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家庭法的历史发展.ppt
《婚姻家庭法的历史发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婚姻家庭法的历史发展.ppt(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家庭法的历史发展,第一节 古代的家庭法一、中国古代的家庭法(一)奴隶社会的家庭法,在中国整个奴隶制时代,婚姻家庭关系主要是由维护宗法家族制度的礼和统治阶级认可的习惯来调整。奴隶制的婚礼和家礼,是中国古代婚姻法最重要的渊源。在冠、昏、丧、祭、乡、相见的六礼中,婚(昏)为其一。嫁娶中又有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的“六礼”,婚姻离异方面有“七出”、“三不去”的规定,以及“三从四德”、纳妾、立嫡、服制和宗祧继承等都发端于奴隶制时代。,在中国古代,婚姻家庭方面的许多规范和制度都发端于当时的礼,如聘娶婚中的“六礼”,婚姻离异方面的“七出”和“三不去”以及纳妾、立嫡、服制和宗祧继承等。,(
2、二)封建时代的户婚律,封建社会里调整婚姻家庭关系是礼、法并用的,而且是以礼为主,以律为辅的。婚姻家庭制度详于礼而略于律,以礼入律和礼、律交融是中国封建主义婚姻家庭制度的一大特色。,中国历代户婚律的沿革,战国时法经,以奸淫入于杂律。秦简已有“家罪”之名。比较系统的婚姻家庭立法是从汉代开始的,汉九章律中有户律一章。魏律、晋律中均有户律。北齐律中改称婚户律,北周律中有婚姻和户禁两篇。南朝诸国基本上沿用晋律。,隋开皇律将婚、户二律合而为一,大业律中又分为婚律和户律。唐律中有户婚一篇,是中国古代具有代表性的婚姻家庭立法。宋、辽、金、元各代的法律中均有关于户婚事项的规定。明律的户律中有婚姻等七门,是对唐户
3、婚律的继承和发展。清代的户婚立法基本上是因袭明律的。,二、外国古代家庭法,(一)古巴比伦和古罗马的婚姻法,(一)古巴比伦和古罗马的婚姻法,早期奴隶制国家的婚姻立法,可以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汉穆拉比法典中的有关制度为代表。这个法典公开肯定买卖婚姻,在夫妻关系中,丈夫享有种种特权,甚至得将其妻交与债权人充当债奴;在亲子关系中,家长的权力极大,有权决定子女的婚事,甚至有权将子女出卖为奴;在婚姻终止的问题上,男女双方也很不平等,自由民可以遗弃未生子之妻,只须付与女方相当于聘金的费用并返还其嫁妆。,古罗马是高度发达的奴隶制国家,其婚姻立法远较同时代的许多国家完备。早在十二铜表法(见罗马法)中,就有
4、关于家长权等规定。从共和国时期(公元前6世纪末前1世纪后半期)到帝国时期(公元前30公元476),民众大会通过的法律,元老院的决议,皇帝的敕令等,是婚姻家庭法的重要渊源。罗马法中实行婚约制度,婚约具有相当强大的法律效力。关于结婚的条件和程序在市民法和万法中有不同的规定。,按照罗马法的有关规定,婚姻的种类有二:一种是有夫权的婚姻,其规定属于市民法,另一种是无夫权的婚姻,其规定属于万民法。在有夫权的婚姻中,妻子的家庭地位十分低下,在人身关系、财产关系方面均受夫权的支配。在无夫权的婚姻中,妻的家庭地位是有所提高的。按照早期法律的规定,如婚姻当事人处于家父权之下,即使并非本人所愿,家父也可令其离婚。到
5、了帝国后期,这种离婚方式已被废除。,罗马自十二铜表法到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的1000余年中,婚姻立法的变化很大。前期的法律十分严峻,夫妻、父母子女、家长和家属间的人身依附关系十分突出。后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人身依附关系有所削弱,法律也比同时代的其他国家进步。其中很多规定对后世影响很大,不少内容为资本主义国家的亲属法所继承,(二)欧洲中世纪的家庭法,在整个中世纪,欧洲各国婚姻立法的发展比较缓慢,其渊源主要来自习惯法、寺院法(见教会法)和罗马法三个方面。早期封建制国家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法典,如法兰克的萨利克法典和里普利安法典中有关婚姻家庭的规定,主要是习惯法的汇集。它在调整婚姻家庭关系方面具有重要的
6、意义。,在纪元后的数百年内,基督教在欧洲许多地区广泛传播。随着教权的伸张和教令的统一,寺院法从11、12世纪进入全盛时期。在有关婚姻、家庭、监护、继承、收养等问题上,寺院法的权威凌驾于世俗立法之上。1234年教皇格列高利九世命佩尼亚福特的雷蒙德编撰的教令汇编第4编即为婚姻法。到宗教改革以后,婚姻家庭问题上的立法权才逐渐由教会转入国家手中,这一过程被称为“婚姻还俗运动”。,欧洲中世纪(公元1215世纪)末期还发生了罗马法复兴运动(见注释法学派),使罗马亲属法的原理和规则对各国婚姻家庭立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宗教改革(16世纪)和罗马法的复兴,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从封建婚姻家庭制度到资本主义婚姻家庭
7、制度的转变。,第二节 近现代家庭法概况,一、西方国家家庭法(一)大陆法系国家(二)英美法系国家(三)前苏联国家(四)伊斯兰国家,(一)大陆法系国家,大陆法系国家采取法典主义,一般均将婚姻家庭法(亲属法)编入民法典。基于体系结构的不同又有法国式编制法和德国式编制法的区别。,1804年的法国民法典中首设人法一编,将私权的享有,人的法律能力和亲属、婚姻家庭事项等规定在一起;其他有关编、章中也有若干涉及亲属、婚姻家庭事项的规定。1804年法国民法典中有关亲属制度的规定,全面表达了资本主义婚姻家庭制度的要求,在欧洲亲属立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在贯彻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民主”等原则时,它
8、在亲属法方面的规定远不如财产法方面的规定,还有不少封建的人身依附关系的痕迹。,1896年的德国民法典则将一般性的规定置于总则编,以亲属法作为单独的一编即第四编。德国民法典是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的产物。它在亲属部分中吸取了1804年法国民法典的成果,同时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特点。在内容上比法国民法典中的规定更加完善,形式和立法技巧也更加周密、成熟,至今仍为联邦德国所沿用。民主德国则于1965年12月20日颁布了新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亲属法典。,(二)英美法系国家,英美法系国家采取单行法主义,这些国家没有统一编制的民法典,婚姻家庭法是由一系列的单行法构成的,如结婚法、离婚法、家庭法、已婚妇女
9、财产法、处理夫妻案件法、收养法等。英美法系各国有关婚姻家庭的各种单行法名称和内容不尽相同。,英国法受罗马法的影响较少。在调整婚姻家庭关系方面,普通法和衡平法起着很大的作用,在从封建婚姻家庭制度向资本主义婚姻家庭制度转变的过程中,英国亲属法的改革是以保守著称的。,美国各州的婚姻立法主要以英国法为其渊源。由于两国的条件不同,英国法中某些明显的封建残余,没有为美国法所承袭。在美国,依各州制定法而成立的法律婚和依普通法而成立的习惯婚同时并存。关于结婚的条件、离婚的理由等问题,各州法律的规定不尽相同。1970年美国的州法律全国统一委员会通过的统一结婚离婚法只有极少数州采用。,(三)前苏联国家,前苏联国家
10、的婚姻家庭立法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在第一个阶段(十月革命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中,1917年十月革命以后,苏联对婚姻家庭制度的改革采取了许多重大的立法措施。1917年12月18日,革命政权颁发了关于民事婚姻、子女及实施户籍登记簿的法令;不久又颁发了关于离婚的法令。这些法令对废除反动法律,排除宗教势力对婚姻家庭的干预,都起了重要的作用。,1918年9月16日,全俄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通过俄罗斯联邦户籍登记、婚姻、家庭和监护法典,于同年10月22日起施行。1926年11月19日又通过了俄罗斯联邦婚姻、家庭和监护法典,1927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的婚姻家庭立法中具有代表性的法典。,
11、在第二个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中,原苏联的婚姻家庭立法继续有所发展,新出现的社会主义国家都制定了调整婚姻家庭关系的法律。1968年6月27日,苏联最高苏维埃颁布了苏联和各加盟共和国婚姻和家庭立法纲要,并在决议中要求各加盟共和国的立法必须符合该纲要的精神。此后,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相继颁布了婚姻家庭法典。,此外,南斯拉夫、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捷克斯洛伐克、古巴、越南等国的婚姻家庭立法。在上世纪的九十年代,前苏联和东欧国家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是,这些国家的婚姻家庭立法仍然是可供研究、可资借鉴的。,(四)伊斯兰国家,关于穆斯林婚姻家庭关系法律规范的统称,亦称穆斯林家庭法、家庭权利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婚姻家庭 历史 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63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