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病学教学-艾滋病教学.ppt
《感染病学教学-艾滋病教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感染病学教学-艾滋病教学.ppt(1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艾滋病,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传染病医院 叶寒辉,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该病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 或艾滋病病毒)感染而引起,导致被感染者免疫功能的部份或完全丧失,CD4+细胞数目减少,继而发生机会性感染、肿瘤等,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它是HIV感染后疾病发生发展的发展最后阶段。,艾滋病的定义,艾滋病研究史上的重要事件,1981:世界上首例艾滋病病人被报告 1983:分离出艾滋病病毒:法国巴斯德所 1984:CD4 分子是艾滋病病毒的受体 1987:发
2、现第一个抗艾滋病药物:AZT CTL 抗HIV的作用 1993:艾滋病的二联治疗:AZT+ddI 1996:HAART:2 RTI+1 PI=HAART HIV辅受体:CCR5.1997:艾滋病的免疫功能重建 1999:STI 2001:T20 治疗性疫苗.,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0 1 2 3 4 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CD4+cell Count,Asymptomatic,HZV,OHL,OC,PPE,PCP,CM,CMV,MAC,TB,TB,Months,Years After HIV Infe
3、ction,Natural Course of HIV Infection and Common Complications,Acute HIVinfection syndrome,Relative level of Plasma HIV-RNA,CD4+T cells,VL,流行病学病原学和发病机理传染性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诊断治疗和预防,HIV/AIDS,2011年HIV全球流行概况,HIV全球流行概况,全世界共有3400万患者感染HIV,2011年新增250万 感染者其中41%为青年感染者(15-24岁),HIV流行病学,1985年,1989年,1995年,1998年,我国HIV感染报告情
4、况,1985:第一例,1998:全国所有地区,由高危人群开始,传播到一般人群全球共同模式,同性恋,注射毒品者,妓女,嫖客,家庭妇女,婴儿,亚洲艾滋病疫情趋势,1985-2011年全国历年报告HIV/AIDS变化趋势,中国艾滋病流行特点,艾滋病疫情依然呈低流行态势,部分地区疫情严重;从疫情估计结果来看,截止2011年底,估计我国现有存活的艾滋病感染者78万人(62-94万人),全人群感染率为0.058%(0.0460.070%),仍属于低流行国家。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数量继续增加,但新发感染人数保持在较低水平;,既往感染HIV者陆续进入发病期,艾滋病发病和死亡增加;传播途径以性传播为主,所
5、占比例继续增高;,中国艾滋病流行特点,中国艾滋病流行特点,感染人群多样化,流行形势复杂化;危险因素仍然广泛存在,如:吸毒者中共用注射器、新型毒品愈显流行、多性伴(异性性伴和同性性伴)现象仍在蔓延、不安全性行为仍占一定比例;5064岁年龄组人群报告数增加7.5倍,65岁及以上增加约为20倍;流动人口、异地或者异国婚姻,福建省历年报告的艾滋病感染者(1987-2012年9月),福州市艾滋病疫情,疫情流行形势:福州市自1987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人以来,截止2012年10月31日,按现住址累计报告HIV抗体阳性者1392例,存活1102例,死亡报告290例。按报告地累计报告HIV抗体阳性者1989例,
6、存活1530例,死亡报告459例。,艾滋病流行主要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总体上看现在已从低流行水平逐步转向中度流行水平。第一阶段(1987-1996年):主要在境外特别是在东南亚国家感染HIV后传入,病例发现较少,在境(市)内发现的主要是少数感染者配偶间的传播。第二阶段(1997-2002年):在境(市)内性乱高危人群中发现HIV感染者,艾滋病病人数量增加较为明显,传播速度有所加快,但总体上处在低流行水平。第三阶段(2003年至今):随着各种流行传播因素的持续存在和影响,HIV传播途径呈现多样化,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扩散。,病例主要分布在长乐、福清、晋安、仓山、鼓楼等经济较发达、流动人口较多
7、的县区,其中流动人员占病例总数的34.5%。男性254例,女性56例,男女之比为5.54:1。20-59岁HIV/AIDS 280例,占新发病例数的90.3%。感染途径以异性传播为主,三种感染途径并存,经同性传播途径感染所占比例有较明显上升。在新发的310例HIV/AIDS中,异性性传播占67.10%(208/310);同性传播27.42%(85/310);吸毒传播2.26%(7/310);其它3.23%(10/310)。样本来源:主要为自愿咨询检测占29%;其它就诊者检测26.5%;术前检测10.3%;性病门诊7.1%。,福州市历年报告HIV/AIDS病例数(1987年-2012年9月),福
8、州市累计报告HIV/AIDS病例现住址分布(1987-2012年9月),福州市累计报告HIV/AIDS病例传播途径分布(1987-2012年9月),HIV流行病学,24,24,性传播持续为主要传播途径同性传播上升速度明显,网络直报历年HIV传播途径构成,流行病学病原学和发病机理传染性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诊断治疗和预防,HIV/AIDS,病原学,HIV的发现:HIV1,83年;HIV2。HIV的结构:RNA病毒,逆转录。外膜糖蛋白,核壳蛋白和病毒RNA。理化特性:抵抗力弱,对乙肝有效的消毒剂均可杀死HIV。变异性强繁殖过程:靶细胞结合,形成cDNA,整合,产生病毒RNA,形成新的病毒。,HIV的结
9、构,发病机理,AIDS viruses:Colore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graph of a T-lymphocyte blood cell(green)infected with HIV(red).,HIV如何进入细胞内?,Copyright 1996 Massachusetts Medical Society。All rights reserved。,1,2,3,4,细胞膜,融合区域,gp120,gp41,HIV的生命周期,1,2,逆转录酶,HIV附着CD4细胞表面,反转录酶将HIV RNA转录为DNA,HIV DNA 融入人体 DNA,组合成HIV,释放出新
10、的HIV颗粒,Copy right:I-TECH,HIV进行复制,HIV病毒学特点,反转录酶病毒 与宿主基因融合基因多态性高度变异性可长年潜伏在机体细胞内,发病机理,Courtesy of CDC,成熟HIV颗粒,未成熟颗粒,HIV的理化特性,对外界抵抗力较弱,对热敏感5630分钟,化学消毒剂10%家用漂白粉50%乙醇,不敏感紫外线射线0.1%福尔马林,HIV的类型,传播途径相同机会性感染类似HIV-1潜伏期较短可同时感染二者,发病机理,HIV-1分组和亚型,发病机理,M组全球广泛流行A-D,F-H,J,K 9个亚型亚型分布有明显地域性(我国B亚型全国流行)不同亚型的发病机理或传播能力不同,H
11、IV感染人体的过程,粘膜暴露于HIV,HIV与CD4细胞融合,进入淋巴结(2天),进入血循环(3天),播散脑、脾、全身淋巴,发病机理,分泌特异抗体,固有免疫,人体正常免疫应答,Copy right:I-TECH,发病机理,B 细胞,辅助T细胞,巨噬细胞,受感染 CD4,细胞毒素T细胞,杀死CD4,图例说明HIV颗粒辅助T细胞细胞毒素T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细胞核细胞受体HIV抗体,(抗体分泌细胞),(CD8),(CD4),人体对HIV的适应性免疫,Copy right:I-TECH,发病机理,HIV导致免疫损伤,HIV感染的免疫病理改变,(一)T4细胞数量的进行性减少(二)T4淋巴细胞功能受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感染 教学 艾滋病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70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