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抗栓治疗进展.ppt
《房颤抗栓治疗进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房颤抗栓治疗进展.ppt(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房颤抗栓治疗进展,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陈柯萍,2,房颤与血栓栓塞,房颤使缺血性卒中风险增加5倍15%卒中因房颤所致24%卒中因房颤所致(80-89Y)随着人口老龄化,房颤导致卒中成为重要公共健康问题,3,华法林抗栓作用:房颤荟萃研究:Meta-analysis,4,2006 ACC/AHA/ESC 房颤指南 预防血栓栓塞,类除孤立性房颤或有禁忌症的患者,所有房颤患者均应行抗血栓治疗,预防血栓栓塞(A)应根据患者发生脑卒中与出血的绝对危险性、个体相对危险性和实际获益,选择抗血栓药(A)除非有禁忌症,非机械性心脏瓣膜的卒中高危患者,应当长期口服维生素K拮抗剂,INR目标值为。(B),
2、5,2006 ACC/AHA/ESC 房颤指南 预防血栓栓塞,类具有多个中度危险因素的患者,建议使用维生素K拮抗剂开始治疗时应当至少每周监测一次INR,待结果稳定后,至少每月监测一次(A)低危或口服抗凝禁忌症的患者,建议应用阿斯匹林 81 325mg/d替代维生素K拮抗剂(A),6,2006 ACC/AHA/ESC 房颤指南 预防血栓栓塞,7,CHADS2评分系统,抗凝治疗能降低CHADS22的患者血栓栓塞的风险,8,CHADS2与卒中风险,9,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的困惑,房颤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卒中发生率也随年龄而增加随着老龄化社会,高龄房颤患者数量增加高龄患者伴随疾病复杂,卒中的高危因素多卒
3、中的高危因素同时也是出血的高危因素,高危、高龄房颤患者抗凝顾虑,10,Wolf et al.Stroke 1991;22:983-988.,高龄患者的特点(1),%,11,高龄房颤患者的特点(2),Age and the risk of warfarinassociated hemorrhage:the AnTicoagulation and Risk Factors In Atrial Fibrillation(ATRIA)Study.J Am Geriatr Soc.2006;54:1231-1236.,出血风险随着年龄增高而增高,12,观点1:高龄房颤患者抗凝 出血风险太大,起始队列研究
4、:华法林第1年大出血率80岁以上患者为13.180岁以下患者为4.7%大出血包括致死性出血、需要住院输注2U以上红细胞的出血及涉及关键部位的出血(颅内、腹膜后、脊柱内、眼内、心包及关节内等)(Hylek EM,et al.Circulation.2007;115:2689 2696),13,14,CHADS评分与出血及停药,15,1年后出血风险两组趋于一致,Bleeding While Starting Anticoagulation for Thromboembolism Prophylaxis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Fro
5、m Bad to Worse-D.George Wyse,16,观点2:高龄房颤患者抗凝 获益大于风险,BAFTA研究:973例年龄75岁的房颤患者随机分为华发林治疗(INR在23)及阿司匹林治疗(75mg/d)主要终点:致死和致残性卒中、颅内出血、外周动脉栓塞结果:预防卒中发生率华法林优于阿司匹林(1.8 vs 3.8%),大出血发生率无明显升高(1.9 vs 2.0%)Mant J,et al.Lancet 2007;370:493-503.,17,研究结果:75岁以上的患者,华发林抗凝治疗预防卒中的效果明显优于阿司匹林,而大出血的风险无明显增高,18,入选患者卒中的风险相对较低,BAFT
6、A研究的不足,BAFTA研究的真正临床意义:即使对于卒中风险较低的房颤患者,华法林疗效优于阿司匹林,19,大于80岁的房颤患者抗凝的出血发生率,目的:评价出血发生率和年龄的关系、INR管理质量、出血相关的因素,20,大于80岁的房颤患者抗凝的出血发生率患者基线情况,21,大于80岁的房颤患者抗凝出血发生率明显增高,INR值低于、位于、高于目标值的比例为14%、71%、15%年龄80岁和80岁两组之间没有差别,22,大于80岁的房颤患者抗凝的出血发生率出血相关的因素,Cox回顾分析显示年龄80岁与出血独立相关(OR为2.0,95CI1.14.0,p=0.05),23,大于80岁的房颤患者抗凝的出
7、血发生率,结论:尽管出血发生率和年龄相关,但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很低,可以接受,而且即使80岁以上的患者也可以得到很好的抗凝管理,24,观点3:双抗血小板治疗代替华法林,ACTIVEW研究方法:对于合并一个或一个以上卒中风险的房颤患者随机分为华法林和氯吡格雷加阿司匹林主要终点:首次发生的卒中、外周动脉栓塞、心肌梗死或血管性死亡结果:平均随访18个月,试验提前终止结论:对于卒中高危的房颤患者,预防血管事件,华法林治疗优于氯吡格雷加阿司匹林,尤其是已服用华法林的患者,25,26,ACTIVEW研究结果,主要终点事件(联合终点),卒中事件,27,同期专家点评:华法林预防卒中优于氯吡格雷阿司匹林,以上研究
8、显示:尽管华法林抗凝治疗有不尽人意之处,但目前其抗凝治疗的重要性和地位仍不可取代,28,2010年欧洲房颤抗凝指南(1)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的评估系统,对房颤患者进行卒中的风险评估ESC 2010指南提出应用新的评分系统CHA2DS2VASC积分 在抗凝治疗开始前对抗凝出血风险进行评估2010年欧洲指南首次引入了 HAS-BLED出血风险评分评价房颤患者抗凝出血风险,29,2010年欧洲房颤抗凝指南(2),CHA2DS2VASC积分进行房颤卒中风险评估主要危险因素:卒中史或一过性脑缺血发作及年龄75岁临床相关的非主要危险因素:心力衰竭、高血压、糖尿病、女性、年龄65-74岁和血管疾病,即心肌梗死、
9、复合型主动脉斑块以及外周动脉疾病等CHA2DS2VASC积分2分者需服用口服抗凝药物CHA2DS2VASC积分为1分者,服OAC或阿司匹林均可,但优先推荐OACCHA2DS2VASC积分0分者,可服用阿司匹林或不进行抗栓治疗,不抗栓治疗优先,30,CHA2DS2VASC积分,31,积分3分时提示出血“高危”。出血高危患者无论接受华法林还是阿司匹林治疗,均应谨慎,并在开始抗栓治疗之后加强复查,32,2010年欧洲房颤抗凝指南(3),I类:除低风险患者外(孤立性房颤、年龄65岁或有抗凝禁忌症),应对所有房颤患者进行抗栓治疗(口服抗凝剂或阿司匹林)以预防血栓栓塞事件对抗凝药物的选择应个体化,对每例患
10、者评估其发生脑卒中和出血的风险,并评估风险效益比例ChADS2评分作为一种简单的初始评估方法,用于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卒中的风险评估。对于ChADS22的房颤患者,建议应长期口服抗凝药物,并调整剂量,使INR在2到3之间,33,2010年欧洲房颤抗凝指南(4),I类:推荐使用一种新的卒中风险评分系统用于更细致和复杂的卒中风险评估,该评分系统将危险因素分为:主要危险因素和非主要危险因素两类。年龄75岁及卒中史作为房颤的主要危险因素具有1个主要危险因素或2个非主要危险因素者,为卒中的高危患者,推荐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除非有禁忌症。并调整抗凝药物剂量,使INR在2到3之间具有1个非主要危险因素者,为卒中
11、的中危患者,建议华法林抗凝治疗或阿司匹林治疗(75325mg/d)没有危险因素者为卒中的低危患者(年龄65岁的孤立性房颤,无危险因素),推荐阿司匹林治疗(75325mg/d)或不给予抗栓治疗对于机械瓣置换术后的房颤患者应口服抗凝治疗,抗凝强度应根据瓣膜类型和部位而定,二尖瓣置换术者INR不低于2.5,主动脉瓣置换术者INR不低于2.0,34,2010年欧洲房颤抗凝指南(5),IIa类:不同类型的房颤(例如阵发性、持续性和慢性房颤患者),选用相同的抗凝指征具有1个非主要危险因素的患者,大多数应考虑华法林抗凝治疗而不是阿司匹林治疗,应该基于以下因素考虑:出血的风险评估、长期抗凝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房颤 治疗 进展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71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