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进给传动系统设计.ppt
《机床进给传动系统设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床进给传动系统设计.ppt(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金属切削与机床Metal Cutting&Machine Tools,第十二讲 机床进给传动系统设计,概述进给传动分类与组成进给传动系统特点与设计要求机床内联系传动链数控伺服进给系统系统特点滚珠丝杠伺服电机选择,概述,一、进给系统类型及其应用 进给传动系统用来实现机床的进给运动和辅助运动。机床进给传动类型:1)机械传动 采用滑移齿轮、交换齿轮、离合器、齿条机构、丝杠螺母机构及无级变速器等传递动力和运动。工作可靠,维修方便,但结构较复杂,制造工作量较大,应用广泛。,概述,一、进给系统类型及其应用 进给传动系统用来实现机床的进给运动和辅助运动。机床进给传动类型:2)液压传动 采用油液作介质,通过液
2、压元件传递动力和运动。传动结构简单,工作可靠,传动平稳,便于实现自动化,应用日益广泛。3)电气传动 采用可调速电动机,直接驱动执行件,或经简单的齿轮变速箱,驱动执行件。机械结构简单,可在工作中无级变速,便于自动控制,但成本较高。,概述,二、进给系统特点及设计要求1)进给系统组成 进给传动一般由动力源、变速系统、换向机构、分配机构、安全机构、快速运动传动链、变换回转运动为直线运动的机构和执行件等组成。,概述,二、进给系统特点及设计要求2)进给系统设计要求 a、静态设计要求能够克服摩擦力和负载很小的进给位移量。目前最小分辨率0.1um较高静态扭转刚度足够的调速范围进给速度均匀,低速时无爬行现行,概
3、述,二、进给系统特点及设计要求2)进给系统设计要求 b、动态设计要求具有足够的加速和制动转矩,以便快速的完成启动和制动过程。具有良好的动态传递性能,以保证在加工中获得高的轨迹精度和满意的表面质量。负载引起的轨迹误差应尽可能小。,概述,二、进给系统特点及设计要求2)进给系统设计要求 c、数控进给系统机械部件设计要求被加速的运动部件应具有较小的惯量高刚度、良好的阻尼传动部件的拉压刚度、扭转刚度、摩擦阻尼特性和间隙等方面具有尽可能小的非线性。,概述,二、进给系统特点及设计要求2)进给系统设计要求 d、变速系统设计原则传动副“前少后多”降速“前快后慢”传动线“前疏后密”,概述,二、进给系统特点及设计要
4、求3)快速空行程运动 为缩短辅助时间和减轻工人体力劳动,通常在进给传动中设有快速空行程传动链,以实现机床移动部件的快速移动和快速返回等。方式:机械、液压、电气等 1.快速运动与进给运动共用一台电动机 2.快速运动采用单独的电动机 为避免产生运动干涉,可采用下列几种方法:1)采用超越离合器;2)采用差动机构;3)采用差动螺母。,内联系传动链,是从保证传动精度进行设计的。因此,内联系传动链的设计原则,与外联系传动链是不同的。一、误差来源与传递规律1、误差来源 在机床传动链中,传动误差主要来自齿轮、蜗杆蜗轮及丝杠螺母等传动件的制造和装配误差。1)齿轮传动副 圆柱齿轮的制造误差中,影响传动精度较大的主
5、要是齿距累积误差。2)丝杠螺母传动副 丝杠的螺距误差和轴向窜动,会以线值误差的形式直接传递给螺母。,机床内联系传动链,内联系传动链,是从保证传动精度进行设计的。因此,内联系传动链的设计原则,与外联系传动链是不同的。一、误差来源与传递规律1、误差来源 在机床传动链中,传动误差主要来自齿轮、蜗杆蜗轮及丝杠螺母等传动件的制造和装配误差。3)蜗杆蜗轮传动副 蜗轮误差分析同斜齿轮一样;蜗杆误差分析同丝杠一样。4)传动件的总误差 若某一传动件同时存在多项独立误差,既有制造误差又有装配误差,根据概率原理,设误差按正态分布,则其总误差可近似取均方根值.,机床内联系传动链,内联系传动链,是从保证传动精度进行设计
6、的。因此,内联系传动链的设计原则,与外联系传动链是不同的。一、误差来源与传递规律2、误差传递规律,机床内联系传动链,传动链中,各传动件的误差在整个传动链中按传动比依次传递,最后反映到末端件上,使工件或刀具产生传动误差。把越靠近末端件的传动副的传动比安排得越小,对减小其前面各传动件的误差影响的效果越显著,这样,就可以有效地减小传递到末端件的总误差.,二、内联系传动链设计原则1、缩短传动链 设计传动链时应尽量减少串联传动件的数目,以减少误差的来源。2、合理分配传动副的传动比 根据误差传递规律,传动链中传动比应采取递降原则。3、合理选择传动件 内联系传动链中,不应采用传动比不准确的传动副。4、合理确
7、定传动副的精度 末端件上的传动副误差直接反映到执行件上,对加工精度影响最大。因此,末端传动副的精度要高于中间的传动副。,机床内联系传动链,二、内联系传动链设计原则5、采用校正装置,机床内联系传动链,校正装置是补偿传动误差的有效措施。利用校正元件使末端传动副获得必要的补偿运动,以校正传动链的传动误差,进一步提高机床的加工精度。,数控伺服进给系统,一、数控机床伺服进给传动系统特点 1.进给传动由伺服电动机经齿轮降速传动或直接驱动运动转换机构来实现,对于闭环系统还要有位移测量装置。机械传动机构较简单。2.运动转换机构采用滚珠丝杠传动,工作台等执行部件采用滚动导轨、塑料导轨或静压导轨等.3.为避免伺服
8、系统失步和反向时的死区,必须尽可能消除传动齿轮副、丝杠螺母副、联轴器以及支承件的间隙。4.传动机构应有足够的刚度,在满足刚度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运动部件的质量。,数控伺服进给系统,伺服进给系统的驱动元件称为伺服驱动元件,是伺服系统控制的直接对象,是数控机床的重要组成部分。二、伺服电动机 目前使用的伺服电动机主要包括:如步进电机、小惯量直流电机和大惯量直流电机、直线电机。为满足数控机床的加工质量和生产率等方面的要求,伺服电动机应具有下列性能:1)速度范围宽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尤其是低速时的平稳性。2)载特性硬,特别是低速时应有足够的负载能力。3)响应速度快。4)可频繁启动、停止及换向。,数控
9、伺服进给系统,二、伺服电动机 1、步进电机 步进电机又称脉冲电机,每接受数控装置所输出的一个电脉冲信号,电机轴就转过一定的角度,称为步距角。步进电机的角位移与输入脉冲个数成正比,在时间上与输入脉冲同步。2、小惯量直流电机 小惯量直流电机是由一般直流电机发展起来的,其特点是转动惯量小、反应快。但额定转矩较小,一般必须与齿轮降速装置相匹配;由于转子直径小、散热差,当负载增加时,转子温升很快,因此电机过载能力较差。小惯量直流电机一般用于高速轻载的小型数控机床。,数控伺服进给系统,二、伺服电动机 3、大惯量直流电机 又称宽调速直流电机,有电激磁和永久磁铁激磁两种类型,其中永磁铁激磁式,由于不需要激磁功
10、率、效率较高,电机低速时输出转矩较大,温升低、尺寸小,因此应用较为普遍。特点:输出转矩大、响应速度快、过载能力强、调速范围宽、运转平稳、调试简单。,数控伺服进给系统,二、伺服电动机 4、交流伺服电机1)交流电机没有电刷和换向器,因此不需要经常维修。2)没有换向器,交流电机的转速不象直流电机那样受到换向火花的限制,因此转速可进一步提高,而且在高速情况下仍有较大的输出转矩。3)没有换向火花问题,电机的使用环境可以不受限制。4)交流电机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相同功率的电机,重量仅为直流电机的7090,相同体积情况下,输出功率可提高110170。5)交流电机的线圈在定子上,这样绝缘可靠、散热容易,
11、使整个系统的可靠性会进一步提高。6)利用伺服系统可以抑制交流电机的噪声和振动。,数控伺服进给系统,二、伺服电动机 5、伺服电机的选择 伺服电动机的主参数是功率,选择时不是按功率而是根据以下指标:最大切削负载转矩不得超过电动机的额定转矩;电动机的转子惯量JM应与折算到电机轴上负载等效惯量JeL匹配;快移时的加速性能。,数控伺服进给系统,三、进给伺服系统传动机构 1、伺服系统传动类型齿轮齿条传动同步带传动滚珠丝杠传动,数控伺服进给系统,三、进给伺服系统传动机构 2、滚珠丝杠副原理、特点及分类工作原理:在丝杠和螺母上分别加工出圆弧形螺旋槽,这两个圆弧形槽合起来便形成了螺旋滚道,在滚道内装入滚珠。当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机床 进给 传动系统 设计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73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