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工作实务.ppt
《工会工作实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会工作实务.ppt(5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工会工作实务,提 纲,一、劳动关系基本理论二、企业工会工作条例三、职代会制度和厂务公开四、工会组织建设工作五、工会宣传思想工作六、学好用好工会法、劳动法和其他相关法规七、工会保障工作八、工会女职工工作,(一)劳动关系的性质及特征1、性质:社会经济关系 工资是连接两者的最基本的经济要素2、特征:劳动者受雇于他人,以工资收入为基本生活来源 劳动力使用者使用工人完成劳动任务,一、劳动关系基本理论,(二)劳动关系的类型1、个别劳动关系 是社会劳动关系的基本形态 是集体劳动关系的基础2、集体劳动关系 工会成为其代表组织,一、劳动关系基本理论,(三)劳动关系的特点1、运行方式市场化2、调节方式契约化3、规
2、范方式法律化,一、劳动关系基本理论,一、劳动关系基本理论,劳动法律体系,劳动关系法(三方协商机制、职工民主管理制度)劳动标准法劳动保障法劳动行政法,劳动合同法集体合同法劳动争议处理法工会法工资法工时法、休假法职业安全与卫生法特殊群体劳动保护法就业法职业培训法社会保险法劳动行政处罚法劳动监督检查法,(一)计划经济下的劳动关系和工会 劳动关系是公有制模式,实质是国家和职工构成,企业行政和职工都不具备独立的主体身份,国家代表劳动关系双方利益。工会游离于劳动关系之外,是政治工会、生产工会、福利工会、教育工会、文体工会。,二、劳动关系的变化及对工会工作的影响,二、劳动关系的变化及对工会工作的影响,(二)
3、市场经济下的劳动关系和工会 劳动关系回复为一种以经济利益为基础的社会关系,利益成为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劳动关系是一种互惠互利的经济关系。工会要进入劳动关系之中,是劳动关系中劳动者一方的代表,是维权工会。,企业工会工作条例,一、条例产生的背景二、条例内容的理解三、条例存在的问题,一、条例产生的背景,1、国内企业工会现状的需要(1)改制中工会组织被撤并的现象普遍存在;(2)工会干部特别是工会主席兼职化现象突出;(3)维护职工合法权益难到位;(4)工会开展活动的物质条件难以保障;(5)企业工会的群众化、民主化、规范化程度不高。,一、条例产生的背景,2、企业职工维权的需要(1)劳动关系的变化促使职工维
4、权的需求更加迫切;(2)职工合法利益屡受侵犯需要企业工会提供更多的帮助。,月日闭幕的中华全国总工会十四届九次主席团(扩大)会议审议通过了企业工会工作条例(试行),这是全总历史上首次以条例形式就加强企业工会工作出台指导性文件。通篇围绕企业工会“是什么、干什么、谁来干、怎么干以及保障干好工作的条件”等展开。,二、条例内容的理解,二、条例内容的理解,1、企业工会是什么的问题 条例规定企业工会是中华全国总工会的基层组织,是工会的重要组织基础和工作基础,是企业工会会员和职工合法权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二、条例内容的理解,2、企业工会干什么的问题 强调企业工会围绕企业生产经营,依法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基
5、本职责,协调企业劳动关系,推动建设和谐企业,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突出强调了企业工会在工资协商、安全生产、维护女职工特殊利益等方面的工作。,二、条例内容的理解,3、企业工会谁来干的问题 条例就企业工会组织建设、工会主席职权、干部队伍建设等作出明确规定,如明确了企业工会的建立、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的职权、企业工会的组织结构、干部配备和积极分子队伍建设等;明确企业工会可社会聘用工会工作人员,解决工会力量不足的问题。特别是将企业工会主席专设一章,明确工会主席的配备及产生、工会主席的条件、工会主席的职权以及对工会主席的保护,增强了对工会主席的激励和约束。,二、条例内容的理解,4、企业工会怎么干的问题 条
6、例明确规定了企业工会的工作机制、制度、载体和活动方式,如突出了企业工会在劳动合同、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职工(代表)大会、厂务公开、职工董事和职工监事、劳动法律监督、劳动争议调解和困难职工帮扶、女职工工作等方面的主要工作和机制;明确了不同类型企业职工(代表)大会的职权、平等协商和签订集体合同的程序;明确了企业工会开展工作的综合性载体是建设职工之家等。,二、条例内容的理解,5、企业工会开展工作的保障条件的问题 条例对企业工会的经费与财产、工会干部保护等作出规定;强调上级工会负有对企业工会指导和服务的职责,为企业工会开展工作提供法律、政策、信息、培训和会员优惠等方面的服务,帮助企业工会协调解决工作中
7、的困难和问题;企业工会在履行职责遇到困难时,可请上级工会代行企业工会维权职责;县以上地方工会设立保护工会干部专项经费,上级工会与企业工会、企业行政协商,可对企业工会兼职干部给予适当补贴等,从制度层面促进解决部分企业工会开展工作缺乏经费保障、工会干部不敢大胆维权的问题。,三、条例存在的问题,1、法律保障仍显薄弱;2、不同类型企业厂务公开内容仍不明确;3、纲性词语太少,无助于工会地位的根本改变;4、地方工会色彩依然浓重;5、企业工会责任太多,多而不专。,职代会制度,一、西方民主管理的发展二、民主管理的相关理论基础三、职代会的性质四、职代会的组织体系五、职代会职权六、职代会理论发展与创新七、提高职工
8、代表的素质,一、西方民主管理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管理产生至今经历了传统管理、科学管理和现代管理三个发展阶段。,西方企业管理趋势变化的主要原因:,第一,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需要。,第二,是工人的主观诉求。,二、民主管理的相关理论基础,企业民主管理基础理论的主要流派:一、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理论。二、利益相关者理论。三、劳权理论。四、和谐社会理论。五、维权理论。,三、职代会的性质,职代会条例第三条对性质作出了规定:“职工代表大会是企业实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是职工行使民主管理权力的机构。”基本形式是相对于其他民主管理形式而言。与厂务公开、职工董事、职工监事、职工代表会议、民主咨询等制度相比较
9、,具有许多优势。,三、职代会的性质,第一、它是唯一一种在宪法、劳动法、工会法、企业法、公司法等各种相关的法律法规中都有明确规定的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的法定形式。第二、职代会的代表来自企业的各个层面,具有广泛的代表性。第三、它的职权涉及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的各个方面,其内容具有全面性。第四、它具有完整的组织制度和工作制度,操作上具有规范性。第五、它的决定、决议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和法定程序作出的,具有权威性和法律效用。,四、职代会的组织体系,职代会具有完整的组织体系 工作机构-工会;组织机构-大会主席团、职工代表组和专门小组;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工作制度-例会制度、联席会、专项制度。,五、职代会的职权
10、,企业工会工作条例第三十四条中,依据企业的性质不同,对职代会的职权做了不同的规定,有审议建议权、审查同意或否决权、审议决定权、评议监督权和选举权。1、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职代会的职权2、集体(股份合作制)企业职代会职权3、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职代会职权,六、理论发展与创新,一、对职代会制度建立的客观依据应重新定位 现行法律和法规关于职工代表大会的建立,在事实依据上源于计划经济时期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即职代会是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产物。今天,应定位为:对劳动者合法权益即劳权的维护才是建立职工代表大会的客观依据。二、对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的现实目标应重新定位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1、应把职工民主管理的现实目标定位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上,而把实现“职工当家作主”作为企业民主管理的长远目标去争取。,六、理论发展与创新,三、重新审视职代会制度的性质和定位。定位上可以明确为:职代会是企业实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制度,是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基本形式。四、合理设置体现时代特征、适应制度发展的职代会职权。职代会的职权是企业职代会制度的核心,要从“调整、充实、创新”的发展理念出发,对职代会职权进行调整,即:在实践中不断调整,与实际情况不相适应的职权内容和职权履行形式;在实践中不断充实适应企业运作方式和职工利益需求的职权内容和履行形式;在实践中不断对职权进行创新,创立体现时代发展特征的、凸现民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会工作 实务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67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