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业的兴起工厂从这时发展而来随着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商业的兴起工厂从这时发展而来随着商.ppt(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单元总复习,第一课工商业的兴起、工厂从这时发展而来1、随着商业的发展,小作坊的生产满足不了市场的需要,生产规模越来越大,小作坊就发展成为_()。手工工场出现在_世纪的_,以后扩展到西欧的其它国家。2、手工作坊和手工工场有哪些不同?,手工工场,手工作坊,手工工场,工厂,14,意大利,根本不同,3、16世纪农业仍然是西欧的主要产业,西欧还处于_4、手工工场的出现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1)提高生产效率(2)改善人们的生活(3)促进了贸易的发展。(4)促进阶级结构和国家政策的变化。5、手工工场出现以后,哪些阶层发生了变化?发生了怎样变化?出现了哪些新的阶层?发生变化的阶层有:商人、贵族和
2、农民.商人的变化:经营方式发生了变化;经济地位发生变化,;政治地位发生了变化。贵族的变化:开始走向没落。农民的变化:部分农民失去土地成为手工工场工人。这些变化促进了新的阶层的产生,即早期资产阶级与早期工人阶级。,农业社会,第二课冲破思想的牢笼蒙娜丽莎的微笑(文艺复兴运动)1、时间:_地点:_商业发达的城市对象:_2、原因:(1)新兴的资产阶级认为自己能创造财富,也应该享受生活。要求重视人的作用和人的需要。(概念)(2)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借助研究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通过文艺创作,宣传人文精神3、代表人物及作品:意大利达芬奇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文艺复兴时代最完美的代表人物英国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
3、哈姆雷特李尔王奥赛罗(四大悲剧)文艺复兴美术三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文艺复兴文学三杰: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亚,14世纪,意大利,天主教会,4、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精神:文艺复兴时期,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借助研究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通过文艺创作,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重视人的作用和需要,主张一切以人为本,要求一切从人出发,最终一切为了人,这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精神。5、评价:这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反映了当时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使人们的思想从宗教愚昧中解放了出来6、中国同主题的文艺作品:汤显祖牡丹亭,二、“教皇奶牛”的解放(宗教改革)1、领导人:马丁路德兴起国家:德国时间:16世纪对象:天主教会2、主
4、张:在信仰问题上,人人都是平等的。只要信仰,不要教会3、结果:宗教改革运动席卷了整个德国,各地的教会纷纷独立,瑞士、英国等西欧国家也掀起了波澜壮阔的宗教改革运动,相继摆脱了罗马教会的控制,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4、评价:突破了传统宗教的束缚,永久地结束了罗马天主教会对于西欧的封建统治,是一次政治上的解放,又是一次思想解放,它为资产阶级提供了革命的思想武器。,三、近代科学的诞生1、时间:15、16世纪2、知识就是力量(培根):指出只要认识自然,掌握自然的规律,就能够征服自然,让自然界为人类造福。3、代表人物:波兰哥白尼日心说科学革命的开端意大利布鲁诺宇宙是无限的英国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物理学领域)
5、把科学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4、科学的作用:可以帮助人类认识自然,提示自然界的奥秘,从而以科学理发的态度看待世界。5、对于我们现代化建设的启示:科教兴国重视知识的作用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环境保护)等,四、理性之光(思想启蒙运动)1、时间:17、18世纪国家:英法等2、含义:激烈地批判专制主义和宗教愚昧,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3、原因:科学的发展促进了人们对社会的思考。用理性之光驱散黑暗4、代表人物:法国伏尔泰天赋人权(政治自由)法国卢梭人民主权思想 人权宣言)法国 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冲破思想的牢笼的四个事件,第三课世界开始走向整体一、“发现新大陆”(新航路的开辟)1、原因:(条件)最根本
6、的原因: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发展(1)对东方商品的需求,东方的丝绸、瓷器、宝石和香料等奢侈品辗转运往欧洲,在欧洲人看来,东方非常富裕(2)在资本主义萌芽影响下,对货币需求量增加,“拜金狂“们希望在欧洲以外的地方能够攫取黄金。马可波罗流氓中关于东方遍地黄金的描述广为流传后,更激起了人们对东方的向往(3)土耳其人阻断了传统的通商道路,需要开辟一条直接通往东方的新商路。(4)西班牙和葡萄牙已经能够制造适合远航的大船,亲从意大利人那里学到了大量航海知识。葡萄牙国王拥有一批来自各国的船员。(5)中国发明的指南针已经传入欧洲,并在这个时候普遍应用于航海事业。地球仪、航海地图、以及与航海有关的图书为航
7、海准备了技术条件。(6)古希腊人托密的地圆说逐渐被人们接受。(7)国王支持(8)航海家具有探险精神,以及超人的意志和智慧。,2、人物与事件,其中:哥伦布到达美洲被欧洲人称为“发现新大陆”3、作用: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各个大陆之间的联系,拓展了人们的眼界,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播与交融。,二、全球联系的加强三、黑人是怎样来到美洲的1、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或新航路开辟的评价)(如何评价哥伦布)积极影响:(1)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人口的迁移(欧洲人来到美洲)(2)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物种的流动(玉米、马铃薯、番茄、花生(美洲)亚欧)(3)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国际贸易的扩大(荷兰(17世纪最发达的商业国家之一
8、)海上马车夫)(4)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文明的交融(5)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科技成果的传播(佛郎机和鸟嘴铳),消极影响:(1)方便葡萄牙和西班牙等殖民国家对美洲、非洲、亚洲进行殖民扩张,野蛮地屠杀当地居民,掠夺土地和财富。(掠夺黄金等)造成了亚非拉国家的落后与贫穷。(2)屠杀土著(印第安人、印第安文明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3)贩卖黑奴,给非洲造成了惨重的损失(16世纪开始)其它: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称为拉丁美洲,属拉丁语系。,第四课资产阶级革命:新体制的创立(英国、法国、美国的资产阶级革命)1.议会对王权的胜利(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间:16401688年世界近代史的开端条件
9、:(1)利用地处大西洋航路要冲的有利条件,积极进行海外贸易和殖民掠夺。(2)圈地运动积累了巨额资本,使得资本主义迅速发展。(3)随着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要求掌握政治权力,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3、过程:(1)1640年,查理一世为筹集军费,召开议会(导火线)(2)1642年,查理一世宣布“讨伐议会”挑起内战(标志)(3)1649年,查理一世被押上了断头台(4)1688年,资产阶级发动政变,采取不流血的方式推翻了复辟王朝(5)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由议会制约国王权力的政体;英国开创;日本、泰国、比利时、西班牙、瑞典、荷兰、葡萄牙等国也先后采用了君主立宪制)4、领导
10、人物:克伦威尔5、人民群众(议会组织军队很多农民、手工业者参加议会军队作战,大大增加了议会军队的战斗力)说明杰出人物是历史的推动者,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二、历史上第一位总统的产生(美国资产阶级革命、民族独立战争)1、时间:1773年1781年2、领导人:华盛顿3、根本原因:英的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殖民地经济的发展,美利坚民族的形成及其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同英国对殖民地的经济压制和殖民压迫统治相冲突。4、过程:(1)1773年,波士顿倾茶事件(导火线)(东印度公司的茶叶便宜,为何北美人民要拒绝呢?)(2)1775年,来克星顿枪声,揭开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序幕(3)1776年7月4日,通过了独立宣言
11、,标志着美利坚合众国诞生(4)1781年,独立战争胜利,5、胜利原因:北美人民对独立的渴求,战争本身所具有的反对殖民统治,争取民族解放的正义性以及资产阶级的推动。6、1787年,美国制订宪法,确定了共和政体,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根据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学说,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美国创立;墨西哥、巴西、阿根廷、埃及、印度尼西亚等国先后采用。)7、美国国旗、版图的变化说明:独立后的美国走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三、忘我献身的法国公民(法国资产阶级革命)1、法国革命前的三级等级制度:国王拥有最高的权力“朕即国家”路易十四第一等级:教士第二等级:贵族(第一二等级被称为是特权等级)第三等级:
12、资产阶级、工匠、城市贫民、农民2、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阻碍法国资本主义发展3、导火线:1789年,路易十六召开三级会议,4、巴黎人民的三次武装起义:(1)1789年7月14日,攻克巴士底狱(标志、国庆纪念日),攻占巴士底狱、人权宣言人权宣言:“主权在民(2)1792年,巴黎人民再次举行起义废除和君主制,建立共和制,路易十六被送上了断头台(法国国歌诞生莱茵军战歌马赛曲(3)1793年,巴黎人民第三次起义罗伯斯庇尔掌权,实施革命政策革命达到顶峰5、意义:法国大革命结束了法国的封建专制统治,也沉重地打击諆遥封建制度。法国大革命是总也给,但充分显示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共和正体最终确立起来了,并延续
13、至今。三次革命中都突出了人民群众的力量,说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三次革命后都建立了先进的政治制度,这也是西方先进的原因之一,第五课面临挑战的中国 最后的盛世(经济)1、明朝、清朝的建立:1368年朱元璋1644年皇太极2、盛世的表现:人口众多:17世纪初,中国人口已近两亿;19世纪超过三亿,占世界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一商品经济发达:江南农民种桑养蚕,从事丝织业;松江一带棉纺织业发达(明清时“湖广熟,天下足”)手工业繁荣促进了商业的发达:徽商、晋商、工商业市镇的出现(农村城市)对外贸易处于出超地位(葡萄牙王宫的“瓷室”,对中国茶叶的需求)经济的繁荣带来了社会生活的变化:服务性行业、茶馆、酒楼、戏院
14、等农业仍然是中国经济的主体,男耕女织仍然是当时绝大多数中国农民基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3.西方经济状况:西方各国的工商业逐渐兴起,手工工场逐渐取代手工作坊,商人的地位不提高,思想领域,从文艺复兴到宗教改革,从近代科学的诞生到启蒙运动的兴起,人们的思想发生了重要变化,与此同时,西方殖民纷纷开始向海外拓展殖民地,在上述变化的基础上,资产阶级日益壮大,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革命的爆发,西方一些国家先后建立了资本主义共和制度。,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民族关系)1、明清民族政策:明修长城(今天看到的长城大多是明朝修建的),清修庙(明:以防为主,比较被劫的防御政策清:积极主动,采取怀柔政策笼络其他少
15、数民族)2、清民族政策:(1)在河北省承德市修建避暑山庄,(是统治者避暑,围猎的场所,更是他们实行“怀柔政策”、笼络少数民族首领的场所,有浓厚的政治色彩。)接见土尔扈特部的回归。(2)西藏:赐宗教领袖“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后设驻藏大臣(18世纪前期),实行“金瓶掣签制”,(保证确定转世灵童的公平性,防止一些地方分裂分子利用这个机会制造分裂。使西藏与中央政府的关系越来越密切。(3)西南:改土归流,从中央派遣官员到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直接管理(4)清统治者对破坏国家统治的分裂势力予以狠狠打击(粉碎准噶尔贵族的分裂势力;平定天山南路的回部贵族叛乱),3、意义:这些措施维护了国家统一
16、,促进了连续地区的经济开发及与内地的文化疚,奠定了今天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疆域版图。4、清代疆域版图基本与现在相似5、雅克萨之战(康熙、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的广大地区为中国领土),三、专制帝国1、明清时期,中国的专制皇权高度加强,表现:(1)明:朱元璋废除丞相,由六部分理朝政;(2)明:设特务机构:东厂和西厂、锦衣卫(可以经过不正常的法律程序,肆意侦察、逮捕、审讯臣民)(3)清:设军机处(雍正)(4)清:兴文字狱(夺朱非正色,异种也称王等)(5)明清:八股取士(禁锢人心,科举制成为钳制人们思想的工具)(6)明清:修建贞节牌坊(7)明清:禁止世俗生活,2、西方的君主
17、专制与中国的专制皇权有什么相同之处,各自的发展轨道如何:王权至上,由统治者牢牢掌握着国家政权,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和加强对臣民的监控。西方君主专制导致了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许多国家先后建立了资本主义共和制度,中国依然维持着皇帝专制的国家体制,在西方国家变革的历史大潮中,逐渐趋于落后。3、反对专制皇权的思想家:黄宗羲(批判君权神授、“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四、来自海上的挑战1、郑和七下西洋(今年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1)时间:14051433明成祖郑和(2)目的:不是发展海外贸易,而是为了宣扬国威(3)意义:成为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比欧洲人开辟新航路早半个多世纪,船队的规模也大得多,促进
18、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助于中国人对世界的了解。(4)结果:遭到官员们的反对,被禁止。,2、天主教传入:(1)明:意大利利玛窦(学习汉语,熟悉儒家经典,带来了新的科学知识和机械制品,翻译了几何原本介绍欧洲流行的数学理论,绘制世界地图)(2)清:德国修改中国历法,医学意大利郎士宁宫廷画家,参与了圆明园西洋风格建筑的设计(康熙帝)带来了西方文明,也预示着西方的商船和炮艇即将接踵而来。3、葡萄牙人侵占澳门:(1)时间:1553年(2)澳门妈祖庙:包含着一种中华民族热爱和平,助人为乐的信念,由此形成的妈祖精神将全世界华人紧紧地联系到一起,有助于祖国的统一。,4、荷兰人侵占台湾:(1)时间:
19、17世纪初(2)台湾历史:230年,吴王孙权派遣卫温将军、诸葛亮率领1万名官兵“浮海求夷洲”607、608年,隋将军朱宽横渡台湾海峡,到达流求610年,隋炀帝1335年,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台湾1661年,郑成功收复台湾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3)郑成功收复台湾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都反对外来民族压迫,都有用反抗的手段解除这种压迫的光荣传统,5。清闭关自守政策:原因:西方国家的侵略,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的领土受到外国的侵略,又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频繁的交流会引起统治的不稳政策:反四个通商口岸减少为广州一处统治者以“天朝上国”自居(马戛尔尼访华),中西方 比较:明清中国专制皇权不断加强,而西方国家则先后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资本主义共和制,中国的思想控制十分严密,统治者大兴文字狱,加强思想控制,西方国家则在手工工场产生和工商业发展的基础上,诞生了新的阶级,从而引起思想文化领域的变化,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近代科学的诞生,启蒙运动都是这一时期出现的,中国闭关自守,西方不断向海外探索,开拓海外的殖民地。19世纪以后,中国这个古老的文明国度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可见,坚持改革开放,学习先进,与时俱进,抓住机遇,置身于世界的大潮,才能立于世界之林。,综合探究五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1、比较:,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68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