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4112滑动轴承.ppt
《机械设计4112滑动轴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设计4112滑动轴承.ppt(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机械设计,第 4 章摩擦、磨损及润滑第 12 章滑动轴承,2,第 4 章,摩擦、磨损及润滑,3,滑动轴承,4-1 摩擦(润滑状态)图3-11.干摩擦:表面间无润滑剂或保护膜的纯金属间的摩擦;2.边界摩擦:表面被吸附在表面的边界膜隔开;4.混合摩擦:3.流体摩擦:表面被流体完全隔开,摩擦性能取决于内部分子间的 粘性阻力,4,5,6,滑动轴承,摩擦(润滑状态)2.边界摩擦(润滑):表面被吸附在表面的边界膜隔开;,按边界膜形成机理,边界膜分为:吸附膜 润滑剂中分子吸附在金属表面而形成的边界膜;,化学反应膜润滑剂中以原子形式存在的S、Al、P元素与金属反应生成化合物,在金属表面形成的薄膜。反应膜具
2、有较高的熔点,比吸附膜稳定。,7,滑动轴承,3.混合摩擦(润滑):摩擦表面间处于边界摩擦与流体摩擦的混合状态时.4.流体摩擦(润滑):摩擦表面间的润滑模厚度大到足以将两个表面的轮廓峰完全隔开.,8,北方交大考研试题干摩擦时,摩擦力与所受载荷及表面接触面积的关系为:A.与表面面积无关而与载荷成正比;B.与表面面积有关而与载荷无关;C.与表面面积有关而与载荷成正比.,9,北京理工大学考研试题,零件表面在混合润滑状态时的摩擦系数比液体润滑状态时的摩擦系数。A.大;B.小;C.可能大,可能小;D.相等。,10,4-2 磨损,11,按磨损机理可分为:1.粘着磨损:“冷焊”后,表面材料的 脱离及迁移;2.
3、磨粒磨损:摩擦面间的游离颗粒,起到微切削作用;3.疲劳磨损:疲劳点蚀;4.冲蚀磨损:流动液体、气体所夹 硬质物体颗粒引起5.化学磨损(腐蚀磨损):机械作用及化学或 电化学作用共同引起的磨损;,12,4-3 润滑剂、添加剂和润滑方法(一)润滑剂1.润滑油润滑油的主要指标(1)粘度:流体抵抗变形的能力,标志着 流体内摩擦阻力的大小。a)动力粘度 b)运动粘度,v=0,vh,v,x,z,h,13,a)动力粘度牛顿粘性定律:在流体中任意点处的切应力均与该处流体的速度梯度成正比。,u=0,Uh,u,x,y,剪切应力,动力粘度,速度梯度,h,14,b)运动粘度与动力粘度的换算关系:动力粘度:主要用于流体动
4、力计算。Pas运动粘度:使用中便于测量。m2/s,粘温曲线见 图4-9,2.油性(润滑性):润滑油在摩擦表面形成各种吸附膜和化学反应膜的性能;3.润滑油主要指标:闪点:油气遇火焰即能发出闪光的最低温度;要求工作温度低于闪点30-40C(油高温工作指标)凝点:不能再自由流动的最高温度.(油低温工作指标),密度,15,(三)润滑剂的添加剂耐磨损添加剂:抗磨损;极压添加剂:提高抗胶合性;油性添加剂:提高边界润滑的油膜强度;,(二)润滑脂的主要指标1.针入度:重1.5N的锥体,于25C恒温下5s后刺入的深度;2.滴点:在规定的加热条件下,润滑脂从标准测量杯的孔口滴下第一滴时的温度。工作温度应低于滴点2
5、0C,16,4-4 流体润滑原理简介,(一)流体动力润滑:两相对运动的摩擦表面借助于相对速度而产生的粘性流体膜来平衡外载荷;(二)弹性流体动力润滑:高副接触中,接触应力使表面产生局部弹性变形,在接触区形成弹性流体动力润滑状态;(三)流体静力润滑:将加压后的流体送入摩擦表面之间,利用流体静压力来平衡外载荷;,17,v,V,x,y,V,v,V=0,F 油压p分布曲线,v,v,4-4 流体动压润滑的基本理论雷诺方程,h0,18,流体静力润滑:向两运动表面输入压力油;流体动力润滑:利用两运动表面形成收敛的楔行间隙、相对速度及润滑油粘度,形成压力膜;,v,U,x,y,F 油压p分布曲线,v,楔效应,19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机械设计 4112 滑动 轴承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73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