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技术基础高职课题三.ppt
《机电一体化技术基础高职课题三.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电一体化技术基础高职课题三.ppt(7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课题三 学习传感与检测技术,学习任务一 认识传感与检测技术学习任务二 学习常用传感器及其应用,课题三 学习传感与检测技术,案例导入1.汽车上的传感器如图3-1所示丰田2JZ-GE型轿车发动机上传感器排布,可见汽车上应用各式各样的传感器。汽车传感器是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关键部件,是汽车电子控制系统信息的主要来源。汽车电子控制系统上应用了多种传感器,如空气流量计、压力传感器、位置传感器、速度传感器、气体浓度传感器等。其主要功能是利用安装在汽车各部位的信号转换装置,测量或检测汽车在各种运行状态下相关机件的工作参数以及驾驶操纵、车辆控制、运行环境、异常状态监测等所需信息。,下一页,返回,课题三 学习传感
2、与检测技术,并将它们转换成计算机能接受的电信号后送给ECU,ECU根据这些信息进行运算处理,进而发出指令对执行元件进行适时传感器控制。2.起重机械上的传感检测随着工业的发展,交通、建筑等行业也日新月异,各类机型的类型众多,各自发挥着重要作用。如图3-2所示汽车起重机(适用于流动性大的不固定场所作业)及图3-3所示履带起重机(常用于各种建筑工地),但起重机械工作时的起重重量控制以及工作中的安全因素,如起重量、起升高度及幅度等,必须通过传感器得到严密的实时监控。,上一页,下一页,返回,课题三 学习传感与检测技术,3.电子秤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各种电子秤及用于运输车辆测重的地秤(如图3-4所示)等称重设
3、备应用广泛都离不开传感器技术。4.安检门电涡流式通道安全的出入口检测系统应用较广,可有效地探测出枪支、匕首等金属武器及其他大件金属物品。它广泛应用于机场、海关、钱币厂、监狱等重要场所。利用电涡流式传感器如何进行通道安全门的检查,防止危险物品的进入。如图3-5所示。,上一页,返回,学习任务一 认识传感与检测技术,1.什么是传感与检测技术(1)什么是检测技术检测是利用各种物理、化学效应,选择合适的方法与装置,将生产、科研生活等各方面的有关信息通过检查与测量的方法赋予定性或定量结果的过程。能够自动地完成整个检测处理过程的技术称为自动检测与转换技术。检测技术是自动化技术的支柱之一。自动检测系统是帮助完
4、成整个检测处理过程的系统。目前,非电量的检测常常采用电测法,即先将采集到的各种非电量转换为电量,然后再进行处理。最后显示或记录非电量值,系统的组成框图如图3-6所示。,下一页,返回,学习任务一 认识传感与检测技术,(2)什么是传感器如图3-7所示,人通过感官感觉外界对象的刺激,通过大脑对感受的信息进行判断、处理,肢体作出相应的反映。传感器相当于人的感官,称“电五官”,外界信息由它提取,并转换为系统易于处理的电信号,微机对电信号进行处理,发出控制信号给执行器,执行器对外界对象进行控制。传感器作为信息采集系统的前端单元,已成为自动化系统和机器人技术中的关键部件,作为系统中的一个结构组成,其重要性变
5、得越来越明显。,上一页,下一页,返回,学习任务一 认识传感与检测技术,从广义上讲,传感器就是能够感觉外界信息,并能按一定规律将这些信息转换成可用的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这一概念包含了下面三方面的含义。传感器是一种能够完成提取外界信息任务的装置。传感器的输入量通常指非电量;而输出量是便于传输、转换、处理、显示等的物理量,主要是电量信号。传感器的输出量与输入量之间精确地保持一定规律。2.传感器组成传感器一般由敏感元件、传感元件和测量转换电路三部分组成,如图3-8所示,但并不是所有的传感器都有敏感元件和传感元件之分,有些传感器是将二者合二为一的。,上一页,下一页,返回,学习任务一 认识传感与检测技术
6、,(1)敏感元件 敏感元件是传感器中能直接感受被测量的部分,即直接感受被测量,并输出与被测量成确定关系的某一物理量。(2)传感元件传感元件是传感器中将敏感元件输出量转换为适于传输和测量的电信号部分。(3)测量转换电路测量转换电路将电量参数转换成便于测量的电压、电流、频率等电量信号。,上一页,下一页,返回,学习任务一 认识传感与检测技术,3.传感器的分类传感器种类繁多,分类方法也不尽相同,常用的分类方法有以下几种。(1)按被测物理量分类按被测物理量,可分为温度、压力、流量、物位、位移、加速度、磁场、光通量等传感器。这种分类方法明确表明了传感器的用途,便于使用者选用,如压力传感器用于测量压力信号。
7、(2)按传感器工作原理分类,上一页,下一页,返回,学习任务一 认识传感与检测技术,按工作原理,可分为电阻传感器、热敏传感器、光敏传感器、电容传感器、自感传感器、磁电传感器等,这种方法表明了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有利于传感器的设计和应用。例如,电容传感器就是将被测量转换成电容值的变化。表3-1列出了这种分类方法中各类型传感器的名称及典型应用。(3)按传感器转换能量供给形式分类按转换能量供给形式,分为能量变换型(发电型)和能量控制型(参量型)两种。能量变换型传感器在进行信号转换时不需另外提供能量,就可将输入信号能量变换为另一种形式能量输出,如热电偶传感器、压电式传感器等;能量控制型传感器工作时必须有外
8、加电源,如电阻、电感、电容、霍尔式传感器等。,上一页,下一页,返回,学习任务一 认识传感与检测技术,(4)按传感器工作机理分类按工作机理,可分为结构型传感器和物性型传感器。结构型传感器是指被测量变化时引起了传感器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引起输出电量变化。物性型传感器是利用物质的物理或化学特性随被测参数变化的原理构成,一般没有可动结构部分,易小型化,如各种半导体传感器。习惯上常把工作原理和用途结合起来命名传感器,如电容式压力传感器、电感式位移传感器等。,上一页,返回,学习任务二 学习常用传感器及其应用,1.电阻应变片式传感器电阻传感器中的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应用十分广泛,主要应用可分两大类,其一是将应变片
9、直接粘贴在被测试件上,测量应力或应变;其二是与弹性元件连用,测量力、压力、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应用如案例中列举的电子秤和图3-9所示的冲床计数等。(1)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概述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是利用导体或半导体材料的应变效应制成的一种测量器件。用于测量微小的机械变化量,在结构强度实验中,它是测量应变的最主要手段,也是目前测量应力、应变、力矩、压力、加速度等物理量应用最广泛的传感器之一。,下一页,返回,学习任务二 学习常用传感器及其应用,电阻应变式传感器主要由电阻应变片及测量转换电路等组成。用应变片测量应变时,将应变片粘贴在试件表面。当试件受力变形后,应变片上的电阻也随之变形,从而使应变片电
10、阻值发生变化,通过测量转换电路最终转换成电压或电流的变化。(2)应变片应变式传感器是利用电阻应变效应做成的传感器,是常用的传感器之一。应变式传感器的核心元件是电阻应变计(应变片)。如图3-11所示,金属丝电阻应变片由敏感栅、基底、覆盖层和引线组成。敏感栅:感受应变,并将其转换为电阻的变化。,上一页,下一页,返回,学习任务二 学习常用传感器及其应用,基底和覆盖层:固定和保护敏感栅,使敏感栅与试件绝缘,并传递试件变形给敏感栅。引出线:将敏感栅的电阻变化引出到测量电路中。常用的应变片有两大类:一类是金属电阻应变片,另一类是半导体应变片。金属电阻应变片有丝式应变片和箔式应变片等。箔式应变片的优点是表面
11、积和截面积之比大,散热条件好,故允许通过较大的电流,并可做成任意形状,便于大量生产。由于上述一系列优点,所以使用范围日益广泛,有逐渐取代丝式应变片的趋势。如图3-12所示。,上一页,下一页,返回,学习任务二 学习常用传感器及其应用,半导体应变片的结构如图3-13所示。它的使用方法与电阻丝式相同,即粘贴在被测物上,随被测物的应变,其电阻发生相应变化。半导体应变片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半导体材料的压阻效应。半导体应变片的主要优点是灵敏度高(灵敏度比金属丝式、箔式大几十倍),主要缺点是灵敏度的一致性差、温漂大,电阻与应变间非线性严重。在使用时,需采用温度补偿及非线性补偿措施。应变片的粘贴是应变测量的关键之
12、一,它涉及被测表面的变形能否正确地传递给应变片。粘贴所用的钻合剂必须与应变片材料和试件材料相适应,并要遵循正确的粘贴工艺。现将粘贴工艺简述如下:试件的表面处理。,上一页,下一页,返回,学习任务二 学习常用传感器及其应用,确定贴片位置。粘贴。固化。粘贴质量检查。引线的焊接与防护。(3)测量转换电路根据不同的要求,应变电桥有不同的工作方式,如图3-14所示。单臂半桥工作方式双臂半桥工作方式,上一页,下一页,返回,学习任务二 学习常用传感器及其应用,全桥工作方式上述三种工作方式中,全桥四臂工作方式的灵敏度最高,单臂半桥工作方式的灵敏度最低。在实际应用时,应尽量采用双臂半桥或全桥的工作方式,这不仅是因
13、为这两种工作方式的灵敏度较高,还因为它们都具有实现温度自补偿的功能。当环境温度升高时,桥臂上的应变片温度同时升高,温度引起的电阻值漂移大小一致,从而减小因桥路的温漂而带来的测量误差。(4)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种类及应用测力传感器。,上一页,下一页,返回,学习任务二 学习常用传感器及其应用,应变片式传感器的最大用武之地还是称重和测力领域,如图3-15所示。这种测力传感器的结构由应变计、弹性元件和一些附件所组成。视弹性元件结构型式和受载性质的不同,它们有许多种类。例如:电子秤,如图3-16所示,将物品重量通过悬臂梁转化结构变形再通过应变片转化为电量输出。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主要用来测量流体的压力。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机电 一体化 技术 基础 高职 课题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74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