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控制测量.ppt
《工程控制测量.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控制测量.ppt(1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七章 工程控制测量 学习要点 控制测量概述(掌握)导线测量(掌握)交会定点的计算 GPS控制测量,7-1 控制测量概述,一.目的和作用为测图或工程建设提供统一的平面控制网(horizontal control network)和高程控制网(Vertical control network)。控制误差的积累作为各种细部测量的基准,二.基本术语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之一“先控制,后碎部”。先建立控制网,然后根据控制网进行碎部(又称细部)测量或测设。无论是测绘还是测设,都需以测区内部或附近的具有控制意义的基准点为依据。,小区域(Block region):不必考虑地球曲率对水平角和水平距离影响的范围。
2、控制点(Control piont):有着准确可靠的平面坐标和高程值、具有控制意义的基准点。控制网(Control network):由若干个彼此有联系的控制点组成的网状图形控制测量(Contrl survey):建立和测定控制点并获得其坐标参数的工作过程。控制测量分为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平面控制测量:测定控制点的平面坐标(x,y)的工作过程。高程控制测量:测定控制点高程(H)的工作过程。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可以分开进行,也可以同时进行。,三.控制测量的类型按照内容分为:平面控制测量:测量控制点的平面坐标(x,y)高程控制测量:测量控制点的高程H按照精度分为:一等、二等、三等、四
3、等、一级、二级、三级、四级按照测量方法:天文测量、常规测量(三角网、导线测量、水准测量)、GPS测量按照测量区域分为:国家控制测量、城市控制测量、工程控制测量,四.国家控制网 在全国范围内布设建立的控制网。由国家测绘局测绘大队用精密测量仪器和严密方法布建的,等级分为一、二、三、四等。测量工作的原则之一是“精度上从高级到低级”。国家网从一等到四等逐级进行控制,精度逐级降低,边长逐级缩短,密度逐级增大。国家一、二等控制网合称为天文大地网。我国天文大地网于1951年开始布设,1961年基本完成,1975年修补测工作全部结束,全网有4万8千多个大地控制点。,一等控制网采用“三角锁”的形式。大致沿经线和
4、纬线布设成纵横交叉的三角锁系,锁长200250km,构成许多锁环。锁内由近于等边的三角形组成,边长为2030km。二等控制网有两种布网形式。一种是由纵横交叉的两条二等基本锁将一等锁环划分成4个大致相等的部分,这4个空白部分用二等补充网填充,称纵横锁系布网方案;另一种是在一等锁环内布设全面二等三角网,称全面布网方案。二等基本锁的边长为2025km,二等网的平均边长为13km。三、四等三角网在二等三角网内进一步加密,平均边长为45km和23km。,三、四等三角网加密控制网,满足测图和工程建设的需要,采用插网或插点方法布设,也可以越级布网。三等网平均边长:8km四等网平均边长:2-6km,2.城市(
5、厂矿)控制网国家控制网的密度较稀,难以满足城市或厂矿建设的需要,所以,在县级以上的城市和大、中型厂矿,一般需建立自己的平面控制网,称作城市平面控制网或(厂)矿区平面控制网。城市(厂矿)控制网通常须与国家控制网联结(或相联系),即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控制点作为起始点,在此基础上,根据城市规模、(厂)矿区大小以及经济建设工程对测量精度的要求,合理布设相应等级的平面控制网。城市(厂矿)平面控制网的等级最高为二等(省府以上的大城市或特大型矿山),一般为三等或四等,四等以下还可根据需要布设一级和二级小三角网。,3.工程控制网:直接为某项建设工程(如水电站、公路、铁路、新建城镇、开发区以及较大规模的厂区
6、等)专门布设的测量控制网。工程控制网应尽可能与国家网或城市网联结,连接确有困难时,也可建立独立的控制网。工程控制网的等级最高为三等,一般为四等或一、二、三级。在厂区或小城镇,还可布设“建筑方格网”。,建筑方格网,五.平面控制网的形式与施测方法平面控制网的形式有许多种。不同形式的控制网有不同的施测方法。1.三角网与三角测量所有的控制点构成彼此相连的三角形网状,如下图。用经纬仪测量出网中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当已知两个点的坐标,或已知一个点的坐标和一条边的长度(用测距仪或钢尺测距)与方位角(用陀螺经纬仪测定),便可求算网中所有控制点的平面坐标(由正弦定理传递边长)。构建、测定三角网点的工作叫三角测量。
7、,三角测量在过去(20世纪80年代以前)是平面控制测量的主要方法。过去已经建成、目前仍在使用的国家一、二、三、四等平面控制点基本上都是采用三角测量方法获得的。当时,高精度测边很难实现。三角测量的观测量主要是水平角,边长观测很少,距离传递误差较大;此外,三角网对相邻控制点之间的通视条件要求很高(多边形的中点须与多点通视),实地选点难度较大,一般只能位于高处(如山头或房顶),使用也不方便。因此,在光电测距仪和全站仪已普遍应用的现代,城市控制测量和工程控制测量基本上不采用三角网。除了测角三角网之外,还有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形状与测角三角网相类似的测边(三角)网和边角组合网。与测角网一样,测边网和边
8、角网目前也很少采用。,2.导线网与导线测量导线:由若干条直线连成的折线。布设控制点时,使点与点之间单线相连形成链状折线,测量出边长和角度之后便可逐点传递平面坐标。导线中的每一条直线叫导线边;相邻两直线之间的水平角叫做转折角;折线上的转折点叫导线点(控制点)。选择、测定导线点平面坐标的工作叫导线测量。通过测量导线边长和转折角,再根据起算点及附合点的已知数据,可推算各边的坐标方位角,最后求出所有导线点的平面坐标。,导线的形式有附合导线、闭合导线、支导线和导线网等四种,类似于水准路线。上图中包括了前三种形式的导线。导线网是由若干条附合导线和闭合导线构成的网状图形。导线网包括:一个节点的导线网、两个以
9、上节点的导线网和两个以上闭合环所组成的导线网等,如下图所示。,与水准路线不同的是:导线所传递的是平面坐标x、y(有时也与高程一起传递);观测量为水平角和边长;起始点或附合点一般都是各由两个已知点所构成。跟三角网比较,导线网的主要优点是点间通视条件容易满足,布设灵活、方便。在林区和城市建成区,导线的优势尤为明显。导线测量是现代控制测量的主要形式。运用导线测量形式的前提条件是必须有光电测距仪或全站仪。,3.GPS控制网利用GPS定位技术建立的测量控制网。GPS测量的特点是速度快、精度高、全天候,无需考虑点与点之间的通视情况。但在建筑物内、地下、树下及狭窄的城区街道内不能使用。4.其它形式除了三角测
10、量、导线测量、GPS测量等主要控制测量方法之外,在某些场合下(如待测点数目较少时),还有一些其它方法可以运用,如:小三角锁、大地四边形、前方交会、后方交会等,详见教材73。,7-2 导线测量,一.导线的布设形式二.导线测量外业三.导线内业计算,一.导线的布置形式,1.闭合导线,已知数据:AB,XB,YB,A、B为已知点,1、2、3、4、5为新建导线点。,观测数据:连接角B;导线转折角0,1,5;导线各边长DB1,D12,D51。,已知数据:AB,XB,YB;CD,XC,YC。,AB、CD为已知边,点1、2、3、4为新建导线点。,观测数据:连接角B、C;导线转折角1,2,3,4;导线各边长DB1
11、,D12,D4C。,2.附合导线,3.支导线,已知数据:AB,XB,YB,A、B为已知边,点1、2为新建支导线点。,观测数据:转折角B,1 边长DB1,D12,二.导线测量的外业,3.图根导线的技术要求,常规平面控制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三.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目的:计算各导线点的坐标。要求:评定导线测量的精度,合理分配测量误差。,(一)闭合导线的计算,1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1:右角,2:左角,坐标方位角的推算,BC=AB-1+180,BC=AB+2-180,2坐标方位角的计算,3坐标增量初算值的计算,4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计算:,调整:,5坐标的计算,1)坐标正算:根据调整后的各
12、个坐标增量,从一个已知坐标的导线点开始,可以依次推算出其余点的坐标。,X2=X1+X12Y2=Y1+Y12,2)坐标反算:若已知两点的坐标,据此来求算两点之间的距离或方位角。,闭合导线的计算步骤(1)绘制计算草图,在表内填 写已知数据和观测数据;(2)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3)各边方向角的推算;(4)计算坐标增量;(5)坐标增量闭合差的 计算与调整;(6)推算各点坐标。,闭合导线坐标计算,(二)附合导线的计算 与闭合导线计算的两个区别点,8,(1)绘制计算草图,在表内填写 已知数据和观测数据,(3)各边方向角的推算,(5)推算各点坐标,1119 01 12,附合导线坐标计算,3.支导线计算
13、,支导线的计算步骤,支导线的计算步骤,完,7-4 交会定点一、角度前方法,已知:A(Xa,Ya),B(Xb,Yb)观测值:两个已知点处的水平角和。求:P点的坐标XP,Yp,方法一:先求距离D1,D2然后再按极坐标法计算P点的坐标。,P,B,A,计算坐标方位角:计算坐标要注意:和角是 顺时针还是逆时针编号。,P,B,A,方法二:将D1,ap,代入下式,整理后得:,P,B,A,正切公式:,e1,e2,K2,K1,P,K3,K4,二、方向前方交会法,已知:K1,K2,K3,K4的坐标观测值:两个已知点处的水平角e1和e2。求P的坐标先计算,再按角度前方交会法计算P点坐标.,三、角度侧方交会法,观测值
14、:一个已知点处的水平角e1和待定点处的水平角e2。计算:先求第三角e3e3=180-e1-e2然后再按前方交会法计算P点的坐标。,四、距离交会法,已知:A(Xa,Ya),B(Xb,Yb)观测值:两个已知点到待定点P的距离a和b,计算待定点坐标的方法如下:方法一:先求角度再按极坐标法计算P点的坐标,B,A,P,a,b,c,距离交会法,方法二:先求P点在AB坐标系中的坐标e和f,再利用a和b按直角坐标法计算P点在XY坐标系中的坐标。,五、后方交会法,已知点:A,B,C观测值:方向观测值Ra、Rb、Rc,后交角a,b辅助量:c=360-a-ba=Rc-Rb,b=Ra-Rc,c=Rb-Ra求:XP,Y
15、P物理重心公式,A,B,C,a,b,c,C,B,A,PC,PB,PA,求待定点坐标的计算方法后方交会法,第一步:计算A,B,C角第二步:计算权系数,A,B,C,a,b,c,C,B,A,后方交会法,第三步:计算待定点P的坐标证明见讲义P175176后方交会法有很多种解法如果P点落在危险圆上则无解,A,B,C,a,b,c,C,B,A,后方交会的图形编号,后方交会的图形编号(三种情况),、取负值,为了避免在计算P时遇特殊角“溢出”的问题,可改用下式当P和A,B,C四点共圆,无解。称过ABC三点的圆为“危险圆”。若P点落在危险圆上则无解。,C,B,A,a1,b1,b2,a2,p2,P1,危险圆分析,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程 控制 测量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68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