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表面形貌分析方法及其应用.ppt
《材料表面形貌分析方法及其应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材料表面形貌分析方法及其应用.ppt(9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任课教师:魏大庆、饶建存哈工大分析测试中心科学园B1栋210室电话:86417617,材料电子显微分析技术及应用,a),b),c)分别为二氧化钛纳米管的正面,背面和侧面的扫描电镜图片;,第1章 表面形貌分析方法及其应用,电子显微镜扫描下的花粉粒结构图,第1章 表面形貌分析方法及其应用,第1章 表面形貌分析方法及其应用,蚯蚓,生物学,扫描电子显微镜,一只动物,无脊椎,第1章 表面形貌分析方法及其应用,细胞在纳米管表面的粘附状态观察,第1章 表面形貌分析方法及其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开始发展于20世纪60年代,随其性能不断提高和功能逐渐完善,目前在一台扫描电镜上可同时实现组织形貌、微区成分和晶体结构
2、的同位分析,现已成为材料科学等研究领域不可缺少的分析工具与光学显微镜相比,扫描电子显微镜不仅图像分辨率高,而且景深大,因此在断口分析方面显示出十分明显的优势,第1章 表面形貌分析方法及其应用,第1章 表面形貌分析方法及其应用,1.1 概述,扫描电子显微镜的成像原理与透射电镜完全不同,不是利用电磁透镜聚焦成像,而是利用细聚焦电子束在样品表面扫描,用探测器接收被激发的各种物理信号调制成像目前,扫描电子显微镜二次电子像的分辨率已优于 3nm,高性能的场发射枪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已达到 1nm 左右,相应的放大倍数可高达60万倍,第1章 表面形貌分析方法及其应用,1.1 概述,第1章 表面形貌分析方
3、法及其应用,第1章 表面形貌分析方法及其应用,1.2 电子束与样品作用产生的主要信号,1.2.1 散射的概念,样品对入射电子束的作用主要是散射,其中包括:弹性散射和非弹性散射:,又称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只有动能的交换,粒子的类型及其内部运动状态并无改变,则这种碰撞称为弹性散射。除有动能交换外,粒子内部状态在碰撞过程中有所改变或转化为其他粒子,则称为非弹性散射。如电子原子碰撞中所引起的原子电离和激发,背散射电子吸收电子透射电子二次电子特征X射线俄歇电子,第1章 表面形貌分析方法及其应用,第1章 表面形貌分析方法及其应用,1.2 电子束与样品作用产生的主要信号,1.2.2 信号的种类,在这种弹性
4、和非弹性散射的过程中,有些入射电子累积散射角超过90度,并将重新从样品表面逸出。,第1章 表面形貌分析方法及其应用,第1章 表面形貌分析方法及其应用,1.2 电子束与样品作用产生的主要信号,当电子束照射样品时,入射电子在样品内遭到衍射时,会改变方向,甚至损失一部分能量(在非弹性散射的情况下)。,1.2.3 背散射电子,第1章 表面形貌分析方法及其应用,第1章 表面形貌分析方法及其应用,1.2 电子束与样品作用产生的主要信号,1.2.3 背散射电子,第1章 表面形貌分析方法及其应用,第1章 表面形貌分析方法及其应用,1.2 电子束与样品作用产生的主要信号,产生深度:背散射电子产生于样品表层几百纳
5、米直一微米的深度范围能量范围:较宽,从几十到几万电子伏特产额数量:随样品平均原子序数增大而增大,所以背散射电子像的衬度可反映对应样品位置的平均原子序数。技术应用:背散射电子像主要用于定性分析材料的成分分布和显示相的形状和分布,1.2.3 背散射电子,第1章 表面形貌分析方法及其应用,第1章 表面形貌分析方法及其应用,1.2 电子束与样品作用产生的主要信号,定义:在入射电子束作用下被轰击出来并离开样品表面的样品原子的核外电子叫做二次电子产生过程:这是一种真空中的自由电子。由于原子核和外层价电子的结合力能很小,因此外层的电子比较容易和原子脱离,使原子电离。一个能量很高的入射电子射入样品时,可以产生
6、许多的自由电子,这些自由电子中90%时来自样品原子外层的价电子,1.2.4 二次电子,第1章 表面形貌分析方法及其应用,第1章 表面形貌分析方法及其应用,1.2 电子束与样品作用产生的主要信号,能量:能量较低,一般不超过50eV,大多数均小于10eV应用:二次电子一般都是在表层510nm深度范围内发射出来的,它对样品的表面形貌十分敏感,因此,能非常有效的显示样品的表面形貌。但二次电子的产额和原子序数之间没有明显的依赖关系,所以不能用它来进行成分分析,1.2.4 二次电子,第1章 表面形貌分析方法及其应用,第1章 表面形貌分析方法及其应用,1.2 电子束与样品作用产生的主要信号,背散射射电子产额
7、和二次电子产额与原子序数Z的关系,定义:入射电子进入样品后,经多次非弹性散射使其能量消耗殆尽,最后被样品吸收,称吸收电子。产生范围:产生于样品表层约1微米的深度范围产额:随样品平均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小。因为,在入射电子束强度一定的情况下,对应背散射电子产额大的区域吸收电子就少,所以吸收电子像也可提供原子序数衬度应用:吸收电子像主要也用于定性分析材料的成分分布和显示相的形状和分布,第1章 表面形貌分析方法及其应用,1.2 电子束与样品作用产生的主要信号,1.2.5 吸收电子,定义:若入射电子能量很高,且样品很薄,则会有一部分电子穿过样品,这部分入射电子称透射电子分类:透射电子中除了能量和入射电子相
8、当的弹性散射电子外,还有不同能量损失的非弹性散射电子,其中有些电子的能量损失具有特征值,称为特征能量损失电子,第1章 表面形貌分析方法及其应用,第1章 表面形貌分析方法及其应用,1.2 电子束与样品作用产生的主要信号,1.2.6 透射电子,特点:特征能量损失电子的能量与样品中元素的原子序数有对应关系,其强度随对应元素的含量增大而增大应用:利用电子能量损失谱仪接收特征能量损失电子信号,可进行微区成分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第1章 表面形貌分析方法及其应用,第1章 表面形貌分析方法及其应用,1.2 电子束与样品作用产生的主要信号,1.2.6 透射电子,如果使样品接地,上述四种电子信号强度与入射电子强度(
9、i0)之间应满足ib+is+ia+it=i0 式中,ib、is、ia 和 it 分别为背散射电子、二次电子、吸收电子和透射电子信号强度。,第1章 表面形貌分析方法及其应用,第1章 表面形貌分析方法及其应用,1.2 电子束与样品作用产生的主要信号,1.2.6 电子信号强度的关系,铜样品、及 与t 的关系(入射电子能量E0=10keV),上式两端除以 i0 得+=1 式中,、和 分别为背散射、发射、吸收和透射系数上述四个系数与 样品质量厚度的关系如图所示,第1章 表面形貌分析方法及其应用,第1章 表面形貌分析方法及其应用,1.2 电子束与样品作用产生的主要信号,1.2.6 电子信号强度的关系,产生
10、过程:如前所述,当入射电子能量足以使样品原子的内层电子击出时,原子处于能量较高的激发态,外层电子将向内层跃迁填补内层空位,发射特征X射线释放多余的能量。特点:产生于样品表层约1m的深度范围其能量或波长与样品中元素的原子序数有对应关系,其强度随对应元素含量增多而增大。应用:特征X射线主要用于材料微区成分定性和定量分析,第1章 表面形貌分析方法及其应用,1.2 电子束与样品作用产生的主要信号,1.2.7 特征X射线,产生过程:处于能量较高的激发态原子,外层电子将向内层跃迁填补内层空位时,不以发射特征X射线的形式释放多余的能量,而是向外发射外层的另一个电子,称为俄歇电子。特点:产生于样品表层约1nm
11、的深度范围其能量与样品中元素的原子序数存在对应关系,能量较低,一般在 501500eV 范围内,其强度随对应元素含量增多而增大。应用:俄歇电子主要用于材料极表层的成分定性和定量分析。,第1章 表面形貌分析方法及其应用,第1章 表面形貌分析方法及其应用,1.2 电子束与样品作用产生的主要信号,1.2.8 俄歇电子,第1章 表面形貌分析方法及其应用,第1章 表面形貌分析方法及其应用,1.3 扫描图像成像原理及其衬度特点,1.3.1 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基本结构,样品腔,电子束系统,SEM控制台,计算机系统,样品腔,样品台,电子光学系统;信号收集;显示系统;真空系统;电源系统。,第1章 表面形貌分析方法
12、及其应用,第1章 表面形貌分析方法及其应用,1.3 扫描图像成像原理及其衬度特点,1.3.1 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基本结构,(1)电子枪 光源(2)电磁透镜 会聚透镜(3)扫描线圈 偏转电子束,扫描样品(4)样品室 放置样品及信号探测器,a)电子光学系统,第1章 表面形貌分析方法及其应用,第1章 表面形貌分析方法及其应用,1.3 扫描图像成像原理及其衬度特点,1.3.1 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基本结构,(1)电子枪,目前扫描电镜电子枪的发射材料主要有:钨、LaB6,YB6,TiC 或ZrC 等制造,其中W、LaB6应用最多发射方式主要为:热发射,场发射;发射温度:常温300K(冷场发射),1500K-1
13、800K(热场发射、肖特基Schottky热发射),1500K-2000K(LaB6热发射),2700K(发叉式钨丝热发射),第1章 表面形貌分析方法及其应用,第1章 表面形貌分析方法及其应用,1.3 扫描图像成像原理及其衬度特点,1.3.1 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基本结构,a)电子光学系统,(2)电磁透镜扫描电镜中的电磁透镜并不用于聚焦成像,而均为聚光镜,它们的作用是把电子束斑尺寸逐级聚焦缩小,从电子枪的束斑50m 缩小为几个纳米的电子束扫描电镜一般配有三个聚光镜,前两级聚光镜为强磁透镜;末级透镜是弱磁透镜,具有较长的焦距,习惯上称之为物镜。扫描电镜束斑尺寸约为35nm,场发射扫描电镜可小至1nm
14、,第1章 表面形貌分析方法及其应用,第1章 表面形貌分析方法及其应用,1.3 扫描图像成像原理及其衬度特点,1.3.1 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基本结构,a)电子光学系统,图 电子束的扫描方式a)光栅扫描 b)角光栅扫描,(3)扫描线圈 扫描线圈的作用是使电子束偏转,并在样品表面作有规则的扫描,两种方式见图。表面形貌分析时,采用光栅扫描方式,电子束在样品表面扫描出方形区域。,第1章 表面形貌分析方法及其应用,第1章 表面形貌分析方法及其应用,1.3 扫描图像成像原理及其衬度特点,1.3.1 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基本结构,a)电子光学系统,图 电子束的扫描方式a)光栅扫描 b)角光栅扫描,(3)扫描线圈 电
15、子通道花样分析时,采用角光栅(摇摆)扫描方式扫描线圈同步控制电子束在样品表面的扫描和显像管的扫描,第1章 表面形貌分析方法及其应用,第1章 表面形貌分析方法及其应用,1.3 扫描图像成像原理及其衬度特点,1.3.1 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基本结构,a)电子光学系统,(4)样品室,样品室位于镜筒的最下方,除了放置样品外,还要在合适位置安放各种信号探测器样品台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组件,应能可靠地承载或夹持样品,并使样品能够实现平移、倾斜和旋转等动作,以便对样品上每一特定位置或特定方位进行分析,第1章 表面形貌分析方法及其应用,第1章 表面形貌分析方法及其应用,1.3 扫描图像成像原理及其衬度特点,1.3.
16、1 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基本结构,a)电子光学系统,(4)样品室,新式扫描电镜的样品室相当于一个微型试验室,附有多种控制功能,如可使样品进行加热、冷却、拉伸、弯曲等试验样品室一般设置为高真空状态。目前有些扫描电镜,可根据分析需要,将样品室设置为低真空或环境真空,第1章 表面形貌分析方法及其应用,第1章 表面形貌分析方法及其应用,1.3 扫描图像成像原理及其衬度特点,1.3.1 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基本结构,a)电子光学系统,(1)信号收集 二次电子、背散射电子等信号,采用闪烁计数器检测。电子信号进入闪烁体后即引起电离,离子和自由电子复合后产生可见光,可见光信号进入光电倍增管,光信号放大又转化为电流信号
17、输出,电流信号经视频放大器放大后成为调制信号,b)信号收集及图像显示,第1章 表面形貌分析方法及其应用,第1章 表面形貌分析方法及其应用,1.3 扫描图像成像原理及其衬度特点,1.3.1 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基本结构,背散射电子,二次电子,背散射电子探头,样品,二次电子探头,b)信号收集及图像显示,第1章 表面形貌分析方法及其应用,第1章 表面形貌分析方法及其应用,1.3 扫描图像成像原理及其衬度特点,1.3.1 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基本结构,b)信号收集及图像显示,第1章 表面形貌分析方法及其应用,第1章 表面形貌分析方法及其应用,1.3 扫描图像成像原理及其衬度特点,1.3.1 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基
18、本结构,(2)图像显示 样品上入射电子束和显像管中的电子同步扫描,荧光屏上每一像点的亮度,对应于样品相应位置的信号强度。因此若样品上各点的状态不同,接收到的信号强度也不同,对应于荧光屏上像点的亮度就不同,所以在荧光屏上显示出反映样品表面状态的图像,b)信号收集及图像显示,第1章 表面形貌分析方法及其应用,第1章 表面形貌分析方法及其应用,1.3 扫描图像成像原理及其衬度特点,1.3.1 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基本结构,(1)真空系统真空系统的作用是为保证电子光学系统正常工作,防止样品污染提供高的真空度。(2)电源系统电源系统由稳压,稳流及相应的安全保护电路所组成,其作用是提供扫描电镜各部分所需的电源
19、,c)真空系统和电源系统,第1章 表面形貌分析方法及其应用,第1章 表面形貌分析方法及其应用,1.3 扫描图像成像原理及其衬度特点,1.3.1 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分辨率:对微区成分分析而言,它是指能分析的最小区域;对成像而言,它是指能分辨两点之间的最小距离。热钨丝发射电子枪SEM的分辨率一般是3-6nm,场发射枪SEM的分辨率1-2nm,超高分辨率SEM的分辨率。,第1章 表面形貌分析方法及其应用,1.3.3 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基本性能,1.3 扫描图像成像原理及其衬度特点,分辨率,各种信号来自样品表面的深度范围(nm),扫描电镜的分辨率的高低和检测的信号种类有关,因为不同信号产生于样品
20、的深度范围不同,见下表,第1章 表面形貌分析方法及其应用,1.3.3 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基本性能,1.3 扫描图像成像原理及其衬度特点,分辨率,第1章 表面形貌分析方法及其应用,第1章 表面形貌分析方法及其应用,1.3.3 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基本性能,1.3 扫描图像成像原理及其衬度特点,分辨率,产生俄歇电子的样品深度最小,其次为二次电子,吸收电子和特征X射线产生的样品深度范围最大。电子束在样品中一般扩展成一个滴状区域,其扩展区域深度和形状受加速电压和样品原子序数的影响,扩展区域随加速电压升高而增大,随样品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小,各种信号成像分辨率将随着信号产生的深度范围增大而下降。因为随着深度距离增
21、大,电子束横向扩展范围也增大。因电子的平均自由程很短,而二次电子的能量很低,较深范围产生的二次电子不能逸出表面;由于产生二次电子的样品区域小,因此二次电子图像分辨率高较深范围产生的俄歇电子因受样品非弹性散射而失去特征能量;,第1章 表面形貌分析方法及其应用,第1章 表面形貌分析方法及其应用,1.3.3 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基本性能,1.3 扫描图像成像原理及其衬度特点,因产生背散射电子的深度范围较大,电子束在此深度的横向扩展范围也变大,所以背散射电子像的分辨率低于二次电子像;而产生吸收电子深度范围更大,因此相应的图像分辨率更低;,第1章 表面形貌分析方法及其应用,1.3.3 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基本性
22、能,1.3 扫描图像成像原理及其衬度特点,因二次电子像的分辨率最高,习惯用二次电子像分辨率作为扫描电镜分辨率指标;特征X射线和俄歇电子用于成分分析,通常把产生这些信号的样品区域,称作为微区成分析的空间分辨率,第1章 表面形貌分析方法及其应用,1.3.3 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基本性能,1.3 扫描图像成像原理及其衬度特点,入射电子束在样品表面扫描的幅度为 As,相应地在荧光屏上阴极射线同步扫描的幅度为 Ac,Ac和 As的比值即为扫描电镜放大倍数,由于扫描电镜荧光屏尺寸固定不变,因此只需改变电子束在样品上的扫描区域的大小,即可改变放大倍数。,第1章 表面形貌分析方法及其应用,第1章 表面形貌分析方法
23、及其应用,放大倍数,1.3.3 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基本性能,1.3 扫描图像成像原理及其衬度特点,二次电子像中像点的亮度取决于对应样品位置二次电子的产额,而二次电子产额对样品微区表面的取向非常敏感,见图。二次电子的产额取决于产生二次电子的样品体积.,第1章 表面形貌分析方法及其应用,第1章 表面形貌分析方法及其应用,1.3.4 表面形貌衬度原理及其应用,a.二次电子成像原理,1.3 扫描图像成像原理及其衬度特点,随微区表面法线相对于电子束方向间夹角 增大,激发二次电子的有效深度增大,二次电子的产额随之增大;=0时,二次电子产额最小;=45时,其产额增大;=60时,二次电子产额更大,第1章 表面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材料 表面 形貌 分析 方法 及其 应用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74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