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隧道竖井技术规程.docx
《公路隧道竖井技术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隧道竖井技术规程.docx(6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公路隧道竖井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公路隧道竖井的术语和定义、总体要求、竖井工程勘察与调查、竖井设计、竖井施工提升与悬吊作业、竖井掘进与衬砌、竖井工程质量检验与验收、竖井施工辅助作业与环境控制等方面的具体要求。本文件适用于XX省境内以钻爆法开挖为主的新建公路隧道通风竖井及辅助施工竖井,公路改扩建竖井和用于其它用途的竖井参照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Z159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T192(系
2、列标准)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GBZ/T300(系列标准)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GB/T1447纤维增强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GB/T1448纤维增强塑料压缩性能试验方法GB/T1449纤维增强塑料弯曲性能试验方法GB/T3354定向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GB/T3356定向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再曲性能试验方法GB/T7679.3-2005矿山机械术语第3部分提升设备GB16413煤矿井下用玻璃钢制品安全性能检验规范GB18871电力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T20961单绳缠绕式矿井提升机GB/T25706矿山机械产品型号编制方法GB50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3、GB50017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2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86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108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20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13煤矿井巷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84-2016煤矿立井井筒及洞室设计规范GB50385矿山井架设计标准GB50511-2010煤矿井巷工程施工规范GB50653有色金属矿山井巷工程施工规范GB50915-2013有色金属矿山井巷工程设计规范GB51036有色金属矿山井巷工程质量验收规范单层井壁single-layershaftIining分段一次性(或连续一次性)施工而成,根据需要由单一或多种材料复
4、合成型的地下筒形构筑物。来源:3.10双层井壁double-layershaftIining由外层井壁和内层井壁组合而成。外层井壁由上而下随井筒掘进段施工而成,内层井壁由下而上施工而成。来源:3. 11薄壁圆筒thinsheIItube壁厚与圆筒外半径之比小于规定数的圆筒。竖井井筒中,井壁厚度t与井简井壁外半径。之比小于1/10(即二)时称为薄壁圆筒。G10来源:3.12厚壁圆筒thickshelItube壁厚与圆筒外半径之比大于或等于规定数的圆筒。竖井井筒中,井壁厚度t与井筒井壁外半径。之比大于或等于1/10(即上_1)时称为厚壁圆筒。来源:3.13单行作业singleoperation竖井
5、工程中掘进与支护两大工序分别顺序施工的作业方式。来源:3.14平行作业paralIeloperation竖井工程中掘进与支护两大工序在不同的空间内同时进行施工的作业方式。来源:3.15短段掘砌作业OPeratiOnbyshortsectionexcavationandIining竖井工程施工在同一掘砌和支护循环内,短段掘进与支护两大工序交替进行施工,可不用临时支护的作业方式。来源:3.16表土层topsoiI覆盖于基岩之上的松散堆积物统称为表土层。来源:3.17竖向附加力verticaIadditionaIsurfaceforce地层因疏水等原因相对于井壁产生沉降时,地层作用于井壁外侧面上的竖
6、直向下的面力。来源:GB50915-2013,2.1.53.18荷载标准值characteristicvaIueofaload荷载的基本代表值,为设计基准期内最大荷载统计分布的特征值。来源:3.19荷载设计值designvalueofaload荷载标准值与荷载调整系数的乘积。来源:3.20矿井提升机minehoist卷筒直径2m及2m以上,通过卷筒旋转带动与钢丝绳相连的提升容器竖井中提升、下放人员及物料的机电设备,简称提升机。来源:3.21凿井绞车sinkingwinder卷筒直径2m以下(不包括2m),通过卷筒旋转带动与钢丝绳相连的提升容器或辅具在竖井中提升、下放人员和物料以及进行作业的机电
7、设备,简称稳车。来源:3.22容量绳ropecapacity缠绕在矿井提升机或凿井绞车卷筒上一定长度的钢丝绳。来源:3.23凿井井架sinkingshaftheadframe用于悬挂凿井提升容器和井筒内各种凿井设备和设施的工程结构物。来源:AQ1083-2011,3.13.24天轮平台sheavewheelplatform为悬吊凿井设备与设施、提升人员和物料在井架上部由天轮梁、天轮及附属设施等组成的平台。来源:AQ1083-2011,3.33.25翻磴台strikeboard为了将凿井产生的植石和废弃物等排出井外,在井架上设置的专用工作平台。来源:改写AQ1083-2011,3.43.26罐道
8、guide竖井井筒中提升容器运行的导向设施。罐道分柔性罐道和刚性罐道两种形式,常用的柔性罐道有钢丝绳罐道,刚性罐道有钢轨罐道、型钢组合罐道、冷弯方形型钢罐道、冷拔方管型钢罐道、玻璃钢复合罐道等。来源:3.27导向绳guiderope竖井施工时,用作提升容器导向、限制提升容器摆动量的钢丝绳;也称为钢丝绳罐道、罐道稳绳、稳绳和罐道绳。来源:AQ2062-2018,3.43.28提升容器sinkingheadframe竖井施工时,用于升降人员和物料等的容器,主要包括罐笼和吊桶等。来源:AQ2062-2018,3.33.29安全间隙saftyspacing提升容器与周围的提升容器、井壁、管路、电缆、吊
9、盘喇叭口和封口盘出口等的最小距离。来源:AQ2062-2018,3.53.30吊盘stage用于竖井施工作业及保护作业人员安全,悬吊在井筒内可升降的工作平台。来源:改写AQ1083-2011,3.103.31封口盘shaftcover竖井施工期间,在井上口安装的便于人员工作和防止坠物的封盖,一般为钢结构。来源:AQ1083-2011,3.53.32井盖门shaftdoor在封口盘提升吊桶通过口上安装的能够开闭的盖门。来源:AQ1083-2011,3.63.33滑架slidingguide装于吊桶上方,对吊桶起导向和保护作用的设施。来源:AQ1083-2011,3.153.34临时改绞tempo
10、rarywindingmodification将吊桶提升改为临时罐笼提升。来源:AQ1083-2011,3.173.35关键项目dominantitem对安全、耐久性、环境保护和使用功能等起决定性作用的检验项目。来源:改写3.36一般项目generaIitem除关键项目外的检验项目。来源:JTGF80/1-2017,2.0.43.37外观质量quaIityofappearance通过观察和必要的测试所反映的工程外在质量和功能状态。来源:4总体要求4.1 竖井设计使用年限根据使用功能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a)作为运营通风等的永久性竖井应与隧道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一致,具有规定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
11、性,建成的竖井应能适应长期运营的需要,方便维修作业;a)仅作为辅助施工通道等的临时竖井,设计使用年限根据工期要求确定且不小于一年,应确保使用期的安全,使用完后应妥善处理。条文说明:根据JTGBOl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补充设计使用年限,作为运营通风竖井应隧道主体结构保持一致,作为辅助施工竖井参考JGJ120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基坑设计使用年限要求不小于一年,使用完后应参照煤矿安全规程(2016版)第一百三十一条填实或综合利用等。4.2 竖井位置的选择应根据其使用功能、所处的地形与地质条件、环境保护区要求、施工场地布置、施工便道和弃渣等因素,从安全性、可实施性和经济性等方面经综合比较后确定,并应符合下
12、列规定。a)竖井宜避免在岩溶发育、富含水层、流砂层和滑坡地层等不良地质中设置;b)竖井井口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井口位置的高程高出洪水频率为1/100的水位至少0.5m。2)井口避免受滑坡、崩塌、雪崩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灾害的威胁。3)井口地形具备竖井施工布置提升系统与运营设置构(建)筑物的场地条件。条文说明:公路竖井主要作为隧道运营通风风道,应尽可能选择深度较浅的竖井,竖井施工便道须满足大型车辆运营提升系统等机械设备的条件。竖井宜避开不良地质,确保安全。公路竖井一般布置在地形低洼处,井口位置应避免布置在沟心,应充分考虑洪水淹井的危害:井口的布置应避免受周边滑坡和崩塌等不良地质的危害。另外,
13、竖井施工在井11布设提升系统和后期运营需要在井11设置风塔或风机房等构(建)筑物,井口需要较开阔的场地。4.3 竖井井筒宜采用圆形断面,断面尺寸应根据使用功能、设计使用年限、所处地质条件、支护形式和掘砌方式等因素确定。条文说明:圆形断面井筒具有承受荷载性能好、通风阻力小、服务年限长、维护费用少以及便于施工等优点:作为观光电梯井也可根据需要采用矩形断面。断面尺寸应根据通风的需要、施工空间或地质条件等因素确定。4.4 作为隧道运营通风的竖井,多个风道可合设于一座竖井内,通过设置隔板实现各风道独立。条文说明:采用一座竖井作为一个风道时,当断面积较小,造成施工困难,而且多个风道对应多座竖井,造价增加,
14、施工安全性增大,有时由于井口场地限制,无法同时施工,严重制约进度。公路竖井内加隔板实现风道独立,技术可行,经济合理。4.5 竖井施工方式与井筒支护结构型式应相互适应,应符合下列规定:a)井筒凿井方法应根据井筒直径、深度、地质水文条件等因素,经过技术经济方案比较后确定,在较大范围的不稳定表土层或软岩层或破碎岩层或富水地层等地层中宜采用冻结凿井法施工。b)井筒掘砌宜采用短段掘砌作业方式,也可采用单行作业或平行作业方式。条文说明:公路竖井工程普遍位于山岭区,主要采取普通钻爆凿井法施工,当竖井穿越较大范囤的不稳定表土层或软岩层或破碎岩层或富水地层等地层中采用冻结凿井法施工,主要目的是快速安全成井。4.
15、6 竖井施工应纳入隧道总体施工组织中,根据功能定位选择合理的施工时机,一次施工完成;竖井辅助主洞施工时,应综合成本和效率等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宜对竖井提升进行临时改绞,临时改绞必须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条文说明,如竖井辅助隧道施工,应尽早施工,如仅仅作为运营通风等功能的竖井,应尽量安排在与隧道同步施工到竖井底部的时间节点,减少竖井机械抽水。竖井井筒未施工完且中断施工后,应继续机械抽水,减少地卜水对竖井结构的影响。竖井井筒施工提升采用吊桶提升,如辅助主洞施工时,采用吊桶提升需在井底二次装运,为提高效率一般采用有轨矿车或小型胶轮车运输,临时改绞后不需要在井底进行二次装运。根据煤矿安全规程(2016版)
16、第七十九条,临时改线必须编制施工组织设计。4.7 竖井施工期间,井筒内必须设有在提升设备故障时专供人员出井的安全设施和出口;竖井井筒可根据运营维护需要设置梯子间。条文说明,根据煤矿安全规程(2016版)第四十条,竖井施工期间通常采用两套提升系统,同时还设置安全梯稳车作为提升设备故障时应急提升人员的安全设施。根据JTG3370.1-2018公路隧道设计规范关于竖井的要求,“应设安全防护设施和检查步梯或爬梯,施工阶段井筒内应设安全步梯”。条文解释为“设置安全梯,在运营期间利用安全梯来检查检修井筒结构、井内设备;施工期间发生突发事故和停电时可作为逃生、处理卡罐等事故的主要设施”。但根据调查,作为隧道
17、运营通风竖井,如设置永久梯子间,一方面阻碍通风,另一方面梯子间本身难以维护,因此可不设置永久性梯子间,为满足后期运营井筒检修需要,可借助无人机高清摄影和拍照进行检查,可预留后期进行检修的通道口:另外,公路竖井建设期较短,可不设梯子间。4.8 竖井建设应贯彻动态设计与信息化施工的思想,制订地质观察和监控量测总体方案,为动态设计提供依据,及时调整支护参数。4.9 竖井设计与施工阶段应分别进行安全风险评估,编制风险评估报告。竖井施工前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附具安全验算结果,或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审查。竖井施工应编制应急预案和现场应急处置方案,配备应急物资,并应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应急培训和演练。条文说
18、明I根据JTGT3660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基本规定要求。4.10 竖井勘察、设计与施工应贯彻国家有关技术经济政策,积极稳妥地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和新工法。条文说明I绿色建井的方向是综合机械化凿井,无人或少人下井作业。4.11 竖井设计与施工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国土管理、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等法律与法规要求。应保护原有植被,妥善处理弃渣和污水。5竖井工程调查与勘察5.1 一般规定5.1.1 公路竖井工程地质勘察应纳入公路主体工程勘察大纲中,统筹实施,其勘察阶段、方法与内容等应遵循JTGC20的规定。条文说明:竖井属于公路主体工程的附属设施,本规程未述及的勘察内容及要求,应主要遵循JTG
19、C20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如竖井井筒围岩分级及稳定性评价,瓦斯有害气体勘察等:竖井井口地面附属设施勘察应按照GB5002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相关要求执行。5.1.2 公路竖井穿越岩溶地层或富水地层时应开展水文专项勘察,评价竖井对地下水的影响,并给出建议措施。条文说明:地下水对于竖井施工安全影响大,可参照TB10049铁路工程水文地质勘察规范和J339-2015开展水文专项勘察。5.1.3公路竖井工程对应于各勘察阶段应开展水文、气象和环境等调查,调查内容等应遵循JTG3370.1的规定。条文说明公路竖井调查工作主要靠设计人员去实施,是在收集相关资料(含勘察资料)的基础上对现场情况进行核对竖井可实
20、施性与合理性,包括地形地质条件、环境保护区、施工场地和便道等。5.2 竖井工程调查5.2.1 邻近水库、河流、湖泊、湿地或冲沟的井口,调查核实最高水位,调查分析临水斜坡地质结构特征及其稳定性;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时,除进行调查、勘探和试验外,必要时进行水文地质动态观测或专题研究。5.2.2 工程环境调查应符合下列规定:a)竖井施工、排风和出喳等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建议对策措施。b)竖井井口施工场地应满足布置提升等设施的需要,施工便道应满足运输提升设备等大件运输的条件。5.3 竖井工程工预可勘察5.3.1 竖井预可和工可勘察宜以资料收集和工程地质调绘为主,初步查明竖井位置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
21、地质条件、井口斜坡的稳定性、不良地质与特殊岩土的类型、性质、分布范围及发育规律等。5.3.2可行性研究阶段勘察报告应提供下列资料:a)对于影响公路隧道工程方案的竖井工程应参考初勘成果资料的要求;b)其它公路竖井工程的勘察报告包含在全线勘察报告中,重点文字说明竖井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水文地质条件、地震动参数、井口边坡稳定性和不良地质与特殊岩土的情况等。5.4 竖井工程初步勘察1.1 .1竖井初步勘察应在充分利用公路主体工程的调绘、物探和钻探等成果基础上,采用遥感解译、工程地质调绘、物探及必要的钻探等方法,基本查明以下主要内容:a)竖井区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b)表土层类型、性质及厚度;
22、c)特殊性岩土的类型、分布范围及工程地质性质等;d)高地应力、涌突水(泥)和瓦斯等不良地质的类型、分布范围、规模、形成条件、发生及发展的规律等;e)井口临近沟(河)谷的水力特征、洪(枯)水位高程、冲淤特征等;f)地下水的类型、埋深、赋存、补给、排泄及径流条件。条文说明:竖井勘察工作应纳入隧道主体勘察一并考虑,隧道洞身深孔应尽可能布设在初拟竖井或临近范围。5.4 .2工程地质调绘的比例尺1:2000,范围为竖井中心半径不小于200mo若竖井所在区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发育时,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调绘范围。5.4.3竖井应利用隧道物探解释成果,当竖井地质条件复杂、不良地质强烈发育时,可根据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路 隧道 竖井 技术规程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63452.html