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综合治疗PPT课件.ppt
《恶性肿瘤综合治疗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恶性肿瘤综合治疗PPT课件.ppt(9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1,肿瘤治疗历史的回顾,2,肿瘤外科治疗原则的确立,3,1894年Halsted发明乳腺癌根治手术,使乳腺癌手术复发率由58%85%降至6%,形成外科治疗恶性肿瘤的原则。,4,Halsted原则:在手术治疗恶性肿瘤时,要广泛整块切除肿瘤,包括周围软组织、筋膜及肌肉,同时完整切除区域性淋巴结。,5,应用这一原则,在20世纪上半期发展了各部位肿瘤的切除术,1905年 Wertheim宫颈癌根治术1906年 Grile 颈淋巴结根治性切除术1908年 Miles 直肠癌腹会阴联合根治术1933年 Graham 支气管肺癌全肺切除术1935年 Whipple 胰腺癌根治术,6,根治
2、术的结果,提高了恶性肿瘤的生存率产生了错觉,肿瘤外科治疗就是患肿瘤的器官切除术强调根治,忽视器官功能60年代出现超根治术,创伤很大,但 没有提高生存率,7,单一手术不能解决问题综合治疗兴起,8,肿瘤放射治疗的发展,9,1895年 Roentgen 发现X线,1896年 Becquerel 发现放射性,1898年 Curios 发现镭,1920年 200千伏X线治疗机问世 开始深部X线治疗,10,20世纪40年代前 放疗设备简陋,性能低下,对放射线作用机理缺乏认识,使放疗效果未能充分显示。,11,20世纪50年代后,接触治疗机深部X线治疗机60Co远距离治疗机各类加速器后装近距离治疗 适用于任何
3、部位的各种肿瘤,12,近年来放疗的新发展 计算机模拟的三维适形放疗 使放射线高剂量区在体内的分 布与所需治疗的病灶区(靶区)完 全一致。,13,放射生物的研究对放射线的作用机制有了深入认识,改变放射治疗模式放射增敏剂的应用减少放疗对正常组织的损伤,14,放射治疗是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所有肿瘤患者的70%左右需放疗。,15,放疗的局限性,放射敏感性和肿瘤细胞负荷成反比肿瘤病灶内如果血供差,肿瘤细胞乏氧,对放疗敏感性差,16,肿瘤内科治疗的发展,17,肿瘤内科的历史:,1946年 Gilman 和Philips 用氮芥治疗恶性淋巴瘤 近代肿瘤化疗的开端1957年 Arnold 合成环磷酰胺
4、 Duschinshy 合成5-氟脲嘧啶 取得明显的临床疗效,肿瘤化疗受到重视70年代 顺铂和阿霉素进入临床 肿瘤内科在睾丸肿瘤、滋养细胞肿瘤和儿童白血 病已取得根治性效果 肿瘤内科追求的目标由姑息到根治,18,进入90年代以后肿瘤内科的新进展,作用机制新颖的新药进入临床 抑制微管蛋白的解聚:紫杉类(紫杉醇、泰素帝)拓扑异构酶抑制剂:喜树碱类(伊立替康、拓扑替康)分子靶点药物:EGFR酪氨酸激酶受体抑制剂(STI-571、Iressa)单克隆抗体:抗CD20单抗(美罗华)抗HER2单抗(Herceptin),19,进入90年代以后肿瘤内科的新进展,高剂量化疗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在实体瘤恶性淋巴
5、瘤治疗中的应用 多药耐药基因的发现、生物和基因治疗的临床应用 对肿瘤宿主的认识逐渐深入:肿瘤细胞免疫和抑癌基因,20,进入90年代以后肿瘤内科的新进展 支持治疗加强,造血刺激因子(rhG-CSF、rhGM-CSF、EPO)5-HT3受体拮抗剂,21,肿瘤内科治疗药物的发展(一),22,肿瘤内科治疗药物的发展(二),23,肿瘤内科治疗药物的发展(三),24,肿瘤内科治疗的水平,1.可根治的肿瘤(治愈率30%)3.姑息疗效 滋养细胞肿瘤 肾癌 睾丸生殖细胞肿瘤 黑色素瘤 霍奇金病 子宫内膜癌 Burkitt淋巴瘤 前列腺癌 大细胞淋巴瘤 慢性白血病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多发性骨髓瘤 儿童神经母
6、细胞瘤 头颈部癌 Wilms瘤 胃肠道癌2.少数病人可能根治的肿瘤(治愈率30%)4.配合手术/放疗可提高治愈率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乳腺癌 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大肠癌 骨肉瘤 骨肉瘤 小细胞肺癌 软组织肉瘤 乳腺癌 部分卵巢癌 非小细胞肺癌 肝癌(动脉化疗)视网膜母细胞瘤 神经母细胞瘤,25,肿瘤内科治疗的疗效分级 较好:有效率 50%一般:有效率 20%50%较差:有效率 20%如胰腺癌 下图CR为缓解率,26,27,28,29,化疗的适应证1.造血系统恶性疾病 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等。2.化疗效果较好的实体瘤 皮肤癌、绒毛膜上皮癌、恶性葡萄胎 睾丸肿瘤、小细胞肺癌等。3.实体瘤
7、手术切除或局部放疗后的巩固治疗。4.局部晚期的卵巢癌、非小细胞肺癌、头颈部癌和乳腺癌,可先 化疗,以后争取手术。介入治疗可使肝癌、肾癌易于切除提高 治愈机会。5.实体瘤已有广泛播散或远处转移,不适于手术切除或放疗者。6.实体瘤手术或放疗后复发或播散者。7.癌性积液,通过腔内注射化疗药物,常使积液控制或消失。8.肿瘤所致上腔静脉、呼吸道、脊髓压迫或脑转移致颅内压增 高,常先用化疗以减小体积,减轻症状,再进行手术或放疗。,30,抗肿瘤药物的作用机制和分类,31,目前常用的抗肿瘤药近百种 传统分类:烷化剂、抗代谢药物、抗生素、植物药、激素、杂类 新 分 类:干扰核酸合成的药物 干扰蛋白质合成的药物
8、直接与DNA结合,影响其结构和功能的药物 改变机体激素平衡,从而抑制肿瘤的药物近年来新进展:单克隆抗体 分子靶点药物,32,一、干扰核酸合成的药物 在不同环节阻止DNA的合成,抑制细胞分裂增殖,属于抗代谢物 1.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抗叶酸制剂):甲氨喋呤(MTX)等 2.胸苷酸合成酶抑制剂:5-氟脲嘧啶(5-Fu),呋喃氟脲嘧啶(FT-207)、优福啶(UFT)等 3.嘌呤核苷酸互变抑制剂(抗嘌呤制剂):巯嘌呤(6-MP)、6-硫嘌呤(6-TG)4.核苷酸还原酶抑制剂:羟基脲(HU)5.DNA多聚酶抑制剂:阿糖胞苷(Ara-C)等,33,二、干扰蛋白质合成的药物1.影响微管蛋白装配、干扰有丝
9、分裂中纺锤体 形成,使细胞停止于分裂中期:VCR、VLB、VP-16、秋水仙碱和紫杉类2.干扰核蛋白体功能阻止蛋白质合成:三尖杉 酯碱3.影响氨基酸供应阻止蛋白质合成:L-门冬酰 胺酶,34,三、直接与DNA结合,影响其结构和功能的药物 1.烷化剂:氮芥(HN2)、环磷酰胺(CTX)、噻替哌 2.破坏DNA的金属化合物:顺铂(CDDP)3.DNA嵌入剂:多为抗生素,如柔红霉素、阿霉素、表阿霉素、米托蒽醌、放线菌素D 4.破坏DNA的抗生素:丝裂霉素(MMC)、博莱霉素(BLM)、平安霉素 5.拓扑异构酶抑制剂:喜树碱类,35,四、改变机体激素平衡从而抑制肿瘤的药物 1.通过激素治疗和内分泌腺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恶性肿瘤 综合 治疗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70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