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课件第2章知觉和意识.ppt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课件第2章知觉和意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课件第2章知觉和意识.ppt(7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知觉与意识,人文社科系 梁乐,第一章 知觉与意识,05 所见及所学06 睡眠,毫无疑问会做梦07 梦,并不浪漫08 行动,如同被催眠一般,所见即所学,人的信息加工,目录,1.理论基础,感觉和知觉一直以来都是心理学研究的焦点,无疑两者既是独立的又是息息相关的。,感觉:感受器,环境,信息知觉:组织感觉信息,知觉活动三步骤,选择有用的知觉信息.,步骤一,知觉就是把混乱的感觉信息变成有意义,可理解的信息,步骤二,步骤三,把信息组织成可识别的模式.,运用组织完的信息识别事物,大脑的策略,为了帮助感觉信息成为可理解的信息,大脑常常会出现一些策略,但是又是也会欺骗我们。,图形背景区分呈现(figur
2、eground):,图形背景区分呈现,知觉恒常性(perceptual constancies):虽然对一件事物的感觉一直在不停的变化,但是我们知道事物的特性没有发生改变。,大小恒常性,300m,200m,100m,10m,1m,这是本文作者着重研究的问题,我们被策略所欺骗,当我们缺少线索对事物的真是大小进行比较的时候,我们往往会被策略所愚弄。,问题1:知觉能力究竟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问题2:什么样的经验能让我们获得知觉能力?,问题3:会不会有成年人是没有知觉恒常性的?,研究过程,被试获得与研究契机:在一次远足旅行中,作者需要一个向导,于是找了当地侏儒族的一个22岁的少年,Kenge,他帮助
3、作者与当地部落交流,并且指路,排除路上的障碍,因为作者需要穿越森林,并且建立一个研究所,但树木太多,视野不好,而且需要木材建造研究所,所以2个人就开始砍伐树木,于是遮挡了着当地人几千年的丛林被开出了一块视野极好的地域。,研究讨论1,本研究报告了我们是如何获得知觉恒常性的。知觉不仅仅是靠经验经历产生,更是被文化和环境所影响。在Kenge生活的丛林里,因为视野不开阔,也不需要远距离观察的能力,所以没有机会去接触,但是如果有机会了,没有去思考,去探查,也不会习得大小恒常性这个能力。所以知觉能力是由于生活需要诞生的,而且需要学习和思考。,研究讨论2,虽然此部落人的大小恒常性几乎没有,但是图形,背景分别
4、能力可能非常的好,因为他们需要在森林中存活,辨别食物或是敌人。而城市中的人就可能这种能力要差一点。所以并不是一种知觉能力缺失就会影响其他知觉能力的。,进一步的发现与思考,特恩布尔的研究无疑是支持了行为主义的观点,知觉能力是后天的来的。但是先天,后天之争并没有因此结束。,在支持后天论的研究中,Blakemore和Cooper(1970)的研究很经典:小猫实验是让刚出生的小猫在只有纵线的环境中生活大约两周的时间(相当于人类婴儿出生后13个月),并且用竖立的铅笔逗它玩耍。其结果是再用横着的铅笔逗它时,它会毫无反应,完全没有兴趣。在这个实验之上,还有从各个角度进行的追加实验,比如在屋子里拉上许多横横竖
5、竖的线,让小猫刚刚能够钻过去的距离,把猫食放在房间的各个角落。结果小猫能够轻松地通过纵线,却总是撞上横线无法通过。,进一步的发现与思考,在支持先天论的研究中,Adams(1987)的研究也很经典:给新生儿(出生2-3天)呈现方块,一种是在不同颜色光的条件下的方块,一种是在灰色光条件下的方块,亮度均相同。发现,所有的新生儿看彩色光下方块的时间要显著的长于灰色光。,睡眠,毫无疑问会做梦,阿瑟瑞斯基发现快速眼动睡眠威廉迪蒙特关于做梦剥夺的研究,研究过程,被试选取:20名正常成年人研究工具:灵敏的电子测量仪器研究具体步骤研究结果,睡眠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脑电波频率较低、波幅较小,在这一阶段里身体放松
6、,呼吸变慢,很容易被外界刺激惊醒,大约持续10分钟。第二阶段偶尔会出现短暂爆发的,频率高、波幅大的脑电波,叫睡眠锭。这一阶段难唤醒,大约持续20分钟。,睡眠的四个阶段,第三个阶段脑电波频率继续降低,波幅更大,有时会出现睡眠锭,大约持续40分钟第四个阶段脑电波大多呈现为波。这一阶段,肌肉进一步放松,身体的各项功能都会变慢,称为深度睡眠阶段。大约持续20分钟,且前半夜长,后半夜短。,睡眠的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大约要经过90分钟,此后便进入快速眼动睡眠阶段,眼球开始快速上下左右移动,梦境开始出现,这一阶段大约持续510分钟。在快速眼动睡眠阶段后又会重复上述四个阶段,第四个睡眠阶段结束之后,又会出现一
7、次快速眼动睡眠阶段。,迪蒙特的研究,理论假设1.梦被完全的或部分的剥夺了,人是否还能继续正常的活动?2.梦在心理意义上是必需的,还是在生理意义上必需的,或者是二者兼有之?,研究方法,被试:男性,8名,年龄23-32岁之间。方法:每当被试在夜里进入REM睡眠就把他们叫醒,具体程序,1.在开始的几个晚上,允许被试整夜睡眠,为了确定被试一般情况下做梦数量的基线和睡眠模式。2.在以后的几个晚上开始剥夺被试REM睡眠或有梦的睡眠。每当电极报告表明被试开始做梦时,实验者就要唤醒被试,具体程序,3.进入实验的“恢复阶段”(1-6夜不等),允许被试睡眠不被打扰。4.给被试放几天假,接下来有6人回到实验室,完全
8、重复梦被剥夺的实验阶段,唯一不同的是唤醒被试的时间,改为两次眼动(做梦)之间的时间唤醒被试。5.给被试相同数量的“恢复夜晚”,称为控制恢复阶段。,结果,讨论,迪蒙特从这些研究结果中试探性的得出这样的结论:人需要做梦。所有被试在REM睡眠干扰阶段都出现了轻微的焦虑、烦躁和注意力不集中的症状。,研究发现的意义及后续研究,这种问题的一个极端事例是一些嗜酒成瘾的人,很多年来可能一直在剥夺自己的REM睡眠,一旦他们停止饮酒,REM的反弹作用极其强烈,以至于他们清醒的时候也会出现做梦现象!,近期发现,有研究认为,REM睡眠有利于提高人的能力也有文章说,REM睡眠是一种适应性的生存机制。这些研究可以作为精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改变 心理学 40 研究 课件 知觉 意识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72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