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定额原理与实务培训.ppt
《工程建设定额原理与实务培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建设定额原理与实务培训.ppt(1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工程建设定额原理与实务,绪 论,工程建设定额原理与实务课程特点,工程建设定额原理与实务是建筑经济管理工程中一门重要的专业课,它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循环过程实践 理论 实践,经济学、统计学、房屋构造与结构、建筑材料、施工技术、施工组织、合同管理等,课程主要特点:,合理确定定额水平,科学制定量化标准,正确使用技术测定方法,落实、制定贯彻一体化,绪 论,0.1 工程建设定额的产生与发展,产生年代?,发 展 历 程,研究建筑产品 定量关系,规定在生产中各种社会必要劳动的消耗量标准,一、定额的概念,泰 勒 制 的 核 心:,数学表达式:,产量定额 时间定额,互为倒数,从式中可知:当时
2、间定额减少时,产量定额相应地增加,反之也成立。但它们增减的百分比并不相同。,例如:时间定额减少5%,产量定额则增加多少?,解:设原来的产量定额为P1,时间定额为T1,则:当时间定额减少5%,相应的产量定额P2为:P2=1/(1-0.05)T1 P2-P1=1/(1-0.05)T11/T1=5.26%P1,工程建设定额存在的必要性,自然资源合理配置,提高劳动生产率,市场经济规律 的客观要求,二、定额的作用,国标清单计价规范的实施,提供“数量”,如何计价(报价)?,工程建设中的具体作用,0.2 工程建设定额的分类和特点,一、工程建设定额的分类,按生产要素分类人工消耗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消耗定额,按
3、编制程序和用途施工定额预算定额概算定额概算指标投资估算指标,按编制单位和使用范围,按工程专业内容,全国定额行业定额地区定额企业定额补充定额,建筑工程定额装饰工程定额市政工程定额园林工程定额公路工程定额,涵盖各专业定额,工程建设定额的特点,科学性,权威性,统一性,系统性,时效性,定额水平,工程建设特点,调控经济的发展,体现标准的公正性,技术与管理水平的发展,工程建设定额原理与实务学习情景一:消耗数量确定,学习情景一 消耗数量确定,1.1 工作研究,一、基本概念,1、工作研究概念,(工时研究),*动作与时间的研究。,(也称工时学),将劳动者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工作时间,范围性质,按生产过程的
4、,进行划分、归纳、明确,必要消耗时间,损失时间,工作班延续时间,目标:,2、施工过程,由三要素组成:,最基本因素,(生产过程),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工具,成果,建、改、拆、修等,建筑物(房屋、构筑物、桥梁、道路等),劳动者,施工过程,工序,3、施工过程的分解,动作,操作,在一定的地点获一定产品,组织上分不开技术上相同,一个个动作的集合,最小单位,见书P12,4、施工过程的表现形式,个人班组施工队,手工 半机械化机械化,劳动者,劳动工具,使劳动对象改变,5、影响施工过程的主要因素,材料(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周转材料)机械(桩工程、土方工程、砼工程、砌体工程、装饰工程等),人员素质(管理人员、操作
5、工人)组织能力,社会环境自然环境,1.2 测定基本方法,计时观察法,以?对象,以?手段,观察测时,分析与确定:,产量与时间的关系,准备工作,观察测时,步骤:,整理分析,确定消耗量,OK,选择施工条件,选择观察对象,确定施工过程,划分组成部分,计时观察法,计时观察法,测时法,写实记录法,工作日记录法,选择法测时,数示法,接续法测时,图示法,混合法,个人工作日记录法,小组工作日记录法,机械工作日记录法,见书P17,方法:,1、测时法,1)类型选择测时法 又称间隔计时法,它是间隔选择施工过程中非紧连接的组成部分,测定工作时间。接续测时法 又称连续测时法,它是对施工过程循环的组成部分进行不间断的连续测
6、定。,循环形式、重复不断,见书P17,2)观察次数的确定,见书P19,二个判断值:,精确度,稳定系数,KP=tmax/tmin,1、测时法,3)数据的整理,方法:,*剔除数列中误差最大值(可疑值),*计算误差极限值(最大或最小),见书P20,2、写实记录法,1)数示法 适用同时对两个以内的工人进行观 察测定,测定完成施工过程各项工序的时间消耗与对应的工作量,精确度较高。,见书P20,实时纪录整个施工过程,2)图示法,适用同时对三个以内的工人进行观察测定,测定 完成施工过程各项工序的时间消耗与对应的工作 量,记录简单、直观、一目了然。,见书P22,2、写实记录法,3)混合法,适用同时对一个班组的
7、工人进行观察测定,测定 完成施工过程各项工序的时间消耗与对应的工作 量,记录过程为较复杂、但资料全面,能直观反 映不同等级工人之间的合作关系及工时消耗。,见书P23,2、写实记录法,3、工作日写实法,适用对工人或班组或机械进行整个工作日 的观察测定,测定完成施工过程各项工序的时间消耗与对应的工作量,操作简便,但记录过程较复杂、资料全面,能直观反映各种工时消耗。可以完整记录损失时间、休息时间、中断时间。,规定工作内容符合质量标准保证生产安全,在正常合理的施工条件下,制定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所必需消耗的工作时间的数量标准,1.3 人工消耗定额的确定,一、人工消耗定额概念,劳动定额,时间定额产量定额1,
8、学习情景一 消耗数量确定,一、人工消耗定额概念,工日,见书P13,工作班的延续时间,二、人工消耗定额编制方法,有参考资料,1、技术测定法,根据以上所述的计时观察法,获得了某施工过程 的时间消耗数据及对应工程数量,通过整理与分 析,拟定出合理的时间定额,计算得产量定额,然后分类列项编制人工消耗定额。,精确度高、工作量大,是定额测定的主要方法。,二、人工消耗定额编制方法,时间定额=基本工作时间+其他工作时间,其他工作时间,工人的工作延续时间,=准备与结束时间+辅助工作时间+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休息时间,从“定义”角度确定与编制时间定额,二、人工消耗定额编制方法,1、基本方法,时间定额(工作延续时间
9、)=基本工作时间/(1-其他工作时间占工作延续时间百分率%)=基本工作时间/(1-Y%),时间定额(工作延续时间)=基本工作时间+其他工作时间,1)其他工作时间占工作延续时间的比例表达式,其他工作时间=工作延续时间 Y%,2、已知“基本工作时间”的几种常见方法,设Y%,二、人工消耗定额编制方法,时间定额(工作延续时间)=基本工作时间(1+其他工作时间占基本工作时间百分率%)=基本工作时间(1+Z%),时间定额(工作延续时间)=基本工作时间+其他工作时间,2)其他工作时间占基本工作时间的比例表达式,其他工作时间=基本工作时间 Z%,设Z%,二、人工消耗定额编制方法,3)其他工作时间占作业工作时间
10、的比例表达式,设W1%,设W2%,作业工作时间=基本工作时间+辅助工作时间,其他工作时间=辅助+准备结束+休息+不可避免中断时间,例:辅助工作时间占作业时间百分率%,准备结束、休息、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占作业工作时间百分率%,准备结束、休息、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作业工作时间 W2%,3)其他工作时间占作业工作时间的比例表达式,续,辅助工作时间=作业工作时间,作业工作时间=基本工作时间+辅助工作时间=基本工作时间/(1-W1%),时间定额(工作延续时间)=基本工作时间+其他工作时间(辅助、准备休息、不可避免)作业工作时间(1+W2%),3)其他工作时间占作业工作时间的比例表达式,基本工作时间(1+
11、W2%)/(-W1%),续,例:某型钢支架工作,测时资料表明,焊接每吨型钢支架需基本工作时间为50小 时,辅助工作时间、准备与结束工作时间、不可避免中断时间、休息时间分别占工作延续时间的3%、2%、2%、16%。试确定焊接每吨型钢支架的人工时间定额和产量定额。(以8小时为一个工日),见书P26,二、人工消耗定额编制方法,解:工作延续时间=50/1-(3%+2%+2%+16%)=64.93小时,时间定额=64.93/8=8.12工日/吨,产量定额=1/8.12=0.12吨/工日,典型定额法,是以某一同类工序、同类产品定额典型项目的水平或实际消耗的工时定额为标准,经过分析对比,类推出另一种工序或产
12、品的定额消耗工时。方法简便、工作量小,但典型定额的选择要恰当。,2、比较类推法,二、人工消耗定额编制方法,见书P27,把过去施工中同类的工程或生产建筑产品的工时消耗加以科学的分析、统计,并结合当前生产技术组织条件的变化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整理和修正。,3、统计分析法,二、人工消耗定额编制方法,见书P28,分析施工生产技术组织条件和操作方法,根据已建工程项目累计资料与经验,估算工时定额的消耗量。精确度不高,常用于企业内部,作为某些项目的补充定额。,4、经验估计法,二、人工消耗定额编制方法,见书P30,1.4 机械台班消耗定额,根据以上所述的计时观察法,获得了某施工过程的机械时间消耗数据及对应的工
13、程数量,通过整理与分析,拟定合理的产量定额,计算得时间定额,然后分类列项编制机械台班消耗定额。,不同点:,人工消耗定额基本确定方法?,学习情景一 消耗数量确定,机械需人操作,一、机械台班消耗定额概念,准备工作,观察测时,二、步骤:,整理分析,编制定额,选择施工条件,选择观察对象,确定施工过程,划分组成部分,机械与人的组织,机械纯1小时正常生产率,机械正常利用系数,在正常施工组织条件下,具有必须的知识和技能的技术工人操纵机械纯工作1小时生产产品的数量。,循环动作,连续动作,机械运行,三、机械纯工作1小时正常生产率,*一次循环的正常延续时间(秒),*纯工作1h循环次数,纯工作1h正常生产率,1、循
14、环动作机械,=(循环各组成部分正常延续时间)-重叠时间,=60*60/一次循环时间,1,2,=,2,1,对应,产量,产量,计时观察法,机械说明书,纯工作1h正常生产率,2、连续动作机械,=,计时观察法,机械说明书,产量 对应的时间(小时),*机械在工作班内的使用效率,机械正常利用系数,四、机械的正常利用系数,=一个工作班内纯工作时间 一个工作班延续时间,机械台班产量定额=纯工作1h正常生产率 工作延续时间 机械正常利用系数,五、确定机械台班消耗定额,机械时间定额=1/台班产量定额,见书P43、44,第五节 材料消耗定额的确定,1、材料消耗定额的定义,一、材料消耗定额基本概念,在一定的条件下,生
15、产单位合格产品所必须消耗材料的数量标准。,合理地节约使用材料,第二章 人、材、机消耗定额的确定,2、材料分类,3、材料消耗量组成,材料的消耗量=材料的净用量+材料的损耗量,4、材料的消耗量测定方法,1、现场观察法,在正常的施工与组织条件下,对实际完成的施工过程进行观察,在合理使用材料的情况下,测定建筑产品数量与对应材料的消耗量。适用测定材料的施工损耗,分析哪些是不可避免的材料损耗,编制材料消耗定额。,二、非周转材料的消耗量,施工实验法,准备工作,确定对象,步骤:,观察测定,编制定额,选择施工条件,选择观察对象,确定施工过程,划分组成部分,材料符合设计、规范要求,2、实验室实验法,专业实验人员,
16、实验 仪器设备,材料 消耗量,手段,测定,适用:,测定半成品材料的原材料消耗量。测定油漆涂料的材料消耗量。,修正数据,例:,C20(40)砼配合比 32.5级水泥 330 Kg/m3;净砂 0.745 T/m3;碎石 1.166 T/m3;水 0.18 m3/m3M5混合砂浆配合比 32.5级水泥 214 Kg/m3;净砂 1.520 T/m3;石灰膏 0.108 m3/m3;水 0.30 m3/m31:0.5:2 混合砂浆配合比 32.5级水泥 448 Kg/m3;净砂 1.21T/m3;石灰膏 0.124 m3/m3;水 0.60 m3/m3,3、理论计算法,拟定或实际工程,数学原理,材料
17、 消耗量,手段,确定,适用:,计算块(或件)整体性不兼容材料的消耗量。计算半成品材料的原材料消耗量。,拟定或现场测定损耗率,见书P36,三、周转材料的消耗量,测定或拟定 施工损耗率,测定或拟定 一次使用量,测定或拟定 周转次数,手段,计算,测定或拟定 材料补损率,现场观察法统计分析法,材料摊销量,材料摊销量=周转使用量 周转回收量,步骤123,1、拟定或测定施工损耗率 A%;周转次数n,2、计算一次使用量(以模板为例)一次使用量=单位模板接触面积的净用量(1+A%),3、拟定或测定补损率 B%补损率B%=(平均每次损耗量/一次使用量)100%,K1 周转使用系数=1+(周转次数n-1)B%/周
18、转次数n,4、计算周转使用量(平均每次使用量)周转使用量=一次使用量 K1,K2 回收系数=1-B%/周转次数n,步骤45,5、计算周转回收量(平均每次回收量)周转回收量=一次使用量 K2,6、计算材料摊销量 材料摊销量=周转使用量-周转回收量,步骤6,=,-,见书38,工程建设定额原理与实务学习情景三 工程价格确定,学习情景三 工程价格确定,3.1 人工单价的确定,一、人工单价的组成,1、定义,计入一个工作日所需人工的全部费用,含不同技术等级的工人,2、组 成,基本工资,工资性补贴,辅助工资,职工福利,劳动保护,学习情景三 工程价格确定,*组成内容,基本工资,工资性补贴,劳动保护费,辅助工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程 建设 定额 原理 实务 培训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68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