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扩建细则宣贯材料-隧道.ppt
《改扩建细则宣贯材料-隧道.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改扩建细则宣贯材料-隧道.ppt(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速公路改扩建设计细则各专业主要条文解读,编写组2015年3月,一、调查与评价二、路线及交叉三、路基、路面四、桥 涵五、隧 道六、交通组织,10.1 一般规定10.1.1 改扩建隧道设计,应综合考虑原隧道的现状、洞外接线条件、建设标准、改扩建难易程度、交通量及组成、施工交通组织及营运安全等因素,进行隧道分离增建、原位扩挖及其组合等多方案比选。,条文说明解读:A、隧道的改扩建与新线隧道的建设具有明显不同的特点,既有隧道需部分或全部利用,且一般要维持既有隧道正常通行的基础上建设,故除考虑自然地形地质环境条件外,增建或扩挖隧道对既有隧道结构安全和正常交通的影响给改扩建方案的确定和施工带来的难度等制约
2、因素需重点考虑。B、改扩建方案的形式较多,以双向四车道分离式隧道改扩建为八车道隧道为例,一般采用原隧道的两侧增建隧道方案,也可一侧增建及扩挖隧道方案,其主要方案组合如表10-1所示。对隧道地质条件好,原隧道净距大,经论证也可在两原隧道之间新建隧道,节约建设用地。,方案一:增建两个双车道隧道,方案二:增建一个四车道隧道,方案三:增建四车道隧道+原位扩挖(废弃一老洞),方案四:原位扩挖,变化-方案三:增建四车道隧道+原位扩挖(废弃一老洞),10.1 一般规定10.1.2 分离增建隧道、原位扩挖隧道设计应符合现行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的规定;原隧道利用时可符合原设计标准的规定。,条文说明
3、解读:A、隧道改扩建的增建、原位扩挖工程为新建工程,因此应按新建工程进行设计,满足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新建工程相应的规定。B、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等规范历经多次修编,建筑限界组成与宽度、结构设计、平纵面等标准和技术规定各版本不尽相同,对运营多年、运行状况好的既有隧道若按现行标准、规范改造则代价大,甚至需全部拆除,故为减少改扩建工程量,节约投资,规定对既有隧道可采用原设计技术标准。C、目前,按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J 026-90)和(JTG D70-2004)这两版规范修建的高速公路隧道,其建筑限界如图10-1和图10-2。其建筑限界组成表10-2和表10-3。,1
4、0.1 一般规定10.1.3 当设计速度提升时,对利用的既有隧道应重新确定建筑限界。,条文说明解读:隧道改扩建需设计速度提升时,需核实其路段内原有隧道的限界是否满足对应设计速度的要求。一般发生在既有隧道由大、小车混行调整为只行驶小车的情况,若不能满足则维持原设计速度。,10.1.4 既有隧道维修加固不应侵入建筑限界。,条文说明解读:对利用的既有隧道维修加固,一般在增建隧道修建完成并投入使用后进行,故有条件采取各种措施,使加固工程不侵入建筑限界。对采用常规加固措施会出现侵入建筑限界情况时,应考虑局部拆除重新施作衬砌等以确保不侵建筑限界。,10.1 一般规定10.1.5 应综合考虑增建隧道、扩挖隧
5、道与利用的既有隧道之间土建设计的总体布局,以及和交通工程及附属设施设计的协调。,条文说明解读:A、采用分离增建或增建与原位扩挖组合进行改扩建时,需综合考虑增建隧道、扩挖隧道与原隧道平纵位置关系、施工交通组织、运营安全与防灾救援等方面,尽量减少隧道间距过近带来的应力重分布、爆破施工等不利影响,再次基础上合理确定隧道间距、支护参数、施工方案、辅助施工措施等土建设计。B、各隧道运营交通组织和通风、照明、供电、监控防灾等交通工程与附属设施,也要协调考虑,不能相互孤立。,10.1.6 增建隧道、扩挖隧道与既有隧道互为逃生通道时,其横向通道的设置应符合新建隧道的规定。,条文解读:增建隧道、扩挖隧道与互为逃
6、生通道的既有隧道间应设置车行、人行横通道,其相关技术要求与新建隧道工程要求相同,以方便日常养护和灾害情况下的逃生救援。,10.1 一般规定10.1.7 同向分行的两个隧道间,洞外应设置联络道及交通诱导设施。,条文说明解读:A、单方向行车采用两个隧道分行较单方向单洞行驶交通组织复杂,目前这方面的经验少。但基于对既有隧道的利用后的改扩建,单方向行车采用两个隧道分行将成为比较普遍的现象。为减少驾驶员自由选择方向带来的安全和交通量不均衡等问题,设计需有明确的分线交通组织设计,设置必要的交通分流诱导设施等,以有效交通组织,增加交通安全性。B、为方便日常养护管理和事故时的交通疏散与救援,同向分行的两个隧道
7、洞外一定距离应设置联络道。,10.8 既有隧道的机电工程升级改造应在满足现行标准要求基础上一次设计,但可根据交通量增长分期实施。,条文说明 交通量的增长是逐渐积累的过程,因而,对能耗较大的通风、照明等设施,可根据交通量增长分期实施,节约费用。,10.2 分离增建隧道10.2.1 增建隧道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 增建隧道与既有隧道净距宜按两洞结构彼此不产生有害影响的原则布置。2 小净距时,应按小净距隧道围岩压力验算既有隧道结构的安全性,必要时应采取增大隧道净距、设置隔断墙、原隧道结构加固或围岩加固等技术措施。3 应根据围岩扰动影响与爆破振速控制要求,合理确定增建隧道的支护参数、施工方法、循环进尺
8、及单段爆破药量等。4 应提出对既有隧道进行爆破振速、裂缝变化、设施松动等的监测要求。5 应对既有隧道内的灯具、风机、监控设备等进行隐患排查及必要的加固。6 既有隧道病害严重或受围岩扰动、爆破振动安全影响大时,应采取临时加固等措施。,10.2 分离增建隧道10.2.1 增建隧道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条文说明解读:A、增建隧道在交通量大、需正常营运的原隧道边施工,若与既有隧道间净距选择不当,可能会引起原隧道围岩的应力重分布和变形,会对原隧道的结构安全及运营安全带来较大影响,同时影响增建隧道施工的进度。因此,合理确定增建隧道与原隧道的间距就显得很重要。有条件时,优先考虑按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
9、70)中分离式独立隧道间距规定考虑增建隧道与原隧道的间距设置。B、当增建隧道与原隧道为小净距时,净距越小,对原隧道结构安全影响就越大。故应对原隧道结构按小净距隧道荷载验算其安全性,若不满足安全要求又难以对原隧道进行加固时,应增大净距,必要时采取设置隔断墙、进行围岩加固等手段减弱对原隧道的影响。,10.2 分离增建隧道10.2.1 增建隧道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条文说明解读:C、应力重分布影响可忽略情况下,改扩建施工的爆破振动对既有隧道的不利影响往往成为隧道改扩建施工的控制因素,一般可通过实时监测既有隧道的爆破振速、裂缝变化、设施松动等情况,来动态调整施工参数(施工方法、循环进尺、单段爆破药量等
10、),及时进行现场隐患排查和必要加固。根据工程实践,爆破振动速度一般可在5cm/s20cm/s范围内取值,病害严重段取小值。必要时,可对既有隧道的交通流采取临时管制的措施:爆破时暂时封闭隧道,爆破完成并对既有隧道内进行安全检查确认不影响正常通行后,再开放交通。,10.2 分离增建隧道10.2.2 增建隧道与既有隧道间汽车横通道和人行横通道的设计,除满足现行标准要求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避开不良地质段和既有隧道的坍方地段。2 增建横通道结构外缘与既有隧道施工缝或变形缝间距应不小于1m。3 当拆除既有衬砌结构时,拆除范围与增建横通道结构外缘及与既有隧道施工缝或变形缝的间距均应不小于2m。4 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扩建 细则 材料 隧道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72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