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通气临床应用的新进展.ppt
《机械通气临床应用的新进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通气临床应用的新进展.ppt(1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机械通气临床应用的新进展,蔡绍曦第一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内 容,概述 机械通气新模式与临床应用 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及其处理策略,概 述,机械通气的目的,机械通气的适应证和应用时机,1.神经肌肉疾病: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神经肌肉和骨骼 肌肉疾病2.肺胸疾病:肺炎、ARDS、哮喘、肺栓塞、肺纤维化、限制性肺疾病3.心脏疾病:心源性肺水肿、心跳呼吸骤停4.过度通气疗法:脑水肿5.手术中或手术前后:手术时全身麻醉、术后的气道管理 和呼吸支持,正 压 通 气 适 应 证,成人应用机械通气的生理学指标,通气力学 呼吸频率 35次/min 每分通气量 20L/min 最大吸气压 0.6)5060mmH
2、g PaO2/FiO2 350450mmHg,气 管 插 管 和 机 械 通 气 应 用 时 机(以COPD为例),气 管 插 管 和 机 械 通 气 应 用 时 机(以COPD为例),机械通气的禁忌证,没有绝对,只有相对,气胸没有引流肺内大出血急性心肌梗死休克肺大泡,五、人-机的连接,无 创 性 与 有 创 性 通 气 的 选 择,近年倡用NIPPV:减少并发症,减少住院时间和费用;即使昏迷病人也可试用,0.51h内清醒。NIPPV疗效与操作者经验和床旁调节相关,需加强监护。用后现: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呼吸困难加重,意识状态恶化,分泌物不能有效清除,不能耐受面罩者及时改用气管插管。,呼吸机使用
3、步骤,1、是否需要上呼吸机,有无需先处理的相当禁忌症。,6、关注呼吸道通畅与湿化问题,2、根据病人是否有较稳定自主呼吸选定呼吸模式。,3、正确设置各种参数,及警报范围。,4、机械通气时依据病情变化及血气分析 调节模式、增加特殊功能、调节参数,5、注意呼吸机警报的分析,机械通气新模式与临床应用内容包括,【机械通气模式的基本要素】【机械通气模式】一、基本模式与应用 二、容积预设通气与压力预设通气 三、双重控制模式 四、闭合环通气 五、其它呼吸模式【机械通气特殊功能的应用】,机械通气模式的基本要素,患者如何触发呼吸机,触发,呼吸机如何完成对患者的“送气”过程,限制,切换,呼吸机如何完成吸气向呼气转换
4、的过程,压力流量,流量压力,容量压力时间,各种人工通气模式中呼吸机与患者的关系,机械通气模式的基本要素,【机械通气模式的基本要素】【机械通气模式】一、基本模式与应用 二、容积预设通气与压力预设通气 三、双重控制模式 四、闭合环通气 五、其它呼吸模式【机械通气特殊功能的应用】,机械通气新模式与临床应用内容包括,1、间歇正压通气(IPPV)呼吸机基本原理(Intermittent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一、基本模式与应用(一)辅助控制通气,定容IPPV(VC-IPPV)=容量控制(VCV)Volume controlled ventilation 定压IPP
5、V(PC-IPPV)=压力控制(PCV)Pressure Controlled Ventilation,控制通气 Controlled Ventilation,CV 控制机械通气 Control Mode Ventilation,CMV 指令通气 Mandatory Ventilation,MV同步间歇正压通气 Synchronized Intermittent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SIPPV,一、基本模式与应用,控制呼吸与辅助呼吸(A-CV,A/C)(Assist-Control Ventilation)当患者R 机械通气频率时 当患者R 机械通气频率
6、时,AV,CV,优点:A-CV优于CV 适用于:无论呼吸中枢是否稳定的患者。缺点:对于神志清醒、焦虑、疼痛、发热等患者 易过度通气;易致呼吸肌萎缩。,A/C 主要适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和神经肌肉疾患的病人 脑血管意外、中枢神经系统外伤、炎症、肿瘤、高位脊髓损害等自主呼吸能力微弱或不稳定病人;重度呼吸肌衰竭和心肺功能储备严重受损的病人 慢性呼吸衰竭所致的呼吸肌疲劳、胸部外伤、ARDS测定患者呼吸力学时 气道阻力、顺应性、呼吸功、内源性PEEP等,一、基本模式与应用,A/C 应用时注意事项:用时需预设:呼吸频率、潮气量、吸气时间或吸呼比 吸气流速(VCV)、压力水平(PCV)。缺点:预设参数不
7、当,易发生通气过度、通气不足 易发生人机对抗,诱发气压伤 久用易致呼吸机依赖、呼吸肌疲劳 预防措施:确定治疗目标和终点,及时调整呼吸模式,各种人工通气模式与应用,一、基本模式与应用,(二)间歇指令通气(IMV)(Intermittent Mandatory Ventilation)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Synchronized Intermittent Mandatory Ventilation)IMV=自主呼吸 IPPV(自主呼吸f、VT病人自己控制)SIMV=同步+IMV,一、基本模式与应用,SIMV 优 点:同步好,可保留自主呼吸,通气过度或不足发生率较低-VALI发生率低。缺
8、点:间歇期的自主呼吸时不提供通气辅助。适用于:呼衰早期,CPAP/PEEP 治疗ARDS;PSV 用于有一定自主呼吸能力患者;撤机前用。根据切换方式不同分为:VC-SIMV PC-SIMV:近年有选用增多的趋势。,一、基本模式与应用,(三)、压力支持通气(PSV)(Pressure Support Ventilation)吸气压力支持(IPS)(Inspiratory Pressure Support)属于支持通气,一、基本模式与应用,PSV 适用于:有自主呼吸,呼吸肌功能减弱,神经调节功能无明显异常者 优点:常与CPAP,SIMV,MMV合用,患者参予吸气全过程,避免呼吸机依赖 注意事项:及
9、时调整 PS水平,常为 530 cmH2O 必需监测呼出VT:呼出VT 10ml/kg 呼出VT 58ml/kg 呼吸机需有窒息通气(apnea ventilation)功能,高水平压力支持,低水平压力支持,一、基本模式与应用,(四)、指令每分钟通气(MMV)(Minute Mandatory Ventilation)特点:患者自主分钟通气量 预设的分钟通气量:呼吸机指令通气频率 不足部分的分钟通气量优点:不需镇静,对病人平静过渡到自主呼吸较传统的 IMV/SIMV 安全,有效。适用于:撤机时,保证最基本的通气 呼吸中枢功能变化较大的患者 有呼吸暂停呼吸肌无力等呼吸功能不全的患者,保证每分钟通
10、气量最低水平(目标MV),一、基本模式与应用,MMV缺点:不宜用于浅快呼吸的患者改进:完成 MMV 的方式有容量切换、压力切换 近年出现应用 PSV 模式提供 MMV。有同样功能的通气模式还有:最低每分钟通气量(Minimum Minute Ventilation,MMV)扩张型每分钟通气(Augmented Minute Ventilation,AMV)延伸型强制每分钟通气(Extended Mandatory Minute Ventilation,EMMV),一、基本模式与应用,(五)、持续气道正压呼吸(CPAP)(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自
11、主呼吸下的PEEP呼吸机吸气相提供持续正压气流(正压气流吸气气流),呼气相呼气活瓣造成一定的阻力,维持气道压力基本恒定 在预设的CPAP水平。,一、基本模式与应用,CPAP 特 点:CPAP作用PEEP作用:肺泡内压功能残气量 改善弥散功能,使萎陷的肺泡复张。缺 点:对心血管抑制作用与PEEP相似 适用于:有较强自主呼吸能力,而且呼吸规则 易于合拍的患者 如:ARDS,Asthma,OSAS,上腹部及心胸外科手术后肺不张,撤机的患者 可与SIMV,MMV,PSV合用,一、基本模式与应用,(六)自主呼吸通气(spontaneous ventilation),特点:吸气流速、时间、呼吸频率、通气量
12、 患者自主呼吸控制 预设吸氧浓度 呼吸机提供 适用:呼吸机心理依赖患者 或撤机后需要一定稳定吸氧浓度的患者。组配:可与PEEP、PSV组配应用,Spon.PEEP=CPAP,一、基本模式与应用,一、机械通气基本模式和应用-小结,辅助控制通气(A/C)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压力支持通气(PSV)指令每分钟通气(MMV)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自主呼吸通气(Spon.),【机械通气模式的基本要素】【机械通气模式】一、基本模式与应用 二、容积预设通气与压力预设通气 三、双重控制模式 四、闭合环通气 五、其它呼吸模式【机械通气特殊功能的应用】,二、容积预设通气与压力预设通气,压力预设通气(P
13、PV)(pressure preset ventilation)PCV,PA-CV,PC-SIMV,PSV,PC-SIMV+PSV PC-IRV,BIPAP,APRV,容积预设通气(VPV)(volume preset ventilation)VCV,VA-CV,IMV/SIMV,通气模式临床应用趋势,二、容积预设通气与压力预设通气,压力预设通气(PPV)包括:PCV,PA-CV,PC-SIMV,PSV,PC-SIMV+PSV,PC-IRV,BIPAP,APRV特点:保留患者自主呼吸能力,减少肌松剂应用 防止呼吸肌萎缩,因此出现一些增大自主呼吸用力的新模式,有人称其为补充自主呼吸用力通气的新模
14、式。,应用容量预置型通气模式时影响气道压的因素,1、设置的吸气峰流速越大,气道峰压(PIP)越高2、吸气流速波型:以“方形波”送气时,PIP最高;以“减速波”送气时,PIP最低3、潮气量(VT):VT越大,气道峰压和平台压越高4、阻力:气道阻力越大,气道峰压越高5、顺应性:顺应性越低,气道峰压越高6、改变吸气上升时间7、PSV时改变呼气触发敏感度,1.吸气峰压(PIP)、PEEP和PEEPi:PIP-(PEEPPEEPi)的差增加,VT增大;2.吸气时间:增加吸气时间,增加由主动流量 提供的VT;3.顺应性:降低顺应性、减少VT;4.阻力:增加阻力减少由主动流量提供的VT,流量减速到零以后,阻
15、力不再影响VT。,应用压力预置型通气时影响潮气量的因素,机械通气时影响人-机协调性的因素,1.触发敏感度:增加触发敏感度或用流量触发2.吸气流量:增加设置的峰流速,试用不同的吸气流量波型、试用压力控制或压力支持通气3.潮气量:试用较高或较低的VT4.呼吸频率:试用较高或较低的通气频率5.烦燥不安:给予适当水平的镇静,1、双相气道正压 Biphasic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BIPAP、DuPAP、Bi-phase、BILEVEL)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呼吸机以高压力相 与低压力相周期转换
16、 完成正压通气,二、容积预设通气与压力预设通气,1、双相气道正压(BIPAP)需 设:高压力水平(Phi)高压力相时间(TPhi)低压力水平(Plo)低压力相时间(TPlo)缺 点:需较稳定自主呼吸,提供机械辅助功较低。,二、容积预设通气与压力预设通气,BIPAP 相时比(Phase-time Ratio,PhTR)TPhi/TPlo反比BIPAP(IR-BIPAP):当PhTR21 反比通气(IRV)BIPAP,APRV:若设置PhTR21,同时Plo时间很短,BIPAP气道压力释放通气(APRV)。CPAP:当Phi Plo,其实质为CPAP无创正压支持通气(NIPSV)Noninvasi
17、ve Pressure Support Ventilation,此时预设的气道吸气正压水平(IPAP)=PSV,呼气正压水平(EPAP)PEEP。,二、容积预设通气与压力预设通气,1、双相气道正压(BIPAP)BIPAP+PSV 新模式?,二、容积预设通气与压力预设通气,2、压力释放通气(APRV)(Airway Pressure Release Ventilation)定 义:自主呼吸反比低频通气 预设周期性PEEP释放对肺泡通气提供机械通气,不同于IPPV,PSV由呼吸机提供吸气压力,而是PEEP压力释放后呼吸系统被动通气 本 质:在PEEP基础上,进行的呼气时压力 释放。,二、容积预设通
18、气与压力预设通气,PRV 分 类:(1)气道压力释放通气(APRV)Airway pressure release ventilation,需预设吸气压力、Ti、APRV频率、TE肺泡通气量大小 APRV频率 释放容量 肺顺应性 气道阻力 释放时间 PEEP与释放压力水平的梯度,二、容积预设通气与压力预设通气,PRV 分 类:(2)间歇指令压力释放通气(IMPRV)Intermittent Mandatory Pressure Release Ventilation 呼吸机根据患者自主呼吸,并按照指令在预设的 第2、3、4、5次或自主呼吸周期进行气道压力释放。需预设PEEP水平、释放水平、释放
19、频率、触发敏感度 优 点:保留自主呼吸,降低气道峰压,降低气压伤。适用于:自主呼吸较强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 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的肺部疾患病人 缺 点:COPD患者,因高气道阻力,PEEPi,应用APRV 易致肺过度扩张。,二、容积预设通气与压力预设通气,3、成比例通气(PAV)(Proportional Assist Ventilation)特 点:为患者提供吸气压力支持通气,PS仅为部分支持或称按一定的比例压力支持,吸气流速、时间、量均由患者自我控制,本 质:部分PSV。(无创、有创呼吸机均可),二、容积预设通气与压力预设通气,PAV 注意事项:监测:连续监测患者的容量、流量、气道压,计算:呼
20、吸系统弹性、阻力,患者自主呼吸肌产生的压力(Pmus),提供:提供与吸气气道压成比率的辅助压,不控制患者的呼吸方式(VT,IE,流速)如:当PAV11,呼吸机与患者各负责呼吸功的2/3 当PAV21,则呼吸负责呼吸功的2/3。,二、容积预设通气与压力预设通气,PAV 优 点:PAV优于PSV,提供的PS水平是根据患者自主呼吸用力的大小而变化,避免了过度通气,降低气道峰压,避免呼吸机依赖。适用于:呼吸中枢驱动正常或偏高的患者。,二、容积预设通气与压力预设通气,二、容积预设通气与压力预设通气小结,压力预设通气(PPV)(pressure preset ventilation)PCV,PA-CV,P
21、C-SIMV,PSV,PC-SIMV+PSV PC-IRV,BIPAP,APRV,PAV容积预设通气(VPV)(volume preset ventilation)VCV,VA-CV,IMV/SIMV,内容包括,【机械通气模式的基本要素】【机械通气模式】一、基本模式与应用 二、容积预设通气与压力预设通气 三、双重控制模式 四、闭合环通气 五、其它呼吸模式【机械通气特殊功能的应用】,三、双重控制模式,分两类(一)对每次呼均进行双重控制(二)对连续多次呼吸进行双重控制,实验性通气,监测的肺功能各种参数:呼吸阻力、肺顺应性,调整压力控制或支持水平 容量进行双重控制,完成目标潮气量,呼吸机,三、双重控
22、制模式,(一)对每次呼吸均进行双重控制:1、容积保障压力支持通气(VAPSV)(Volume-Assured Pressure Support Ventilation)压力扩增(PA)(Pressure augmentation)属 于:容积辅助通气(VAV)PSV原理:呼吸机有两个流速系统 恒定的(方形)吸气流速(高阻抗流速)系统 VAV 无流速限制按需流速(低阻抗流速)系统 PSV,1、容积保障压力支持通气(VAPSV)压力扩增(PA),在吸气时两系统的关系 两系统并用目的:完成预设潮气量 若有吸气暂停,VAV系统停止工作,患者可继续用PSV流速系统,保证仍可 有吸气气流。当关闭PSV流速
23、系统,VAPSVVAV,三、双重控制模式,VAPSV,需预设:PS水平、峰流速、潮气量优 点:具有VAV、PSV共同的特点,保证潮气量恒定 降低患者通气负荷、呼吸驱动 改善自主呼吸和机械通气的协调性。目前也有提供流量扩增(flow augmentation),三、双重控制模式,三、双重控制模式,(一)对每次呼吸均进行双重控制:VAPSV(二)对连续多次呼吸进行双重控制:1、压力调节容积控制通气(PRVCV)(Pressure Regulated Volume Control Ventilation)2、容积支持通气(VSV)(Volume Support Ventilation)3、适应性压力
24、通气(APV)(Adap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4、自动转换模式(Automode)5、自动流量(Auto Flow),1、压力调节容积控制(PRVC)通气(Pressure Regulated Volume Control Ventilation,PRVCV)适应性压力通气(APV)(Adap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呼吸机根据预设 f,VT,自动连续测定胸廓/肺顺应性,依据容积/压力关系,自动调节下次通气要达到预定的VT的吸气压力(PC)水平。,三、双重控制模式,1、压力调节容积控制通气(PRVCV)属于控制通气特点:1)兼有VC和PC
25、优点,智能化,通过不断调节PC水平努力完成预设的潮气量。2)具有压力受限(limited pressure)功能,注意预设压力报警上限的设定:报警:患者实际PIP连续三次达预设压力上限下5cmH2O 送气停止:达压力上限时呼吸机吸气停止,转为呼气。,三、双重控制模式,PRVCV 属于控制通气需预设:f,Isp.T,VT适用:无自主呼吸等呼吸中枢驱动受抑制的呼吸衰竭患者 各种急性呼吸衰竭患者 即:需压力控制通气又需VT稳定者。现有:SIMV(PRVC)+PSV,三、双重控制模式,2、容积支持通气(VSV)(Volume Support ventilation):特点:1)需自主呼吸启动,调吸气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机械 通气 临床 应用 进展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74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