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实验动物 (NXPowerLite).ppt
《常用实验动物 (NXPowerLite).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用实验动物 (NXPowerLite).ppt(10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常用实验动物(小鼠、大鼠、豚鼠、地鼠),第一节小鼠,一、小鼠的生物学特性,小鼠(mouse)哺乳纲、啮齿目、鼠科、鼠属、小家属种。,一般特性,体型小,性情温顺,易于饲养管理。小鼠是哺乳动物中体型较小的动物,出生时体重.5g,体长20mm左右。成年体重30-40g,体长110mm。喜黑暗,昼伏夜动,进食、交配、分娩多在夜间。喜欢群居,雄性好斗。胆小怕惊,对环境反应敏,强光噪声致母鼠神经紊乱、食仔;适应性差,汗腺不发达,怕热,高温容易中暑。,繁殖特性,发育迅速,性成熟早小鼠出生后20日龄左右即可离乳,此时体重达14g(10-16g)左右,稍加饲育即可用于实验及科研(18-22g)。-周龄性成熟。雌
2、性35-50d、雄性45-60d便可交配繁殖。配种最好在65-90日龄。性周期短,繁殖力强发情周期4-5d,妊娠期19-21d,哺乳期20-22d。每胎产仔8-15只,最多可达25只,年产6-9胎。生育期为1年,寿命2-3年,解剖学特性,尾巴较长,约等于体长,尾具有平衡、散热和自卫等功能。尾部有四条明显的血管,其背腹面各有一条静脉血管,两侧各有一条动脉血管。,正常生理生化指标,正常体温37-39,成年小鼠呼吸频率140-210次/分,心跳平均163次/分。染色体20对。,引自:国家啮齿类实验动物种子中心上海分中心,引自:国家啮齿类实验动物种子中心上海分中心,引自:国家啮齿类实验动物种子中心上海
3、分中心,引自:国家啮齿类实验动物种子中心上海分中心,引自:国家啮齿类实验动物种子中心上海分中心,引自:国家啮齿类实验动物种子中心上海分中心,引自:国家啮齿类实验动物种子中心上海分中心,引自:国家啮齿类实验动物种子中心上海分中心,引自:国家啮齿类实验动物种子中心上海分中心,不同日龄小鼠体重情况(单位:克),引自:方喜业医学实验动物学,小鼠年龄和性别的判定,1 年龄判定2 性别判定 雌性生殖器与肛门之间有一无毛小沟,距离较近。雄性可见明显的阴囊,生殖器突起较雌鼠大,肛门和生殖器之间长毛,距离较远。,二、小鼠常用品种、品系,、近交系小鼠据不完全统计,近交系小鼠品系、亚系及其衍生物总共加起来有1000
4、多个,但在国际上广泛应用的品系数目还是有限的据Festing对已发表的1600篇研究论文进行统计,C57BL/6是最为广泛应用的小鼠品系,其次是C3H品系,1600篇论文涉及到40多个常用品系,但最为常用的6-8个品系使用率达到70。对于绝大多数使用者只需要了解常用近交系小鼠品系的生物学特性。,中国培育的近交系小鼠有:TA1(津白一号)、TA2(津白二号)、615系引进的近交系小鼠有20多种,常用的有4种。C3H小鼠:1975年从美国引进,毛色为野生色C57BL/6小鼠:1975年从日本引进,毛色为黑色BALB/c:Bagg1913年获得小鼠白化株,经近亲繁殖20代以上育成,毛色为白色DBA:
5、分为DBA/1和DBA/2两个品系,1977年由美国实验动物中心引进,毛色均为浅灰色。,、远交种(封闭群)小鼠,KM种小鼠:我国生产量、使用量最大的远交种小鼠,白色。抗病力和适应力强,繁殖力和成活率高。ICR:1973年由日本国立肿瘤研究所引入我国,白色,其显著特点是繁殖力强。CFW:1973年由日本国日本国立肿瘤研究所引入我国,白色,起源于Webster小鼠,经20代近亲交配后,采用随机交配而成。LACA:1973年由英国实验动物中心引入我国,白色。NIH: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培育而成,白色。繁殖力强,幼仔成活率高,雄性好斗。,3、突变系小鼠,目前突变系小鼠有143种,常用的突变系小鼠有侏儒
6、症:比正常小鼠体型小,缺少生长素和促甲状腺素,用于内分泌研究。无毛症:裸鼠,第11对染色体上的裸基因(nu)导致无毛、裸体无胸腺。SCID:第16对染色体上的Scid隐性基因突变基因导致T、B淋巴细胞联合免疫缺陷外观与普通小鼠差别不大,有毛,被毛白色,体重发育正常。肥胖症:肌肉萎缩症:,三、在生物医学中的选择应用,1.各种药物筛选性试验;2.药物效果及其副作用研究,如:利用声源性惊厥小鼠来评价抗痉挛药物;利用小鼠角膜和耳廓反射评价镇定药物;小鼠常用于药物对疾病疗效试验。3.毒性试验和安全分析,如:急毒、慢毒、半数致死量的测定等试验,(一)药理学及药物临床前评价研究,1.近交系小鼠自发性肿瘤进行
7、研究,如AKR小鼠白血病发生率可达90,C3H小鼠乳腺癌发病率达97。而C57BL小鼠乳腺癌发病率极低。结果表明C3H体内有一种乳汁因子会传给雌性子代,在该乳汁因子与激素的共同作用下易产生乳腺癌。,(二)肿瘤学研究,2.进行肿瘤模型的复制:小鼠对致癌物质、射线及某些病毒敏感,可诱发各种肿瘤,如:二乙基亚硝胺可诱发小鼠肺癌;甲基胆葸可诱发小鼠胃癌和宫颈癌等;感染小鼠白血病病毒可诱发白血病;感染人类腺病毒可诱发小鼠肉瘤及淋巴瘤。,3.移植性肿瘤模型 将各种实体瘤、腹水瘤、白血病等一定数量的瘤细胞或无细胞的滤液(病毒性肿瘤)接种于相关品系的小鼠,就可以使该品系的一群小鼠带有相同的肿瘤,其生长速度一致
8、,个体差异小,接种存活率可达100%。这种肿瘤模型经常用在筛选抗肿瘤新药的研究。,4.免疫缺陷小鼠在肿瘤研究中应用 免疫缺陷小鼠指由于先天性遗传突变或人工方法造成一种或多种免疫系统成分缺陷的小鼠。裸小鼠是一种11号染色体上隐性裸基因(nu)发生突变的小鼠。其生理特征为无胸腺、缺少T细胞,B细胞虽存在但功能缺损,属于免疫缺陷小鼠,可进行异体肿瘤移植。目前已移植人体肿瘤达40种以上。,SCID小鼠是一种16号染色体上SCID基因发生突变的小鼠。其生理特征为既缺少T细胞、也缺少B细胞,血清中缺少免疫球蛋白,属于严重联合免疫缺陷小鼠,可进行异体肿瘤移植。,小鼠对多种病原体特别是病毒极为敏感,常用于研究
9、传染病的发病机理、临床症状及治疗。例如狂犬病、脊髓灰质炎、流感、脑炎、血吸虫病、疟疾、破伤风等的研究。,(三)传染性疾病研究,许多小鼠具有遗传疾病:如小鼠黑色素瘤、糖尿病肥胖、遗传性贫血、尿崩症、肌肉萎缩症、骨骼硬化症、自身免疫缺陷症等。这些疾病与人类发病相似,可用作人类遗传疾病的动物模型。转基因小鼠:将人类基因导入小鼠基因组中,研究导入基因的作用,寻求目前还无法了解的遗传性疾病的遗传因子。,(四)遗传学和遗传性疾病的研究,SCID小鼠可将人的免疫组织或免疫细胞移植到小鼠身上,使其具有人的部分免疫系统(SCID-hu小鼠),用于研究人类免疫系统的发育过程,以及免疫细胞的分化和功能研究。SCID
10、-hu小鼠受到HIV病毒的感染,进行爱滋病相关研究。,(五)免疫学研究:免疫缺陷小鼠的作用,新西兰黑色小鼠(NZB)其自身免疫缺陷的病因是由于感染C型致瘤RNA病毒与引起人的红斑狼疮的病因一样,病症特征与人类很相似,所以是研究红斑狼疮的极好的动物模型。近交系在小鼠在单克隆抗体生产中的应用:单克隆抗体最早通过BALB/C小鼠生产。其方法是将BALB/C小鼠的骨髓瘤细胞和经过免疫的脾细胞融合,形成杂交细胞,再经克隆技术产生单一纯化的无性繁殖的细胞系,生产单克隆抗体。,小鼠繁殖力强,性周期和妊娠期短,生长快,适合计划生育研究。如常用小鼠做抗生育、抗着床、抗早孕、抗排卵等实验应用上的首选动物。,(六)
11、老年病学的研究,小鼠寿命短,传代时间短,随着鼠龄的增加,机体内的一些生理生化指标不断发生变化,特别是高龄鼠中老年病明显增多,是老年学研究的极好材料。多用于糖质、脂质、胶原和免疫等方面的研究。,(七)计划生育研究,研究体温变化的试验:因为小鼠体温变化不稳定慢性支气管炎的试验:因为小鼠气管及支气管腺不发 催吐试验:因为小鼠无呕吐反应 动脉粥样硬化试验:因为小鼠不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八)不宜采用小鼠的试验,四、小鼠的饲养管理,(一)小鼠的一般饲养管理,、饲喂:(1)小鼠喂给颗粒状饲料,饲料中蛋白质的含量应在20%-25%,可增加0.1%-1%的鱼肝油,但需注意小鼠对过量维生素敏感,尤其是妊娠小鼠会
12、出现繁殖紊乱和胚胎畸形。小鼠喜吃淀粉含量高的饲料,碳水化合物比重稍大些。不同品系小鼠对饲料组成要求有一定差别。()小鼠属于杂食性动物,胃容量小,有随时采食的习性,夜间更为活跃。采取“少量勤添”的原则,保证随时有料。每周喂料3-4次,以上次的料刚刚吃完为好。小鼠的饲料消耗量,随着生长发育和生产繁殖的阶段不同而有所不同,所以必须注意不同阶段添加的饲料量。对于种鼠、妊娠鼠、哺乳鼠应该使用繁殖用高营养饲料,并适当添加葵花籽、麦芽、鸡蛋等。成年小鼠采食量:5-6g/d。怀孕后期:8-10g/d;哺乳第一阶段(1-12d)约13g/d;哺乳第二阶段(13-21d)约19g/d。仔鼠在21d离乳前约4g/d
13、;22-23d为5.6-6g/d。饲料存放在凉爽、干燥的地方,周内用完,饲料贮存期不超过90d。,、给水:饮用水应保证连续不断,每周换水2-3次(最好是每天更换新鲜水),并特别注意饮水瓶嘴是否有气泡、不出水或漏水的现象。每次换水要连同水瓶和瓶嘴一起换下;并认真清洗水瓶和瓶嘴,然后消毒,严禁未经消毒的水瓶和瓶嘴继续使用、垫料和笼具:每周更换垫料和清洗鼠笼1-2次保持室内卫生,定期彻底清洗。室内一般不用水冲,而用消毒液抹,常用消毒液有0.1%新洁尔灭、3%来苏儿等,(二)生产、繁殖管理,繁殖时候应注意以下几点:、选种一般从第2-4胎的仔鼠中选留种子。选种原则是:首先要看双亲的繁殖能力。要求双方体质
14、健壮,产仔率高,离乳率要高,母性强,胎间隔不超过30d。然后看子代,要求子代体质强壮,运动活泼,生殖器正常。对于生产胎次少的品系,也可从第一胎仔鼠中选留。、配种要等体成熟时再配,体成熟时期较性成熟时期晚。、不同遗传特点的动物群(如:近交系与封闭群)繁殖方法不同。、种鼠可使用年半。雌鼠生育6-8胎即可淘汰。要经常检查种鼠的生殖能力,及时淘汰受孕率低的种鼠并增补新种。、离乳后的雌鼠和雄鼠分开饲养,发现异常动物及时淘汰处理。,第二节大鼠(RAt),大鼠属于脊椎动物门、哺乳纲、啮齿目、鼠科、大鼠属动物。野生褐家鼠的变种,一、大鼠的生物学特性,群居,喜啃咬,喜黑暗,昼伏夜动,嗅觉灵敏杂食性动物,特别喜欢
15、吃熟肉。对蛋白质、维生素、氨基酸等营养缺乏敏感,VA缺乏时常咬人。性情较凶猛、抗病力强,对新环境的适应力强,但对环境刺激、炎症反应敏感。强烈噪音可引起食仔或抽搐;湿度低于40%易发生环尾巴症(尾巴出现圆形环尾纹,初期呈现水肿,出血,皮肤坏死及脱皮,严重者尾根及尾巴成干性坏疽病变,留下永久性环行。)。汗腺不发达,仅抓垫上有汗腺,靠尾和唾液散热,体温调节不稳定。行为表现多样,情绪反应敏感,易接受通过正负强化进行的多种感觉指令的训练。,繁殖特性,大鼠发育快,成熟早,繁殖力强。雄性月龄、雌性2.5月龄达到性成熟,性周期4-5d,妊娠期19-23d(平均21d),哺乳期25-28d,年产5-8胎,每胎产
16、仔6-12只,生育期1.5年。全年多发情动物,具有产后发情、产后妊娠的特点。寿命2.5-3年。,解剖学特征,垂体肾上腺系统功能发达,应激反应灵敏视觉、嗅觉灵敏大鼠血压和血管阻力对药物反应灵敏;肝脏再生能力强,切除60-70%的肝仍有再生能力;眼角膜无血管,对炎症反应灵敏;生长发育期长,长骨长期有骨垢线存在,不骨化;无胆囊。,生理生化特征,大鼠心电图无S-T段,豚鼠以上的较大动物均有明显的S-T段正常体温39(38.5-39.5)心率475次分呼吸频率85.5(66-114)次分通气量7.3(5-10.1)ml/min红细胞总数8.9(7.2-9.6)百万/mm染色体21对。,引自:国家啮齿类实
17、验动物种子中心上海分中心,引自:国家啮齿类实验动物种子中心上海分中心,引自:国家啮齿类实验动物种子中心上海分中心,引自:国家啮齿类实验动物种子中心上海分中心,引自:国家啮齿类实验动物种子中心上海分中心,引自:国家啮齿类实验动物种子中心上海分中心,引自:国家啮齿类实验动物种子中心上海分中心,引自:国家啮齿类实验动物种子中心上海分中心,引自:国家啮齿类实验动物种子中心上海分中心,引自:国家啮齿类实验动物种子中心上海分中心,二、大鼠常用品种、品系,现在全世界已培育出100多个近交品生系,常用的大鼠近交品系 有:ACI系:1926年由哥仑比亚大学肿瘤研究所培育,黑色,但腹部和脚白色,易发生先天性畸形。
18、该品系大鼠低血压。F344/N大鼠:1926年由哥仑比亚大学肿瘤研究所培育,白色,我国从NIH研究所引进。用于毒理、肿瘤、生理学研究。,常用封闭群大鼠,Wistar大鼠:由美国wistar研究所培育而成。使用数量最多,遍及全世界。我国从日本引进,白色。该品系产仔数多,性周期稳定,早熟,繁殖力强,性格温顺。抗病例力强。自发性肿瘤发病率低。雄鼠耳朵比其他品系稍长,尾长短于身长。SD:1975年由美国Spraque和Dawley农场育成。又叫SD大鼠,多用于营养实验,对性刺激感受性高,自发性肿瘤发病率低。比wistar大鼠生长发育快,产仔也较高。尾长几乎等于身长。,Wistar,突变系大鼠,肥胖症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常用实验动物 NXPowerLite 常用 实验 动物 NXPowerLite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69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