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低压电器与可编程序控制器第10章.ppt
《常用低压电器与可编程序控制器第10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用低压电器与可编程序控制器第10章.ppt(8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10章 PLC控制系统设计步骤与抗干扰,10.1 被控系统的工艺要求和基本工作流程10.2 控制方案的确定 10.3 PLC的输入/输出连接 10.4 PLC控制系统的测试 10.5 提高系统可靠性的措施 10.6 控制系统的抗干扰措施,10.1 被控系统的工艺要求和基本工作流程,在进行PLC控制系统设计之前,必须详细了解被控对象的工艺过程和控制要求,明确输入/输出的物理量是模拟量还是开关量;弄清整个工艺过程各个环节的相互联系及特点;注意哪些量需要监控、报警和显示;是否需要故障诊断;需要哪些保护措施等。,了解被控对象的工艺要求和工作流程主要包括:(1)各控制对象的驱动要求,例如驱动电压(电流
2、)、驱动时间等。(2)各控制对象的动作顺序、相互之间的约束关系等,此项最好采用流程图表示。(3)所有控制参数的确定,如模拟量的精度要求、开关量的点数等。,10.2 控制方案的确定,10.2.1 PLC机型选择 1系统类型 1)单机控制的小系统 这种系统一般使用一台可编程序控制器就能完成控制要求,控制对象常常是一台设备或多台设备中的一个功能,如对原有系统的改造、完善或改进原设备的某方面功能等。这种系统没有可编程序控制器间的通信问题,但有时功能要求全面,容量要求变化大,有些还要与原系统设备的其他机器连接。,2)慢过程大系统 慢过程大系统适用于对运行速度要求不高但设备间有联锁关系,设备距离远,控制动
3、作多,如大型料场、高炉、码头、大型车站信号的控制。有的设备本身对运行速度要求高,但对部分子系统要求并不高,如大型热连续轧钢厂、冷连续轧钢厂中的辅助生产机组和控制系统供油、供风系统等。这一类型的对象,一般不选用大型机,因为它编程、调试都不方便,一旦发生故障,影响面也大,一般都采用多台中、小机型和低速网相连接。现代生产的控制器多为插件式模板结构,它的价格是由输入/输出板数和智能模板数的多少决定的。同一种机型的输入/输出点数少,则价格便宜,反之则贵,所以一般使用网络相连后就不必再选大型机了。,3)实时控制快速系统 随着可编程序控制器在工业领域应用的不断扩大,在中、小型的快速系统中,可编程序控制器不仅
4、能完成逻辑控制和主令控制,而且已逐步进入了设备控制级,如高速线材,中、低速热连轧等速度控制系统。在这样的系统中,即使选用输入/输出容量大、运行速度快、计算功能强的一台大型可编程控制器,也难以满足控制要求。如果用多台可编程控制器,则有相互间信息交换与系统响应要求快的矛盾。采用可靠的高速网能满足系统信息快速交换的要求,但高速网一般价格都很贵,适用于有大量信息交换的系统。对信息交换速度要求高,但交换的信息又不太多的系统,可以用可编程控制器的输出端口与另一台可编程控制器的输入端口硬件互连,通过输入/输出直接传送信息,这样传送速度快而且可靠。当然传送的信息不能太多,否则将占用过多的输入/输出点。,2输入
5、/输出点 盲目选择点数多的机型会造成一定浪费。要先弄清楚控制系统的I/O总点数,再按实际所需总点数的15%20%留出备用量(为系统的改造等留有余地)后确定所需PLC的点数。一些高密度输入点的模块对同时接通的输入点数有限制,一般同时接通的输入点不得超过总输入点的60%。PLC每个输出点的驱动能力也是有限的,有的PLC每点输出电流的大小还随所加负载电压的不同而异。一般情况下,PLC的允许输出电流是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有所降低的,在选择PLC机型时要考虑这些问题。PLC的输出点可分为共点式、分组式和隔离式几种接法。隔离式的各组输出点之间可以采用不同的电压种类和电压等级,但这种PLC平均每点的价格较高。
6、如果输出信号之间不需要隔离,则应选择共点式、分组式输出方式。,3存储容量 对用户存储容量只能做粗略的估算。根据经验公式,在仅对开关量进行控制的系统,内存字数与输入/输出总点数的关系如下:内存字数=输入/输出总点数10 在只有模拟量输入的系统中,当然首先是对模拟量进行读入和数字滤波。数据进入机器后,一般只有传送与比较一类的运算,因此内存占用量相对较少。当模拟量输入/输出同时存在时,除上述数据处理内容外,一般还要进行一些较为复杂的运算。这时多数情况是闭环控制,内存需求量相对要大些。为此,在估算内存需求量时,常把这两种情况区分开来。常用的经验参考计算公式为:,只有模拟量输入时:内存字数=模拟量路数1
7、20 在模拟量输入/输出同时存在时:内存字数=模拟量路数250 上述路数一般是以十路模拟量为标准考虑的。当路数小于十路时所需内存量要大点,反之则小一些。最后,一般按估算容量的50%100%留有裕量,对缺乏经验的设计者,选择容量时留有的裕量要大些。,4I/O响应时间 PLC的I/O响应时间包括输入电路延迟、输出电路延迟和扫描工作方式引起的时间延迟(一般在23个扫描周期)等。对开关量控制的系统,PLC的I/O响应时间一般都能满足实际工程的要求,可不必考虑I/O响应问题。但对模拟量控制的系统,特别是闭环控制系统,就要考虑这个问题。,5输出负载的特点 不同的负载对PLC的输出方式有相应的要求。例如,频
8、繁通断的感性负载,应选择晶体管或晶闸管输出型,而不应选用继电器输出型。但继电器输出型的PLC有许多优点,如导通压降小,有隔离作用,价格相对较便宜,承受瞬时过电压和过电流的能力较强,其负载电压灵活(可交流、可直流)且电压等级范围大等。所以动作不频繁的交、直流负载可以选择继电器输出型的PLC。,6连网通信 若PLC控制系统需要连入工厂自动化网络,则PLC需要有通信连网功能,即要求PLC应具有连接其他PLC、上位计算机及CRT等的接口。大、中型机都有通信功能,目前大部分小型机也具有通信功能。7PLC的结构形式 在相同功能和相同I/O点数的情况下,整体式PLC比模块式价格低。但模块式具有功能扩展灵活,
9、维修方便(换模块),容易判断故障等优点。因此应按实际需要选择PLC的结构形式。,10.2.2 输入/输出点数的简化,1输入点数的简化 1)利用操作开关并联连接方式 多点控制电动机启动、停止的继电器控制电路如图10-1(a)所示。如果PLC输入/输出点数足够,可按图10-1(b)进行接线。这种接线的优点是比较容易和直观地判断外部输入故障,缺点是占用PLC输入点数多。因为停止按钮SB1、SB2、SB3和热继电器触点FR均具有使电动机停转的功能,启动按钮SB4、SB5和SB6具有相同的启动电动机功能,所以可按图10-1(d)所示的简化方法接线,即将具有相同控制功能的操作开关并联连接。显然这种接线方式
10、与图10-1(b)所示的接线方式相比,不仅少占用5个PLC输入点数,而且梯形图简化了,程序也简短了。图10-1(c)是未简化的梯形图;图10-1(e)是简化的梯形图。,2)利用分组控制方式 例如当系统有手动、自动两种控制方式时,每种各有N个输入信号,那么就要占用2N个输入点。但若利用分组控制方式,则2N个输入信号只需占用N个输入点。图10-2是分组控制的示例。在图10-2中,开关SA有1、2两个工作位,PLC的00000输入点作为控制点使用。当SA合在2号位(手动)时00000被接通,这时00001点输入的是SB1的信息;当SA合在1号位(自动)时,00000输入点OFF,00001点输入的是
11、KA1的信息。可见,同一个输入点00001,在00000不同状态下输入了不同的内容。这个例子说明,采用分组控制法相当于使PLC的输入点扩大约2倍。,图10-1 多点控制电动机启动、停止控制电路(a)继电器控制电路;(b)未简化的PLC连接图;(c)未简化的梯形图;(d)简化的PLC连接图;(e)简化的梯形图,图10-2 分组控制示例,3)利用单按钮控制启动和停止 PLC内部器件的数量一般远超过用户编程的需求。通过合理编程,充分利用PLC的内部器件,也可以达到节约输入点的目的。图10-3是用一个按钮控制一台电动机启动、停止的两种方案。PLC外部只接一个按钮,对应输入点为00000,电动机通过输出
12、节点01000控制。图10-3(a)利用KEEP指令编程,当第一次按下按钮00000时,20000为ON,电动机启动;当第二次按下按钮00000时,由于20000已经为ON,因此出现KEEP的置位和复位端均为ON的情况。由于复位优先,因此20000复位,电动机停止运行。,图10-3 利用单按钮控制启动和停止(a)单按钮控制启动、停止方案一;(b)单按钮控制启动、停止方案二,通过编程,也可以利用移位寄存器和计数器等指令,编写出用一个按钮启动、停止一台电动机的控制程序。另外,利用一个输入点的不同状态作为跳转或分支指令的启动条件,控制两段程序的执行,也可以达到使输入点数简化的目的。总之,通过合理编程
13、,用PLC内部器件代替外部电器,也是使输入点数简化的重要途径。,2输出点数的简化 1)部分电器可不接入PLC 对控制逻辑简单、不参与系统过程循环、运行时与系统各环节不发生动作联系的电器,可不纳入PLC控制系统,因此就不占用输出点。例如,一些机床设备的油泵电动机或通风机的电动机等就属于这一类电器。,2)部分输出电器并联使用 如图10-4所示,对于几个通、断状态完全相同的负载,如输出负载与状态指示灯等,在PLC输出点的电流限额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并联在同一个输出端子上,从而可少占用输出点。采用这种方法的条件是指示灯和负载的电压必须一致。若PLC的输出点不允许其并联连接,可用PLC外部的一个继电器对这
14、两个负载进行控制。,图10-4 输出负载与状态指示灯并联,3)利用接触器辅助触点 许多控制系统,尤其是在中、大功率系统中,通常都含有接触器。必要时可考虑用接触器的辅助触点进行电气联锁或控制指示灯等,这样可少用PLC输出点。4)用数字显示器代替指示灯 如果工作状态的指示灯或程序步比较多,推荐用数字显示代替指示灯,也可节省PLC输出点数。例如,16步程序需要16点输出驱动指示灯,如果使用BCD码的数字显示,只需8点输出驱动两行数字显示器即可。两行数字显示器可显示0099,即100个状态。具体用法可参考有关资料。,5)多种故障显示或报警并联连接 有些系统可能有多种故障显示或报警,例如设有过压、过载、
15、超速、越位、失磁、断相等显示或报警。只要条件允许,可把部分或全部显示或报警电路并联连接,用一个或少用几个输出继电器驱动,这也可减少对PLC输出点数的占用。减少PLC输入/输出点数的方法是多样的,使用者应从实际出发,选用或设计切实有效的方案。,10.2.3 输入/输出的定义 PLC机型选定后,应根据具体控制方案进行控制系统的软件框图设计。这时,有必要对系统的输入/输出进行定义。前面已经谈到过建立系统I/O分配表,但对于系统I/O量较多,利用模块式PLC构成的控制系统来说,则有必要对输入/输出进行更明确的定义,以便于系统的程序编制、系统调试以及系统打印等。,所谓输入/输出的定义,主要是指整体输入/
16、输出点的分布和每个输入/输出点的名称定义。假设一台可编程控制器需完成多个功能,若把输入/输出点按顺序排列,则会给编写程序与调试程序带来不便。在这种情况下,最好是按控制功能把输入/输出点分段。特别是当采用模块式结构时,将相同功能的输入板和输出板组成一组,这样在进行程序编制时不容易产生混淆。另外,在系统I/O分配表中对I/O信号的名称定义要明确、简短、合理,信号的有效状态要明确。例如,逻辑变量有“0”和“1”两个值,同时也会出现上升沿或下降沿有效的情况。所以,在I/O分配表中说明信号的有效状态,对系统程序的编制会有更明确的作用。典型I/O分配表如表10-1所示。,表10-1 I/O分配表,10.2
17、.4 系统控制软件的设计 系统控制软件的设计是系统设计中工作量最大的工作,其中主要包括:(1)存储器(包括RAM和ROM)空间的分配,它与逻辑量的输入/输出点数、模拟量的输入/输出点数、内存利用率、程序编制者的编程水平有关;(2)专用寄存器的确定;(3)系统初始化程序的设计;(4)各功能块子程序的编制;(5)主程序的编制及调试;(6)故障应急措施;(7)其他辅助程序的设计。,10.3 PLC的输入/输出连接,1PLC与输入设备的连接 常见的PLC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有按钮、限位开关、转换开关、接近开关、拨码器、各种传感器、继电器、接触器、电磁阀等。正确地连接输入/输出电路,是保证PLC安全可靠工
18、作的前提。图10-5是以CPM1A-40CDR为例,说明PLC与输入设备接线方法的示意图。图中只画出了000通道的部分输入点与按钮的连接,001通道的接线方法与其相似。电源U可接在主机24 V直流电源的正极,COM接电源的负极。,图10-5 PLC与输入设备的接法示意图,2PLC与输出设备的连接(1)具有相同公共端的一组输出点,其电压类型、等级相同,但与其他组输出点的电压可以不同。连接时应根据负载电压的类型和等级来决定是否分组连接。图10-6是以CPM1A-40CDR为例,说明PLC与输出设备的连接方法。图中只画出了010通道的输出点与负载的连接,011通道的连接方法与之相似。图10-6所示接
19、法是负载具有相同电压的情况,所以各组的公共端连在一起,否则要分组连接。(2)输入和输出的COM端不能接在一起。,(3)PLC的晶体管和晶闸管型输出设备有较大的漏电流,尤其是晶闸管输出设备,当接上负载时可能出现输出设备的误动作,所以要在负载两端并联一个旁路电阻。旁路电阻R的阻值可由式(10-1)确定:,(k),(10-1),式中:UON负载的开启电压(V);I输出漏电流(mA)。,图10-6 PLC与输出设备的连接示意图,3PLC电源的连接 PLC的电源包括CPU单元及I/O扩展单元的电源、输入设备及输出设备的电源。输入/输出设备、CPU单元及I/O扩展单元最好分别采用独立的电源供电。图10-7
20、是CPU单元、I/O扩展单元及输入/输出设备电源的接线示意图。,图10-7 PLC各种电源连接示意图,10.4 PLC控制系统的测试,1程序测试的定义 软件理论已经证明:任何一个程序(除某些短小的子程序外)都存在错误。人们可以通过合理的测试来证明它仍然存在错误,但无法证明它已经没有错误了。因此,程序测试的目的就是尽可能地找出程序中的错误,即“程序测试是为了发现错误而执行程序的过程”。应该把发现错误作为测试的目的,而不能把“调通”作为目的。只有这样才能使程序中的隐患和错误得到改正,使程序的质量得到提高。,正确结束程序测试的标准尚无统一定论,一般常采用如下几种:(1)如果采用了按某种法则制定的测试
21、计划,执行了计划中的全部测试,结果没有找出新的错误,那么就可以结束测试。这个标准不一定很好。因为尚无一种测试法可以查出程序中的全部错误。最好是综合若干种法则来测试,查错效果才有保障。(2)规定查错指标,例如“必须查出50个错误才算结束”。这个标准有比较积极的因素,能促使人们千方百计地去进行查错,但指标的规定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定得太高可能永远结束不了测试。如果指标定得太低,则使程序的最终质量不高。合适的指标多数情况下是根据经验估算出来的,这与程序的规模、程序结构的复杂程度以及编程者的水平有关。较为妥当的测试结束标准是上述两种标准的某种结合。,2程序测试的方法 程序测试的基本原理是:设计若干个测
22、试方案,每个测试方案在执行中都会使程序按各自不同的方式来运行。当某种运行方式刚好触发某个隐含的错误时,该错误便被激发,对程序的后续运行产生影响,并以某种形式在结果中体现出来,从而被测试者发现。在设计测试方案时,如果方案的制定要考虑程序内部的情况,即把盒子打开,就称为白盒测试法;如果方案不考虑程序内部结构,把整个程序看成一个黑盒子,仅从程序任务书或程序规范出发来设计测试方案,这种测试方法称为黑盒测试方法。,1)白盒测试法 利用白盒测试法进行系统程序测试时,程序流程图和程序清单都是制定方案的依据,通过对程序流程图和清单的分析,设计出若干组测试方案,基本思想是“搜索”错误,利用程序流程图和程序清单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常用 低压电器 程序 控制器 10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692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