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部剪力法习题全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底部剪力法习题全解.ppt(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例题3 十层框架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计算条件:某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高38.4m,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场地类别为II类。各层的质量和它的抗侧刚度沿房屋高度分布均较均匀。剖面如图所示。每层恒载的标准值为14580kN,每层活载为2430kN;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要求:各层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基础顶面处的地震剪力设计值。,查表当II类建筑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时,特征周期。,(1)求各层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及顶部附加水平地震作用,查抗震规范表(表4-10),多遇地震8度时,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0g时,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按抗震规范图(4-9)查得计算相应于第
2、一振型自振周期的地震影响系数。,各层的结构重力荷载代表值,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结构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求顶部附加地震作用,因为T1=0.931.4Tg=0.56,则顶部附加水平地震作用,各层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2)基础顶面处的地震剪力标准值,该结构设防烈度为8度,则其楼层最小地震剪力系数,基础顶面处的地震剪力设计值:,例题:屋面局部突出部分的地震作用效应计算(41)条件:某四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顶部有突出小屋,层高和楼层重力代表值如图,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II类场地,设计地震分组第二组。考虑填充墙的刚度影响后,结构自振基本期。要求:求各楼层地震剪力标准值。,查抗震规范表,当II类建筑场
3、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时,特征周期。,(1)求各层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及顶部附加水平地震作用,查抗震规范表,多遇地震8度时,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0g时,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按抗震规范图查得计算相应于第一振型自振周期的地震影响系数。,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结构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求顶部附加地震作用,因为T1=0.601.4Tg=0.56,则顶部附加水平地震作用,各层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该结构设防烈度为8度,则其楼层最小地震剪力系数,故结构任一楼层的地震剪力均大于最小值。,故结构任一楼层的地震剪力均大于最小值。,例题4-1 某四层砖砌体房屋,尺寸如图4-6(a)(b)所示。结构设
4、防烈度为7度。楼盖及屋盖均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横墙承重。楼梯间突出屋顶。除图中注明者外,窗口尺寸为1.5m2.1m,门洞尺寸为1.0m2.5m。试计算该楼房楼层地震剪力。,例题4-1 某四层砖砌体房屋,尺寸如图4-6(a)(b)所示。结构设防烈度为7度。楼盖及屋盖均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横墙承重。楼梯间突出屋顶。除图中注明者外,窗口尺寸为1.5m2.1m,门洞尺寸为1.0m2.5m。试计算该楼房楼层地震剪力。,解(1)计算楼层重力荷载代表值,恒载(楼层及墙重)取100%,楼屋面活荷载取50%,经计算得:,(2)计算结构总的地震作用标准值,设防烈度7度,,(3)计算楼层地震剪力,按式(4.
5、2)、(4.3)及关于屋顶间的附加规定计算。计算过程列于表4-5。,楼层地震剪力计算表4-5,设 计 实 例,【例】某四层混合结构办公楼,平面、立面如图所示。楼盖和屋盖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空心板,横墙承重。窗洞尺寸为1.5 m1.8 m,门洞尺寸为1.0 m2.5 m,走道门洞尺寸为1.0 m2.5 m,墙厚均为240 mm,窗下墙高度0.90 m。室内外高差为0.60 m。外纵墙与横墙交接处设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砖的强度等级为MU10,混合砂浆强度等级为首层、二层M7.5,三、四层为M5。设防烈度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类场地。结构阻尼比为0.05。已知四层顶:G4=2 950 k;三层顶:G3=3 600 kN;二层顶:G2=3 600 kN;首层顶:G1=3 950 kN试求在多遇地震作用下楼层地震剪力,图6.9 结构平面及剖面示意,解:1)已知:四层顶:G4=2 950 kN 三层顶:G3=3 600 kN 二层顶:G2=3 600 kN 首层顶:G1=3 950 kN,Geq=0.8514100=0.8514100=11985 kN,房屋总重力代表值,G=2950+3600+3600+3950=14100,2)计算各楼层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及地震剪力 计算总水平地震作用(即底部剪力)标准值:,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70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