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重点专业建设计划.docx
《电子商务重点专业建设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商务重点专业建设计划.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电子商务重点专业建设计划专业代码:121100一、电商专业人才需求电子商务专业既有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又包括商务活动的各个环节,如采购、生产、销售、资金支付、客户服务、物流配送等等,这就形成了营销、贸易、客服、技术、商务、管理、财务等多种要素交叉的人才需求格局。近年来,电子商务专业的发展速度及招生规模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在逐步扩大,截止目前,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的院校已达上千所,为社会培养输送了大批不同层次的电子商务人才,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电子商务类人才也连续几年居热门需求岗位排行榜前列。调研数据显示,电子商务岗位群基本包括网络营销推广类岗位群、客服类岗位群、美工设计类岗位群、网络编辑类岗
2、位群、网站建设与维护类岗位群、网站/网店运营类岗位群。随着电商产业逐步发展,目前社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已呈现出四个显著特点:第一,需求量大。随着这几年各行业竞争的加剧,买方市场的进一步巩固和扩大,电子商务人员的需求则与日俱增,需求量巨大。第二,行业需求面广。从传统的生产制造行业到房地产、汽车、保险、金融、快速消费品、农业、贸易等行业,都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有较大的需求。第三,专业需求岗位多。包括:设计类、开发类、运营类、营销类、商务类、外贸类、策划编辑类等。第四,普遍要求有相关岗位的从业经验。掌握电子商务综合技能的院校学生尤其受到企业的欢迎,与此同时,产业发展对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
3、了更高的要求,即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快速的适应岗位的能力。二、建设目标2.1就业导向、分类实施,综合构建电子商务专业人才深造环境电子商务专业遵循“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产学结合”的发展思路,从学校专业一体化建设着手,全面加强校企合作,共同推动专业建设;强化专业核心技术技能,构建“理实融通”的模块化渗透型课程体系。根据职业成长规律和学生学习认知规律,分别从专业调研、课程体系、实验实训条件、教学师资培养、课程教材、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评价体系等方面,分类实施,综合构建电子商务专业人才深造环境,建设甘肃省具有鲜明特色的职业教育学校。2.2校企融合、岗位牵引,整体
4、提高产业转型所需的人才培养质量主动适应地方产业结构升级需要,搭建校企融合服务平台;实施多行业调研,依据调研数据及调研报告结果,优化专业结构。紧紧围绕课程、教材、实训、师资培养、岗位综合培训、测评与评价等学生培养过程有迹可循的一体化人才孵化环境。最终形成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特色专业群,推进全校的专业建设整体水平提高,服务甘肃区域经济创新发展。2.3突出重点、服务社会,打造集教学、职业培训、技能鉴定和项目运营服务”四位一体”的社会综合服务基地根据甘肃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借电商职教集团平台内资源,充分整合学校专业建设成果,面对不同行业及群体,广泛开展社会化技能培训、院校师资培训、项目
5、(代)运营、电子商务项目咨询、电子商务活动承接等,拓展学校社会服务功能。同时利用多方评价平台提供的基础评价数据,指导和优化电商人才培养服务,整体提升专业建设成果转化率,使学校成为新乡区域社会人员、师资队伍及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立足兰州,对接河东、河西,面向全省,通过广泛吸纳社会资源,拓展学校社会服务功能,增强服务区域发展战略的能力,最终实现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相互促进,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三、建设思路整体方案建设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围绕“人”到电商“人才”转化过程,总体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围绕满足学校电商学生继续深造的需求展开专业建设;第二部分围绕满足学生技能提升,打造就业
6、素质的需求展开;第三部分重点围绕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服务区域经济的使命而展开的一系列人才培养过程方案。根据电商人才培育类型,通过课程体系改革,支撑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继续深造(升学)需求;在此基础上,探索在学校、专业群、专业、企业等多个层面的校企合作组织建设,建立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多方共建的校企合作长效体制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提升学生的综合就业技能提供精准化的资源支撑,更多的满足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形成多方共建、合作办学、互利多赢的格局,增强学校人才培养活力。同时,利用专业建设成果,面向各行业社会人员,提供丰富的培训及企业项目运营服务,打造合格的电子商务人才,为社会、区域经
7、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3.1满足学生继续深造需求针对学生升学的目标,首先,针对入校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测评,为教师掌握学生的基本素质情况提供数据支撑,然后分别从理论课程体系(教材开发及课程资源开发)、实践技能体系(实训基地建设、企业平台操作技能等)、专业师资培养体系、数字化在线学习平台等方面入手,进行综合服务建设,同时结合实习线上线下服务的优势,为师生提供全程化学习指导,利用多方评价系统为专业建设调整和师资培养提供指导依据。最终整合电子商务专业及相关学科的各类教学资源、师资队伍、实训条件、评价数据,立足理实一体化教学,锻炼学生实践技能,综合提升学生进一步深造能力,进而服务区域经济发展。3. 2满足学
8、生综合就业技能实践需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调整专业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进行实训基地建设,加强校企融合,将不同行业的企业素材融入教学(农业电商、跨境电商、旅游电商、移动电商、各类园区及当地企业资源),促进师资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以岗位群技能为牵引(推广运营方向、策划设计方向、网络营销方向、客户服务方向、复合型人才等方面)使学院专业结构更趋合理、专业特色更加鲜明、人才培养更加适应生产一线岗位能力的需求,最终提升学生的就业技能,服务区域经济发展。3.3大力提升社会服务能力遵循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原则,人才培养适应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和技术升级与调整发展。甘肃省农垦中专面向地方发展和行业
9、企业创新人才需求,充分整合集团内资源和专业建设成果资源,面向社会提供电商咨询、电商代运营、项目孵化指导、移动电商、区域活动承接、培训认证等一系列社会化服务在内的电商综合人才培训基地。四、专业建设内容4.1 构建“项目带动、学徒制引入、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优化专业建设,推进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加强校企合作,破解专业对接产业的难题,使农垦中专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更贴近社会生产实际,专业建设整体水平有更大的提高,专业建设第一步必须深入开展企业调研活动。通过问卷、访谈、计算机检索以及文献查找等方法对甘肃区域兄弟院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现状和具有代表性的电子商务
10、企业深入调研。通过深入院校调研,了解各兄弟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招生情况、近三年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课程设置、教材使用、实训条件、师资情况等方面的专业现状;通过深入企业调研,及时了解社会、行业以及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在初步调研基础上提出:专业培养模式按“1.5+1+0.5”,让学生在前L5年通过课堂学习、模拟实训掌握专业理论和基本实践操作,在中间一年以“学徒”身份进入订单班,接受企业真实项目的岗位实训,在最后的05年进行相应的电子商务企业实习。4.2课程体系建设根据电子商务“项目带动、学徒制引入、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改革坚持三个融合,即融合企业岗位真实需要,融合行
11、业基本知识素养、融合省赛、国赛技能要求。省农垦中专拟从电子商务岗位需求出发,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来整合相应的知识、技能和态度,课程内容要反映电子商务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建议以“三以一化”为标准,加强岗位需求调研,建立教学方案、课程标准、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微课、翻转课堂、电子教材、练习题和模拟试题、真实产品教学案例、学生习作等资料库,形成共享型的专业课程教学资源库。省农垦中专拟从基本技能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以及综合实践课4个方面进行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整个课程体系依据电商企业人才需求分析的结果,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作为重点,突出核心职业技能的设计与培养,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子商务 重点 专业 建设 计划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66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