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催化原理第四章第三讲催化裂化与氧化脱氢制烯.ppt
《工业催化原理第四章第三讲催化裂化与氧化脱氢制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催化原理第四章第三讲催化裂化与氧化脱氢制烯.ppt(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章金属催化剂 第三讲,宋伟明,晶格不规整性关联到表面催化的活性中心:空间因素/电子因素。1.位错作用实验事实:位错 冷碾轨处理Ni催化甲酸分解:r 作用 电子轰击结构规整表面洁净的Ni和Pt,催化乙烯加氢;r,晶格不规整性与多相催化,正氩离子轰击高纯单晶银,指前因子A 金属丝催化剂,在高温下的催化活性,与其发生急剧闪蒸前后有明显的差别。急剧闪蒸前显正常的催化活性,高温闪蒸发生后,Cu、Ni等金属丝催化剂显出的“超活性”,约以105倍增加。,这是因为,经高温闪蒸后,在它们的表面形成高度非平衡的点缺陷浓度,这对产生催化的“超活性”十分重要。如果此时将它冷却加工,就会导致空位的扩散和表面原子的迅
2、速迁移,导致“超活性”的急剧消失。,2.晶体结构对催化的影响 对苯加氢和环己烷脱氢而言,只有原子的排布呈六角形,且原子间距为(O.24O.28)nm的金属才有催化活性,Pt、Pd、Ni金属符合这种要求,是良好的催化剂,而Fe、Th、Ca就不是。,应当指出,低能电子衍射(LEED)技术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固体表面的研究说明,金属催化剂的活性,反映的是反应区间的动态过程与静态晶格相对应的观点值得怀疑。晶格间距表达的只能是催化体系所需要的某种几何参数而已。,3.表面在原子水平上的不均匀性和催化活性。图3-32固体表面原子水平的模型表面上存在的拐折(Kink)、梯级(Step)、空位、附加原子
3、等表面位,都十分活泼,都是催化活性较高的部位。,担载催化剂又称担体(support),是负载型催化剂的组成之一。催化活性组分担载在载体表面上,载体主要用于支持活性组分,使催化剂具有特定的物理性状,而载体本身一般并不具有催化活性。多数载体是催化剂工业中的产品,常用的有氧化铝载体、硅胶载体、活性炭载体及某些天然产物如浮石、硅藻土等。常用“活性组分名称-载体名称”来表明负载型催化剂的组成,如加氢用的镍-氧化铝催化剂、氧化用的氧化钒-硅藻土催化剂。,4.5 Supported metal catalyst,有机催化剂的固载化载体 有机载体 聚苯乙烯、聚乙烯、聚乙二醇等 无机载体 硅胶、分子筛等,金属的
4、分散度:金属在载体上微细分散的程度用分散度D(dispersion)表示,其定义为:,金属分散度对催化活性的影响,因为催化反应都是在位于表面上的原子处进行,故分散度好的催化剂,一般其催化效果较好。当D=1时,意味着金属原子全部暴露。,2.金属分散度对催化活性的影响金属在载体上微细分散的程度,直接关系到表面金属原子的状态,影响到这种负载型催化剂的活性。通常晶面上的原子有三种类型:位于晶角上,位于晶棱上和位于晶面上。显然位于顶角和棱边上的原子较之位于面上的配位数要低。随着晶粒大小的变化,不同配位数位(Sites)的比重也会变,相对应的原子数也跟着要变。涉及低配位数位的吸附和反应,将随晶粒变小而增加
5、;而位于面上的位,将随晶粒的增大而增加。,1.载体效应(1)活性组分与载体的溢流现象(Spillover)和强相互作用所谓溢流现象,是指固体催化剂表面的活性中心(原有的活性中心)经吸附产生出一种离子的或者自由基的活性物种,它们迁移到别的活性中心处(次级活性中心)的现象。它们可以化学吸附诱导出新的活性或进行某种化学反应。,担载金属的相互作用对催化活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氢气氛中,非负载的NiO粉末,可在400下完全还原成金属,而分散在SiO2或Al2O3载体上的NiO,还原就困难多了,可见金属的还原性因分散在载体上改变了。,(2)载体对金属还原的影响,对金属负载型催化剂,影响活性的因素有三种:在
6、临界范围内颗粒大小的影响和单晶取向;一种活性的第VIII族金属与一种较小活性的IB族金属,如Ni-Cu形成合金的影响;,2.结构敏感与非敏感反应,从一种第VIII族金属替换成同族中的另一种金属的影响。根据对这三种影响敏感性的不同,催化反应可以区分为两大类。一类涉及H-H、C-H或O-H键的断裂或生成的反应,它们对结构的变化、合金的变化或金属性质的变化,敏感性不大,称之为结构非敏感(Structrure-insensitive)反应。,另一类涉及C-C、N-N或C-O键的断裂或生成的反应,对结构的变化、合金的变化或金属性质的变化,敏感性较大,称之为结构敏感(Structrure-sensitiv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业 催化 原理 第四 第三 催化裂化 氧化 脱氢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66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