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低压电器元件故障判断与维修.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用低压电器元件故障判断与维修.ppt(8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常用低压电气元件故障判断与维修,主要内容,1.电气故障检修的一般步骤2.电气故障检修技巧3.电气故障检修的一般方法4.常用低压电器的检修,一.电气故障检修的一般步骤,1.观察和调查故障现象:电气故障现象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同一类故障可能有不同的故障现象,不同类故障可能有同种故障现象,这种故障现象的同一性和多样性,给查找故障带来复杂性。但是,故障现象是检修电气故障的基本依据,是电气故障检修的起点,因而要对故障现象进行仔细观察、分析,找出故障现象中最主要的、最典型的方面,搞清故障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等。,2.分析故障原因-初步确定故障范围、缩小故障部位:根据故障现象分析故障原因是电气故障检修的关键
2、。分析的基础是电工电子基本理论,是对电气设备的构造、原理、性能的充分理解,是电工电子基本理论与故障实际的结合。某一电气故障产生的原因可能很多,重要的是在众多原因中找出最主要的原因。,电气故障检修的一般步骤,3.确定故障的部位-判断故障点:确定故障部位是电气故障检修的最终目的和结果。确定故障部位可理解成确定设备的故障点,如短路点、损坏的元器件等,也可理解成确定某些运行参数的变异,如电压波动、三相不平衡等。确定故障部位是在对故障现象进行周密的考察和仔细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在这一过程中,往往要采用下面将要介绍的多种手段和方法。在完成上述工作过程中,实践经验的积累起着重要的作用。,电气故障检修的一般步
3、骤,二.电气故障检修技巧,1.熟悉电路原理,确定检修方案:当一台设备的电气系统发生故障时,不要急于动手拆卸,首先要了解该电气设备产生故障的现象、经过、范围、原因,熟悉该设备及电气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分析各个具体电路,弄清电路中各级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信号在电路中的来龙去脉,结合实际经验,经过周密思考,确定一个科学的检修方案。,电气故障检修技巧,2.先机械,后电路:电气设备都以电气机械原理为基础,特别是机电一体化的先进设备,机械和电子在功能上有机配合,是一个整体的两个部分。往往机械部件出现故障,影响电气系统,许多电气部件的功能就不起作用。因此不要被表面现象迷惑,电气系统出现故障并不全部都是电气本身
4、问题,有可能是机械部件发生故障所造成的,因此先检修机械系统所产生的故障,再排除电气部分的故障,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电气故障检修技巧,3.先简单,后复杂:检修故障要先用最简单易行、自己最拿手的方法去处理,再用复杂、精确的方法。排除故障时,先排除直观、显而易见、简单常见的故障,后排除难度较高、没有处理过的疑难故障。,电气故障检修技巧,4.先检修通病、后攻疑难杂症:电气设备经常容易产生相同类型的故障就是“通病”。由于通病比较常见,积累的经验较丰富,因此可快速排除,这样就可以集中精力和时间排除比较少见、难度高、古怪的疑难杂症,简化步骤,缩小范围,提高检修速度。,电气故障检修技巧,5.先外部调试
5、、后内部处理:外部是指暴露在电气设备外壳或密封件外部的各种开关、按钮、插口及指示灯。内部是指在电气设备外壳或密封件内部的印制电路板、元器件及各种连接导线。先外部调试,后内部处理,就是在不拆卸电气设备的情况下,利用电气设备面板上的开关、旋钮、按钮等调试检查,缩小故障范围。首先排除外部部件引起的故障,在检修机内的故障,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拆卸。,电气故障检修技巧,6.先不通电测量,后通电测试:首先在不通电的情况下,对电气设备进行检修;然后再通电的情况下,对电气设备进行检修。对许多发生故障的电气设备检修时,不能立即通电,否则会人为扩大故障范围,烧毁更多的元器件,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因此,在故障机通电前,先
6、进行电阻测量,采取必要的措施后,方能通电检修。,电气故障检修技巧,7.先公用电路、后专用电路:任何电气系统的公用电路出故障,其能量、信息就无法传送、分配到各具体专用电路,专用电路的功能、性能就不起作用。如一个电气设备的电源出故障,这个系统就无法正常运转,向各种专用电路传递能量、信息就不可能实现。因此遵循先公用电路、后专用电路的顺序,就能快速、准确的排除电气设备的故障。,电气故障检修技巧,8.总结经验,提高效率:电气设备出现故障五花八门、千奇百怪。任何一台有故障的电气设备检修完,应该把故障现象、原因、检修经过、技巧、心得记录在专用笔记本上,学习掌握各种新型电气设备的机电理论知识、熟悉其工作原理、
7、积累维修经验,将自己的经验上升为理论。在理论指导下,具体故障具体分析,才能准确、迅速的排除故障。只有这样才能把自己培养成为检修电气故障的行家里手。,三.电气故障检修的一般方法,电气故障检修,主要是理论联系实际,根据具体故障具体分析,但也必须掌握一些基本的检修方法。,(1)直观法,通过“问、看、听、摸、闻”来发现异常情况,从而找出故障电路和故障所在部位。1、问:向现场操作人员了解故障发生前后的情况。如故障发生前是否过载、频繁启动和停止;故障发生时是否有异常声音和振动、有没有冒烟、冒火等现象。,直观法,2、看:仔细查看各种电器元件的外观变化情况。如看触点是否烧融、氧化,熔断器熔体指示器是否跳出,热
8、继电器是否脱扣,导线和线圈是否烧焦,热继电器整定值是否合适,瞬时动作整定电流是否符合要求等。,直观法,3.听:主要听有关电器在故障发生前后声音有否差异。如听电动机启动时是否只“嗡嗡”响而不转;接触器线圈得电后是否噪音很大等。,直观法,4.摸:故障发生后,断开电源,用手触摸或轻轻推拉导线及电器的某些部位,以察觉异常变化。如摸电动机、自耦变压器和电磁线圈表面,感觉温度是否过高;轻拉导线,看连接是否松动;轻推电器活动机构,看移动是否灵活等。,直观法,5.闻:故障出现后,断开电源,将鼻子靠近电动机、自耦变压器、继电器、接触器、绝缘导线等处,闻闻是否有焦味。如有焦味,则表明电气绝缘层已被损坏,主要原因则
9、是过载、短路或三相电流严重不平衡等故障所造成。,(2)状态分析法,发生故障时,根据电气设备所处的状态进行分析的方法,称为状态分析法。电气设备的运行过程总可以分解成若干个连续的阶段,这些阶段也可称为状态。任何电气设备都处在一定的状态下工作,如电动机工作过程可以分解成启动、运转、正转、反转、低速、制动、停止等工作状态。电气故障总是发生于某一状态,而在这一状态中,各种元件又处于什么状态,这正是分析故障的重要依据。例如,电动机的启动时,哪些元件工作,哪些触点闭合等,因而检修电动机启动故障时只需注意这些元件的工作状态。,状态分析法,状态划分得越细,对检修电气故障越有利。对一种设备或装置,其中的部件和零件
10、可能处于不同的运行状态,查找其中的电气故障时必须将各种运行状态区分清楚,以图所示的电气装置为例,各部件虽然只有工作和不工作、接通和断开两种工作状态,但到底处于何种工作状态,必须进行具体分析。交流接触器KM1控制交流接触器KM2的吸合线圈,而交流接触器KM1的工作状态由按钮SB1、SB2控制。SB2断开,KM1断开,但SB2闭合,KM1不一定闭合;SB1闭合,KM1工作,但SB1在断开,KM1由其自身的辅助触点自锁而不断开。,状态分析法,如果用“0”和“1”代表SB1,SB2,KM1的断开和接通状态,则其关系如图所示。其中SB1经常处于断开状态,按下SB1时(只在瞬间t),SB1闭合,KM1工作
11、;SB2经常处于接通状态,按下SB2时(只在瞬间t),SB2断开,KM1断开。假如交流接触器KM2不能断开,即交流接触器KMM2出现由合闸转台到跳闸状态变化的故障,则可对相关的KM1,KM2,SB1,SB2各部件的工作状态分析找出故障原因。这是一种通过对设备或装置中各元件、部件、组件工作状态进行分析,查找电气故障的方法。,状态分析法,(3)图形变换法,电气图是用以描述电气装置的构成、原理、功能,提供装接和使用维修信息的工具。检修电气故障,常常需要降实物和电气图对照进行。然而,电气图种类繁多,因此需要从故障检修方便出发,将一种形式的图变换成另一种形式的图。其中最常用的是将设备布置接线图变幻成电路
12、图,将集中式布置电路图变换成为分开式布置电路图。,设备布置接线图是一种按设备大致形状和相对位置画成的图,这种图主要用于设备的安装和接线,对检修电气故障也十分有用。但从这种图上,不易看出设备和装置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而了解其中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是检修电气故障的基础,对检修电气故障时至关重要的,因此需要将设备布置接线图变换成电路图,电路图主要描述设备和装置的电气工作和原理。,(4)单元分割法,一个复杂的电气装置常是由若干个功能相对的单元构成的。检修电气故障时,可将这些单元分割开来,然后根据故障现象,将故障范围限制于其中一个或几个单元。这种方法被称为单元分割法。经过单元分割后,查找电气故障就比较方
13、便了。,由继电器、接触器、按钮等组成的断续控制电路,可分为三个单元,简化为图所示方框图。以电动机控制电路为例,前级命令单元由启动按钮、停止按钮、热继电器保护触点等组成;中间单元由交流接触器和热继电器组成;后级执行单元为电动机。若电动机不转动,先检查控制箱内的部件,按下启动按钮,看交流接触器是否吸合。如果吸合,则故障在中间单元与后级执行单元之间(即在交流接触器与电动机之间),检查是否缺相、断线或电动机有毛病等;如果接触器不吸合,则故障在前级命令单元与中间单元之间(即故障在控制电路部分)。这样,以中间单元为分界,可把整个电路一分为二,以判断故障是在前一半电路还是在后一半电路,是在控制电路部分还是主
14、电路部分。这样可节约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特别是对于较复杂的电气线路,效果更为明显。,由电子元器件配有强电器件组成的电器电路,也可分为三个单元,如图所示。如可编程控制器(以下简称PC)控制某一生产线,其电路简图如图所示,认可分为三部分。以电动机M不转为例,若交流接触器K不吸合,则为前级PC与K之间的故障。首先检查PC有无使K吸合的信号发出,若无信号发出,则再把前级命令单元以PC为基准,一分为二,检查PC的输入指令是否正常,若输入指令不正常,则为前级按钮等故障;若正常,则为PC故障。如果PC有使K吸合的信号发出,则检查K线圈端是否有电压,线圈是否正常;若无电压,则检查是否断线等。如果K吸合,则为中
15、间单元与后级执行单元之间的主电路故障,应检查熔断器熔体是否熔断、断线,电动机是否正常。,综上所述,对于目前工业生产中电气设备的故障,基本上全都可以某中间单元(环节)的元器件为基准,向前后向后一分为二的检修电气设备的故障;在第一次一分为二的确定故障所在的前段或后段以后。仍可再一分为二的确定故障所在段。这样能较快的寻找发生故障点,有利于提高维修工作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5)回路分割法,一个复杂的电路总是由若干个回路构成,每个回路都具有特定的功能,电气故障就意味着某功能的丧失,因此电气故障也总是发生在某个或某几个回路中。将回路分割,实际上简化了电路,缩小故障查找范围。回路就是闭合的电路,他通
16、常包括电源和负载。例如所示的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的辅助电路,可分割成两个主要的回路,回路电源均为交流380V。第一个回路的负载是正转接触器KM1的线圈,第二个回路的负载是反转接触器KM2的线圈。,分割了回路,查找故障范围就比较方便了。例如该装置正转工作正常,则主要反转回路查找,检查该回路元件SB3、KM1的连锁触点、KM2的线圈及其连接线是否有断路点等故障。,(6)类比法和替换法,当对故障设备的特性、工作状态等不十分了解时,可采用与同类完好设备进行比较,即通过与同类非故障设备的特性、工作状态等进行比较,从而确定故障的原因,称为类比法。例如,一个线圈是否存在匝间短路,可通过测量线圈的直流电阻来判
17、定,但直流电阻多大才是完好的却无法判别。这是可以与一个同类型且完好的线圈的直流电阻值进行比较来判别。再如,某电容式单相交流异步电动机出现了不能启动的故障,单相电容式电动机由两个绕组组成,一是启动绕组(Z1-Z2),二是运转绕组(U1-U2),还有一个主要元件时电容器C,参与电动机的启动和运转。因此电动机不能启动运转的最大可能性,一是电容C损坏(短路或断线)或容量严重变小;二是电动机两绕组损坏。由于对这一电容和电动机具体参数一时无法查找,只有借助另一同类型或相近的电动机及电容的有关参数,对两者加以比较,以确定其故障的原因。,替换法即用完好的电器替换可以的电器,以确定故障原因和故障部位。例如,某装
18、置中的一个电容损坏(电容值变化)无法判别,可以用一个同类型的完好的电容器替换,如果设备恢复正常,则故障设备就是这个电容。用于替换的电器应与原电器的规格、型号一致,且导线连接应正确、牢固,以免发生新的故障。,(7)推理分析法,推理法是根据电气设备出现的故障现象,由表及里,寻根溯源,层层分析和推理的方法。电气装置中各种组成部分和功能都有其内在的联系,例如连接顺序、动作顺序、电流流向、电压分配等都有其特定的规律,因而某一部件、组件、元器件的故障必然影响其他部分,表现出特有的故障现象。在分析电气故障时,常常需要从这一故障联系到对其他部分的影响或由某一故障现象找出故障的根源。这一过程就是逻辑推理过程,即
19、推理分析法,它又分为顺推理法和逆推理法。顺推理法一般是根据故障设备,从电源、控制设备及电路,一一分析和查找的方法。逆推理法则采用相反的程序推理,即由故障设备倒推至控制设备及电路、电源等,从而确定故障的方法。,图所示为某元件Y的控制电路,温控器KT接通,中间继电器K工作,其常开触点接通,元件Y工作。FR为热继电器的触点,其触点断开,Y停止工作。如果元件Y不能工作,查找这一故障的顺推理法:按照元件Y的动作顺序查找,其过程是,控制电源(DC 24V)温控器KT 中间继电器K(线圈)工作电源(220V)K 的触点热继电器FR的触点元件Y。逆推理法:由故障元件Y逆推理至故障点,其过程是,元件Y 热继电器
20、FR的触点 K的触点工作电源(220V)K的线圈温控器KT 控制电源(DC24V)。这两种方法都是常用的方法。在某些情况下,逆推理法要快捷一些。因为逆推理时,只要找到了故障部位,就不必再往下查找了。,(8)电位、电压分析法,在不同的状态下,电路中个点具有不同的电位分布,因此,可以通过测量和分析电路中某些点的电位及其分布,确定电路故障的类型和部位。如图(a)所示的电路,负载电阻R1=2R2,在正常情况下,电路各点的电位分布如图(b)中曲线所示,在忽略导线电阻的情况下,不难算出UA=UB=220V;UC=UD=73V;UE=UF=0V,电路各点的电位分布如图(b)中实线曲线所示;在导线电阻不能忽略
21、的情况下,电路路各点的电位分布如图(b)中虚线曲线所示。,当电路存在故障时,电路中各点的电位分布将发生变化,例如图(c)中,K点断线,电路中没有电流,则其电路中各点的电位分布如图(d)所示。据此,可判断出电路的故障点。阻抗的变化造成了电流的变化,电位的变化也造成了电压的变化,因此,也可采用电流分析法和电压分析法确定电路故障。,(9)测量法,即用电气仪表测量某些电参数的大小,经与正常的数值对比,来确定故障部位和故障原因。测量电压法:用万用表交流500V档测量电源、主电路电压以及各接触器和继电器线圈、各控制回路两端的电压。若发现所测处电压与额定电压不相符(超过10%以上),则为故障可疑处。测量电流
22、法:用钳形电流表或交流电流表测量主电路及有关控制回路的工作电流。若所测电流值与设计电流值不相符(超过10%以上),则该电路为故障可疑处。,测量电阻法:断开电源,用万用表欧姆档测量有关部位的电阻值。若所测电阻值与要求的电阻值相差较大,则该部位极有可能就是故障点。一般来讲,触点接通时,电阻值趋近于“0”,断开时电阻值为“”;导线连接牢靠时连接处的接触电阻也趋于“0”,连接处松脱时,电阻值为“”;各种绕组(或线圈)的直流电阻值也很小,往往只有几欧姆至几百欧姆,而断开后的电阻值为“”。,测量绝缘电阻法:即断开电源,用兆欧表测量电器元件和线路对地以及相间绝缘电阻值。电器绝缘层绝缘电阻规定不得小于0.5兆
23、欧。绝缘电阻值过小,是造成相线与地、相线与相线,相线与中性线之间漏电和短路的主要原因,若发现这种情况,应着重予以检查。,(10)简化分析法,组成电气装置的部件、元器件,虽然都是必须的,但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总可以划分出主要的部件、元器件和次要的部件、元器件。分析电气故障就要根据具体情况,注重分析主要的、核心的、本质的部件及元器件。这种方法简称为分析法。例如,荧光灯的并联电容器,主要用于提高荧光灯负载的功率因数,它对荧光灯的工作状态影响不大。如果分析荧光灯电路故障,就可将电容器简化掉,然后再进行分析。又例如,某电动机正转运行正常,反转不能工作。分析这一故障时,就可将正转有关的控制部分删去,简化成
24、只有反转控制的电路再进行故障分析。,(11)试探分析法(再现故障法),在确保设备安全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一些试探的方法确定故障部位。例如通电试探或强行使某继电器动作等,以发现和确定故障的部位。即接通电源,按下启动按钮,让故障现象再次出现,以找出故障所在。再现故障时,主要观察有关继电器和接触器是否按控制顺序进行工作,若发现某一个电器的工作不对,则说明该电器所在回路或相关回路有故障,再对此回路作进一步检查,便可发现故障原因和故障点。,(12)菜单法,即根据故障现象和特征,将可能引起这种故障的各种原因顺序罗列出来,然后一个个地查找和验证,直到确诊出真正的故障原因和故障部位。此方法最适合初学者使用。以上
25、方法可单用,也可合用,应根据不同的故障特点灵活掌握和运用。,常用低压电器的检修,一、几种常用低压电器故障的检修实例;1低压断路器故障触头过热,可闻到配电控制柜有味道,经过检查是动触头没有完全插入静触头,触点压力不够,导致开关容量下降,引起触头过热。此时要调整操作机构,使动触头完全插入静触头。通电时闪弧爆响,经检查是负载长期过重,触头松动接触不良所引起的。检修此故障一定要注意安全,严防电弧对人和设备的危害。检修完负载和触头后,先空载通电正常后,才能带负载检查运行情况,直至正常。此故障一定要注意电器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危害。2接触器的故障 触点断相,由于某相触点接触不好或者接线端子
26、上螺钉松脱,便电动机缺相运行,此时电动机虽能转动,但发出嗡嗡声。应立即停车检修。触点熔焊,按“停止”按钮,电动机不停转,并且有可能发出嗡嗡声,此类故障是二相或三相触点由于过载电流大而引起熔焊现象,应立即断电,检查负载后更换接触器。通电衔铁不吸合,如果经检查通电时无振动和噪声,则说明衔铁运动部分没有卡住,只是线圈断路的故障。可拆下线圈按原数据重新绕制后浸漆烘干。,3热继电器故障热元件烧断,若电动机不能启动或启动时有嗡嗡声,可能是热继电器的热元件中的熔断丝烧断。此类故障的原因是热继电器的动作频率太高,或负载侧发生过载。排除故障后,更换合适的热继电器。注意后要重新调整整定值。热继电器“误”动作,这种
27、故障原因一般有以下几种:整定值偏小、以致未过载就动作,电动机启动过程时间太长、使热继电器在启动过程中动作,操作频率太高、使热元件经常受到冲击电流的冲击。重新调整整定值或更换适合的热继电器解决。热继电器“不”动作,这种故障通常是电流整定值偏大,以致过载很久,仍不动作,应根据负载工作电流调整整定电流。热继电器使用日久,应该定期校验它的动作可靠性。当热继电器动作脱扣时,应待双金属片冷却后再复位,按复位按钮用力不可过猛,否则会损坏,一般电气故障检修,一、低压供电电路一般故障检修1.漏电保护动作跳闸【故障现象】开关动作跳闸、甚至合不上闸。,【故障原因分析与排除】目前的漏电保护器都是根据差动原理设计的,如
28、图所示。无漏电的情况下,穿过漏电的开关N线与L线的电流大小相等而方向相反,两电流的相量和等于零,线圈L1中没有感应电动势,因此没有电流流入放大器A中,A没有输出,晶闸管VS不导通,脱口线圈没有电流流过,不励磁,主开关Q保持合闸状态,继续向负荷送电。如果流过开关Q的N线与L线的电流不相等,其差值(即漏电电流)使线圈L1感生出感应电动势,经A放大后触发VS导通,脱扣线圈励磁脱扣而使Q动作跳闸。,一般来说,漏电开关可用试验按钮来检验,只要能正常跳闸,说明其本身无质量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如发现经常跳闸,应从以下几点检查。(1)负荷电路问题:Q后面的负荷电路由于陈旧破损,往往会对墙壁产生漏电;特别是潮湿的
29、卫生间、厨房等地方,也容易因漏电而引起跳闸。因此应先对电路进行检查。,(2)用电设备绝缘不好:用电设备绝缘损坏时会发生漏电,使设备金属外壳带电,可用试电笔检验金属外壳,找出故障,及时排除。,(3)接线错误:正确接线应把用户的全部负荷接在电能表PJ及漏电开关Q的后面。有人把某一用电设备的一根L线接到Q或PJ的前面,如图所示。这是一种错误接线,使部分负荷(如负荷2)没有经过Q,这样使N线电流远大于L线电流(对漏电开关而言),使Q跳闸,甚至合不上闸。还有的是插座接线错误。三角插头有一脚E是接设备外壳的,三角插座相应的E脚也应接保护接地线PEN,有人却把E接在自来水管上或接在自己单独打的一根地桩线上,
30、再接通电源的情况下,就等于L线有或轻或重的接地现象,也可能引起跳闸。从上述看来,漏电开关动作跳闸,反应有漏电点,使用者应该仔细检查跳闸原因,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然后在合闸使用。,2.DW15型断路器操作部分故障造成不能正常分、合闸,【故障现象】操作部分故障造成短路器不能正常分、合闸。【故障原因分析与排除】电气控制电路如图所示。(1)储能部分按下储能按钮SB1后储能电动机M不转动。按下SB1,检测M两端电压,如有380V电压,则说明其他回路正常,可能是M烧毁或M引线开路、电容损坏;如两端无380V电压,可按以下方法检查:测量端子板41、42两点间电压,如无380V电压,则应检查熔断器FU是否熔断
31、,接线是否良好。按动SB1后测量端子板43至M端的电压,如无380V电压,则是SB1损坏或接线不通。,拔下继电器KM1、KM2并互换位置,按动SB1后M仍不转动,可检查端子板43至KM2触点(1-2)间有无电压,若无电压,分别检查辅助开关QA的常闭触点(5-6)(QA会因弹簧失去弹性、机构卡涩或推出连杆的铁板变形等故障引起触点动作不良)及KM2的常闭触点(1-2)是否损坏。如触点完好,则说明KM1线圈损坏或是某一对常开触点损坏。由于KM1、KM2型号相同,使用触点不同,可以拔下后互换,以检验KM1是否确已损坏;另外,KM1、KM2只要线圈完好,其中某一触点损坏,而又没有备用品,可以互换开解决紧
32、急送电问题。,检查行程开关SP触点是否在分开位置,M转动后,一旦松开SB1,M立即停止转动。应检查KM1的触点(1-2)是否闭合。储能结束后,M继续转动。应检查SP压板是否抬起及触点是否闭合,以及检查KM2常闭触点(1-2)是否良好。M转动正常,但无法储能。说明操作机构内部(见图(a)有故障。如棘轮或掣子2齿轮磨损;控制掣子1或掣子2的弹簧脱钩或断裂;释能电磁铁弹簧脱钩或断裂;操作机构外部(见图2.2.(7b)扇形板扣不住脱扣半轴。,(2)合闸部分,按合闸按钮SB2后无法合闸(见图)。检查欠压脱扣器LN是否吸合,如没有吸合,则是线圈烧毁。同时检查LN的活动衔铁连接螺杆是否变形或调整不到位。按动
33、SB2后测量端子板42、44两点间电压。若无电压,则是SB2损坏,同时检查合闸回路有无断线。测量势能电磁铁LY线圈两端有无380电压。若无电压,则是QA触点(3-4)不在闭合位置;若有电压,则说明LY的线圈烧毁。LY动作后仍无法合闸9(图2.2.7(b)。则说明脱扣半轴或扇形板磨损,无法相互钩住,可调整至相互钩住为0.51mm;四联杆机构的挂板处磨损或四连杆电磁脱扣机构调整太过,此时可调整四连杆的调节螺钉;连接分励电磁铁活动衔铁的推杆螺钉调整不当,太长或太短都无法合闸。,(3)分闸部分,按下分闸按钮SB3,无法分闸。a.按SB3后,测量端子板45、48两点间电压。若无电压,则是SB3损坏,同时
34、检查相应电气回路是否断线。b.检查分励脱扣器LF线圈两端电压,若有电压,则说明线圈烧毁;若无电压,则是QA触点(1-2)未闭合。LF动作,却无法分闸(图(b)。脱扣板轴与扇形板扣搭太多,可调整至扣搭为0.51mm;LF活动衔铁的推杆螺钉调的太短;四连杆脱扣机构卡涩。挂板与舌头分开后,连接舌头的推直螺钉调的太长或太短,使推动失去冲击脱扣半轴挂板的原动力。,控制继电器的触点不能分断,【故障现象】控制继电器的触点不能分断。【故障原因分析与排除】(1)影响分断容量的因素:继电器触点的分断容量与继电器触点材料、表面镀覆、触点间介质等有关外,还与被控电路及负载的参数有关。交、直流电路:一般继电器触点在交流
35、电路中的分断容量为直流电路中的数倍。例如,某继电器在给定最高触点工作电压时,直流电路中的分断容量为50VA,而在相同工作条件下,交流电路中的分断容量为250VA。工作电压值:当电压升高时,继电器的容量(或最大分断电流)会有所下降,某些继电器还可能变化较大。表列出某些继电器触点在直流电路中在不同工作电压时,控制感性负载(时间常数为40ms5ms)的最大分断电流值。,负载性质:当被控负载为感性负载时,触点分断容量较阻性负载时有较大的降低;在同为感性负载情况下,触点分断容量与其时间常数T(直流电路中)或功率因数cos(交流电路中)有关,随着时间常数增大或功率因数减小,触点容量呈非线性减小,制造厂一般
36、提供的参数为T=5ms0.75ms(或40ms5ms)或cos=0.4时的触点分断容量。表所示的为JTX型同游继电器在不同负载时触点的分断容量。,(2)分断容量的确定:继电器制造厂在提供给用户的技术资料中,有的较为详细,给出触点容量的一组数据或曲线。但较多情况是在继电器产品说明书上给处某特定条件下的触点容量,而有的仅标出DC24V及阻性负载时的数据,因此在使用继电器时,用户应在实际使用的被控电路及负载条件下对触点进行分断容量的验证,以取得预期的效果。这里需要指出,继电器在实际使用时会遇到可选用产品的触点容量较小,无法满足设计要求的问题。此时可将触点并联使用,也可应用接触器中桥式触点双断点的原理
37、,增加触点的分断容量,对于触点同步性较好的继电器,如拍合式结构的继电器,可将其双触点串联后接入被控电路,这样当触点分断被控电路时有两个断点,触点容量即可有所提高。表列出某辅助继电器双触点串联时最大分断电流的数据,供参考。,4.三相鼠龙异步电动机在启动、运行过程中烧断熔断器熔体,【故障现象】电动机在启动机运行的过程中烧断熔断器熔体。【故障原因分析与排除】机旁按钮故障:不管采用何种控制方式,电动机都设有机旁按钮,以方便单机调试和现场检修操作。按钮因受潮、进水、进线破损或线头脱落等原因均将使控制电源在按钮接地处接地,造成熔断器熔体烧断。,控制电路故障:控制电缆一般敷设在电缆沟里,若电缆沟没用水泥板盖
38、严,老鼠货小动物钻进去咬破电缆皮易造成控制电源接地。有的控制电缆中间接头包扎不好或老化漏电,沟内进水时容易造成接头接地。控制电源端子街头、中间端子街头及在转换开关上的接头因螺钉松动、线头脱落接地,都容易造成烧断熔断器的熔体。熔断器熔体额定电流选用值偏小引起的故障:根据不同的接触器线圈的额定电流,选用合适的额定电流值。如果选用值偏小,电动机启动时,熔断器熔体因启动电流过大容易熔断。,接触器线圈故障:若把熔断器当作控制电源输出端,那么接触器线圈就是熔断器最直接的负载,因此接触器线圈故障是造成烧毁熔断器熔体的最直接的原因之一,具体分析如下:一是线圈过热:在粉尘大的环境里,动、静电磁铁吸合面上积灰,由
39、于铁心硅钢片渗油,使干灰变成油泥粘附在表面,造成电磁铁吸合时动、静电磁铁之间有间隙,这样线圈的工作电流就超过额定值而过热老化;另外,线圈表面积灰过多而散热不良也是线圈过热。,二是外围原因:动、静电磁铁吸合面间夹有杂物,吸合不到位,发出噪声或尖叫声。三是机械原因:动磁铁卡死或转动不灵造成无法吸合或吸合不到位。以上三个原因的共同点是,均不同程度的增大交流接触器电磁铁的气隙。对工作在一定频率、电压下的电压线圈(f、u磁通为常数)交流接触器电磁铁的气隙增大必然引起线圈电流的增大,对于U型交流接触器线圈,在通电而衔铁尚未吸合瞬间,电流将达到吸合后额定电流的56倍;对于E型交流接触器,电流将达到1015倍。而电动机的控制熔断器熔体断电流只是额定电流的1.52倍,因此,只要交流接触器电磁铁气隙增大,就易造成电动机控制电路的熔断器熔体熔断。,电源接线故障:控制电源和电动机自保电源不同相或控制电源熔断器下端口误接进不同相的电源(由于检修、改造接线错误等造成的),使熔断器两端电压为线电压380V,而造成熔断器熔体熔断。转换开关故障:控制电源一般要经过转换开关来选择分配实施控制功能,有的转换开关上还同时有零线N,开关发生机械故障(如散架)时,可能引起控制电源在开关上与零线搭接在一起而短路。,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69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