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泵构造、原理、操作及维护.ppt
《机泵构造、原理、操作及维护.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泵构造、原理、操作及维护.ppt(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机泵构造、原理、操作及维护,杜 占2009年5月,提纲,一、泵的分类1、按工作原理分类:2、按用途分类:3、按使用压力分类:二、离心泵的工作原理及结构1、离心泵的工作原理2、离心泵的结构 三、离心泵的操作1、离心泵的启动前准备2、离心泵的启动3、离心泵的运行检查4、离心泵的停泵操作 四、离心泵的常见故障及处理办法 五、屏蔽泵的原理及常见故障和操作办法,一、泵的分类:,1、叶片式泵:叶片式泵是指通过泵轴旋转时带动各种叶片旋转的泵。如离心泵、混流泵、轴流泵等。叶片式泵可分为:离心泵、混流泵、轴流泵、旋涡泵。离心泵又可分单级泵、多级泵。单级泵可分为:单吸泵、双吸泵、自吸泵、非自吸泵等。多级泵可分为:
2、节段式、涡壳式、筒套式泵。混流泵可分涡壳式和导叶式。轴流泵可分为固定叶片和可调叶片。旋涡泵也可分为单吸泵、双吸泵、自吸泵、非自吸泵等。,一、按工作原理分类:,按泵壳结合缝形式来分类,1、水平中开式泵:沿与泵轴平等的水平面剖分泵壳的泵称为中开式泵。如双吸式循环水泵、泡沫消防泵等。2、垂直结合面泵:沿与泵轴垂直的平面剖分的泵壳叫做垂直结合成泵或者分段式泵。如多级锅炉给水泵的泵壳。,2、容积式泵:是指利用泵缸内容积的变化来输送液体的泵。,容积泵可分为往复泵(如柱塞计量泵、隔膜泵)、转子泵(螺杆泵、齿轮泵)等。容积式泵是依靠工作元件在泵缸内作往复或回转运动,使工作容积交替地增大和缩小,以实现液体的吸入
3、和排出。工作元件作往复运动的容积式泵称为往复泵,作回转运动的称为回转泵。前者的吸入和排出过程在同一泵缸内交替进行,并由吸入阀和排出阀加以控制;后者则是通过齿轮、螺杆、叶形转子或滑片等工作元件的旋转作用,迫使液体从吸入侧转移到排出侧。,容积式泵在一定转速或往复次数下的流量是一定的,几乎不随压力而改变;往复泵的流量和压力有较大脉动,需要采取相应的消减脉动措施(如增加缓冲罐等);回转泵一般无脉动或只有小的脉动;具有自吸能力,泵启动后即能抽除管路中的空气吸入液体;启动泵时必须将排出管路阀门完全打开;往复泵适用于高压力和小流量;回转泵适用于中小流量和较高压力;往复泵适宜输送清洁的液体或气液混合物。总的来
4、说,容积泵的效率高于动力式泵。,螺杆泵及其特点:,螺杆泵是几个螺杆啮合在一起组成的泵。主要由泵壳、主动螺杆、从动螺杆、吸油室、压油室、滑动轴承、机械密封组成。常用的有单螺杆泵、双螺杆泵、三螺杆泵,K-1301/1302润滑泵以及C-201润滑泵都是三螺杆泵。螺杆泵的特点是自吸能力比较好,效率比较高,在正常工作时声音比较小,较为坚固耐用,同时输出流量及压力比较稳定。操作时泵出口阀严禁关闭!利用出口回流阀来调节流量。,齿轮泵及其特点:,齿轮泵是由两个齿轮啮合在一起组成的泵。K-101A/B、K-102A/B辅助油泵及主油泵都是齿轮泵。齿轮泵的特点是自吸能力比较好,构造也很简单,出口流量也比较稳定,
5、运行时可靠。这种泵在工作时只能用入口阀门(或者出口回流阀)调节流量,无论启动泵或者停泵时,出口阀门全开,否则会发生操作事故。,3、喷射式泵,是靠工作流体产生的高速射流引射流体,然后再通过动量交换而使被引射流体的能量增加。如蒸汽喷射泵、水力喷射泵。,二、按用途分类,按用途可分为锅炉给水泵、锅炉循环泵、润滑油泵、化工溶液泵、冷凝水泵、真空泵、循环水泵、加药计量泵等。三、按工作压力分类:按工作压力可分为低压泵(1MPa以下)、中压泵(1-6MPa)、高压泵(6MPa以上)、超高压泵(最高可达到1000MPa以上)等。,四、泵的其它分类,泵除按工作原理分类外,还可按其他方法分类和命名。按驱动方法可分为
6、电动泵、汽轮机泵、柴油机泵和水轮泵等;按结构可分为单级泵和多级泵;泵还可以按泵轴位置分为立式泵、卧式泵按吸口数目分为单吸泵、双吸泵其他类型的泵是指以另外的方式传递能量的一类泵。例如射流泵是依靠高速喷射出的工作流体,将需要输送的流体吸入泵内,并通过两种流体混合进行动量交换来传递能量;水锤泵是利用流动中的水被突然制动时产生的能量,使其中的一部分水压升到一定高度;电磁泵是使通电的液态金属在电磁力作用下,产生流动而实现输送;气体升液泵通过导管将压缩空气或其他压缩气体送至液体的最底层处,使之形成较液体轻的气液混合流体,再借管外液体的压力将混合流体压升上来。,二、离心泵的工作原理,离心泵依靠旋转叶轮对液体
7、的作用把原动机的机械能传递给液体。由于离心泵的作用,液体从叶轮进口流向出口的过程中,其速度能和压力能都得到增加,被叶轮排出的液体经过压出室,大部分速度能转换成压力能,然后沿排出管路输送出去,这时,叶轮进口处因液体的排出而形成真空或低压,吸水池中的液体在液面压力(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叶轮的进口,于是,旋转着的叶轮就连续不断地吸入和排出液体。,离心泵的工作原理,主要工作部件是叶轮和泵壳。叶轮通常是由57个弧形叶片和前、后圆形盖板所构成。叶轮用键和螺母固定在泵轴的一端。固定叶轮用的螺母通常采用左旋螺纹,以防反复起动因惯性而松动。轴的另一端穿过填料箱伸出泵壳,由原动机带动。泵壳呈螺线形,亦称螺壳或
8、蜗壳。,悬臂式单级离心泵,离心泵的工作原理,充满在泵中的液体随叶轮回转,产生离心力,向四周甩出在叶轮中心形成低压,液体便在液面压力作用下被吸进叶轮。从叶轮流出的液体,压力和速度增大。蜗壳-汇聚并导流。扩压管A增大,流速降低,大部分动能变为压力能,然后排出。叶轮不停回转,吸排就连续地进行液体通过泵时所增加的能量,是原动机通过叶轮对液体作功的结果。,离心泵的结构,离心泵主要由泵体、叶轮、密封环、旋转轴、轴封箱等部件组成,有些离心泵还装有导轮、诱导轮、平衡盘等。1、泵体:即泵的壳体,包括吸入室和压液室。(1).吸入室:它的作用是使液体均匀地流进叶轮。(2).压液室:它的作用是收集液体,并把它送入下级
9、叶轮或导向排出管,与此同时降低液体的速度,使动能进一步变成压力能。压液室有蜗壳和导轮两种形式。蜗壳因流道做成螺旋形而得名。液体沿螺旋线流动,随着流道截面的增大而降低速度,使动能变成压力能。,导轮常见于分段多级泵,为了使结构简单紧凑,在一级叶轮和次级叶轮之间的能量转换采用导轮,液体沿导轮规定的流道流至次级叶轮的入口。导轮的作用:1)减小叶轮抛出的高能流体对泵壳的撞击。2)均匀而缓慢地将动能转化为静压能。,叶轮:它是离心泵内传递能量给液体的唯一元件,泵通过它使机械能变成了液体的压力能,使液体的压力提高。叶轮用键固定于轴上,随轴由原动机带动旋转,通过叶片把原动机的能量传给液体。按照液体流入叶轮的通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构造 原理 操作 维护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74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