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课程实验中若干问题的再认识.ppt
《对新课程实验中若干问题的再认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新课程实验中若干问题的再认识.ppt(1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3/11/2,1,对新课程实验中 若干问题的再认识,张建芳嘉兴市教育研究院 2004年6月.桐乡,2023/11/2,2,新课程标准面面观?,新课程改革总体进程,对新课程理念和课程改革重点问题的再认识,新课程下面的几个误区及对策?,2023/11/2,3,背景一、现行的基础教育课程优点,第一轮义务教育课程改革(1992年)比以往历次教材在许多方面都有重大突破,课程门类有所减少,将小学历史、地理合并为社会,2023/11/2,4,背景一、现行的基础教育课程优点,第一轮义务教育课程改革(1992年)比以往历次教材在许多方面都有重大突破,课程门类有所减少,有课业负担的学科所占比例为历年最低,无
2、课业负担学科课时总量高于历年教学计划,语文、数学、外语、历史、地理等有课业负担学科所占比例为71.85%6070年代为83%;在此以前为78.1%6年制语、数由58.9%下降到50.4%51.2%,减下课时用于无课业负担劳技类、艺体类,为了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各科教材大量删减,根据大纲要求,教学中严格控制深度和难度,2023/11/2,5,第一轮义务教育课程改革(1992年)比以往历次教材在许多方面都有重大突破,课程门类有所减少,有课业负担的学科所占比例为历年最低,无课业负担学科课时总量高于历年教学计划,社会类课程和自然类课程所占课时比例得到适当加强,六三制为例:社会类课程周课时占比例为12.6
3、1%,高于历次教学计划 1955年:占11.49%1978年:仅占8.88%,自然科学类占8.82%,高于历次教学计划,这次规定从一年级开设自然科学启蒙教学,背景一、现行的基础教育课程优点,2023/11/2,6,第一轮义务教育课程改革(1992年)比以往历次教材在许多方面都有重大突破,课程门类有所减少,有课业负担的学科所占比例为历年最低,无课业负担学科课时总量高于历年教学计划,社会类课程和自然类课程所占课时比例得到适当加强,首次在初中给地方安排选修课程课时,背景一、现行的基础教育课程优点,2023/11/2,7,背景二: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与教学现状 1.成就突出。2.问题不少(调查表明)。关
4、于目标:校长、教师认为学生身上体现较好的目标,2023/11/2,8,校长与教师认为教材中体现得较好的目标(%),2023/11/2,9,关于内容教师之间经常谈论的教学话题,2023/11/2,10,关于学习方式校长和教师认为学生以被动接受方式学习的比例,2023/11/2,11,校长和教师对学生学业负担的看法,关于学生作业的调查,学生的作业以练习记忆为主,实践性、探索性的作业占的比例极少。,2023/11/2,13,评价学生的主要方式,2023/11/2,14,学生对分数能否反映其全面发展状况的看法,2023/11/2,15,2023/11/2,16,现行基础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教育观念滞后
5、,人才培养目标同时代发展的需求不能完全适应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课程内容“繁、难、偏、旧”的状况仍然存在;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难以反映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脱离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学习方式单一,学生死记硬背、题海训练的状况普遍存在;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学业成绩和甄别与选拔的功能;课程管理强调统一,致使课程难于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2023/11/2,17,一、对新课程理念 和课程改革重点问题的再认识,核心理念与总目标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基于学生发展、一切为了学生发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努力把一种开放的、民主的、科学的课程交给新世
6、纪的中国少年儿童。,2023/11/2,18,课程改革的具体理念与目标,倡导全人的教育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处理好知识、能力、态度、价值观的关系,克服过分注重知识传承的倾向;重建新的课程结构处理好分科与综合、必修与选修的关系,改革课程结构过分强调学科独立性、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注重均衡性、综合性与选择性;体现内容的现代化精选对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双基,处理好现代社会生活、知识领域与学生发展的关系,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的现状;,2023/11/2,19,倡导建构性的学习实现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直接)经验与学习兴趣,改变过
7、分依赖教材、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确立正确的评价观建立评价主体多元、项目多元、方式多样、关注结果与重视过程的评价体系,突出评价对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淡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的作用;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建立三级课程管理政策,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改革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2023/11/2,20,第一:为什么要进一步调整和优化现行课程结构?(课改目标二),(一)、现行课程结构存在着较严重不足,1、从课程内容所固有的属性看:学科课程占据绝对优势,而经验课程则微乎其微,主导价值在于传播人类文明,使学生掌握人类积累下来的文化遗产。,主导价值在于使学生关于现实世界
8、的直接体验和真切体验。,重建新的课程结构处理好分科与综合、必修与选修的关系,改革课程结构过分强调学科独立性、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注重均衡性、综合性与选择性;,2023/11/2,21,第一:为什么要进一步调整和优化现行课程结构?,(一)、现行课程结构存在着较严重不足,1、从课程内容所固有的属性看:学科课程占据绝对优势,而经验课程则微乎其微,2、从课程内容组成形式看:分科课程占据绝对优势,而综合课程刚微乎其微,主导价值在于使学生获得逻辑严密和条理清晰的文化知识。,主导价值在于通过相关学科的整合,促进学生认识的整体性发展并形成把握和解决问题的全面视野与方法。,2023/11/2,22,第一:
9、为什么要进一步调整和优化现行课程结构?,(一)、现行课程结构存在着较严重不足,1、从课程内容所固有的属性看:学科课程占据绝对优势,而经验课程则微乎其微,2、从课程内容组成形式看:分科课程占据绝对优势,而综合课程刚微乎其微,3、从课程计划中对课程实施要求看:必修课占据绝对优势,而选修课刚微乎其微,主导价值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共性。,主导价值在于满足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2023/11/2,23,第一:为什么要进一步调整和优化现行课程结构?,(一)、现行课程结构存在着较严重不足,1、从课程内容所固有的属性看:学科课程占据绝对优势,而经验课程则微乎其微,2、从课程内容组成形式看:
10、分科课程占据绝对优势,而综合课程刚微乎其微,3、从课程计划中对课程实施要求看:必修课占据绝对优势,而选修课刚微乎其微,4、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来看:国家课程备受关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得不到实质性开发,主导价值在于体现国家意志。,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满足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2023/11/2,24,第一:为什么要进一步调整和优化现行课程结构?,(一)、现行课程结构存在着较严重不足,(二)、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结构调整,1、国家义务教育课程结构设计及比例,2、浙江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课时比例,3、省级实验区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及课时比例,202
11、3/11/2,25,2023/11/2,26,2023/11/2,27,2023/11/2,28,新的课程结构调整体现以下特点,1、综合性()、加强学科的综合性。淡化学科界限。()、设置综合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课相结合的课程,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而且在低年级的课程结构中,综合课程要明显超出分科课程。()、增设综合实践活动课。,2023/11/2,29,新的课程结构调整体现以下特点,课程综合化是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但不等于说分科课程就要取消。从内容本位向内容本位与能力本位的多样化结合;课程结构以吸纳新的学科领域。被整合进既存学科中;传统的
12、分科课程体系正被重新整合的学科领域所取代;小学和初中诸学科九年制整体设置课程。,1、综合性,2023/11/2,30,新的课程结构调整体现以下特点,1、综合性课程综合化原因?分化过细、彼此孤立隔离传统课程导致了各科之间明显的内容重复、相互脱节等配合不好的问题。分化过细的传统课程,导致课程门类过多,造成了学科教材内容繁、难、偏、旧等现状,导致学科本位倾向的产生。分化过细的传统课程设置,也不符合学生(尤其是小学阶段)的经验特点。彼此孤立、相互脱离的传统课程,无法反映出客观普遍联系、各个学科领域相互联系的本来面目,不利于学生的科学世界观的形成。,2023/11/2,31,新的课程结构体现以下特点,3
13、、选择性 在义务教育阶段将10%12%(我省为8.0%左右)课时量给予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从而形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课程并行的层次结构。,2、均衡性 在新的课程计划中,各种课程类型、具体科目和课程内容能够保持一种恰当、合理的比重。将语文所占的比重由原来的24%(1992年)降至20%22%;数学所占的比重由原来的16%(1992年)降至13%15%;对其它传统科目所占的比重也进行了适当的下调;将下调后积累下来的课时量分配给综合实践活动和地方与校本课程,课时比例合计为12%17%。,2023/11/2,32,第二:为什么要实行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课改目标六),2023/
14、11/2,33,(A)两种不同的课程管理制度 1.地方分权 课程决策的基本权力由地方管理部门所有;“地方”并非某一级,而是多级;地方课程政策的灵活性和差异性 地方课程决策不断对话和沟通;课程结构中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为主体部分。,第二:为什么要实行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课改目标六),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建立三级课程管理政策,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改革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2023/11/2,34,2.中央集权 由国家最高教育管理部门行使课程决策权力;地方各级教育管理部门缺乏课程决策权;课程实施体现明显的“忠实取向”;课程结构中国家课程占主体;强调统一性,课程模式单一。,202
15、3/11/2,35,3.课程管理制度的变革趋势,增强课程对地方、对学校的适应性;地方分权与中央集权的逐步合流;教师是课程的创生者;学校形象的个性化。,2023/11/2,36,4.我国课程管理的现状,课程管理过于集中,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差,课程结构单一。课程成为一种制度化的、给定的教育要素,课程决策与设计的主体单一,缺乏自主更新课程的机制。教材(或课本)成为唯一根据,广泛的课程资源闲置。学校和教师成为制度化课程的忠实执行者,学校丧失文化品味,教师丧失创生能力。,2023/11/2,37,(B)三级课程管理制度的价值,1.增强课程对学校的适应性重建学校制度文化,形成学校课程创生能力体
16、现学校作为教育主体的价值。提升教师的课程建设能力。满足不同学校的需要,形成学校特色。,2023/11/2,38,2.增强课程对地方的适应性,尊重地方差异和地方特色。充分利用本土知识和课程资源。推进地方教育管理部门、教研部门职能的深度变革。推进考试评价制度的变革。,2023/11/2,39,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基础教育地方课程(通用内容)标准(1-9年级试行稿)的通知 批出:,地方课程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国家课程的必要补充,同时对学校课程的设置具有指导意义。,我省基础教育地方课程设置通用课程和专题课程两类,通用课程是指在省内中小学教学中普遍适用的地方课程。,通用地方课
17、程的教学原则上每周一课时,可在地方与学校课程教学时间安排,也可与综合实践活动结合进行。,2023/11/2,40,省通用课程指适合省内中小学教学中普遍适用的地方课程,一般以综合课程形式出现;由我省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开发研究中心和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正联合开发我省通用地方课程教材人自然社会,专题课程是指在通用课程教学基础上,围绕特定教育内容和要求而进行的地方课程。专题课程开发要充分调动市、县在参与课程建设上的积极性。,浙江省通用地方课程标准指出:,2023/11/2,41,1、地方课程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国家教育方针、课程管理政策而自主开发、实施并管理。浙江省地方课程由省教育厅统筹规划,并报教育部备
18、案。,2、“通用课程”由省教育厅统一组织研制课程标准(或大纲)。“专题课程”由各市、县(市、区)编制教育大纲,报省教育厅核准立项后组织实施。,浙江省基础教育地方课程建设指导意见 关于地方课程开发,2023/11/2,42,1、地方课程既可以以必修课形式开设,也可以以选修课形式开设,各地学校可以在“综合实践活动”和“地方和学校课程”课时中统筹安排。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加强对地方课程实施的管理,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课时应占省教育厅规定的相应比例,不得移作它用。,浙江省基础教育地方课程建设指导意见 关于地方课程实施的基本要求,2023/11/2,43,2、建立完善的课程评价机制。地方课程的评价必须
19、有一套新的评价机制,要建立省、市、校三级评价机制,省级评价重在组织和实施的监控。地方课程在全面评价学生的基础上,更应注重对学生综合应用知识于实践的能力的评价,应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拓展和深化以及对本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等素养的评价。要强调学生参与评价,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和课程发展的功能。地方课程一般不组织书面考试。,浙江省基础教育地方课程建设指导意见 关于地方课程实施的基本要求,2023/11/2,44,嘉兴市教育局关于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中开设地方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若干意见,关于课程开设时规定:各地各学校要严格按照省级实验区的实验方案,按规定的课时开设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
20、程,具体安排如下:1、一、二年级每周3课时。其中学校课程与班队活动合用1课时,嘉兴市地方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合用1课时,浙江省地方课程(通用课程)1课时。2、三至六年级每周4课时。其中综合实践活动1课时,学校课程与班队活动合用1课时,嘉兴市地方课程1课时,浙江省地方课程(通用课程)1课时。3、七年级每周4课时。其中综合实践活动(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2课时,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原则上各1课时。4、八、九年级每周5课时。其中综合实践活动2课时,地方课程2课时,学校课程1课时。,2023/11/2,45,华中师范大学郭元祥教授:地方课程实施应强调学生对地方或社区现实
21、问题的研究与思考,将课程内容以主题的形式加以设计,组织学生通过调查研究,探讨问题,并适当地参与社区实践动,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活动能力。如果地方课程也如同国家规定的学科课程一样,纯通过系统的地方教材学习,脱离社区或地方历史与现实问是毫无价值的。主张,地方课程的实施以探究和实践活动为主,多开展地方历史研究、地方地理研究、地方经济研究、地方文化传统研究等活动。,(C)、地方课程的教学实施误区问题 用学科教学理念来操作,2023/11/2,46,社会政治生活的民主化与经济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对学校课程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地方和学校的课程决策自主进一步扩大。校本课程开发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有利
22、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学习过程中的空间选择和内容选择,体现教育内容的多元性和选择性。,(D)、校本课程是相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提出来的。它是课程管理行政主体变化的一种表现,是课程管理权力的一次再分配。,2023/11/2,47,校本课程可以弥补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较长的周期性和难以反学校的特殊性这种缺陷。教师参加课程的开发,不仅可以提高课程的活力,而且也是教师继续教育的良机,有助于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校本课程存在问题:校本课程得不到实质性开发;目前存在一些对“校本课程开发”的误解,如“校本课程开发就是学校自编教材”,“校本课程就是原来的选修课、活动课”等;校本课程无学校特色;教师参与
23、课程建设的局限性。,2023/11/2,48,1、建立领导机构。,附.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程序,2、进行前期论证。,3、要培训师资。,4、确定题目,搜集资料。,5、撰写课程纲要。,6、综合分析,分成类别。(见下页课程资源),7、教师开题,学生选择。,8、校本课程的评价。,附.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样本),2023/11/2,49,1、科学素养类:如环境与资源、生命科学、学习策略、计算机应用、创造技术、医学初步、现代农业科技、广告制作、物理定律与研究方法、新能源等。,附.校本课程资源大致分为五大类:,2、人文素养类:如美学初步、逻辑学基础、法制教育、西方政治体制评价、科技发展史、中国文化选讲、文学
24、欣赏、新闻采访气写作、演讲与辩论、地方文化等。,3、身心健康类:如心理辅导、男排、女排、男足、女足、男篮、女篮、乒乓球、武术、围棋、旱冰等。,4、生活职业技能类:如铜管乐、民乐、声乐、摄影、书法、实用美术、国画、制图、舞蹈、烹任、插花艺术、科学栽培等。,5、学科拓展延伸类:如语文课中的宋词赏折,外语中的英语会话、英语阅读、科技英语,化学学科中的生活与化学等。,2023/11/2,50,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它既适应我国当前进行素质教育的要求,又呼应世界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专家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确立,不仅意味着一种新的课程形态的诞生,更重要的是标志着现
25、代新课程观念的形成。标明:课程是生活世界的有机构成,而不是孤立于生活世界的抽象存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那种把课堂看作是唯一教育场所,把书本看作是唯一的知识来源,把教师看作是唯一的知识拥有者和权威者的观念已经过时,取而代之的是更加重视生活中、工作中和实践中的学习。集中体现了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六项目标,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集中体现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课程,2023/11/2,51,倡导全人的教育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处理好知识、能力、态度、价值观的关系,克服过分注重知识传承的倾向。,第三:知识、能力、价值观三者关系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课程 实验 若干问题 再认识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65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