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表面工程第二章.ppt
《材料表面工程第二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材料表面工程第二章.ppt(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表面工程技术的物理化学基础,2.1 固体的表面与界面基础2-1-1 表界面的基本概念 材料的腐蚀、老化、硬化、破坏、印刷、涂膜、粘结、复合等等,无不与材料的表界面密切有关。表界面的定义:表界面是由个相过渡到另一相的过渡区域。根据物质的聚集态,表界面通常可以分为以下五类:固气;液气;固液;液液;固固把固气、液气的过渡区域称为表面,把固液、液液、固固的过渡区域称为界面。,由于研究角度和研究目的不同,表界面可作如下区分:1、物理表面 在物理学中,一般将表面定义为三维的规整点阵到体外空间之间的过渡区域,这个过渡区的厚度随材料的种类不同而异,可以是一个原子层或多个原子层。在过渡区内,周期点阵遭到
2、严重扰动,甚至完全变异。表面下数十个原子层深称为“次表面”,次表面以下才是被称之为“体相”的正常本体。,(1)理想表面 理想表面是指除了假设确定的一套边界条件外,系统不发生任何变化的表面。以固体为例,理想表面就是指表面的原子位置和电子密度都和体内一样。这种理想表面实际上是不存在的。,(2)清洁表面 清洁表面指不存在任何污染的化学纯表面,即不存在吸 附、催化反应或杂质扩散等物理、化学效应的表面。清洁表面是相对于受环境污染的表面而言的。只有用特殊 的方法,如高温热处理、离子轰击加退火、真空解理、真 空沉积、场致蒸发等才能得到清洁表面,同时还必须保持 在1.331010 Pa的超高真空中。,(3)吸
3、附表面 吸附有外来原子的表面称为吸附表面。吸附原子可以形成无序的或有序的覆盖层。覆盖层可以具有和基体相同的结构,也可以形成重构表层。当吸附原子和基体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很强时则能形成表面合金或表面化合物。覆盖层结构中也可存在缺陷,且随温度发生变化。,2、材料表面材料科学研究的表面包括各种表面作用和过程所涉及的区域,其空间尺度和状态决定于作用影响范围的大小和材料与环境条件的特性。(1)机械作用界面 受机械作用而形成的界面称为机械作用界面。常见的机械作用包括切削、研磨、抛光、喷沙、变形、磨损等。(2)化学作用界面 由于表面反应、粘结、氧化、腐蚀等化学作用而形成的界面称为化学作用界面。,(3)固体结合
4、界面由两个固体相直接接触,通过真空、加热、加压、界面扩散和反应等途径所形成的界面称为固态结合界面。(4)液相或气相沉积界面物质以原子尺寸形态从液相或气相析出而在固态表面形成的膜层或块体称为液相或气相沉积界面。(5)凝固共生界面 两个固相同时从液相中凝固析出,并且共同生长所形成的界面称为凝固共生界面。(6)粉末冶金界面 通过热压、热锻、热等静压、烧结、热喷涂等粉末工艺,将粉末材料转变为块体所形成的界面称为粉末冶金界面。,(7)粘结界面 由无机或有机粘结剂使两个固体相结合而形成的界面称为粘结界面。(8)熔焊界面 在固体表面造成熔体相,然后两者在凝固过程中形成冶金结合的界面称为熔焊界面。此外,材料的
5、界面还可以根据材料的类型进行划分,例如,金属-金属界面、金属-陶瓷界面、树脂-陶瓷界面等。,2-1-2 固体的表面能概念 表面能是指表面所具有的内能。实际表面的内能的绝对值是无法测量的,可以测量到的仅是当物质状态发生改变时,其内能的改变量U U=Q+W Q为体系自环境吸收的热量;W为环境对体系做的功 表面是体相沿某个方向劈开造成的,表面的形成使体相状态发生了改变,因此内能必有U的改变。不论是液体还是固体,从无表面到生成一个表面,必须依靠环境对其做功,该功即转变为表面能或表面自由能。,面心立方晶格金属的表面形成:在晶体内部原子的配位数是12。如果形成表面的原子面是(100)时,由于外层原子不存在
6、了,因此配位数变为8。即其余四个原子的键被断掉。,设两个原子间的键能为Ua,则制造表面时每断一根键,该原子的能量将增加Ua/2,切断4根键增加能量2Ua。这种能量的增加称为断键功。断键功不仅与原子的内聚功有关,也与表面上的原子取向有关。当表面为(111)面时,断键功是3Ua/2,当表面(110)面时为5Ua/2。,单种原子组成的某物质,表面的形成过程可按如下两步进行:第一步,将固体切开,分割面垂直于固体表面,于是新表面暴露出来,但是新表面上的原子仍留在原来晶体结点的位置上。当原子处于本体相时,其与周围原子间的作用力是平衡的;当它变为新表面上的一个原子时,则处于受力的不平衡状态。第二步,新表面上
7、的原子将排列到各自的受力平衡位置上去。对于液体,第二步是很快的,实际上这两步并作一步进行。对于固体则不然,由于原子难于移动,第二步要慢慢进行。,在原子尚未排列到新的平衡位置上之前,新产生表面上的原子受到一个应力的作用,在这个应力作用下,经过较长时间,原子达到新的平衡位置后,应力消除,平面的原子间距将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而且这种改变在各个方向上未必相同。为使新表面上的原子停留在原来体相的平衡位置上,必须对该原子施加一外力,每单位长度上应施加的这种外力定义为表面应力。沿着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上的两个表面应力之和的一半等于表面张力,即=(1+2)/2 液体或各向同性固体的两个表面应力相等,1=2=;
8、各向异性固体的两个表面应力不等。,2-2 固体表面的润湿2-2-1 润湿现象及润湿角 液体在固体表面上铺展的现象,称为润湿。能被水润湿的物质叫亲水物质,像玻璃、石英、方解石、长石等。不能被水润湿的物质叫疏水物质,像石蜡、石墨、硫黄等。,润湿和不润湿通常采用润湿角进行定量描述。润湿角是指固、液、气三相接触达到平衡时,从三相接触的公共点沿液气界面作切线,此切线与固液界面的夹角当90时称为不润湿,角越大,润湿性越不好,液体越不容易在固体表面上铺展开,而是越容易收缩至接近呈圆球状。当=0或180时,则分别称为完全润湿和完全不润湿。,角的大小与界面张力有关。在液固两相的接触端点O处受到三个力的作用:s-
9、g,s-l和l-g,这三个力互相平衡,合力为零。s-g=s-l+l-g cos Young方程式:cos=(s-g s-l)/l-g 表明了润湿角的大小与三相界面张力之间的定量关系。凡是能引起任一界面张力变化的因素都能影响固体表面的润湿性。当s-g s-l 时,则cos0,为正值,90,此时不润湿;当s-l越大和s-g越小时,角越大,不润湿程度也越严重。,把0.1 N.m-1 以下的物质作为低能表面,如固体有机物及高聚物的表面;把110 N.m-1以上的物质作为高能表面,如金属及其氧化物、硫化物、无机盐等的表面。由Young方程可以看出,表面能高的固体比表面能低的固体更易被液体所润湿。,在生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材料 表面工程 第二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74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