄曾用含有柴胡的处方治疗1例隔日彻夜不眠的奇症,近代名医岳美中先生用小柴胡汤治愈每日正午全身无力的小儿;日本有报道用柴胡桂枝汤治疗癫痫,都是以“往来”和“休作有时”为辨证依据的。,所谓“胸胁苦满”,
9、除了自觉的胸膈间的气塞满闷感和胁肋下的气胀填满感外,也有他觉指征,如沿肋骨弓下端向胸腔内按压,医生指端有抵抗感,患者也诉说有胀痛不适感。除此外,日本学者还将胸部胁肋部的疼痛、肿块,乃至头面身体两侧的疼痛、肿块,以及耳部疾患,女性乳房的胀痛与结块,甲状腺的肿胀、耳疾等归属于此。南京中医药大学黄煌教授有“柴胡带”的说法。由于在情绪低落时可以出现胸闷叹气、腹胀、食欲乃至性欲下降等,所谓“默默不欲饮食”。所以,一些神经症、忧郁症等精神神经性疾病也与胸胁苦满有关。,五、研 究 柴胡其成分主要含柴胡皂苷(saikosapoins a、b、c、d 四种),甾醇,挥发油(柴胡醇、丁香酚等),脂肪酸(油酸、亚麻
10、油酸、棕榈酸、硬脂酸等)和多糖等。还含黄酮、多元醇、香豆素和微量元素等成份。研究表明,柴胡具有镇静、止痛、解热、镇咳、保肝利胆、降血压、降血脂、抗惊觉、抗癫痫、抗过敏、抗炎抗菌、抗病毒、抗内毒素、抗肿瘤、促进免疫功能等药理活性。1.解热,有效成分:挥发油(丁香酚、已酸、r-十一酸内酯和对甲氧基苯二酮),柴胡皂苷(皂苷元A)。2.抗炎,有效成分:皂苷。3.促进免疫功能,有效成分:柴胡多糖。4.抗肝损伤、抗抗辐射损伤,有效成分:柴胡多糖。5.单味柴胡具有抗抑郁作用,但中医临床多用复方进行治疗,并有研究认为单用柴胡时的抗抑郁作用并不明显,而在复方中却能发挥出显著的抗抑郁作用。,六、应 用,柴胡以疏肝
11、解郁为基本功效,是疏肝解郁的要药,也是柴胡类方的君药。1.使用柴胡应注意患者的体质状态:即所谓“柴胡体质”。2.注意配伍 传统上柴胡极少单味使用,与之相配最多的是甘草。伤寒论中小柴胡汤条下诸多加减条文中不能减去的药物,除柴胡外,就是甘草。可以说 小柴胡汤的核心是柴胡和甘草。柴胡与甘草有协同作用。宋代普济本事方以柴胡、甘草同用,治疗伤寒之后体瘦肌热,名“柴胡散”。3.用量有讲究 柴胡大量(15g以上)治疗往来寒热,小量(10g以下)用于胸胁苦满。小柴胡汤中柴胡用半斤,,如一两3g计算,则为24g,现代许多报道用于退热,柴胡常使用30g甚至45g,如江苏名中医严冰先生用柴胡3040g,配黄芩10g
12、、青蒿30g,生石膏3060g,治疗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肺炎、急性扁桃体炎、尿路感染引起的高热(39以上者)。此外,用于治疗病毒性感冒发热及类风湿性关节炎,柴胡用量在20g上方有效。4.剂 型 柴胡使用剂型以汤剂最好。5.应用 5.1解肌清热 柴胡对外感、内伤所致高热,如上呼吸道感染、肝胆系感染、盆腔感染等均可奏效。体温达39以上,其他中西药解热剂疗效不佳者,无论有汗或无汗皆可以此辨证组方,如柴葛解肌汤、银翘加柴胡汤、白虎加柴胡汤等。成人剂量在30g左右,用后热退平稳,大多患者于24 h内体温退至正常,无反跳现象,亦可安全用于儿童、孕妇。柴胡皂苷既有解热、又有抑制多种病毒和细菌作
13、用,标本通治,这也是其他解热药所不能比拟的。,5.2养肝柔肝 柴胡具有疏达肝气、宣畅气血、保肝柔肝功效,用于多种肝胆病变所致的肝气郁结证,如肝胆系感染、慢性肝炎、肝硬化等,又可用于多种慢性肝病、脂肪肝、其他中毒所致的肝脏损伤。柴胡皂苷具有降血脂和促进肝糖原合成作用,通过其抗肝脏损伤和促进肝细胞核糖核酸合成作用而达到保肝、养肝之目的。动物实验及临床实践均证明,中等剂量的柴胡(一般为612 g)即可达到疏肝养肝之目的,大量反造成肝损害,故逍遥散中的柴胡用量均宜中、小剂量。肝之阴血不足,首当配以白芍、当归以达到养肝血、敛肝阴之目的。柴芍为伍,借柴之疏散使补而不滞,凭芍之收敛,使疏而不散,可谓疏肝柔肝
14、最佳组合。脾胃虚弱,气血生化无源,当配以白术、茯苓、人参。5.3镇静止痛 柴胡具有宣透疏泄、疏达郁阳之功,宜用于各种炎症、中毒病症、神经功能失调所致疼痛、胸腹胀满、烦躁、心悸失眠、精神抑郁等。如胆囊炎、肾炎、肋间神经痛、经痛、神经衰弱等病证。柴胡皂苷的镇痛、镇静、催眠作用,明显优于朱砂安神丸。柴胡加龙牡汤治疗神经性耳鸣,控制癫痫发作,疗效显著,逍遥散用于神经功能失调所致诸病均可获得满意的止痛效果。柴胡用于镇静止痛中等剂量为宜。用于镇痛时则应辨疼痛在脏腑、在经络,脏腑之痛则与白芍为伍,柴胡疏达气机,白芍敛阳、缓怠止痛,尤其肝胃之疾,再合甘草、延胡索等,疗效甚佳;经络之痛,则配细辛、白芷。5.4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柴胡 及其 研究 应用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74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