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技术创新管理与创效培训ppt-筑龙网.ppt
《工程项目技术创新管理与创效培训ppt-筑龙网.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项目技术创新管理与创效培训ppt-筑龙网.ppt(1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于对科技创新与创效的理解和思考,目 录,一、科技创新与创效概念二、科学技术创效与创新三、关于技术创新与创效四、技术创新与创效实现对策,2,一、科技创新与创效概念,科技科学和技术的总称1、科学的概念 科学是整理事实,整理事实是为了从中得出普遍的规律或结论;事实包括历史、社会、自然界和其他的客观存在。规律和事实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认识相关领域的“事实”和“规律”,就进入了该领域的科学殿堂。科学是一种事业,在社会总体功能中的表现有以下两方面:一是精神文明方面,认识世界是科学的认知功能;二是物质文明方面,即改造世界是科学的生产力功能。综上,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是反映客观事实和客观
2、规律的知识体系;是发展变化的知识体系。,3,一、科技创新与创效概念,2、技术的概念 技术是为某一目的的实现,根据实践经验和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方法、技能、流程以及相应的工具和其他物质设备。有五层含义:(1)技术是有目的的;(2)技术实现需要社会协作;(3)技术主要表现是硬件(工具、设备等),是软件(流程、方法、技能等);(4)技术表现形式规则,即生产使用的机具制造规则、软件使用规则等;(5)技术与科学一样,是成套的知识体系。,4,一、科技创新与创效概念,3、科学与技术的关系(1)科学的要素有概念、范畴、定律、原理、公理等;技术的要素包括经验理论技能、工具和设备等。(2)科学主要揭示自然界的新现象
3、、新规律;技术主要是利用自然,控制自然,改造自然。(3)科学回答“是什么”、“为什么”,科学的价值主要在于深化人类认识,增加人类知识宝库;技术回答“做什么”、“怎么做”,技术的价值主要在于实用性、经济性和可行性。(4)科学提供物化的可能;技术提供物化的现实。,5,一、科技创新与创效概念,3、科学与技术的关系(5)科学是发现;技术是发明。(6)科学是创造知识的研究,科学成果主要表现为学术论文、学术专著等;技术是综合利用知识的研究,技术成果主要表现为工艺流程、设计方案、技术装置等。(7)科学是技术的升华;技术是科学的延伸。(8)科学中有技术,如物理学有实验技术;技术中也有科学,如杠杆、滑轮等涉及的
4、力学原理。,6,二、科学技术创效与创新,1、创效科学技术创造综合效益,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体现在用较少的钱办同样的事,乃至办较多的事;社会效益体现在用一样的钱实现更广泛的积极作用,包括扩大知名度、促进行业总体进步、缩短工期、提高性能、提高管理水平、保证安全、保护环境等诸多方面。2、创新 指首次使用、第一次确定、突破常规、一定范围内独一无二等;均对促进社会进步和提高效率有贡献。,7,二、科学技术创效与创新,3、创效与创新关系(1)科技创新与创效更多地表现为技术的创新与创效。(2)创新是手段,创效是目的;创效是重点,创新是亮点;创新服务于创效,创效依附于创新;创新可提升创效影响力,创效
5、利于创新推进。(3)创效成果是企业的普遍追求,容易得到广泛认定;创新是一种升华,必须付出一定的资源和投入方可得到认同。(4)创效要以效益最大化为重点,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加强知识积累,进行创造性劳动;创新要“跳”起来看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思维、新方法、新工艺,并进行资源投入,注重创新过程的深化研究,以便实现管理技术和认知体系的升华。,8,三、关于技术创新与创效,1、工程实践中,技术创新与创效一般总是相伴而行 工程实施一旦具有明显创新,必然创造可观的综合效益。创新成果异常显著,一般表现为综合效益的异常突出。,9,三、关于技术创新与创效,1、工程实践中,技术创新与创效一般总是相伴而行(1)央视
6、新址大楼钢结构安装实现了明显创新,相应的,由此创造的效益也非常突出。,10,主楼建筑面积 472,998m2最大高度 237m层数 52地下室 18.2m地下层数 4钢结构 18万吨混凝土 30万m3 幕墙 10万m3电梯 79部演播厅 32个,1、工程实践中,技术创新与创效一般总是相伴而行(1)央视新址工程悬臂合龙施工技术,三、关于技术创新与创效,1、工程实践中,技术创新与创效一般总是相伴而行(1)央视新址工程悬臂合龙施工技术,三、关于技术创新与创效,1、工程实践中,技术创新与创效一般总是相伴而行(1)央视新址工程悬臂合龙施工技术,三、关于技术创新与创效,1、工程实践中,技术创新与创效一般总
7、是相伴而行(1)央视新址工程悬臂合龙施工技术,三、关于技术创新与创效,1、工程实践中,技术创新与创效一般总是相伴而行(1)央视新址工程悬臂合龙施工技术,三、关于技术创新与创效,立面上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两塔楼悬臂分离施工F37F39层刚性件7处合龙完成10处合龙。,三、关于技术创新与创效,1、工程实践中,技术创新与创效一般总是相伴而行(1)央视新址工程悬臂合龙施工技术,第二阶段:逐跨阶梯延伸安装F37F39层的转换层结构全部完成。,三、关于技术创新与创效,1、工程实践中,技术创新与创效一般总是相伴而行(1)央视新址工程悬臂合龙施工技术,立面上分三个阶段,第三阶段:合龙后,F39层以上内外结构
8、逐跨延伸安装完成全部悬臂结构。,三、关于技术创新与创效,1、工程实践中,技术创新与创效一般总是相伴而行(1)央视新址工程悬臂合龙施工技术,立面上分三个阶段,三、关于技术创新与创效,1、工程实践中,技术创新与创效一般总是相伴而行(1)央视新址工程悬臂合龙施工技术,三、关于技术创新与创效,1、工程实践中,技术创新与创效一般总是相伴而行(2)水立方工程实现了结构形式和外部围护方式的创新,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因而获得了世人的广泛认同是不言而喻的,因此为企业带来的效益也是非常可观的。,20,三、关于技术创新与创效,1、工程实践中,技术创新与创效一般总是相伴而行(2)水立方工程,世界上第一个多面体空
9、间刚架结构,三、关于技术创新与创效,1、工程实践中,技术创新与创效一般总是相伴而行(2)水立方工程,世界上第一个多面体空间刚架结构,三、关于技术创新与创效,1、工程实践中,技术创新与创效一般总是相伴而行(2)水立方工程,气枕外观,膜气枕外观效果设计技术为实现“水立方”外观效果,体现“水”的主题,膜材颜色的选择外层淡蓝色膜材,内层采用无色透明镀银点膜材。内层镀银点膜材的镀点大小及密度按不同区域的日照强度,呈渐变分布.气枕矢高均控制在跨度的1215%。立面起伏,富有动感.体现了“水”的主题。,三、关于技术创新与创效,1、工程实践中,技术创新与创效一般总是相伴而行(2)水立方工程,气枕搭建,三、关于
10、技术创新与创效,1、工程实践中,技术创新与创效一般总是相伴而行(3)广州西塔内筒施工平台实现了少支撑、大流程、协同化提升,创造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巨量。,25,三、关于技术创新与创效,1、工程实践中,技术创新与创效一般总是相伴而行(3)广州西塔工程工程概况,总建筑面积45.1926m2;地下室四层(局部夹层五层),面积11.0214万m2,主要为停车库及地下广场和设备用房;地上103层,直升机平台高度440.75m,面积24.9422万m2,70层以下为智能甲级写字楼,以上为白金五星级酒店。,三、关于技术创新与创效,1、工程实践中,技术创新与创效一般总是相伴而行(3)广州西塔工程工程概况,筒中
11、筒结构(砼内筒+钢结构外筒)外框筒:巨型斜交网格体系,钢管柱沿竖向分17节段,每段30个直段钢管柱和15个“X”形节点,钢管直径1800mm800mm,最大钢管壁厚55mm,椭圆拉板厚度100mm。,三、关于技术创新与创效,1、工程实践中,技术创新与创效一般总是相伴而行(3)广州西塔工程工程概况,67层以下为内外两个6边形组成的混凝土筒结构;68层以上为三个外扩小筒三面倾斜圆弧墙结构。,67层以下典型平面,67层以上典型平面,三、关于技术创新与创效,1、工程实践中,技术创新与创效一般总是相伴而行(3)广州西塔工程,工程难点:塔吊高空转换,67层以下塔吊定位图,67层以上塔吊定位图,三、关于技术
12、创新与创效,1、工程实践中,技术创新与创效一般总是相伴而行(3)广州西塔工程,三、关于技术创新与创效,1、工程实践中,技术创新与创效一般总是相伴而行(3)广州西塔工程,超高层智能化整体顶升工作平台及可变模架体系,三、关于技术创新与创效,1、工程实践中,技术创新与创效一般总是相伴而行(4)沈阳地铁2号线超浅埋隧道,跨度28m;创新采用了新预筑法,避免了大开挖,减少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实现了技术创新,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32,三、关于技术创新与创效,1、工程实践中,技术创新与创效一般总是相伴而行(4)沈阳地铁超浅埋隧道预筑法,33,三、关于技术创新与创效,2、技术创新关键是思维方式的创新(1)环
13、球大厦主楼基坑支护利用合理拱轴线的思路;(2)南京体育场超长钢筋混凝土结构无缝施工的方法;(3)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利用钢混框架作为重型屋盖模版的支架的方案;(4)南京南站的整体平移;(5)华能大厦斜轨平移。,34,2、技术创新关键是思维方式的创新(1)环球大厦主楼基坑支护利用合理拱轴线的思路,三、关于技术创新与创效,2、技术创新关键是思维方式的创新(1)环球大厦主楼基坑支护利用合理拱轴线的思路,三、关于技术创新与创效,2、技术创新关键是思维方式的创新(2)南京体育场超长钢筋混凝土结构无缝施工的方法,三、关于技术创新与创效,成功地解决了81.6m高,模板及支架的强度、刚度、整体稳定和施工安全;达到
14、了缩短工期、保证质量、降低成本的效果。,2、技术创新关键是思维方式的创新(3)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利用钢混框架作为重型屋盖模版的支架,三、关于技术创新与创效,三、关于技术创新与创效,2、技术创新关键是思维方式的创新(4)华能大厦斜轨平移,39,中庭屋盖钢结构滑移,三、关于技术创新与创效,2、技术创新关键是思维方式的创新(4)华能大厦斜轨平移,40,中庭屋盖,三、关于技术创新与创效,2、技术创新关键是思维方式的创新(4)华能大厦斜轨平移,41,三、关于技术创新与创效,2、技术创新关键是思维方式的创新(5)南京南站的整体平移,42,三、关于技术创新与创效,2、技术创新关键是思维方式的创新(5)南京南站
15、钢结构概况,三、关于技术创新与创效,2、技术创新关键是思维方式的创新(5)南京南站钢结构概况(南北向剖面图),44,与高架设计分界,与高架设计分界,正线,北,京沪场正线(P轴)及相邻两条到发线(N轴、Q轴)2010年3月底满足铺轨条件,沪汉蓉场,南,宁安场正线(D轴)2010年1月13日满足铺轨条件,沪汉蓉正线(J轴),W,A,417200,30000,30000,三、关于技术创新与创效,2、技术创新关键是思维方式的创新(5)南京南站钢结构概况,传输激光测距系统激光测距设备,三、关于技术创新与创效,2、技术创新关键是思维方式的创新(5)南京南站钢结构概况,滑移卸载系统平衡水平分力装置 单元就位
16、,单轴卸载,三、关于技术创新与创效,3、创新要坚持“跳起来”观察问题,处理问题(1)提升视点:岗位视点,施工总承包视点,设计施工一体化视点,行业视点;(2)重视知识面拓展;(3)注重细节细节决定成败,创新思维更需要技术细节万无一失的保证;(4)集思广益,多纳歧见;(5)干出来是工匠,总结出来时工程师,取得高等级科级成果才能称其为高水平工程师。4、提高视点,要重视知识积累。“跳起来”需要动力,这个动力就是知识。,47,四、技术创新与创效实现的对策,1、建立运行畅通的技术工作体系。2、培育一支专业知识结构、学历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的工作队伍,营造创新与创效紧密结合的良好工作氛围。3、强化科技进项目、
17、项目促科技的工作思路,让新技术研究进入工程项目实施的全过程,通过项目实施促进企业技术人员技能的提升。,48,四、技术创新与创效实现的对策,4、以项目为载体,坚持工前策划、工中跟进、工后总结的技术研究方法,特别要加强技术成果培育的“后处理”环节,实现技术研究源于项目、高于项目的预期目标。5、强化激励机制建设,要重奖在技术创新、创效方面有突出贡献的人员。6、创造条件,提供技术人员广泛接受新知识、扩展新视野、了解新动态的受教育条件,持续扩展知识面,以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双优化”能力和水平。,49,目 录,一、研究背景二、开题准备三、指导思想及基本思路四、工作方法及实施过程五、内容的取舍六、10项新技
18、术的总体情况介绍及各版比较七、关于推广建筑业10项新技术的思考,一、研究背景,2.研究时点 10项新技术已历经两次升级换版 1994年下发了关于建筑业1994、1995年和“九五”期间推广应用10项新技术的通知;1998年和2005年两次升级换版,,二、开题准备,2.建筑业10项新技术的内容沿革2.建筑业10项新技术的内容变革,二、开题准备,1994版建筑业10项新技术 商品混凝土和散装水泥应用技术 粗直径钢筋连接技术 新型模板与脚手架应用技术 高强混凝土技术 高效钢筋和预应力混凝土技术 建筑节能技术 硬聚氯乙烯塑料管应用技术 粉煤灰综合利用技术 建筑防水工程新技术 现代管理技术与计算机应用,
19、二、开题准备,1998版建筑业10项新技术(38小项)深基坑支护技术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技术 高效钢筋和预应力混凝土技术 粗直径钢筋连接技术 新型模板和脚手架应用技术 建筑节能和新型墙体应用技术 新型建筑防水和塑料管应用技术 钢结构技术 大型构件和设备整体安装技术 企业计算机应用和管理技术,二、开题准备,2005版建筑业10项新技术(44子项,93小项)(1)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2)高性能混凝土技术(3)高效钢筋与预应力技术(4)新型模板及脚手架应用技术(5)钢结构技术(6)安装工程应用技术(7)建筑节能和环保应用技术(8)建筑防水新技术(9)施工过程监测和控制技术(10)建筑企业管理信
20、息化技术,二、开题准备,3.建筑业10项新技术的应用载体导入 1994年推出了首批31项“全国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2002年制定出台了建设部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管理办法。,二、开题准备,4.建筑业10项新技术的历史作用 建筑业10项新技术是建设部率先提出的行业技术政策,经过1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行业内外家喻户晓的品牌。建筑业10项新技术已经成为引领企业推进技术进步的动力,并带动了行业的技术进步,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二、开题准备,5.业内权威人士对10项新技术的解读,二、开题准备,1)原住建部总工程师的王铁宏认为:首先要搞清楚是10大新技术还是10个建筑领域,现在已是1
21、0个建筑领域,其覆盖面就不能仅限于10项具体技术。其次范围是建造技术还是建筑业,如果是建造技术应局限于施工技术,如果是建筑业则应扩大范围。三是应由建筑技术向土木工程技术延伸突破。四是应由建筑技术向节能环保、减排技术延伸突破。,二、开题准备,2)中国土木学会会长吴之乃就绿色、节能减排和设计技术提出:要引入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技术、节能减排技术、勘察技术、住宅产业化技术、风险控制技术、综合防灾减灾技术。,二、开题准备,3)原建设部总工程师、建筑管理司司长金德钧就10项新技术定位与管理技术等提出自己的见解:一是“10项新技术”已经是建筑业的一个品牌,所以名字不能改。在保持其原有基本定位、在原有的领域
22、中,根据目前建筑业发展的需要,增加新的技术。10项也可以是单项技术,也可以是综合技术。扩大内容后不要求系统性。,二、开题准备,二是设计技术不能不考虑,也不能考虑太多。建议在设计中主要增加绿色建筑技术的内容。三是管理技术根据需要加入,不要求系统性。四是可以增加抗震技术、建筑垃圾处理技术、水处理技术、新能源的利用技术。,二、开题准备,4)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总工程师联合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孙振声表示:10项新技术应以施工技术为主,2005版引入了很多设计技术,但对设计的推进作用不大,所以新版还是应该以施工技术为主。10项新技术推广不应该强调经济效益,更应该考虑综合效益,如安全、质量、社会效益等。建议增加太
23、阳能利用、透水路面、建筑垃圾处理等环保技术、质量与安全控制技术、既有建筑加固改造技术、节能建筑检测技术。,二、开题准备,5)2005版汇编工作具体负责人施炳华教授表示:一是在选择新技术和推广中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请专家审核明确适合推广的新技术。二是在验收中专家对新技术示范的目标、新技术使用的深度要求不高,有的专家对新技术也没有深入的了解,造成验收没有深度。三是对新版内容框架提出了引入土木工程技术;删除老技术引入新技术。,三、创新研究的指导思想及基本思路,1.指导思想:符合国家政策导向、引领行业技术进步、结合国内外新技术发展实际情况,编制面向行业、带动企业技术升级换代的技术政策性文件。,三、创新研
24、究的指导思想及基本思路,2.基本原则 一是10项新技术取舍要符合国家低碳经济发展要求,要重视“四节一保”新技术,特别是节能减排技术,要绿色技术的引入。二是根据建筑企业设计施工一体化发展方向,注重设计和施工的结合,突出深化设计技术内容。,三、创新研究的指导思想及基本思路,三是注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先进性的同时,保证其安全、可靠。代表现阶段我国建筑业技术发展的新成就及发展方向。四是注重地区差异,气候差异,既体现新技术的广泛适用性,又能做到先进性,尽可能使新技术内容达到“新”的要求。五是以建筑工程为主体,兼顾土木工程领域。,三、创新研究的指导思想及基本思路,3.基本思路 考虑到建筑业10
25、项新技术经过十多年的推广应用,在全国建筑行业中已是家喻户晓,业内人士十分认可。经过对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05)覆盖范围、10项新技术定位、新技术规模大小、具体技术选择原则、产业导向、新技术引领和示范作用等问题反复讨论后,形成了以下基本思路:,三、创新研究的指导思想及基本思路,1)保持稳定性 保持格局不变,仍然设10项,表达格式不变。具体技术表述方式仍然采用“主要技术内容、技术指标、适用范围、已应用的典型工程”。2)突出创新性,保持国内“平均先进”水平。突出“新”,在注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先进性的同时,保证其安全、可靠、节能环保,选用技术应代表现阶段我国建筑业技术发展的新成就和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程项目 技术创新 管理 培训 ppt 筑龙网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68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